第442章 高薪养廉(1 / 1)
卫铉写好书信,交给了苏绰,对李穆、赵彦深说道:“显庆、彦深,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李穆、赵彦深连忙道:“请主公吩咐。”
卫铉向两人说道:“我们要在关中大干一场,但却严重缺少郡县之才。你们以前是太学学子,明天去太学走走,将那些没有后台和门路的、郁郁不得志的寒士给我全部招募过来。”
在科举和纸书还没有大行于世的时代,名门世家垄断了所有政治资源,汉朝的举荐制、曹操的《求贤令》、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胡太后定下的“停年格”都是尝试打破名门世家对官场的垄断,但是推来推去,这些选官制度最终变成了名门世家的角逐场。
即使有几名寒士能够脱颖而出,也要依附于世家而存。当然不是说名门世家采用了什么卑鄙手段,而是寒士无书可读、无仕之门。他们为了学习、为了步入仕途,不得不巴结和依附人家,因此就算给寒士公平竞争的机会,寒士也考不过底蕴雄厚的世家子弟。
卫铉现在无人可用,担心自己在前方浴血奋战的时候,名门世家却在后面步步壮大。若是如此,自己就算没有为他人做了嫁衣,也将面临尾大难掉的窘境。然而上党学院从民间选来深造的学子早已被瓜分一空,剩下的学子至今还难以承担重任。所以他只好走捷径,将目光瞄向太学寒士、备选官员、底层官员。
这些人或许算不上什么大良才,但地方官府缺的、急需的就是基层官吏,他们要是去到地方治理百姓、恢复产生,卫铉将无后顾之忧。
至于名门世家子弟、地方豪强子弟,卫铉也要量才而用。一是因为没有人;二是世家子弟有着先天的学习优势、学习氛围,其学识之深、见识之广、眼界之长远,都不是寒士能够相提并论。所以他一方面要打破名门世家垄断知识的怪圈,给寒士、庶民一个上升和晋升的渠道,同时又不能完全将名门世家拒之门外。
“主公放心,此事包在卑职身上。”李穆和赵彦深肃然应命。
上党行台之前其实也在京城募集人材,只不过卫铉先前“寄人篱下”,而尔朱荣以及尔朱集团在京城的口碑实在太臭,故而没有几个人愿意前去上党任职。但是卫铉如今名声大噪,又被朝廷任命为雍州刺史、西道行台大都督,使他完全具备了一方诸侯的资格和实力,他们相信有眼光的寒士不再观望、不再盲目排斥卫铉。
旁边的杜弼提示道:“主公,京城里的寒士贫困潦倒,日子相当不好过,他们固然在意仕途,但现在更加在意俸禄。要是显庆、彦深事先说明,或许可以增加一些说服力。”
“辅玄说得是。”卫铉点了点头,向李、赵二人道:“若是谈到俸禄一事,就按上党行台的标准说。”
苏绰拱手问道:“主公,是不是太高了?”
卫铉治下各级官员的俸禄极高。高层里的念贤、段荣、杜皎、范宏、柳师道拿的是上州刺史的俸禄,放到乱世之前已经是千石大员的级别了,几乎和九卿差不多了。各军军主和各曹长官拿的是中州刺史的俸禄,镇将和司长、郡守、都督府长史、都督府司马、都督府主薄拿的是下州刺史的俸禄。往下则是在朝廷规定的基础之上,各增三成。
“与人才相比,不但不高,我反而觉得低了。”卫铉笑着说道:“你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想。比如说县令,他的俸禄确实能够供养一家老小,可他执掌一地民生,注视得罪一些人,必须要雇人保护一家老小,再加上出门巡视之时乘车骑马、衣着光鲜。所以他以前那点俸禄根本不够养随从、奴仆,也穿不了好衣服、坐不了马车。不够怎么办?他只能利用手中权力牟取不法之利。”
说到这里,卫铉顺势延伸道:“自古以来,贪腐向来是老大难题,以前和现在都是以强势镇压为主,但是没有人替下面的官吏考虑过。其中的一些贪官污吏开始是不想贪污的,但那点俸禄根本养不活一家人,于是他们只能铤而走险,一步一步的走向罪恶的深渊。”
“他们生活艰难,我就提高俸禄;让他们一家衣食无忧、子女有书可读,不至于操心生计。如果这样还要贪污索贿、横征暴敛、营私罔利,那就是人心不足,真的应该诛九族。”
前边说得还好,后面却听得众人有些胆寒,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将贪污上升到诛九族的高度。
一旁的王思政却是豁然开朗,笑着说道:“主公向各级官吏发高俸禄,既能令畏惧律令的官吏不会上下其手,又能对人才增加吸引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苏绰想了想,亦道:“卑职受教。”
“我现在是雍州刺史、西道行台大都督,等我们歼灭万俟丑奴,下一步就会杀向河州、鄯州、凉州、敦煌镇……”卫铉意气飞扬,憧憬道:“到那时,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大量东来胡商一定给我们带来难以想象的金银财宝。我也会给所有官吏提升俸禄。让他们知道只要遵守律令、只要跟我卫铉,将有无穷益处。”
这番话并没有蛊惑人心之语,可是众人只感到热血沸腾。
苏绰情难自禁的起身道:“主公,卑职请辞。”
卫铉愣了愣,疑惑的问道:“令绰,你打算今天返回上党。”
苏绰斩钉截铁的说道:“主公大业为重,如今时日尚早,卑职天黑之前,可以赶到黄河边。请主公允准。”
卫铉见他主意已决,忽然大声叫道:“卫泽。”
卫泽起身道:“末将在。”
“你和苏长史返回上党。”卫铉吩咐完毕,又向苏绰说道:“敌军势大,另令念贤、段荣加派辅军、屯田军,以及两万河北勇士。”
书信之上,卫铉本来只是让念贤和段荣出动骁勇、果毅、威武、扬武、弘武、斥候、神武,以及新成立的四支军队,但是现在一想到西道十五州、三大镇都是自己的地盘,而万俟丑奴又是异常强大;他为了尽快歼灭万俟丑奴、打通丝绸之路,索性加了辅军、屯田军、两万河北勇士。
“喏。”苏绰、卫泽应声离开,毫不拖泥带水。
卫铉目送两人离开,点将道:“孝宽。”
韦孝宽起身道:“末将在。”
卫铉目光看着韦孝宽,沉声道:“行军作战,需要详实的地图,而你们京兆韦、杜二氏在关中耕耘数百年。想必手中的雍凉地形图比朝廷的还要精准数百倍。你明日入关,无论如何也要弄到那张精准的地形图。”
“末将遵命。”韦孝宽也是雷厉风行的实干派,他行礼道:“末将今日便离开京城,若不能在大军抵达之前拿下详实地形图,愿取头来见。”
“好。你下去准备吧。”
“末将遵命,末将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