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变数(1 / 1)
“幽冀大战,参战人数超过百万。袁绍有整个河北世家的支持,世家之底蕴,非公孙度这等边鄙起家的武夫可比。去年大战,袁军先败后胜,前期尽管损兵折将,可那些兵力都是原先从属于韩馥的冀州官府,袁绍并未出全力.....后来战事走向,主要在于幽州铁骑的强悍,论双方实力,还是袁绍占优的。”
陪同在曹操左右的荀彧心中同样焦躁,看到曹操此刻表现出少有的失态,他还是压住心中不安,温声安抚道。当说起袁绍并未出全力时,荀彧也是满腔苦涩,他与曹操在兖州累死累活,死活也凑不出十万大军的。因为,以曹操的威望,是很难让境内的豪强士族举族投效的。
各自出身的差异,决定了袁曹二人的现今处境。
荀彧对此很有感触,也正是基于此,他判断公孙度是很难彻底击败以袁绍为主的冀州势力的。双方大战,其中或许会有反复,以兵头为主的幽州势力,想要彻底压服那些深耕地方数百年且底蕴深厚的冀州势力?根本不可能!
荀彧本身就是颍川士族出身,他是最了解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态度的,根植于世家脑海的傲慢,以及长期对底层黔首寒门的鄙视,让那群衣冠士族们绝不会对兵头低下头颅的。
“公孙度出身辽东,仆听闻其穷兵黩武,为了供养大军,对治下的豪强大族痛下杀手。这样的人,能够入主幽州,已经是侥天之幸,其人还想要与袁本初争锋,虽说去年大战,其人于军争上占据了些许上风。可兵戈并不能解决一切,幽州境内不服公孙度者众,其占领下的冀州境内同样反复,听闻爆发了不少民乱。
公孙度手下兵锋虽锐,也不过是依仗幽州突骑的冲击力罢了。突骑,也并非只有幽州独有,今日的幽州突骑没有了中原士族的支持,战力怕是很难与光武皇帝时比肩!”
或许是为了安抚曹操,也可能是为了说服自己,荀彧再度开口,点明了公孙度的战争优势不过是在骑兵二字罢了。对于突骑,荀彧可并不陌生,颍川子弟,多少人家中私藏有具装马铠?当年的光武皇帝为了平衡地方,安抚南阳勋贵,亦组建了颍川突骑,其战力亦是不输于北方的。
荀彧之所以提到这一点,也是为了在曹操面前点明他们颍川系士人的重要。
曹操闻言轻轻颔首,对荀彧的言语不置可否,见识过马镫骑兵超越前人的冲击力后,他心中也对颍川突骑报以格外的期待,目前的兖州军中,也正在以颍川骑兵为骨干组建骑兵,其战力如何,曹操并没有底,组建突骑的巨大代价也让他并不敢将之用在与公孙度的争锋中。
“或许吧!文若,再派些人手过河,绕路!从河内郡走,一定要将北边的消息打探清楚!徐荣在此地一天,我这心,始终安稳不起来。”
曹操没有在分析双方实力差距上的话题上多言,他眯起眼睛眺望远处正在会合的船队,手指向西北方沉声吩咐道。
“诺!”
荀彧没有多言,颔首应命,当即转身,开始安排人手分批过河,准备向河北打探消息。
“也是奇怪了!去年河北大战,尽管有幽州斥候的不断阻击,仍旧挡不住从北方南下的探马。河北地方上的豪族,绝不会对这场大战作壁上观,他们,也绝不会做出断绝交通之事。
而今这般静默,当中必有蹊跷!”
荀彧走后,曹操仍旧立在原地,看着河北心头越发疑惑。
这年头如公孙度、袁绍这样重视情报,专门组建情报组织的诸侯还是太少了。如曹操等地方实力派获取消息情报,还是依靠地方上的豪强互通有无。
世家豪族之间,关系本就是盘根错节,相互之间派遣探马传递情报实乃寻常。这种人传人的消息网,才是曹操等人获取情报的主要渠道。
“只要有豪强存在,就免不了消息传递,除非.....嘶!”
曹操想到这里,心头一跳,他实在不敢继续往深处推断,他不敢想象河北没了豪强会是何种局面。联想到此前得知的河北民乱的情报,曹操心头的不妙越发强烈。
“河北这场民乱,恐怕,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啊!!”
经历过黄巾之乱的曹操很难想象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是如何将躲在高墙厚壁的豪强铲除的,尽管他打心底不愿去相信最坏的结果,可公孙度带给他的惊喜太多了,由不得他不重视。
“孝先,你如何看待幽冀二州此次大战?”
思索了许久,曹操看向旁边一直沉默的谋士毛玠,沉声开口。
毛玠作为曹操帐下的重要谋士,为曹操入主兖州出了大力,此时的他脸上没有多少对兖州势力壮大的喜悦,脸上满是凝重之色,面对曹操的问话,毛玠摇摇头,用极为凝重的语气道:
“回禀主公,两军军争,仅凭只言片语,仆亦难知全貌。然则,仆观此次幽冀大战规模,深感我兖州局面之险恶。”
毛玠对战场上的军争只字不提,身为传统谋士的他,最为看重的还是一个势力的综合实力。
从前的毛玠,对袁绍并不畏惧,同为士人,毛玠深知袁绍以及河北那帮同僚的秉性,熟悉的人并不可怕。可现在的毛玠却从心底感受到了一股恐惧。
因为,从前方传来的情报所述,而今的袁绍是那么的陌生!无论是决策,还是幕府的效率,亦或者武装数万人的生产能力,都让兖州士人望其项背。
袁绍尚且如此,那么与之作战不相上下的公孙度呢?
可公孙度帐下有什么大才名士?从收集到的情报上看,公孙度帐下最为依仗的乃是东海人糜竺,那不过是个商贾出身的卑鄙之人罢了!
或许,那帮商贾之辈,并没有我等所想的那般无能?
“哦?此言何解?”
曹操闻言一愣,毛玠竟然与他一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让他对毛玠更加信服,当即开口发问。
“而今天下纷乱,豪杰争雄,仆本以为,主公所虑者唯袁绍一人耳,而今看来,公孙度此人,更为难缠。”
毛玠开口,缓缓说道,心中也渐渐梳理起了这段日子收到的各种情报脉络。
“起初,仆本以为我兖州治下安稳,百姓服从,已经做到了极致,可观幽冀二州发展,兖州远远不足。这其中必有缘由!此乃变数也!何为变?马镫骑兵是为变!铁索连横是为变!推翻豪强是为变!北地行舟是为变!”
毛玠越说,他的语气越急,他的脸上写满了激动,此刻的他极为高兴,他终于将心中那些疑虑串联到了一起:
“以上种种,皆源于公孙度此人!”
“公孙度?北地乱局,只因他一人?”
“对!这变数的源头便是公孙度!幽州地处边鄙,向来需要冀州转运补充钱粮,纵然兵强,却难以持续。主公组建突骑,深知骑兵消耗巨大,以我兖州富裕也难以壮大,何况幽州?
然则公孙度入主幽州之后,竟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与袁绍发动大战,可见其内部必然发生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促使了幽州军的发展。
袁绍所在的冀州势力,之所以迅猛发展,必然是接触到了这种变化,将之利用,这才让袁绍有了与公孙度相争的底气。
我等与幽州相隔千里,虽然因为袁绍的遮蔽,避免了与公孙度交锋的风险。同样,我等也失去了与这变数接触的机会,失去了率先了解变数的时机。”
毛玠分析的振振有词,且越分析,对自己的结论也更加确信。
“且慢!冀州本就是天下强州!袁绍四世三公,河北世家大族群起,这才动员十万大军,与你口中的变化有何关系?”
曹操一边倾听一边颔首,最后却是抬手打断,沉声反驳。
谁知,毛玠非但没有因为曹操的质疑而生气,反而更加激动,两只手在面前胡乱摆动,像是发了疯一般急声道:
“那便更需要了解这变数了!!主公想想,公孙度一介武夫,没有家族依靠,没有世家投效,靠着辽东野人就能压着那帮有着数百年底蕴的世家打。所以,此人依仗的到底是何物?”
曹操闻言沉默了,此时的他才反应过来,公孙度无论出身,还是底蕴,不说袁绍,连他曹孟德都比不上。这样的人,到底是凭借什么成为天下霸主的?
更让曹操心中反省的是,在他感慨袁绍傲慢时,自身何尝不傲慢,竟然从没有正视过已经与他平齐,且有压过他势头的公孙度?
“主公!古往今来,公孙度这般底层崛起者数不胜数,但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做到的,绝无仅有。这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事能够解释的!
仆让属下收集过公孙度的过往战例,其所经历战事,除了涿郡的一场大水,很少使用巧计,多为正面破敌!”
看到曹操陷入沉思,毛玠竟然有些着急起来,拍着手向曹操解释。
曹操听到使用巧计,心头一阵发虚,他便是惯常使用巧计的将领,虽然总是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胜利,可风险同样很大。
但使用巧计并非曹操所愿,新入兖州,手下兵马不精,兵甲不良,粮草不丰,实力不够,底气不足,各种各样的劣势,让他唯有使用诡道。
或许是同为带兵之人,曹操很快意识到了一点,习惯正面破敌的公孙度,为何有底气与人正面相争?
“生产!”
就在曹操想要发问时,毛玠不待他开口,便道出了其中关要:
“正是生产!军争要点便是物资!不论粮草还是兵甲,都需要生产!
仆分析,袁绍能够组织十万大军,主要是因为世家感受到了公孙度的威胁,全力支持的缘故。饶是如此,以世家之能力,也很难短时间武装大军,这其中必然发生了什么我等所忽略之事!我等只要探知清楚,加以学习,便能复制冀州所为,迅速增强兖州实力!!”
曹操被毛玠那极为煽动的语气影响,望向北方的眼神愈发凝重了,呆立许久,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变数啊!!”
毛玠说完,心中同样不平静,对于公孙度,他是极为好奇的,因为公孙度此人所带来的变数,让毛玠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
东汉末年,正是儒学陷入发展停滞的时代,董卓乱政,天子西迁,皇权所带来的稳定崩塌后,为之背书的儒家也陷入了自我反思当中。
身为儒家代表的士人,积极参与到各个势力的争斗中去,争取富贵荣华的同时,同样是为了验证各自学派的真理。
天下纷纷扰扰,军争不断,可在毛玠这等儒家士人的眼中,天下仍旧是一片死水。
然而,大河之畔的毛玠忽然在这死水当中,发现了一抹光彩,这让他十分激动。
就在河畔二人各自陷入思索之际,远处传来一阵喧嚣:
“主公!有消息了!北边,北边来人了!!”
土坡之下,一缕尘烟飘来,几匹快马奔驰而行,马上的骑士朝着曹操所在大声呼道。
曹操、毛玠二人闻言一惊,便见一个高大骑士远远驰来,其人背后,跟着好些模样狼狈、身染血迹的汉子。
“什么?公孙度赢了!?怎么可能?”
片刻之后,从面前几个信都战场上九死一生逃到南岸的冀州溃兵口中,曹操得知了大战胜负后差点晕倒,他最恐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幽冀大战并未给双方放多少血,反而以公孙度的轻松全胜而结束,那么曹操所要面对的局面也就相当严峻了!一个战力强悍,且占据河北膏腴之地的诸侯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曹操紧闭着嘴唇望向北方,这一刻的他仿佛能感受到北方那人刺到胸口的长剑的战栗兵锋。
“慢些说,仔细讲讲此战经过!你们口中的天雷....雷击到底是何物?”
旁边,毛玠亲自扶起趴在地上的几人,一边温言安抚,一边询问此战细节。
地上的几个溃兵闻言终于放松下来,听闻询问,各自闭眼回忆,却挨个打寒颤,似乎只要回想便要做噩梦似的。
其中一人连连摇头,面若疯魔般抓着自己的头发撕扯道:
“雷!就是天雷!那是公孙度施法招下来的天雷!我亲眼看见主公甲骑被雷轰的粉碎.....”
曹操与毛玠闻言,对视一眼后纷纷摇头,此人明显被吓疯了!
“回禀贵人,此事小人知道!那不是天雷!而是火药!”
忽地,溃兵中的一人抬头,看向曹操二人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