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新军(1 / 1)

加入書籤

“降了?”

正在进军的徐荣收到前方军报,饶是他身经百战,此刻也是惊讶不已。

“正是,河内太守张扬已经派遣使者前来,将军是否接见?”

回信的斥候连忙颔首,说着回头看向身后几个狼狈不堪、满身风尘的身影,指点着对方询问道。

徐荣略微蹙眉,他瞥了眼斥候身后的几个狼狈身影,抿了抿嘴,最终还是摇头:

“不必了,某得到的军令是接手河内郡之地,至于是战,还是和,不在我手。张扬开出的那些条件,还是说给主公听吧。

去,送这几位使者前往邺城。”

说完,徐荣打马,招呼身后的军队继续前行,自从在长安遇险后,徐荣便明白了一件事,战场厮杀他是好手,政治斗争,人心鬼蜮却不是他所擅长,此刻他回避,也是为了将来着想。

随着徐荣的下令,身后的文书官立刻书写命令,盖上印戳,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将口语命令以文书方式下发了出去。

文书官背后的传令兵接过命令,翻身上马,四散而出,将主将的命令传达四方。

“将军有令,全军进发!”

背插小旗的传令兵骑着马,来到一队队停驻在原地的队伍面前,向着军队主官宣读主将命令,整个过程流畅而不显得混乱。

徐荣从高处望去,刚刚蟠踞在山间的军队,随着传令兵的依次到达,立刻开始舒展身体,展露出他们的獠牙起来。

行军的次序,各部的位置,前锋、后卫,侧翼遮护,以及撒放的斥候,军兵各司其职,随着军中规制开始行动。

轰隆隆。

前锋所属的大群马队率先出发,马蹄踏动的声响恍若雷鸣。

徐荣策马停在半道,目送着一队队部伍从眼前越过。

“将军,斥候所说应当为真,那些使者手里有张扬的书信。属下亲眼所见,使者出示了张扬的亲笔书信,立即瓦解了咱们手里那些顽抗官僚们的抵抗心思。

嘿嘿,依我看,这些人其实也都怕了,现在就着张扬给的台阶往下爬呢。

再者,有我大军在侧,那些坐大的地方豪强如何强横,也翻不出一点浪花来。”

旁边,一身戎装的韩忠策马靠近,抱拳低声对着徐荣禀报着,说起河内郡的士族豪强的做派时,其人脸上露出明显的不屑之态。

或许是在冀州经历多了对士族豪强的征讨,韩忠等人早已对士族祛魅,见多了在屠刀下瑟瑟发抖的士族子弟,这些人压根不认可士族的地位权势,

“嗯,知道了。无论张扬是否诈降,我等后路务必确保通畅,万不可掉以轻心!”

徐荣闻言颔首,在他看来张扬的投降应当为真,只不过军事是最需要提防低概率事件的,他还是不厌其烦的叮嘱韩忠,为大军看好后路。

“将军放心吧!”

韩忠用手在胸前的钢甲上敲了敲,肃声保证道。

徐荣看着眼前的稳重汉子,两人有过共同逃亡的经历,关系自不一般,对于韩忠的办事风格,他也很是放心,当即点头不再说话。

此刻徐荣的脑子里,想的最多的还是军事。

从刚才简单的军令传递,徐荣管中窥豹,就能看出眼前的军队执行力远超同侪,加上这些人本就超出常人的战斗经验,配置足够精良的甲具武器,其战力,已经是天下罕有了。

从他眼前掠过的军队不过万数,这样的规模,与此刻天下诸侯相争,动辄十万大军相比,人数的确不如,可要论起实际的战斗力,却尤有过之。

徐荣参与过辽东军事学院的组建,相比其他将领,他更为了解公孙度对新式军队的构想,那便是尽全力开发冶铁进步、火器技术的领先等技术优势,让军队战力时刻处于领先地位。

说起来,在这个年代,军队始终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一个优秀将领往往能改变一支军队风貌乃至战力。

盖因军队是个阶级分明,并且推崇强者的地方,一个将领若无威望,便不能使上下服众,那便不能让军令通达全军,这是现实,同样也是痼疾。

因为对普通军人来说,他们还未形成对国家、势力的认同感,上了战场后更多还是依靠个人崇拜在战斗,这也是战场上敌将大纛折断便能使得战场局势改变的根本原因。

在这方面,徐荣也算是行家,早在凉州军队中,他便靠着一系列军功登上了高位,在军队中建立起了属于他自己的权威,若非有董卓的故意打压,剥夺了他的军权,以徐荣的能力,此刻或许也是个在关中搅风搅雨的人物。

在兼并冀州以前,公孙度帐下的各部军队,同样是按照旧时方式组建,比如张郃统带的冀州营伍,大多便是由其训练提拔战斗,幕府提供的,不过是钱粮军资罢了。

而公孙度想要改变的,正是这种带有浓厚个人风格的建军模式。

这从徐荣面前的军队成立过程便能看出,公孙度抛弃了此前惯用的军制,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对军队重新进行了改革。

首先,在基层编制中增加了投射兵力的占比,这与从前的长矛手居多的军队大为不同。

为了发扬火力优势,军队中的最小编制不再是伍,而是什,计有火枪兵3人负责投射,刀牌手3人作为掩护,另有长矛手2人,作为侧翼遮护,加上指挥官,指挥副官形成了最小作战单位。

五什为1小队,50人的编制,能够应付狭窄、闭塞区域的小规模战斗。

3小队为一大队,配置1队辎重兵50人,合计200人。

大队以上为营,拥有步兵6个大队900人,配置2个炮兵班组100人,10队辎重兵500人,骑兵500人,合计2000人。

营属军官为校尉,副职为司马,兼且配有参谋官、文书官、军法官,专司各项职能。

营一级属于能够独当一面的战斗单位,配置合适的军官后,徐荣相信,以这2000人,足以抵挡敌军数倍人的攻击。

营以上为军,正是徐荣当前所统带的编制,下辖3个步兵营,1个骑兵营,1个炮兵营,1个辎重营,1个亲兵营,1个工匠营,1个救护营,另有传令兵、旗鼓手若干,合计1万人。

有过军事经验的人便能看出,新军设立了诸多营伍,在职能方面更为完备,补充了旧式军队的诸多不足,其次便是在军队中增加了不少军官,这些人的存在,极大的分担了主帅压力,一改往日主帅全面负责整个军队运转,既要考虑战斗,还要考虑后勤的复杂局面。

在徐荣这样的老将眼里,眼前的军队不像个新组建的军队,而像个有骏马、有宝车,并且还配了个精明御手的马车,作为将军,他不需要为马车的补给、运转、驾驭操心,他所需要做的,只是抬抬手,指明方向罢了。

眼下掌控这种军队的新奇体验,让徐荣这样的老将心中都有些痒痒,望着西方那绵延的群山,手指摩挲着,总想要找个合适对手干上一场,以验证眼前军队的真实战斗力。

“啧啧,希望李傕、郭汜这帮饭桶,不要将董公的底蕴都给消耗光了。”

想到此次出山将要对付的关中军,徐荣又将心中激昂的战意压了下去,他知道,以凉州那帮兵痞的德性,厮杀,是绝少不了的。

兖州,山阳郡。

轰!

装满火药的陶罐轰然炸响,飞射的破片将阻挡的假人摧折一片。

咳咳!

曹操甩着袖子扇开眼前的硝烟,亲自上前查看着尽兖州之力发展出的火药兵器威力。

“善!”

待看见了陶罐造成的杀伤,近些日子里紧绷着脸的曹操总算露出了笑颜,他对着一旁仙风道骨的道士连连称赞,好似一点不在意此人花费了他多少钱粮。

道士鹤发童颜,看着就养生有成,可惜面前的曹操对他所掌握的丹药毫无兴趣,不然此人又能通过售卖丹药捞不少钱财。

面对曹操的称赞,他捋着白须,微微颔首,对火药的成功并不觉得意外,在道士看来,这种专用于炸炉的药物,任何有经验的炼丹家们都可以调配出来,若曹操肯再花费些代价,道士还能给曹操造出威力更大的。

道教,在东汉这个谶纬横行的年代里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研究道法、丹术的道士人数也越发众多,这就给了袁绍、曹操等诸侯通过样本研发火药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人才基础。

或许就连神州各地的道士都想不到,他们再次受到官方重视的原因不在于长生仙丹,而在于战场杀人的火药。

称赞完道士,曹操转头看向在场的其他研究人员,这些人的身份也并不简单,其中以邺城来的沮授族人最受曹操重视。

正是沮氏族人带来的火器图纸资料,给曹操设立的研究所指明了方向,为曹操省去了大量钱粮时间,功劳可谓甚大。

“尔等放心,凭我兖州上下一心,加之有火器协助,定不让那公孙升济猖狂下去。”

面对着这些脸上仍旧残留着仇恨的年轻人,曹操也是满口允诺,保证一定北伐,为他们的家族报仇雪恨。

田喜也在这帮年轻人中间,他能给曹操提供的帮助有限,作为在兖州罕见的信都战场逃兵,无非是关于公孙度军队使用的火炮更具体的形制以及其在战场上的具体应用。

但或许是为了千金市马骨的效果,曹操并未对田喜另加看待,将之与难逃的士族子弟一般看待。

“主公,想要与那公孙升济作战,光靠眼前的陶罐火雷完全不够,我等应抓紧时间,趁那恶贼尚未南侵,立即研发火炮!”

或许是曹操的另眼相看,让年轻的田喜生出了一些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他当即出列,极为恳切的建言道。

此言一出,刚才还十分热烈的场面顿时冷了下来,在场众人尽管欣喜,可亲自参与到火药研发的人都很清楚,他们与公孙度的差距没有拉近,将来只会越来越大。

故而田喜的建言是十分不讨喜的,四周的那些士族子弟立刻与他拉开了距离,田喜本就因为出身而不被士族子弟亲近,此刻更是感受到了来自士族的深深恶意,好似出言的他才是导致现实差距的罪魁祸首一般。

“火炮?”

与众人的情绪不同,曹操闻言挑了挑眉,他不会因为火药的成功制造就生出骄矜之心,正是这份冷静才让他走到了现在的位置,对于田喜的建言,他微微颔首,示意其人继续讲下去。

“正是火炮!此物利用火药推动铁丸,击发后可飞跃数里,摧坚破敌,杀敌无算。当初的信都战场,袁公,以及袁公帐下的具装甲骑就是败亡于此类武器。

我等眼前的陶罐火雷,尽管威力巨大,可抛射不过百步,面对火炮怕是毫无还手之力。”

田喜见到曹操回应,当即大喜,将自己所知的搜肠刮肚一股脑的全说了出来。

曹操颔首,自从他主动服软,与河北公孙度保持了和平局面以来,双方的联系就没有断过,不论是官方上,还是民间的商贸交流,都没有因为局势对峙而有所延缓。

在此期间,来自河北的各类消息也都送到了曹操案头,关于公孙度军队中的火炮,不可避免的被多次提到。

这种在灭袁战争,以及后续的剿匪战斗中大放光彩的武器,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各方注意。

军队也不是不漏风的墙,虎死不倒威的豪强士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很快便收集到了众多关于的火炮具体情报。

而这些情报,很快便被送到了曹操案头。

作为后来者,曹操贯彻了摸着公孙度屁股过河的方针,所谓公孙度有的他要有,公孙度没有的他也不要,一早便打算仿制幽州军的大炮。

“好,某这就....”

“主公!!”

曹操的话还未说完,身后便传来幕僚的急促呼喊,声音尽管短促,可曹操能够体会到来人的急切。

他立刻转头,就见幕僚荀彧急匆匆而来,身上的衣衫杂乱也来不及整理,对于荀彧这样的温润君子来说,可谓少见。

眼见此景,曹操心知发生了大事,他立刻上前避开了在场众人,还未等他调侃荀彧几句,就被其人带来的消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东郡有变,张邈、陈宫举郡叛乱!”

这一刻,曹操感觉脑袋被一把大锤击中,脑子里全是嗡嗡的杂音,他的身子摇摇晃晃差点站立不住,旁边的荀彧见状立马上前搀扶,却被曹操暴力的一把推开。

呛!

雪亮的宝剑出鞘,曹操脸上的肌肉抽搐着,满腔的恶意无处发泄,只能向面前的木架挥刀。

“陈宫恶贼,吾必杀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