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战略(1 / 1)

加入書籤

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往刘备挣扎于乱世之中,只求苟活,也只有在割据青州一地时才有时间与实力为未来考虑。

刘备不懂什么叫做战略,可他却从公孙度的崛起轨迹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盖因他与公孙度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二人都是不受此时主流士族所喜的底层出身,也都是靠着军功博来出身,最终得以割据一地,有了诸侯之实。

在公孙度没有出现之前刘备并不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有何不妥,夜深人静之时可能还会为他创建的功业感到欣喜,可人就怕比较,与公孙度的陡然崛起,并且大有吞并天下的威势相比,刘备此时的实力,简直有若丧家之犬!

正是有了危机感,刘备开始对照着公孙度的轨迹反思自己的选择,发现当前的他看似割据一地,能够与曹操这样的老派士族平等相待,可若认真对待,他却发现自己正在逐渐陷入死地。

刘备崛起的时间还是太晚了,以至于他没来得及占领东莱、北海等可以作为战略后方的疆域,没有稳固的后方,哪怕他而今占领的济南国经济繁荣,物产丰富也不能改变他的战略窘境。

这些问题刘备在脑海中思虑良久,此刻面对两位结拜兄弟,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当即和盘托出:

“青州已经不是善地,我等想要求生,以至于立下功业,就一定要跳出当前的窠臼,再闯出一片天地来!

兖州虽然繁华,可我等都是外人,受到的掣肘定然不少,更为重要的是,此地临近河北.....”

说到这里,刘备抿了抿嘴,情不自禁的摇了摇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旁边的关羽张飞却是领会了刘备意思,当即极为赞同的点头,这段时间与公孙度为邻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盖因他们是亲眼目睹了那帮明明不是公孙度嫡系的黄巾军,在公孙度的援助下,一步步壮大,由原先的羸兵,渐渐成长到让关张二人都感到无可奈何的地步。

这种眼睁睁看着双方实力差距逐渐拉大的无力感,让兄弟三人都感到无比丧气,许多日夜,刘备辗转反侧,想着干脆投靠公孙度,老老实实做一富家翁了事,可只要想到老母对他的期许,自己的振兴汉室理想,终究让刘备放下了此类消极想法。

“那,为何大哥要派简雍前往东郡,与那陈宫联合?既然无意东郡,我等出兵岂不是为了那陈宫做嫁衣,这些人可都不是善茬。”

关羽见此,有些不解的开口道。旁边的张飞同样点头,眼神清彻,就差说一句俺也一样。

刘备颇为自得的抚须笑道:

“我只答应与那陈宫联合,可出兵几何,如何作战,可都不在盟约里。此次张邈、陈宫所为,是真的激怒了那曹孟德,我了解曹操,此人可不是个心胸开阔的人物。

前任九江太守边让曾经讥讽过曹操,今年开春,曹操以莫须有的罪名,屠戮了边让全家老小。手段之酷烈,天下罕有。

不然,尔等以为,为何陈宫等人好日子不过了,要冒风险去造他曹孟德的反?”

谈到兖州的内情,刘备点到即止,这些情报大多来自兖州的墙头草,这些人向着刘备、曹操、乃至公孙度输诚,境内情报不要钱的往外送,可谓谁都不得罪。

关羽、张飞颔首,二人对政治并不关心,此类问题他们都是对刘备言听计从,此刻只是作为听众,听着刘备的后续计划。

“我的真实目的,其实并非兖州,而是南边的徐州之地。徐州有消息传出,陶谦病重,其子并无威望统率群臣,徐州内乱在即,正是我等的入主良机。”

关羽闻言,站起身来到室内一张舆图面前,看着徐州的地理位置,眯眼观察良久,不由连连颔首:

“徐州地处东海之滨,北方有群山阻隔,只要守好山间要道,便可防御青州黄巾的侵袭。西边是泰山,虽然有泰山贼作祟,可这些人都是匪类,并无大患。只要布置重兵在沛县、彭城一带,便可抵御来自兖州、豫州的敌兵。

南边有淮水、长江两条水系作为天险,可谓要地!

若是能占据此地,安稳发展几年,我等定然不能比那公孙度差了!”

“云长所言,深得我心!相比徐州的位置,我等当前可谓绝地,某经常半夜惊醒,深恐公孙度大军来袭!”

刘备对关羽笑着颔首,亲切的拍了下对方手臂,同样来到地图前,指着上边的山河地形道:

“云长你部仍旧驻扎齐国,寻找通往琅琊的山间要道,届时两路发兵,云长自齐国出兵琅琊,沿着沂水进兵,我与翼德兵出兖州,经济北、东平、鲁国入徐州,我等两路夹攻,徐州内忧外患,取之易如反掌。”

刘备注意到关羽脸上的凝重神色,他莞尔一笑,手指点着兖州之地道:

“这就是为何我要与陈宫秘密联合的原因。我等进兵期间,曹军必定倾巢而出与陈宫战,路线所过之地必然兵力空虚.....呵呵,若是有暇,某还能前往山阳郡一趟,将那曹孟德的多年积存给掠了。”

“诺!”

关羽没有多说,听着刘备极为完备的计划,他看向刘备的眼神都发生了改变,眼前的刘备没有了从前的彷徨,站在地图前指点江山的身影与从前有了极大进步,让他都有种恍然隔世之感。

于是关羽只是肃然颔首,极为正式的抱拳行礼称诺。

“哈哈,云长放心,那公孙度小姓起家,最初也不过控制辽东一地。我有你等兄弟,兼有麾下众多骁勇儿郎,区区徐州而已,取之易耳!”

看着关羽张飞脸上的严肃表情,刘备极为豪迈一笑,牵起二人手臂,情真意切说道,言语之间刘备对二人十分恳切,话音刚落,兄弟三人对视一眼,皆发出会心大笑。

然而,在关羽、张飞没有注意的间歇,刘备看向舆图上的徐州时,眼睛却没有停留在关羽极为重视的战略要地,而是看着徐州境内的两大水系发呆。

刘备没有对兄弟二人明说的一点是,徐州要紧的另一方面便是此地拥有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是比公孙度起家之地辽东更为合适发展水力工坊的区域,加之此地贸易繁荣,商业贸易之风浓烈,极为适合刘备施展他的心中战略。

至于战略详情?照抄公孙度的便是!

想到这里,刘备的眼睛不由看向东方,此刻他极为迫切见到张世平等一众商徒友人,若他还是从前那个空有武力的军头,刘备是绝不会想到南下徐州的计划的,正是有了麾下张世平等一众商贾的建议,才让他萌发了照抄公孙度政策,建设属于他刘备根据地的想法。

青州,乐安国,千乘县。

黄河奔腾入海,为渤海带去了万顷泥沙,沧海桑田间,在入海口冲击出了个半岛地形,而这处半岛与大陆夹出的海湾,却成为了渤海沿岸中极为罕见的优良港湾。

千乘县便位于海湾深处,漯河在此地入海,内河海运的舟船在此汇聚,南来北往的商旅在此停驻,正是好一处繁盛之地。

或许是两侧狭长的海湾相助,渤海洋面上风卷浪涌到了此地竟然变得风平浪静,张世平站在船头,朝着舟船两侧放眼眺望,目之所及,竟然全是舟船往来的身影,一张张白帆张开,几乎将这个广大的海湾给填满。

“这.....这才多长时间啊!青州的商贸,或许比灵帝年间还要繁荣了吧!”

眼见着此种情形,就连见多识广的张世平都不由咋舌,当即感叹一句,看着有被所见场面给震撼到。

旁边操船的船主看到张世平出了舱,听到此人熟悉的幽州口音,感到颇为亲切,当即应和一句道:

“那是当然,别看而今天下大乱,中原各地打翻天了。可在这渤海洋面上,却是一片平静。有咱们的公孙使君在,就没有人敢在这渤海作乱!”

船主是幽州人,听到张世平的口音便将他当作了自己人,言语间对公孙度颇为推崇。

张世平一路上对船主这种人已经屡见不鲜,通过各位船主的口,他还知道船上那个形制古怪的船帆也是来自公孙度的改良,而今被众多船主所效仿采用,可谓船主们心中的最佳领袖。

故而他当下也不多言,静静听着船主言语,直到对方提起刘备,他才微微侧过身子。

“嘿,你还别不信!咱们跑船的现在也都会看海图了。现在的渤海沿岸,从辽东湾到沽水口,从咱们这莱州湾到东莱郡,一路上都是咱们使君的地盘!谁敢放肆?

就说那占据济南国的刘玄德吧,兵力雄厚,当年打的臧大统领找不到北的人物,可这样的人击败臧统领可以,占领齐国也行,可想要靠近渤海?绝不可能!”

船主或许是长久的日晒雨淋,皮肤黑黝黝的,饶是如此,当品评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时,眸子仍旧亮闪闪的,让张世平也不由好奇发问。

“为什么?”

船主瞥了眼张世平,昂起的脖子扭了扭,发出咔嚓声响,他用手拍了拍面前的包浆的船舵,很是自信的说道:

“因为我等决不答应!渤海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繁荣光景。大家吃水上饭的刚过上好日子,绝不会允许有其他人插手渤海!正是如此,不用使君的水军出动,只要有其他势力的船队出现在渤海洋面上,就会被我等群起而攻之!”

面前的船主虽然看似老朽,可其人在说起刘备这样的地方诸侯时,却带着一股子让张世平侧目的血性。

对此张世平却没有驳斥眼前的船主,盖因换做是他,他也会极力拥护公孙度,维护公孙度的利益。

这段日子里,张世平走遍了渤海沿岸,辽东、沓氏、幽州,乃至他都从未踏足过的三韩地区,所见所闻都让张世平感到震惊。

在沓氏,他第一次感受到金钱汇集起来的力量是如何伟大,在三韩,他第一次见识到了拥有优势武力的商贾是如何霸道,在辽东,他第一次体会到规模化,器械化的生产模式是如何先进,以至于改变了张世平的旧有世界。

所以在船主的眼中,张世平与其他公孙度麾下的商贾有着同样的气质,他们自信,他们积极,他们的眼睛充满了渴求与希望。

就在张世平与面前的船主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时,一艘形制古怪的船只以极为轻快的速度从他们旁边驶过。

张世平放眼望去,远去的舟船尾部冒出一连串的白色水泡,形成一条明显的水道轨迹。

“咦,这船有些意思,如此细长。唔,速度也如此迅速!”

他以手遮眉,向着远处的船影望去,禁不住感叹一句。

“唔,那应当是沓氏造船所的新船!”

旁边的船主闻声,朝着远处的舟船瞥了一眼,当即点出了那艘船的跟脚:

“啧啧,这沓氏造船所虽然是一帮商徒组建,可他们造的船的确有把刷子!听说船厂有许多从扬州请来的高手匠人。

你刚刚看的船就是新船中的一种,名为飞鱼,因其形状细长如鱼,又可能因为其灵活好比游鱼而得名!”

船主的谈心很浓,面对张世平这个幽州老乡,他也没有什么保密意识,当即卖弄起来:

“我前次去维修脚下这艘船,在那船厂里见到了那艘船。你知道为什么那船跑的如此快吗?”

还不待张世平回答,船主便一个拍手说道:

“那是因为那船的尾部装有桨轮,内部有机关器械,只有驱动器械,便可带动桨轮旋转,进而让船无风行进!

我与你讲,这无风行进可了不得。从前我等行船都是沿着渤海沿岸行驶,虽然安稳,可耗时颇长,且沿岸浅滩暗礁密布,船只倾覆的概率并不小。

现在好了,自从协会给咱们发放了渤海的航线海图,有了海图指引,咱们便能根据海图、星象跨海行舟,大大缩短了渤海内的贸易距离!

当然,即便有了海图,想要跨海行舟仍旧有不小困难,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便是源自风向的推动导致的迷航。

前面那艘船因为有了那些桨轮、器械,便能在风向不利时降帆航行,能够真正做到航线上的直线航行!”

说到最后,船主言语中带着浓浓的羡慕,心中多少有些失落,他们这些老船主,之所以能在一众年轻人之间脱颖而出,最大原因便在于他们对沿途海况的熟悉,而今面对跨海航行时,他们这帮老船主,却是多少有些掉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