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襄阳乱局(1 / 1)

加入書籤

相较于林平之在洛阳城中运筹帷幄、与门阀公子进行着不见硝烟的权谋交锋。

此时此刻他的师兄杨过所在的襄阳城,却已经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更加粗暴,更加血腥,更加直面生死!

杨过踏入这座被誉为“大宋脊梁”的雄城已近四月。

起初,他只打算在此停留月余,历练一番便继续南下游历。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战争的巨轮一旦碾过,个人的计划便显得如此渺小无力。

襄阳城的战事发展,其惨烈与胶着程度,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想象,将他深深地拖入了这片血肉泥潭,根本就无法抽身。

两年江湖闯荡,杨过早已不是那个初出茅庐、心怀幻想的少年。

他见识过人心的诡谲,也经历过生死的搏杀,手中那柄长剑更是饮过贼寇的鲜血。

但即便如此,襄阳城每日上演的惨剧,依旧让他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震撼与悸动!

在这里,人命,真的如同草芥,如同消耗品!

每一天,每一刻,都有无数鲜活的生命在冰冷的城墙上下戛然而止。

宋军的,蒙元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浸透泥土,将整个襄阳地区染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暗红色。

那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气,即便是在睡梦中,也仿佛萦绕在鼻尖,令人作呕。

大宋一方,本就是处于绝对的弱势。

即便有了天龙魔教的力量介入,也仅仅是勉强维持守势,如同暴风雨中飘摇欲坠的一叶扁舟。

而且由于之前大宋皇帝与血手厉工献祭幽州二十万军民的疯狂之举,早已寒透了天下武林人士的心。

原本响应郭靖号召前来助拳的江湖豪杰,如今已散去十之七八。

剩下的一小部分,大多是出于对郭靖个人的敬重与信任才留下。

但即便是这些人,其中也有不少已是心灰意冷,出工不出力,只是勉强维系着道义上的支持。

唯一能称得上“好消息”的是:蒙元大军中那些实力达到十境以上的顶尖高手,似乎对魔教教主“血手厉工”心存忌惮,并未直接参与到攻城战中来。

这或许是郭靖和襄阳守军目前能苦苦支撑的唯一理由。

然而,即便如此,蒙元军中九境高手的人数,依旧远远超过了襄阳城内宋军与魔教势力的总和!

更何况,这还是在大明帝国于东线拼死牵制了蒙元大量主力的情况下!

若是由大宋独自面对蒙元的全部兵锋,只怕襄阳城早已化为齑粉!

可悲的是,这些正在襄阳城内浴血奋战、苦苦期盼援军的将士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们早已成为了弃子!

那位高居临安皇宫深处的大宋皇帝,几乎将国库最后的底蕴和所能调动的精锐,全都压在了另一个方向!

燕云十六州!

而更令人感到荒谬与悲愤的是,皇帝如此急切地想要收复燕云,并非全然为了雪洗国耻、光复故土!

更多的,是为了弥补他献祭子民所犯下的滔天罪孽,试图为自己挽回一丝早已荡然无存的声誉,避免在史书上留下过于丑陋的一笔!

这是一个何其可笑,却又在权力逻辑中显得异常合理的原因!

正是这层层叠叠的荒谬与绝望,将眼前的襄阳城,变成了真正的人间地狱!

也正是因为这炼狱般的景象和守军绝境中不屈的意志,深深触动了我行我素、亦正亦邪的杨过,让他原本只计划停留一月的行程,一拖再拖,直至今日。

此时的襄阳城外,短暂的停战间隙。

没有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与战鼓声,只有死一般的寂静,以及风中传来的伤兵压抑的呻吟和野狗啃噬尸体的呜咽声。

焦黑的土地,残破的军旗,散落的兵刃,以及那无处不在、令人窒息的血腥恶臭,共同构成了一幅末日般的画卷。

郭靖,这位如同磐石般坚定的中年汉子,正屹立在襄阳城楼最前方。

他甲胄破损,满脸疲惫,胡须上甚至沾染着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

他的身前,是堆叠如山的双方士卒遗体,正在由民夫艰难地清理。

他目光如炬,死死盯着远方蒙元军营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焦虑与担忧。

“爹爹!”

一个略显沙哑却依旧带着少女清脆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只见一个身穿沾染血污和尘土的罗裙、面容姣好却写满疲惫与惊惶的少女快步走来。

她正是郭靖的长女——郭芙。

如今的襄阳城,早已是人人皆兵。

即便她年纪尚小,也不得不拿起武器,踏上这残酷的战场。

数月血火淬炼,竟让她的修为突破到了第四境,在守城战中已然数次斩杀登城的蒙元锐士,发挥出来的作用远超普通军卒。

此刻,她俏丽的脸上满是焦急,拉住郭靖的臂甲:“爹爹!杨家哥哥他们今日出城探查军情,按例午时便该返回!如今日头都已偏西,怎么还不见踪影?不会是……不会是出现什么意外了吧?”

她口中的“杨家哥哥”,自然便是杨过。

这数月来的并肩作战,杨过以其惊人的武学天赋和敢打敢拼的狠劲,修为再度精进,已稳稳踏入第六境,成为襄阳城中一股不可小觑的战力。

他并未参与常规的守城厮杀,而是主动请缨承担起率领精锐小队出城刺探军情的危险任务。

而此时此刻,就在襄阳城外数十里的一片荒芜戈壁上,郭芙所担忧的事情正在上演!

数十名大宋斥候骑兵,正拼命鞭打着胯下战马,向着襄阳方向亡命狂奔!

他们人人带伤,甲胄歪斜,显然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杨过便在这队骑兵之中!

他骑乘的是一匹缴获自蒙元将领的西域良驹,本是队伍中脚力最快的,但他此刻的位置,却落在整个队伍的最后方!

并非因为他骑术不精,而是他正在主动承担最危险的断后职责!

他是这只小队中年纪最轻者,却也是修为最高、身手最好的人!

这个位置,意味着最大的风险,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策马狂奔之际,杨过频频回头望去!

只见身后远处,尘土冲天而起,如同一条黄色的巨龙,正朝着他们疯狂扑来!

那隆隆的马蹄声,即便相隔数里,也如同闷雷般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追兵来了!

而且看那声势,绝不止零星散骑,至少是整整一个蒙元骑兵百人队!

若是被这样一支精锐追上,他们这几十号疲惫带伤的人马,除了杨过或许能凭借轻功侥幸脱身外,其余人注定全军覆没,绝无生还可能!

就在这时!

杨过猛地一勒缰绳!

唏律律!

他胯下的西域良驹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硬生生停在了原地!

他霍然转身,面对来敌的方向已然将腰间那柄寒意森森的长剑掣在手中!

少年单薄的身影,在广袤的荒原和漫天烟尘的映衬下,显得如此孤独,却又如此决绝!

他头也不回,声音却如同冰冷的刀锋,清晰地传入前方每一个狂奔的战友耳中:

“你们先走!快回襄阳报信!我来断后!”

“杨小兄弟!不可!”

冲在最前面的斥候队长闻言大惊失色,几乎要调转马头高声喊道:

“后面可是足足一个百人队的鞑子精骑!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挡得住!快跟我们一齐走!”

“少废话!”

杨过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就凭他们还留不下我杨过!你们快走!别让我分心!快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