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这简直是一部百科全书!(1 / 1)
白杨微微一笑:“当然可以。三位院士请随我来,我们到旁边的分析室,那里有更详细的数据和显微结构图片。”
分析室位于材料实验室的深处,与嘈杂的制备区隔离开来,显得格外安静。
房间不大,但摆满了各种精密的光学和电子设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仪器特有的微弱电流声。
白杨率先推开门,示意周部长和三位院士进入。
林慧早已经在这里等候,她将一份份打印好的图表和照片整齐地摆放在一张长桌上,旁边还立着一块白板,上面挂着几张手绘的结构示意图。
“三位院士,这边请。”白杨走到长桌前,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开始了他的讲解。
“这是我们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的合金内部微观结构图。”他用激光笔指向照片上密密麻麻的黑色斑点,“可以看到,这些均匀分布的黑色颗粒,就是我们通过特殊工艺诱导形成的纳米级析出相。”
照片被放大到极致,那些微小的析出相清晰可见,它们如同星辰般点缀在合金基体中,尺寸惊人地一致,分布也异常均匀。
王德忠院士几乎是凑到了照片前,他戴着老花镜,眼睛瞪得老大,仿佛要穿透纸面,直接看到这些微观世界的奥秘。
他的手指轻轻颤抖着,指向照片上的某个区域:“这……这析出相的尺寸,竟然能控制在10纳米以下?而且分布如此均匀,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完美结构啊!”
他深知,析出相是强化金属材料的关键,但要将其尺寸精确控制在纳米级别,并实现均匀分布,这在当时的冶金学界,无异于天方夜谭。
这需要对原子扩散、相变动力学以及凝固过程有极其精密的掌控,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导致结构的粗化或不均匀。
白杨点了点头,语气平静而自信:“是的,王院士。我们通过对合金成份的精准设计,结合液态金属雾化冷却技术带来的超高冷却速率,有效抑制了析出相的粗化,并利用后续的热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了它们的尺寸和分布。”
他又指了指另一张照片:“这张是高分辨透射电镜下的晶界结构图。可以看到,我们的合金晶粒尺寸已经达到了亚微米级别,并且晶界呈现出高度的清洁和有序性,没有发现明显的第二相富集或空位团簇。”
李振国院士和孙建华院士也凑了过来。
李振国院士作为疲劳与断裂力学专家,对晶界结构的重要性再清楚不过。
晶界是材料内部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晶界处若存在有害杂质富集或结构缺陷,将极大地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成为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温床。
“晶界清洁,无第二相富集……这意味着材料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李振国院士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数据报告,上面详细列出了该合金在不同应力下的疲劳寿命曲线,与国际上同类材料相比,曲线明显高出一截。
孙建华院士则将目光投向了X射线衍射(XRD)图谱。
这份图谱清晰地显示了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峰形尖锐,半高宽很窄,这表明合金内部结晶度高,晶格完整性良好,且没有发现有害杂变相的存在。
“这XRD图谱……简直是完美无瑕!”孙建华院士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这意味着白杨的团队不仅在宏观性能上取得了突破,在微观结构控制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不仅仅是一种新材料的诞生,更是一套全新的材料设计与制备理念的成功实践。
三位院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除了震撼,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狂喜和敬畏。
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兵,深知这些成果的含金量,也明白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白所长,你们……你们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系统且深入的研究的?”王德忠院士终于忍不住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在他看来,这些成果的积累,至少需要一个庞大团队耗费十年乃至数十年才能完成。
白杨闻言,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旁边的白板:“王院士,这涉及到我们研究所一套全新的材料设计与制备流程。”
“我们从原子层面出发,结合量子力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合金的相变行为和微观结构演变进行预测,从而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提高了研发效率。”
他虽然没有明说“重生”二字,但他所描述的这套理论与实践体系,却早已超越了1979年国际上最顶尖的水平。
量子力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当时虽然有所萌芽,但要将其系统应用于材料设计,并成功指导实验,这简直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三位院士听得如痴如醉,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思维模式上的颠覆。
“白所长,我等这次来,真是来对了!大开眼界,茅塞顿开啊!”李振国院士激动地搓着手,“这些理论和方法,能否让我们也好好学习学习?”
白杨微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三位院士请随我来,我们去资料库。那里有更详细的报告和数据。”
离开了分析室,白杨又带着周部长和三位院士,穿过几条走廊,来到了研究所的资料库。
资料库的大门厚重而严密,需要经过多重身份验证才能进入。
门一打开,一股特有的纸张与墨水的混合香气扑面而来,混合着档案柜特有的金属气息。
资料库内部宽敞明亮,一排排高大的金属书架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堆满了各种文献、报告、图纸和实验记录。
这里安静得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只有几名资料管理员在轻声细语地整理着文件。
“三位院士,这里是我们研究所的核心资料库。”白杨指着那些高大的书架介绍道,“所有重要的科研成果、实验数据和技术文档,都按照严格的保密等级存放在这里。”
他转头看向林慧,吩咐道:“林主任,请将我们关于新型高性能合金、液态金属雾化冷却技术以及纳米晶强化方面的所有内部研究报告和实验数据,按照最高权限,为三位院士各复制一份。”
林慧立刻领命,她熟练地走到一个巨大的文件柜前,输入密码,取出了几大本厚厚的档案。
随后,她又熟练地操作着一台复印机,开始快速而高效地复制文件。
复印机“咔嚓咔嚓”地响着,墨水和纸张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三位院士站在书架前,目光贪婪地扫视着周围。
他们看到一些书架上标注着“半导体材料”、“特殊材料”、“精密光学”等字样,虽然无法细看,但仅从这些目录,就能感受到这个研究所的科研深度和广度。
不一会儿,林慧便将厚厚的三大叠文件递到了三位院士的手中。
每一叠文件都用牛皮纸袋仔细封装,并盖上了研究所的红色保密章。
“三位院士,这是您们需要的资料。”林慧轻声说道。
王德忠院士接过资料袋,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其中一个,从里面抽出一份报告。
报告的标题赫然写着《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新型超强韧合金设计与制备》,下面是密密麻麻的理论推导、实验数据和图表。
仅仅是看了几页,王德忠院士的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
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合金相图预测方法,看到了对晶体生长动力学的精确控制模型,看到了那些在国际顶级期刊上也难得一见的创新思路。
“这……这简直是……一部百科全书!”王德忠院士颤抖着声音,他双手紧紧抱着那叠资料,生怕它们会凭空消失一般。
李振国院士和孙建华院士也各自打开了资料袋,他们的表情与王德忠院士如出一辙,从最初的震惊,到后来的狂喜,再到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他们低头阅读着,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发出低低的惊叹声,完全沉浸在了白杨所构建的这个宏大而精密的科学世界中。
这些资料不仅仅是结果,更是完整的理论体系、设计方法、工艺流程、设备原理,甚至包括一些失败的尝试和经验总结。
它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工业科技体系!
这意味着,只要吃透这些资料,他们就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少走弯路,甚至直接跨越数十年,追上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白所长,这些……这些资料……太宝贵了!简直是无价之宝啊!”孙建华院士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花,他看向白杨的目光,已经不仅仅是敬佩,更像是在看一位将星火播撒到黑暗中的引路人。
白杨看着三位老科学家那副如获至宝的模样,心中也升起一股由衷的欣慰。
他清楚这些资料的价值,也深知这些老一辈科学家对国家科技进步的渴望和付出。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三位院士,这些资料就请您们拿回去仔细研读。如果有什么疑问,随时可以来研究所与我们交流。”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今天时间也不早了,三位院士舟车劳顿,不如就先到专家公寓休息吧。资料可以慢慢看,不急于一时。”
然而,三位院士此刻哪里还顾得上休息?
他们完全沉浸在资料的海洋中,仿佛饥饿的旅人见到了琼浆玉液,根本无法自拔。
王德忠院士头也不抬地挥了挥手,声音带着一丝急切:“休息?不休息!白所长,你不用管我们,我们就在这里看!这些东西,比吃饭睡觉都重要!”
李振国院士和孙建华院士也连连点头,他们甚至都没注意到白杨说了什么,只是全神贯注地翻阅着手中的资料,不时用笔在上面勾画批注。
白杨见状,也不再勉强。
他知道这些老科学家一旦投入科研,便是废寝忘食的性子。
他转头对林慧使了个眼色。
林慧立刻会意,她走到三位院士身边,轻声说道:“三位院士,我这边已经安排了两位助理,他们会负责您们在这里的一切生活起居,以及资料查阅和复制的工作。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他们。”
她指了指旁边站着的两名年轻研究员,他们都是研究所里表现优异的博士生,此刻正恭敬地站在那里等候吩咐。
三位院士只是敷衍地应了一声,他们的目光依然死死地盯着手中的资料,仿佛要将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都刻进脑海里。
白杨见一切安排妥当,便不再打扰。
他朝着周部长微微颔首,然后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资料库。
三位院士果然没有注意到他的离去,整个资料库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以及他们低低的讨论声。
白杨和周部长两人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林慧已经将桌上的茶水换成了新泡的碧螺春,清新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
白杨走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周部长则走到窗边,背着手,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研究所的红砖建筑。
“小白啊,你这次可真是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啊。”周部长头也没回,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我原以为,你小子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你小子总能突破我的想象。”
白杨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周部长过誉了。这些都只是初步的成果,距离真正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是长,但方向对了,就不怕远。”周部长转过身来,目光落在白杨身上,带着一种深远的意味,“你所做的这些,不仅仅是材料上的突破,更是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他走到白杨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沿上,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这次三位院士过来,上面也是寄予厚望。”
“你这些技术,一旦普及开来,对我们国家在航空、航天、军工乃至民用工业领域的提升,将是革命性的。”
“所以,小白啊,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你可要做好准备。”周部长语重心长地说道,“人才、资金、设备、保密……方方面面,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你放心,部里一定会全力支持你。”
白杨眼神坚定,沉声应道:“请周部长放心,我明白肩上的责任。再大的困难,我也一定会克服。”
周部长欣慰地点了点头,他拍了拍白杨的肩膀,语气轻松了一些:“好小子,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行了,我今天就先到这里。部里还有一堆事情等着我处理。三位院士那边,你就让小林多费心照应着。”
“是,周部长慢走。”白杨起身相送。
周部长挥了挥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随后,他大步流星地离开了白杨的办公室,脚步声渐行渐远,很快便消失在走廊尽头。
办公室里再次恢复了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