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回龙山乡(1 / 1)
“百分之十?”马丽萍愣了一下,“才这么点利润?”
严晟没做过服装产业,他也不知道服装利润10%是大还是小。
“这利润是少了吗?那你这边可以给我哥20%的利润或者15%的利润吗?”
严晟讲完马丽萍看了一下他,继续讲道:“我是说如果往外卖的话,三四块钱才挣三四毛钱,利润少了,但是从你哥那边的成本上来讲,明显是足够的,因为你哥那边相当于是货源,我这边相当于是售卖终端,10%的利润已经是很高的,但你现在得做的一件事就是如何给他们讲明白,以及他们会不会同意,三四块钱买一件衣服,对于他们的工资来讲还是挺奢侈的,毕竟相当于花费工资的10%。”
严晟听着马丽萍的话点了点头,“暂时还不清楚,但是我觉得这笔买卖对他们挺划算的,现在不仅可以有衣服,而且还有剩余一半的。”
马丽萍听着严晟的话没有回答,因为她知道,只要是没有板上钉钉的事情,一切都是未知数,这还得需要严晟和他们商量结束后才行。
“那你先回去,争取早一点落实,毕竟也快到10月了,码头上下这么多人,三个月的时间也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完工。”
马丽萍讲完,严晟便从办公室里离开,马三娘确实说的没错,码头上下有接近200号人,三个月做两百件衣服确实不容易。
严晟回到办公室,观摩着码头上的人,那先筛选一下哪些人是潜在会做衣服的。
筛选完一圈,他觉得会答应这件事的人应该是水运公司部门里的坐办公室的这些。
如果真是坐办公室的这些人的话,只有40多个,他哥哥根本就赚不到钱。
他又灵机一动,想着这衣服可以给家里面的老人、孩子、配偶穿。
他朝杨杰伸了伸手,杨杰立马过去,笑呵的问道:“胜哥,你叫我来做什么?”
“杨杰,我看你衣服穿的挺久的,你咋不换件新衣服呢?”严晟问道。
杨杰看了看他的衣服,“晟哥,我这是新衣服呀!”
严晟摸了摸杨杰的衣服,瘪起个嘴,向他讲着:“你一般买衣服是在哪买?价格怎么样?因为我也想买一件衣服。”
杨杰听着严晟的话,捂着嘴偷笑:“晟哥,我这衣服全部都是在地摊上买的,便宜着呢,只要一块多就能买到。”
严晟听着杨杰的话,心里面顿时凉了半截,杨杰居然才买一块多的衣服,看来他这人还是挺节约的。
“冬天的衣服贵吗?我想买一件冬天能御寒的。”严晟立马补充道,毕竟现在才9月天,穿的衣服可以穿一件长衫或者是短袖硬扛着也行。
“冬天的衣服呀,也就3块钱左右呗,我又不追求奢侈的东西。”
严晟听着杨杰的话,他想帮哥哥揽活的想法瞬间死了。
“行,你去忙吧,我就不耽误你了。”
严晟把杨杰支走,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记录着一件衣服的价格坚决不能超过3块钱。
因为得回去和他哥商量一下,如何把成本控制在两块七以内。
忙完手头上的活,他感觉十分无聊,这里的日子让他觉得有点枯燥,不像在乡下想上山就上山,看来坐办公室也不是这么好做的。
主要是码头上的活儿都特别机械性而且还简单,就是开船、运人、售票、核对就没了,根本就不像商战片中的那样斗智斗勇。
严晟抱着表格,在码头上一一核对表上的东西,让各项负责人签字。
重复完这些事情,他就坐在办公室里听着办公室同志聊的话题,在此期间他也顺道向她们说着自己想做衣服的想法。
虽然他们听着这想法是不错,但是男生和女生的想法总是有不同的。
男生喜欢黑色,女生喜欢淡色。
严晟也把这个点记在了本子上……
下班点名后,杨建和严晟两人骑着三轮车去嘉陵力工接樊勇。
到嘉陵力工时,他俩发现公司空无一人。
“下班吗?还是说樊东已经走了?”杨建问严晟,他觉得严晟应该知道嘉陵力工的作息时间。
严晟耸耸肩,向他讲这谁知道呀?
这时严晟听见厨房后面传来炒菜的声音,他和杨建赶忙跟上去查看。
炒菜的那人严晟认识,就是今天我给樊勇打菜的那个。
“大娘,你咋还不下班呢?”严晟问。
“下班?!只有没用的人才下班!我们嘉陵力工下班可是在七点!你以为像你们嘉陵水运下午5点就下班了哟。”
严晟听着大娘说话骄傲的劲儿向杨建翻了个白眼,我也能看得出来,这位大娘根本就不知道严晟和马丽萍的关系。
“居然晚上7点才下班呀,我还以为跟我们一样呢,是下午5点呢。”
严晟轻言轻语的说着,杨建嘀咕着:“晟哥,怎么没把上班的时间给问清楚呀?要是7点下班岂不是回去就8点钟了。”
杨建刚嘀咕完,他俩听见公司门口传来车子发动机的声音。
在厨房的大娘看见他们回来了,赶忙向严晟和杨建说着,不和你们聊了,我今天差点忘了,他们多了一个人,还好今天做饭做的早,不然回来连饭都吃不上。
马三娘瞧见严晟和杨建来了,“你们两个该不会是来蹭晚饭的吧?”
杨建听着三娘的话,摸了摸脑袋,没想到晚上还能继续在这儿吃一顿饭。
“肯定不是来蹭吃的呀,我们是接樊勇回去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巧。”
严晟讲道,当然杨建可不敢在马三娘面前说这些话。
马三娘让樊勇还有其他人去忙,顺道询问了一下多久吃饭?让做饭的大娘今后都按照5:30的时间点来做。
大娘听着马丽萍的话,急忙点着头,“马总,记住了,记住了。”
马丽萍进屋继续整理单子,严晟和杨建两人围着樊勇,问他今日干活儿干的咋样?
樊勇听着他俩问自己,立马笑呵的说道:这活儿比在家里面轻松多了,关键是包饭,还能打包回去给我爸妈、老婆吃。
杨建听到樊勇说这话顿时嫉妒的不行,没想到他工资比我们多,还能包两顿饭,并且饭菜还可以打包回去,凭什么?
听着樊勇讲话的工友们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樊勇,可能这活对于你来讲轻松,但对于我们来讲可累的不行,你一个人就可以干我们两个人的活。”
杨建听着那位工友说的话,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忙问着到底做的是什么活?樊勇一个人可以干两个人的活。
那位工友指了指立在地上的水泥墩,“你把这个东西搬100m试试。”
杨建看着应该有一百多斤的水泥墩说道:“搬这玩意儿干什么?这玩意儿死重了?”
“你别管嘛,你就搬!”
在那位工友的强势建议下,杨建把那水泥墩搬起来,走了不到七步就不行了,引得其他工友们哈哈大笑。
“不行了,不行了,这个真的太重了,没一两个人完全搬不了。”
之前起哄的那位工友看见杨建说这话对他讲着:“你那个兄弟一个人就能抱着这么重的东西,走100m还不带喘气的。”
杨建听着那人的话,又看了看樊勇,确实这活只有他能做。
再次等了一会儿,厨房的大娘把做好的饭菜给端了出来。
今天晚上的饭菜超级丰盛,麻辣炒鸡,炒鸡杂还有一大盆的面。
“哇,这么丰富!”杨建看着他们的伙食感叹道。
“这有啥丰富的呀?这已经是我们这里最差的伙食了,要不是今天回回来的快,要是再晚回来半个小时,估计还能多一两道菜呢。”
杨建赶忙夹了一大盆的面,擀了两勺鸡杂到碗里面迅速的吃光。
“大……大哥,这能继续填不?”杨建问。
那位大哥握着一瓶啤酒说着“吃呗,毕竟这么多面呐。”
杨建也不客气直接吃了三大碗,因为中午的饭菜确实没能让他填饱肚子,再加上他在水运公司干的活是打铁也挺费力气的。
吃完三大碗面杨建心满意足的拍了拍肚子,这时才注意到严晟不见了。
“晟哥呢?”他问樊勇。
“严晟和马总聊事情呢。”
这时端着碗筷出来的大娘向她身旁的工友问着:“咋随时看见那人和马总聊天呢,我瞧着也不像秦文龙啊。”
那位工友听着大娘问出这话,笑呵呵的讲着:“那人也是梁董的干儿子。”
做厨的大娘听到这话,赶忙捂了下嘴:“你说他也是梁董的干儿子?”
周围的工友看着大娘这种表情,立马调侃道:“你该不会又把那人得罪了吧?”
“去去去,怎么可能呢?只是瞧着那人比较面生,所以才对他的态度不好,万一他跑来给咱们的饭里面投毒咋办?”
大娘讲着,急忙询问,那他今后是不是会不会是嘉陵水运的董事长呀?
围在一起摆条的工友们看了下马总的办公室,确定马总不会出来后才讲着:“你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得到,这么年轻前途无量,之前有这么多人想接手嘉陵水运,梁董都不同意,他一来梁董就回了金堂县,现在都有接近半个多月没来了,今后呀,他肯定会成为嘉陵水运董事长的。”
杨建听着那些人说的话,懵懂的点了下头,他好像确实,听到过严晟说过自己将来会成为嘉陵水运董事长的话。
等摆完条,严晟从屋里面出来赶紧吃面条,杨建立马变得拘谨了。
“晟哥,我去给你盛面条吃!”
这搞得严晟有点不好意思,还向那些人询问刚才他们在讲什么,因为他刚刚在里面时用余光偷瞄到他们在看自己,应该在聊自己相关的事情。
“没聊什么,没聊什么,就是聊你今后一定会大展拳脚的。”
严晟听着他们的话,摸了摸后脑勺,内心嘀咕着,还以为他们是讲一些不切实际的话呢。
严晟迅速的吃完饭,他担心待会儿回去的时候太晚了,毕竟今天已经比以往慢了一个小时。
他搭着杨建,樊勇两人迅速的回去。
回屋后,李心茹在家里面把弄好的饭菜给端了出来,是为了不少兴又吃了两大碗。
主要也是今天晚上他在那边吃的面条,在回来的时候又抖了一路,都快抖饿了。
“今天咋回事儿呀?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李心茹问着。
“今天我才知道嘉陵力工干的是什么活呢,他们下班的时间要比我们稍晚一点,并且晚上还有一顿饭呢,我在那边的时候已经吃了一点了,今后,咱们家可以把我的这口饭给节约出来,你可以多吃一点。”
李心茹听着严晟的话,“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可以吃两顿饭。”
“对呀,你不瞧他们干的多累,100斤的东西搬一下午呢,并且那玩意儿还不能在地上滚,只能人工抱着。”
李心茹听着严晟的话更好奇了,“樊勇到底做的是什么事情呀?”
严晟指着家里的电视对李心茹讲着,电视可以拆分为许多零件,还有就是搬运这些零件的。并且咱们家的电视还是干爹的公司组装的。
李心茹听着严晟的话捂了下嘴巴,这是她第一次听说电视是可以组装的。
“啊,还有这种活呀,我以为电视全部都是从工厂里面组装的了,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比如咱们买一个牌子电视,但是除了他的商标是牌子,其他的东西都是组装的了。”
严晟听着李心茹的话,立马把他点醒了。“哎呦嘿,你这样一讲好像确实有点道理。”
这不相当于之前美特斯邦威在全国找代加工厂只是贴个标签一样嘛。
严晟听着李心茹的这话,心中立马又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这个办法指定能让公司所有人答应衣服的事情。
严晟端着碗到厨房,迅速的洗干净,立马又去了严民家,把今天了解到的事情告诉给他哥哥。
严民听着严晟的话向他讲着,“三四块钱的衣服这么贵,我感觉我做不出来,并且三四块钱的衣服成本至少要一半,我们家也没有七八百块钱呀。”
“哥,不管怎么样,你就按你的方法来做衣服,到时候我自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