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老太太发威(1 / 1)

加入書籤

“你容我好好想想…好好想想!”余大伯没立刻应承,眉头拧成了疙瘩,脸上全是慎重。

“安子,要不…你再掂量掂量?这钱撒出去,万一…万一咱这养猪场没支棱起来,那可咋收场啊?”

“是啊,安子,听你大伯的,再琢磨琢磨……”余二伯也在一旁帮。

余坤安看出来了,大伯二伯不是不想干,是让那大本钱吓住了,怕担不起这干系。

他脸上堆起笑,语气轻松:“大伯、二伯,本钱的事儿你们甭操心!只要咱这养猪场立起来,就不可能砸手里!这不才找你们和我爹来帮着掌舵嘛!你们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米还多,养猪这事儿,咱庄稼人祖祖辈辈都在干,一头是伺候,五十头也是伺候,道理都一样!”

“安子,出力我们不怕!”余大伯叹口气,

“我们就怕…怕万一猪闹瘟病,或者上头政策说变就变…这可不是仨瓜俩枣,是几千块啊…”

就算不用他掏钱,想想这么多钱可能打了水漂,他就心肝儿颤。

“大伯,你担心这个,正是咱这养猪场成败的关键!”余坤安正色道,

“政策这个,真不用担心!眼下都分田到户了,报纸上天天说沿海在搞开放,这政策啊,只会越来越好,鼓励咱农民多挣钱!……”

“至于猪生病,”

他话锋一转,语气更坚定,“这才是顶顶要紧的!为啥非要单独盖个养猪场?图的就是个规范!咱把日常的清扫、消毒…这些章程都立起来,做到位,猪养得干干净净、舒舒坦坦,还能干不成?”

余大伯、余二伯心里还是没底。不答应吧?家里确实没啥来钱的路子,这是侄子费心给大伙儿找的营生,舍不得丢。答应吧?万一真搞砸了,侄子们投进去的这老些钱,可怎么交代?

“安子,你容我们再想想…再想想,这心里头…没底啊……”余大伯搓着手,一脸为难。

“呵呵,大伯,你们慢慢想,盖猪场横竖也得过了年才能动土……”余坤安话音未落,一直没吭声的老太太发话了。

“还想啥想?!”

老太太眼一瞪,冲着余大伯几个就开训,“安子这是出钱又出力,一门心思给你们寻摸挣钱的活路!年轻人都敢甩开膀子干,你们这些多吃了几十年饭的老家伙,胆子都让狗叼走了?饭都喂到嘴边了,还不敢张嘴咽?!”

“老娘!您看您急啥?”余大伯哭笑不得,“我们也没说不干,这不是怕亏了安子他们兄弟的钱,心里过意不去嘛!”

“说得好听!我看就是怂包!”老太太半点情面不留,“安子道理都给你们掰扯得明明白白了!干,还是不干?就一句话的事儿!”

“行!干!”余大伯被老娘这一顿呛,血性也上来了,一拍大腿,“安子,我们跟你干!我就不信了,把猪当祖宗一样好好伺候着,还能养不活?”

“你这是拐着弯骂我?”老太太眼一横。

“哎哟我的娘诶!”余大伯简直要跳脚,“我哪敢啊!您这都想到哪去了!”

余坤安赶紧打圆场:“那成!咱说说具体章程和分成的细账……”

他把之前和余父他们议定的分成又说了一遍。余大伯不等他说完,直接摆手:

“安子,你这分法不行!我和你二伯就出把子力气,拿这么多,不合适!我们知道你是想拉扯我们,可也不能白占这么大便宜!”

“就是!”余二伯也点头,“这养猪场大头都是你们出的,我们分那么多实在说不过去。要我说,怎么也得等你们把本钱都挣回来了,大伙儿再分钱才公道!”

话赶话说到这儿,余坤安低头略一思忖,抬头道:

“那这样:本钱,我和大哥、二哥我们三家平摊,一家占两成股。再单留一成,算作养猪场的‘公中钱’,防备急用或者将来扩建。剩下三成,大伯、二伯、还有我爹,你们仨一人占一成。不过平时呢,按月给你们开工资,就按十八块算!这笔工钱也算进养猪场的开销成本里。等到了年底,咱把养猪场一年的花销、包括本钱都刨干净了,剩下的纯利,再按刚才定好的股子分!你们看这样成不成?”

“安子,平时…工钱就不用了吧……”余大伯觉得钱拿着有点烫手。

“大伯,工钱必须开!”余坤安语气坚决,“咱要搞就搞正规点,立下规矩,以后才不扯皮!”

“大哥,我看安子说得在理,”余父开口了,“咱就照着人家正经合作社的样子弄,把规矩立起来,清清楚楚!”

“……行!那就听安子的!”余大伯和余二伯对视一眼,终于点头。

大方向定了,气氛顿时松快起来。大伙儿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猪圈怎么盖、要注意些啥……

这时,大堂哥余坤德指着笔记本上“化粪池”仨字,有些担忧地问:

“安子,这化粪池…真能把味儿管住?五十头猪,那每天的粪尿可不少!万一没弄好,臭气熏天,村里人还不得戳咱脊梁骨,找上门来闹腾?”

余坤安早有准备,指着画的草图解释:“德哥,这个放心!银盘坡本来就偏,离大伙住的地方远,又在村子下风口,风是朝坡下荒地刮的!咱把化粪池挖得大点、深点,粪尿都被处理了!我还打算想法子弄点水泥,把池子底儿和四壁都抹得严严实实,那就更万无一失了!”

“安子,你还真别说,”二堂哥余坤华接话,“你家先前弄的那个茅厕和化粪池就挺好使!现在村里好些人家都学着改,再没听说谁家娃掉茅坑了……”

……

等大伙儿议论得差不多了,余坤安重新拿出纸笔,把刚才商定的一条条都清清楚楚列下来,一份简单的《余家养猪合作社合伙协议》就算草拟成了。

最后,余父三兄弟、余坤安三兄弟,都在文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几个堂哥堂弟作为见证人和日后要出力的,也签了名。

老太太看着写满签的文书,脸上笑开了花:“好!好!白纸黑字,按规矩办事!兄弟妯娌间以后少磨牙,劲儿都给我往一处使!”

这养猪场,他们也决定好了!过完年就开工,早盖好,早进猪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