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会享受!(1 / 1)
余坤安听到“走到哪儿都讨人喜欢”时,脸色尴尬了一瞬,旋即恢复如常,没叫人察觉。
只有王清丽注意到了,低头抿嘴偷笑。
余文涛几个小的凑过来:“老叔,有啥好吃的?给我们尝尝嘛!”
“去去去,一边儿去!自己翻,有芒果和芒果干,找了分着吃!”余坤安不耐烦挥挥手。
“好嘞!”孩子们欢呼一声,扑向那堆包裹。
老太太见余坤安一脸倦色,心疼道:“安子,赶路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们下点面条,很快就好!”
“哎!阿奶!弄清淡点就成。”
“好,你们歇会儿,面马上好!”
没过多久,老太太就在伙房那头扬声喊他们端面。
余坤安和王清丽各捧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出来,碗底还各卧着一个金灿灿的煎鸡蛋,油星点点,香气扑鼻。
几个孩子刚翻出芒果干正啃得欢,余坤安把余文源和余文洲叫到跟前,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喂他们吃了几口面。
两个孩子嘴里塞得鼓鼓囊囊,眼睛还不住往芒果干那边瞟。
老太太坐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他们,对余坤安说:“一会儿你阿爹回来,叫他抓只老母鸡宰了,晚上给你们炖汤补补!”
余坤安连忙摆手拒绝:“阿奶,别忙活了。我们在那边天天杀鸡吃,再好吃也吃够了。好东西也得换着吃才香。”
一家人围坐吃饭,老太太就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时不时和他们说几句话。
余文源、余文洲这小哥俩吃了几口面又跑到孩子堆里。才几天没见哥哥姐姐,就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余文波他们听两个弟弟说在外婆家能爬树摘枇杷、摘芒果,羡慕得眼睛发亮,恨不得自家也有这么一片果林,随便摘随便吃。
几个孩子动了心思,现在家里虽然没有现成的果林,但是他们可以自己种片果树林出来啊……
余坤安好笑地看着他们吃枇杷、啃芒果,一个个都把果核仔细收起来,商量着要把前院后院都要种上果树。
也不清楚究竟是源自骨子里流淌的农民血脉,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几个孩子就特别热衷种东西。
前些日子撒下的草莓籽已经在前院冒出嫩芽,余文涛他们上学时还从学校花园里弄来蜀葵种子、大丽花块根,甚至还有一截仙人掌……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只要是他们觉得好看、家里又没有的,总会想尽办法弄些回来,在院子的某个角落种下。
余坤安他们对此倒也乐见其成,毕竟家里前后院子宽敞得很,就由着孩子们尽情折腾去。
孩子们手里的零嘴还没吃完,又围在一起翻看余文源他们带回来的小玩意儿。
“阿波哥,你们不知道,我们在外公家那边塘子里看到好多小蝌蚪……”
余文洲奶声奶气地说着,还把余坤安糊弄他们的那套“小蝌蚪没钱坐车”的说辞学了一遍。
余文涛他们几个听了,一个个眼含笑意又带着几分怜惜,伸手摸了摸余文洲的脑袋。
余文洲不明所以,也学着抬手摸摸自己的脑袋——嗯,头发软软的,阿洲的脑袋确实挺好摸!他自己先咯咯笑起来,又想起他养的那些小伙伴,忙不迭地跑去查看。
先是看了看养的两条小鱼,见它们在水里游得欢快,便蹲在那儿对着小鱼嘀嘀咕咕地说了好一阵话;
之后,他又来到水池边,发现自己的小乌龟已经爬到了水池边缘,眼看着就要越狱成功了。
他赶紧伸手把它抓起来,抱在怀里,又开始对着小乌龟一阵嘀嘀咕咕,也不知在念叨些什么。
最后还不忘带着小乌龟去后院看他的牛羊。
余坤安就静静地看着,只觉得这小子比自己这个当家人还要忙碌,前前后后转了一大圈。
等他转完回来,才小心翼翼地捧着小乌龟回到堂屋,还拿了些芒果肉准备喂他的宝贝龟。
为什么不喂枇杷呢?因为小小的他觉得芒果更好吃!
吃完面条,余坤安歇了会儿就下地去了。
孩子们都沉浸在新玩具和零嘴里,没人缠着跟他去,王清丽则留在家里收拾整理。
水田地那边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家家户户都在整修田面,清除田地上肆意生长的杂草。
直到这时,余坤安才恍然发觉,水田竟也如一位神秘的画师,藏着斑斓多姿的色彩变幻。
土地最恒久不变的底色是土黄色的,像是岁月沉淀下的印记。
而勤劳的庄稼人则是天生的原画师,在这质朴的底色之上,精心勾勒出一幅幅四季各异、美不胜收的风光画卷。
前些日子,水田还是一片青绿,
渐渐地,它幻化成了耀眼的金黄色,
随后,又缓缓过渡为黄绿、淡黄,像是大自然用细腻的笔触层层晕染……
如今,还没有开始插秧,水田便又悄然褪去了往日的繁华,回归到它那质朴纯粹的底色,变得平整而开阔。
余坤安边缓缓走着边阵阵感慨。
这时,地里一位熟悉村民的喊声将他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哎,阿安回来啦?舍得从老丈人家回来了?都好几天没瞧见你的人影了!”
“呵呵,再舍不得也得回啊,地里还有这么多活等着呢!”余坤安应道。
“哈哈,还真是难得从你嘴里听到这话,居然也开始操心地里的活啦!”
“六叔,你这话可就不对,我这一大家子人都指着这地吃饭呢,能不操心地里的活嘛
!”
“呵呵,是该操心,就是感觉从你嘴里说出来,有点怪怪的!”六叔揶揄道。
余坤安:“……”他竟无言以对。
慢悠悠晃到自家地头,只见余父、余母、余大哥余大嫂和余二嫂正在忙活,唯独不见余二哥。
“二嫂,我二哥呢?”余坤安问正在弯腰翻草根的余二嫂。
“他啊,出门收货去了。安子,你这几天不在,你二哥可是有个好消息等着亲口告诉你呢!”余二嫂神秘地笑笑。
“啥好消息?”余坤安好奇。
“等他回来你自己问吧!”余二嫂卖了个关子。
余坤安迈步来到余父正在劳作的那片水田旁。
此时,水田里已引入了清澈的水,水面波光粼粼。余父从余大伯家借来了耕牛,正赶着牛深一脚浅一脚地犁地。
犁头划过水面,牛儿欢快地向前迈着步子,溅起朵朵水花。
余父的吆喝声在空旷的田地里悠悠回荡,随着犁头翻动,之前地里残留的油菜茬和杂草都被深深埋入泥中,它们将在泥土里慢慢分解,化作滋养土地的肥料。
余坤安挽起裤腿,脱下鞋子,赤脚踩进水田,和余父换了手,让他歇会儿。
余父将手中的犁耙递到余坤安手中,自己则缓缓走上田埂,找了个舒适的位置坐下。
他从衣兜里掏出随身携带的烟斗,又捏了一小撮烟丝,仔细地塞进烟斗里。
随后,他划着一根火柴,凑近烟丝点燃,深吸了一口,接着慢慢吐出一圈圈袅袅的烟雾。
“阿爹,好几天没见着我了,你就不想我?”余坤安一边扶着犁耙,一边扭头朝坐在田埂上的余父打趣道。
余父白了他一眼,“没你在家气我,我不知道多舒坦,想个屁!你去你老丈人家,有没有好好帮着人家干活?”
“阿爹,这还用你说啊!我这么好的女婿,上哪儿找去?我老丈人他们对我那可是满意得不得了!”余坤安大言不惭。
“脸皮比田埂还厚!”余父笑骂。
“嘿嘿,脸皮厚吃个够!”余坤安不以为意。
“对了,你二堂哥前两天又去畜牧站参加培训了。听说后面还有好几期培训课,还要考试。
要是考得好,还能录取一个编外给牲畜看病的大夫,叫什么来着……”余父一时想不起那个词。
“兽医?”余坤安脱口而出。
“对,就是这个叫法!听说还能发证书。”余父点头。
“这可是好事儿!有补贴没?”余坤安关心道。
“应该有的,不过这事还没准儿,不好说。”余父吐出口烟。
“阿爹,你得跟阿华哥好好说说,这可是个好机会。他都培训好几回了,再去书店买些相关书籍看看,争取把这个名额拿下!”余坤安认真道。
余坤华是余坤安的二堂哥,余大伯家的老二,年纪和余大哥相仿,但从小就和余坤安他们玩不到一块儿。
倒不是说他人不好,而是这位二堂哥难得的斯文……对,就是用斯文形容最合适。
小时候余坤安他们满地打滚、灰头土脸时,二堂哥总是干干净净的,还特别爱看书。可惜他只读到高小就辍学了,主要还是因为那个时候家里困难,连饭都吃不饱。二堂哥懂事,拿了高小毕业证就主动说不念了。
之前畜牧站宣传人培训时,余坤安就想到二堂哥。他心思细,又是家里除了余坤安之外学历最高的。
余坤安琢磨着二堂哥拿下兽医名额的几率有多大?这年头讲究人情关系,万一有走后门的,还真不好说。
他想等见到二堂哥好好聊聊,该打点就打点。
就算进不了畜牧站,考个兽医证在镇上开个小店也不错。现在家家户户都养猪养鸡,总会有生意。
余坤安又和余父聊起之前余父三兄弟打算办的养鸡场。现在银盘坡那边的场地已经搭好了,就等小鸡孵出来入栏了……
余父慢悠悠抽完烟,看不惯余坤安犁地的速度,又把他换下来自己上手。
余坤安乐得清闲,小老头儿老当益壮,说明身体硬朗,还能再修地球二三十年!
余坤安没急着走,而是在水田里蹚水玩。脚下的泥土被水泡了几天,又湿又软,凉丝丝的很舒服,权当是免费足疗了。
他在田里晃悠,忽然看到一串气泡从浑水里冒出来,走过去伸手在泥里摸索半天,直起身时手里赫然抓着一条三四两重的黄鳝。
“阿爹,晚上给你加个下酒菜!”余坤安扬了扬手里的战利品。
余父懒得理他,这混小子正事不干,倒有闲心抓黄鳝。
余坤安也不指望他余父应和,找了个提篮浸在水里,把黄鳝放进去,继续抓。
看到有黑影从水里窜过,他迅速伸手去捞,可惜那东西比他还快,擦手而过。
“嘿,小样儿,我还就不信抓不住你!”余坤安来了劲头。
他又去田埂上拿来一个小篮子,这次看到黑影游过,直接一篮子捞过去,一条活蹦乱跳的泥鳅就这样落网了。
他继续在田里转悠,但捞到的黄鳝都不大。最后索性跑到田埂边,扒着水草找黄鳝洞。
发现洞穴就先引诱黄鳝出来,然后快准狠地徒手抓住扔进竹篮。遇到大个的田螺,他也顺手捡起来……
“阿爷!老叔!阿祖喊你们回家吃饭啦!”余文波的大嗓门从远处传来。
“老叔!快回家!阿祖炖了大骨头,我们要啃大骨头!”余文浩也跟着喊。
余坤安这才从抓黄鳝的乐趣中回过神,发现原本洒满夕阳余晖的水田已经暗了下来,四周的人们都三三两两扛着锄头收工回家了。
他把浸在水里的篮子提起来,抖掉水。
啧啧,收获不错,下酒菜有着落了!
看着还在埋头犁地的余父,他扬声喊道:“阿爹,你孙子喊你回家吃饭了!”
“我耳朵没聋!”余父没好气地白他一眼。
“呵呵,我这不是怕你干起活来忘了时辰嘛……”余坤安嬉皮笑脸。
余父:“……”手痒!
余坤安提着篮子走上田埂,穿上鞋,和余母他们会合。
余父被余母催了几句,这才收工,扛着犁耙牵着牛上了田埂。
余坤安殷勤地接过犁耙扛在自己肩上,一家人说说笑笑往家走。
余文波和余文浩两个小崽子屁颠屁颠跟在他旁边,余坤安把装着下酒菜的提篮交给他们抬着。
回到家时,余二哥已经坐在堂屋门口了。
老太太正端着一碗菜从伙房出来:“快洗手吃饭!你二哥回来时买了一大袋肉骨头和猪板油,我给你们炖了一大锅骨头汤!”
看来晚上的下酒菜是来不及做了。
余坤安把竹篮里的黄鳝泥鳅倒进清水桶里养着——今天吃不上,明天上桌也行。
洗完手来到饭桌旁,果然如老太太所说,
一大锅奶白色的骨头汤冒着热气,里面还放了些笋干;
一大碗清炒芋荷杆,加了干辣椒和蒜末,看着就清爽开胃;
还有一碗凉拌酸菜折耳根,酸菜切丝和辣椒面、花椒面、折耳根拌在一起,酸辣诱人。
余坤安食欲大开,先夹了一筷子凉拌酸菜入口,酸辣爽口,太对味了!
孩子们看到肉骨头,一个个兴奋得直蹦,举着碗伸长手等投喂。
余母一个人忙不过来,朝余坤安喊道:“多大个人了,别光顾着自己吃,先给孩子们夹骨头!”
余坤安看着伸到面前的空碗,认命地拿起筷子,先伺候好这群小祖宗,才能安心吃饭。
余父拿出他泡的药酒,给自己倒了小半碗,然后把酒瓶放桌上,谁想喝自己倒。
“老叔!我们要喝汽水!”余文波一手抓着肉骨头,另一只手扯着余坤安的衣服。
“哎呀!别把油抹我身上!”余坤安拍开他的油爪子。
“老叔!喝汽水!”
“阿爹!汽水!”
“汽水~!”
“啧,知道了!知道了!”余坤安无奈起身,伺候这群小祖宗。
他拿来几瓶汽水,又取来几个空碗,把汽水倒进去,放在长凳上。
看着孩子们一口肉骨头一口汽水,吃得满嘴油光……
啧啧啧!小兔崽子,一个个还挺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