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引用“论持久战”(1 / 1)
此刻是1938年3月,抗日战争正处于初期阶段。
日军的铁蹄肆虐,大片国土沦陷,无数同胞惨遭屠戮。
一时间,悲观、迷茫的情绪,笼罩在许多国人的心头。
未来的道路,似乎一片黑暗,看不到希望的曙光。
王振华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
他深知,这个问题不仅是苏守岳的困惑,也是许多战士,乃至普通百姓心中的疑问。
作为一名政工干部,他有责任为大家指明方向,坚定信心。
“苏团长,赵团长,张团长,”王振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要说当今的局势,确实是严峻复杂。”
“日寇凶残,装备精良,一度气焰嚣张,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从卢沟桥事变到今天,我们虽然丢失了不少土地,但也给日寇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无数中华儿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抵抗侵略的钢铁长城!”
“日寇虽然强大,但他们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不得人心!他们的战线拉得太长,兵力分散,后勤补给困难重重!”
“而我们,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有广阔的战略纵深,有取之不尽的人力物力!”
王振华不愧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分析起局势来,条理清晰,鞭辟入里。
虽然没有后世那种一针见血的预见性,但他的分析,也充满了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家国情怀和深刻思考。
他从国际形势、国内矛盾、敌我双方的优劣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坚持抗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中国!”
王振华的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赵国强和苏守岳听得连连点头,眼中也重新燃起了斗志。
赵国强转过头,又看向张峰,带着几分期待问道,“张老弟,你觉得呢?王政委说的,在理!但你小子鬼点子多,肯定也有自己的看法吧?”
苏守岳也附和道,“是啊,张老弟,别藏着掖着了,就当是咱们拉拉家常,随便说说。”
张峰见推辞不过,便谦虚地笑了笑,“在几位高人面前,小弟我怎敢班门弄斧!”
顿了顿,他看着三人期待的目光,也不再矫情,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好吧,那我就斗胆说几句浅见。”
他深吸一口气,脑中迅速组织着语言。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说的,可能会让这几位身经百战的团长感到震惊,甚至难以置信。
但他必须说!
因为,他知道历史的走向!
他要用未来的事实,来坚定他们必胜的信念!
“首先,我完全赞同王政委的观点,抗日战争会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张峰的开场白,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心。
“各位请放心!我们肯定能打赢!”
“我认为,抗日战争必然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不能期望速胜,但也绝不会亡国!”
“别看我们现在是小米加步枪,装备不如小鬼子,但我们有一样东西,是小鬼子永远也比不上的,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和我们亿万同胞保家卫国的决心!”
接着,张峰便开始了他“精彩”的发言。
他巧妙地将伟人《论持久战》中的核心观点,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前的战局,进行了阐述。
他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国情、军力、战争潜力,指出了日本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和必然失败的命运。
他强调了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坚持长期抗战的优势。
他还预言了战争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为什么我们一定能赢?因为小鬼子打的是侵略战争,他们是强盗!强盗再凶残,也斗不过保卫家园的主人!”
“为什么我们不能马上就赢?因为小鬼子暂时比我们强,我们一口吃不成胖子,需要时间来消耗他们,壮大自己。”
“所以,我们要跟他们打持久战!用我们的空间换时间,用我们的牺牲换胜利!”
“就像熬鹰一样,把小鬼子这只凶残的恶鹰,一点点熬垮,熬死!”
张峰说得口若悬河,激情澎湃。
他那超越时代的见解,和对未来走向的精准把握,让赵国强、苏守岳和王振华听得目瞪口呆,如痴如醉。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迷茫和困惑,被清晰的战略蓝图所取代。
悲观和失落,被必胜的信念所点燃。
“啪!啪!啪!”
赵国强听完,激动地连连拍手,大声赞道,“好!说得太好了!”
“怪不得你小子总能打胜仗!原来你分析起这天下大势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而且句句在理!我老赵,这次是真心服了你!”
苏守岳也感叹道,“是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老苏感觉,对现在的局势,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仗,有奔头了!”
王振华更是对着张峰竖起了大拇指,眼中充满了欣赏和敬佩。
他知道,张峰所说的这些,绝不是凭空臆想,而是有着深刻的洞察和非凡的远见。
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
就在众人沉浸在对未来的展望中时,王振华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他放下酒杯,眉头微蹙,说了句,“喝酒,有时候还真是会误事啊。”
众人闻言,都有些不解地看着他,满脸疑问。
王振华恢复了往常严肃的面容,转向张峰,沉声说道,“团长,刚刚钱顺风和王贵仁侦察排向我汇报了一个重要情报。”
“日军为了加强对晋东南地区的控制,确保其后方补给线的畅通,正依托邯长公路和临屯公路,频繁地调动部队和运输物资。”
“其中,邯长公路是日军一条至关重要的后方生命线,每日往来的运输车辆络绎不绝。根据侦察,这条线路上的警戒力量,相对较为松懈。”
听到这个消息,张峰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猫看到老鼠般!
赵国强和苏守岳也互相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心痒难耐的神情。
邯长公路!
那可是日军的运输大动脉啊!
如果能在这条路上搞点动静,截断他们的补给,那对整个晋东南地区的日军来说,都将是沉重的打击!
而且,这个地方,距离他们两个团的驻地,也并非遥不可及。
只是……敌方的兵力部署,肯定也不会太弱。
张峰看着两位老哥脸上的表情,心中已然明白了他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