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群策群力!(1 / 1)

加入書籤

说走就走!没有半点迟疑。

马蹄踏碎了夜的寂静。

行至半途,一阵独特的“嗡嗡”声从天际传来,由远及近。

“隐蔽!有鬼子的侦察机!”张峰的反应最快,猛地一勒马缰,翻身下马,迅速滚入路边的一处土坎下。

其余几人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动作行云流水,瞬间消失在夜色里。

那架日军的侦察机,像一只黑色的夜枭,低空盘旋着,探照灯的光柱如同一柄利剑,在地面上肆意扫荡。

张峰躲在暗影里,眯着眼睛望着那嚣张的铁鸟,心中却泛起一丝疑惑。

阳明堡机场不是已经被自己连锅端了吗?这飞机是从哪个耗子洞里钻出来的?

但转念一想,他的嘴角,却勾起一抹邪魅而冰冷的笑容。

端掉一个阳明堡,鬼子可以从别处调来飞机,甚至建立新的机场。

之前赵国强团长还提到过如果我们有飞机队就好了。改天还是要继续摸索下这片区域。

这也恰恰说明,他们的空中力量并非无懈可击,也说明他们对这片区域的控制,已经感到了力不从心,才需要如此频繁地侦察。

这更像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飞机盘旋几圈后,便朝着远处飞去。

几人重新上马,继续在崎岖的小路上疾驰。因为走的是人迹罕罕的小路,倒也再无阻碍。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他们终于抵达了“总指”的指挥部。

这里,是一处更为隐蔽的山坳,指挥部就设在一个巨大的天然山洞里,外面用树枝和伪装网遮蔽得严严实实,若不是有哨兵引领,根本无从发现。

山洞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异常凝重。

巨大的军事地图铺满了整面墙壁,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参谋们来去匆匆,电台的滴答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汗水和紧张混合在一起的独特味道。

一位身形不算高大,但腰杆挺得笔直,带着一双眼镜,双目炯炯有神的中年人,正背着手,站在地图前。

他就是“总指”。

他的脸上刻着岁月的风霜,眼神深邃,却又时而闪过一丝电光般的锐利。

他只是站在那里,就如同定海神针,让整个嘈杂而紧张的指挥部,有了一种无形的秩序和核心。

看到张峰三人进来,他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却并无过多的寒暄。

“来了就好。都坐吧。”

他指了指地图前的一张长条木桌。

待三人坐定,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把你们这么急着叫来,是因为我们截获了一份重大的军事情报,并且经过多方侦察,已经基本证实。”

他拿起一根木制指挥棒,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

“这里,邯长公路。这里,临屯公路。”

他的指挥棒在两条红色的线上划过。

“自从我们在这一块县城一线取得胜利后,日军非但没有收缩,反而加大了向晋东南地区增兵和输送物资的力度。根据情报,日军第108师团和第14师团的部分兵力,正在向我们根据地的腹地逼近。而他们的补给,几乎完全依赖这两条公路。”

他看向几个与会人员,目光如炬。

“尤其是这条邯长公路,已经成了日军的生命线。每日往来的汽车,多达数百辆。他们运送的,不仅仅是粮食弹药,还有大量的兵员和重武器。”

“他们的胃口,很大!是想一口吞掉我们整个晋东南根据地!”

在场的其他几位参谋和团长,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总指”放下指挥棒,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敌人的计划,就是我们的机会。把他们这条生命线给我掐断,甚至彻底砸烂!让他们的机械化部队,变成一堆废铁!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一时间,指挥部内议论纷纷。

一位参谋首先发言:“总指,我认为可以在公路沿线,多设置一些小股部队,进行袭扰,让他们不得安宁,疲于奔命。”

“总指”微微摇头:“小打小闹,不解渴。鬼子现在是铁了心要进攻,零星的袭扰,伤不了他们的筋骨。”

另一位团长站起来说:“那不如集中优势兵力,打他一个大的伏击!我看,可以在东阳关附近设伏,那里地势险要。”

“总指”依旧没有点头:“东阳关,地势是好,但鬼子也知道。那里的守备必然森严,我们去打,很可能是一场啃骨头的攻坚战,得不偿失。”

众人又提出了几个方案,但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总指”一一否决。

他要的,不是一次普通的胜利,而是一次能打断敌人脊梁骨,能彻底扭转战局的决定性胜利!

指挥部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地图上那两条蜿蜒的红色线条上,仿佛那是两条择人而噬的毒蛇。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峰,站了起来。

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如鹰,仔细地审视着。

赵国强和苏守岳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知道,张峰的脑子里,一定又在酝酿着什么惊人的计划。

“总指,各位同仁。”张峰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我认为,我们之前的思路,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他伸出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将邯长公路和临屯公路都圈了进去。

“这两条补给线,对敌人来说,是生命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战线拉得越长,他们的弱点就暴露得越多。”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斩钉截截。

“鬼子现在很狂妄,他们认为我们刚刚打完平安县城一战,必定是疲惫之师,无力再战。所以,他们的运输队,虽然有部队护送,但必定存在麻痹大意,警戒松懈的地方。”

他的手指,最终停在了邯长公路上一个不起眼的点上。

“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那个点旁边,标注着三个字,响堂铺。

“响堂铺?”一位参谋皱起了眉头,“这个地方,地势虽然也有些起伏,但并不算是最险要的设伏点啊。”

张峰微微一笑,胸有成竹。

“恰恰相反。正因为它看起来不那么险要,才最容易被鬼子忽略。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候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反之亦然!”

他开始详细阐述自己的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