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孤身赴国难(1 / 1)
张峰得到了首肯,精神一振,手中的指挥杆在地图上飞快地移动起来,一个庞大而恶毒的战争罗网,在他的解说下,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此次日军的主攻方向,将放在修水南岸!他们的第106师团和101师团,会选择在虬津、涂家埠一带强渡修水!”
“而为了确保渡河成功,他们会一反常态,在战役之初,就大规模、无差别地使用化学武器!”
“毒气?”总指的瞳孔猛地一缩。
“是的,毒气!”张峰加重了语气,“不是普通的催泪瓦斯,而是糜烂性的芥子气和窒息性的光气!国军守备部队,如第79军,对此毫无防备,一旦吸入,就会大面积中毒,皮肤溃烂,呼吸衰竭,彻底丧失战斗力!日军将借此,不费吹灰之力地撕开修水防线!”
“我们曾经大受其害!”
作战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毒气战,这是日寇最卑劣的手段,其造成的巨大杀伤和恐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防线被撕开后,”张峰的指挥杆继续移动,“日军的战车部队会沿着公路快速穿插,直取奉新、高安,形成对南昌的西面包围!与此同时,另一路部队会从武宁方向助攻,牵制国军兵力。”
“最终,他们会在南昌以西的生米街一带渡过赣江,切断南昌守军所有退路,完成对南命的迂回大包围!”
张峰的语速极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射在地图上,也射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日军的番号、主攻方向、渡河地点、战术特点、迂回路线……这一切都说得如此详细,如此具体,仿佛他亲眼见过这份作战计划一般!
这已经超出了“情报”的范畴,更像是一份来自未来的“战报”!
总指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死死地盯着地图,脑海中飞速推演。如果张峰说的是真的,那么第九战区的数十万大军,正一脚踩在万劫不复的悬崖边缘!
“应对之策呢?”总指猛地抬头,盯着张峰问道。
“有!”
张峰毫不犹豫,立刻给出了他早已在心中盘算过无数遍的方案。
“第一,立刻警告第九战区,日军将在修水使用毒气!让他们马上组织部队制作简易防毒面具,哪怕是用浸泡过尿液、苏打水的棉布毛巾,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同时,必须在阵地后方设置急救所,储备解毒物资!”
“第二,针对日军的坦克!他们的94式轻型坦克皮薄,我们的战防炮和集束手榴弹是有效的!我建议,不能沿河岸线分兵死守,那会被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应该收缩兵力,在奉新、高安的公路上,挖掘‘V’字型反坦克壕,并把为数不多的战防炮集中使用,打伏击!”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战略协同!”张峰的指挥杆重重地敲在地图的另一侧,“必须立刻请示最高层,电令第三战区的第25军,不要再待在浙江了,立刻向江西的进贤、临川方向机动!抢在日军合围之前,从南昌的东面,给日军致命一击!这叫围魏救赵!”
“同时,武宁方向的部队也不必死守,可以边打边退,主力绕到日军第106师团的侧后,配合南昌守军,对其实施反包围!”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整个作战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张峰这套宏大而又细致的作战构想给镇住了。
这已经不是一个团级指挥员的眼光,这是一个战略家的视角!他不仅考虑到了战术层面的应对,更是站在了整个华中战区的高度,进行兵力调配和战略布局!
良久,总指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张峰。
他没有再追问情报的来源,因为那些已经不重要了。
这套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方案本身,就足以说明一切。
“你的建议,我原则上同意。”总指的声音无比凝重,“我会立刻将这份情报,以最高级别的密电,上报延安!同时,我们会通过我们和友军的一切联络渠道,想办法把这份警告,送到罗上将,甚至是送到重庆那边!”
他走到张峰面前,伸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张峰同志,你为国家,为民族,立下了一件天大的功劳!”
张峰却没有丝毫放松,他郑重地说道:“总指,拜托了!一定要快!时间,真的不多了!”
“我明白!”总指点头,“你先回去休息,等候消息。”
……
张峰离开了总指挥部。
夜风吹在脸上,冰冷刺骨,却无法冷却他内心的焦灼。
把希望寄托于电报?寄托于那些素未谋面的友军将领的判断力?
他知道,国共之间的合作,远非铁板一块。第九战区内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这样一份来历不明的“神谕”式情报,会被采纳吗?会被及时采纳吗?
万一他们犹豫了,万一他们觉得这是无稽之谈……
那滔天的悲剧,依旧会发生!
不行!我不能干等着!
我必须做点什么!做点更直接,更能引起他们警惕的事情!
一个疯狂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回到平安县城,张峰没有休息,直接冲进了指挥部。
“政委!”他大声喊道。看到李念乡也在。
两人立刻从各自的房间里跑了出来。
“怎么了?!”
“王政委,我们要印刷一批传单!李念乡,你立刻组织人写一份宣传单,不,是警告传单!”张峰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闪烁着骇人的光芒。
“传单?”李念乡一愣,“写什么内容?”
“就写:日寇将以毒气开路,主攻修水!战车穿插,目标奉新!谨防两翼包围,速备反制之策!”张峰言简意赅地说道,“用最大号的字,最醒目的标题!要让三岁小孩都看得懂!马上就印,越多越好!”
“是!”两人虽然满心困惑,但看到张峰那不容置疑的神情,还是立刻领命而去。
下达完命令,张峰径直走向了根据地后山,一个被严密看守的独立小院。
这里,住着一个特殊的人物,日军飞行员,佐藤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