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郢康之乱(上)(1 / 1)
另一名护卫大惊之下,正拔刀向前之时。却见那人影已窜至马前,他正挥刀向下一劈之时,那人影却如同鬼魅般的移至其身后。紧接着寒光一闪,这名护卫也是扔掉了手中的刀,双手捂着鲜血如柱的脖子从马上摔落在地。
就在一瞬间便杀掉了两名护卫,杨大人还根本没有看清那人的样子,甚至连他怎么出的剑都未曾看清。
惊慌之中,杨大人正要调转马头,打算跑回玉泉山去。那知忽然一道寒光闪过,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从脖胫处传来。
他在马上已是坐立不稳,身子随即向后仰之时,才看见跟随着他多年的那内史左都御正手持长刀,面无表情的盯着他。
“你……你……!”杨大人此时虽然明白自己身边的人竟然和这歹人是一伙的,但却为时已晚,只觉眼前一黑,跟着便一头栽下马来。
此时那戴斗笠的剑客摘下斗笠来,原来他正是康王手下的仇虎。
“熊大人!你把圣旨找出来,然后马上赶回城去,自有人接应你。我把这里处理一下,你就不必管了!”仇虎随即对那内史左都御道。
“好!有劳先生了!”
这熊都御跟着跳下马来,从杨大人的尸体上搜出圣旨之后放心怀中,跟着便复跳上马,一扬马鞭,朝着郢都急驰而去。
华灯初上,太子府内,太子与任逍遥姐弟,还有周琦正围坐在一起。看着周琦送来她最喜欢吃的糕点,还有任逍遥带来的荔枝,任芙也是格外的开心。
太子剥了一颗荔枝递给任芙,任芙满脸幸福的接了过来。一边吃一边朝任逍遥问道:“这么新鲜的荔枝,你这是那来的啊?现在郢都城里可不好买啊!”
看着太子和她如此亲密的样子,任逍遥也替姐姐感到高兴。而一旁的周琦却也并没有显出有何不快。其实看着任芙能过得这么快乐,太子对她也这么好。他倒也是打心底为她感到高兴。虽然心里还是有那么些许遗憾和留恋,但只要她能过得好,也就无所谓了。
“哦!这是姬曲派人专程快马送来的。这可是榕县产的荔枝,若不是在长沙建了货栈。还不可能这么快就能送来啊!”
听任逍遥说罢,太子也不由的赞道:“没想到这个燕国的小皇子竟然现在这么能干了。想来也是你这做师父的教了不少吧?”
“哎!我也就是帮着出出主意。毕竟衙门里的事多着呢,都是他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
这时太子又举起杯子朝着周琦道:“周兄!来,本太子敬你一杯。之前便听芙儿说过,周兄武艺高强,可又淡薄名利。本想为周兄寻一更好之职位,但想想又恐不妥。不过你若是有何需要或是想法,说一声便是!你与逍遥乃是生死兄弟,那咱们也算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来!”
周琦也没想到太子如此客气,也连忙端起杯子相迎。
就在这同一时间,康王与唐滨都同时被请到了中书省去接旨。
康王是故作意外的朝唐滨问道:“唐相,这个时候皇上怎么突然给我俩下旨啊?”
唐滨也是一脸迷糊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啊!”
进到里边一看,前来宣旨的人他们都认识。这正是内史令左都御的熊启。他和内史令杨大人本就是专门负责皇上的命令下达的,有许多时候都是由皇上口述而由杨大人持笔的。所以,一见是他前来宣旨,唐滨也没感觉到意外。毕竟跟着皇上去玉泉山的主要官员里,就杨大人和他是管这一块的。
两人正正规规的跪下之后,那熊都御拿出圣旨宣读道:“奉天呈运、皇帝诏曰,今查、太子林崭行思不检,且有不轨不臣之举、有失德行、仁孝,故免除其监国之责,改由康王林嶷代行,接掌京中一应事务。并将太子及其朋党押入宗人府与大理寺,待朕回京后再作定夺。若其有谋逆之举可相机而行。丞相唐滨、辅之理政,也有不察之过,责令其回家禁足思过!钦此!”
当听熊都御宣完圣旨之后,康王与唐相都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究竟出什么事啦?这圣旨上出没说清楚啊?太子怎么就突然要押入宗人府呢?”唐滨不解的急着问道。
熊都御上前将圣旨先交给唐滨,让他自己看。同时小声对二人说道:“唐相、康王,你们有所不知。玉泉行宫那边出大事啦!”
两人凑到一块,仔细的看着那圣旨,确实与熊都御所宣的一字不差。而且字迹也确实是杨大人的,上边的国玺印鉴也没有错。
两人这才起身小声问道:“出什么大事啦?”
熊都御小心的四下看了看没有旁人,这才小声道:“皇上车仗在行至玉泉山下的青竹林时,遇到了大批的杀手刺客!”
“什么!光天化日,竟然有人行刺皇上!”两人都不由的惊道。
“皇上倒是没事,毕竟有禁军护卫着,还有夏统领和梁公公这样的高手在。但也死伤了好些人。后经密查,此事太子难脱干系。皇上怕引起京中混乱,因此这才秘而不宣!”
唐滨听罢,虽然心中满是狐疑,可这圣旨并没问题。而且内史左都御前来宣旨也是符合常理的。于是忙问道:“那皇上现在龙体如何?”
“皇上虽然受了些惊吓,但无大碍。不过御医说,最好暂时不要舟车劳顿,先休养几日再看情况。所以,这才将朝中事务暂交康王代理,待皇上返京后,查明一切原委,再作定夺。不过唐相你也别担心,怎么说你也是三朝老臣,是皇上最信任的人。虽有失察之责,但想来皇上也不会重责你的。”
说罢,那熊都御随后道:“好啦,旨意我已宣达,还得赶回去复命呢。请二位照旨而行吧!”
送走熊都御后,康王故作意外,又谦逊朝唐滨道:“唐相,本王可还从未担过此大任啊!若无唐相相辅,本王还真不知如何是好啊!”
唐滨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皇上令我回府禁足思过,只怕老臣是帮不上殿下什么忙啦!不过朝中诸位大人都会奉旨行事的,若有什么难处,殿下自可找他们啊!老臣这便告退回府去了!”
“唐相!唐相!”
看着唐滨有些垂头丧气的,头也不回的走了,康王脸上露出了一丝阴沉的笑容。
随后,康王拿着这伪造的圣旨,立即密秘召集他的亲信及朝中官员。有了这份圣旨在,那些本不是他这一党的官员,也不敢再提出什么异议。
康王很快的接掌了京中的军权,并分派由宫中禁军缉拿太子的母妃明贵妃。同时封闭宫门,和城门,禁止一切人等出入。然后由郢都城防军其中并没有他亲信掌握的那一部份去缉拿太子一党的重臣。而由他的亲信则带着他所掌控的那两千城防军立即包围太子府,缉拿太子。
康王还悄悄的吩咐给几名亲信,最好是死的,不要活的。怎么做,你们看着办!
当然,他也知道那太子府可有三百卫队,其中不乏有些高手。同时他也早打听到,今天那任逍遥也正好在太子府给太子则妃过生日。于是便让仇虎带着他的师兄弟也跟着前去,最好能引起太子府的反抗,然后以平叛之名将其全部诛杀!
其实这圣旨自然是康王早已备好的,而那乔渡为了模仿杨大人的笔迹,也是苦练了两年。几乎能够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以至于连唐滨也没能看出来。
由于康王这边早有准备,所以当他这里封闭郢都,开始行动之时。太子这边还毫不知情,此时的太子还正与任逍遥等人喝酒闲聊。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外边隐隐的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之声。太子正在兴头之上,听到这声音心中也是大为不快。正要起身让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之时,东宫卫率的护卫统领温进急急忙忙了跑了过来。
“怎么回事啊?何人在外喧哗?”
温进大惊失色的急道:“殿下!不好啦,出大事啦!”
“出大事?出什么大事?”太子还不以为然的问道。
“大批的官兵将太子府给包围啦!”
“什么?”太子一听,也不由的惊得站了起来。
“那里的官兵?什么人带的队啊!他们这是要造反吗?”
温进忙道:“领头的是左军校尉还有康王府的仇虎,另外似乎还带来了几名高手!他们说是……!”
看着他吞吞吐吐的样子,太子急着问道:“他们说什么呀!”
“他……他们说,说殿下您意图谋反,他们是奉旨前来缉拿叛贼的!”
“什么?我!太子爷我谋反?”
正说着,外边的声音已是越闹越大,看样子是东宫的卫率与外边的官兵起了争执或冲突。
太子回头看了看任逍遥等人,随即道:“我还不信他们这是反了天啦!你们坐着,我去去就来!”
任逍遥一起身道:“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左军校尉怎么算也是我郢都府所辖,这样的事我怎么竟然还不知道呢。”
“也行!那我们俩去看看,他们这是想干什么,谁给他们这么大的胆子。”太子也点头说道。
不过任逍遥方才听温进说领头的还有康王府的仇虎和几名疑似江湖高手的人,他心中已然感到此事定不简单,弄不好,这就是一出有预谋的政变。而真是这样的话,只怕他们不仅是不会放过太子,而且定然也不会放过姐姐。
于是他起身后又凑到周琦耳边小声道:“周兄!且听我说,若有变故,姐姐就拜托你了。逃得越远越好,我自有脱身之计!”
由于事发仓促,他也不及多言。随后便与太子朝外边走去,而太子也让刘启留下来保护太子妃。
周琦刚听任逍遥所言,也是大吃一惊。不过他又看了一眼还一头雾水的任芙,也知道此时事太紧急,也不便多问。虽然不免担心起任逍遥的安全,可这里毕竟还有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任芙啊!他又站起身来观察了一下四周的地型,再想到任逍遥说的那么严重。于是也已打定主意,一但事有变故。便立马带着任芙跃墙而逃。
方才任逍遥也说,逃得越远越好。看来这城内肯定是不能呆的,而真有大变故,只怕城门也肯定会被封锁。不过可先到郢东,那边城墙低矮,以他的轻功,就是带着任芙,也当能越墙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