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排除异己(1 / 1)

加入書籤

“陛下!那屠炯也算是我大虞名将,特别是在苍梧镇中威望极高。若是……!”

平康帝不由的怒道:“怎么?难不成他还敢造反不成?”

“陛下!眼下当还不至如此。从他的行为来看,他眼下是只求自保而已。但若是陛下逼得急了,我担心他会铤而走险啊!虽然仅凭他苍梧镇三万人马倒不至于能掀起多大的浪。而且苍梧地方官吏也未必都愿意或敢随其造反,然而臣担心的是他万一逼急了,率军投了南中那可就麻烦啦!苍梧是我大虞西南门户。一但归了南中,南王加之上次丢了思、应二州正愁无处报复。只怕如此一来,我大虞之西南便会难安啊!”

平康帝不由的喝道:“难道就任其避于苍梧,而朕就拿他没有办法了吗?”

乔度忙道:“陛下!臣以为,对那屠炯,只是不可逼之过急。而非置之不理!”

“那你的意思是……?”

“陛下!可再给屠炯发诏,诏其回京述职。虽然那屠炯定难奉诏,不过这样也会让苍梧的地方官员以及军中的将领知晓他装病不奉诏之事。虽然屠炯在军中颇有威望,但也不可能所有将领都对他死心踏地的吧!这样一来,无论是军中之人,还是苍梧的地方官员,多少都会对其有所猜疑。然后,陛下再将苍梧镇三卫的将军逐步调换。这样一来,那屠炯便在军中实权骤减。再加之地方官吏本就不从属于他,就算他想要再做什么,只怕也就难了!”

平康帝听罢,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先离其心,再换其人。这样就至少能消除屠炯在苍梧一半的根基。不过他还是问道:“那在这之后呢?”

乔度接着说道:“只要以上几步做好了,那剩下的事便好办了。此时就算他屠炯要造反或是率众投南中,只怕也没多少人会跟随于他。到时,待陛下派去的人基本掌握住军队之后,是将其就地缉拿,还是陛下派人前去,又或是再下诏诏其回京。只怕也就由不得他了。当然,也可下诏,让其卸甲回乡养老。若是其识趣,陛下也可做个顺水人情,放其回乡。若是其不从,那便可名正言顺的对其进行处置!”

平康帝想了想道:“嗯!这样做虽然慢一些,但却稳妥。倒是一个好办法,就按你说的去办吧!不过…。。!”

说到这里平康帝放低了声道:“朕这里还有几个麻烦,乔爱卿给朕出出主意,看看应当如何处置为好呢?”

那乔度一听便明白平康帝所言,随即也小声说道:“陛下所指的麻烦是充王林巍和四皇子、五皇子那俩小儿吧!”

“嗯!你即已猜出,想必心中已有法子了吧?”

乔度自然明白,这平康帝这皇位是在他们这一干人一手暗中运作之下依靠阴谋而得来的。可以说是得位不正。正所谓做贼心虚,这平康帝自然也是总怕有人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而现在京中来说,对其最有威胁的恐怕也就是他这三个皇弟了。

“陛下!这四皇子与五皇子倒是好办!按本朝规制,皇子需年满十四,方会封于王爵。如今这两位皇子都不过几岁,不但无爵,也出身卑微,朝中并无甚依靠。现在太后掌管后宫,陛下可请太后出面,随便制造一些事端理由来,便可将其贬出京城,流放边外。这内宫之事,外臣也不便多言。所以也不会引起什么波澜来。至于这充王嘛……!”

林嶷也说道:“是啊!最让朕头疼的便是这个三弟了!如今他已年满十六,封为充王也有两年多了。外边虽有人说其是傻子,其实他并不傻。只是当年摔伤之后,腿上留有残疾,另外说话,反应比常人稍慢一些而已!而且他与四弟五弟不同的是,他出身更好。他娘以前便是慧妃,虽说地位不如贵妃,可也算是妃位。现在他的外公是礼部员外郎、两个舅舅一个是随州镇的参军,一个是会稽郡的知府。虽然说不上多大的官职,可多少也算是在朝中有些人脉的!”

“陛下!臣倒是有一策,可解决此事!”

平康帝一听,忙问道:“你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乔度忙道:“按本朝制,本朝不施行分封制。而皇子年满十四方可策封王爵。而年满十六以后,便可视情调派地方或在朝中任职。之后其后嗣的爵位也视其功绩而进行升降。依臣所见,对待充王,陛下可效仿当初先帝之于成王之法。”

“先帝之于成王?这确也算一法子。可将其调派至何地为好呢?”

乔度接着说道:“如今我大虞各州郡除桂州郡因任逍遥当时被先帝临时急调入京后,尚有空缺,其余各郡目前都无空缺。若是将其余州郡的府尹、知府调离的话,也太麻烦。”

“你的意思是让他去桂州?”

乔度却摇摇头道:“据臣下所知,桂州虽为乙等州郡,但也还算可以。而且在任逍遥的治理之下,这两年也颇有起色。让充王去桂州,岂不是让他捡了个便宜?”

平康帝一听,有些不解的问道:“即如此,那还有什么地方可安置?总不能让其去一县任职吧!本朝可还从来没有让一王爷去任县令的先河呢!如果这样的话,只怕是那些朝臣们会多有微词的!”

乔度却阴笑道:“陛下,没有合适的州郡,可新设一个啊!”

“新设?”

“是啊!陛下!在那南海郡南边有一巨大海岛,岛上现有涯县与琼县这两县。这里地广人稀,且夷民居多。陛下可以为开发此地为由,在这里设置琼州府。然后将那充王调往琼州。这样即合理的安置了这个充王,也不影响其他地方。而这偏远之地,若是他真的能搞好,那对我大虞也是一件好事。若他搞不好,那也没什么损失。他这一脉,也就自此而势衰!”

平康帝听罢,不由的哈哈一笑,指着乔度笑道:“你个老狐狸!你这招可够损的!行!你这法子好。”

随即便朝外边喊道:“来人啊!即刻宣唐相与严尚书与费尚书进宫议事!”

乔度也识趣的起身道:“那臣便告退了!”

“嗯!你去把,方才所议之事,你当尽心去办!”

“是!请陛下放心。臣自当竭尽全力而为!”

当几位重臣来了之后,平康帝说道:“朕最近来查阅了一些户部存档,朕发现涯县那一带地广人稀,但却物产颇丰。若是能善加利用,将非常有利于我大虞的。不知众爱卿有何看法啊?”

那费光在来之前,乔度早已见过他了,并给他说了一些皇上的打算。于是便主动说道:“陛下!那里确如陛下所言。如今仅有涯县与琼县两县。可整个地区却有数十万人口,其中夷民约占六成。不但不利于教化,也不利于管理。所以,臣倒是有一想法。”

“哦!费爱卿有何想法,快快说来。”

“此岛南北、东西,方圆数百里,人口二十七万有余。依臣看,若要想这里发展的更好。最好是再增设一郡,并在其下人口密集之处再增设两县。这样不但利于管理,也更有利于此地的开发利用。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平康帝假意的感到意外和高兴,便又朝唐滨问道:“不知唐相意下如何呢?”

身为丞相,唐滨自然是对这些情况是有所了解的。而且在当年详嘉帝时,因洪灾南迁人口而带动岭南一带的发展之后,他曾有过此想。可后因西景内乱而引发的战事,此事便一直搁置下来了。

如今忽闻新帝有此想法,他自然是表示赞同的:“陛下!此设想极好!当年先帝也曾有过设立涯州或琼州之想法,后因战事而搁置。若是在此新设州郡,不但利于当地开发与管理,而且于商贸也有利处。近年来,闽中南下的海上贸易逐渐兴盛,也为朝庭带来了不少收益。若是在此再增设一港口,不但对当地物产运输有利,也对我大虞海上贸易十分重要。臣赞同陛下此利国利民之举!”

其实平康帝只是想找个合适的理由和地方,将那充王打发过去。他并没有想这么多和这么远。听唐相这一说,不由的暗自欢喜,没想到不但能将那充王安排了,还能赢得名声。

于是看着众人道:“那众卿都认为此举利国利民,那朕看,就在此地增设琼州郡吧!明日早朝便宣布,并让户部、工部等众人一起商议如何增设的县所所在之地,以及兴建港口,辖地划分等事宜。”

“臣等皆无异议!”

次日早朝,平康帝便在朝会上宣布了此事。并就相关事宜让众臣商议。由于没有人反对,甚至包括唐相在内都很支持此事,所以整个过整十分的顺利。也没用多久,便将基本的事宜都定了下来。

随后平康帝便宣布,让充王林巍去任琼州府的知府。而且还表现出十分大度的,让户部与工部全力配合琼州府的新建事宜,所拔付的款项也比较宽裕。

此时的唐相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内心里才真正明白了,原来这个平康帝那是想的什么国家发展,地方治理啊!他这是变着法的在排除异己,为的就是把充王打发的越远越好啊!

不过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是别有用心也好,还是歪打正着也罢!但这事倒确实是好事。唐相也就自然不会反对。虽然就能力上来说,充王肯定远远比不了成王。他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去治理发展好一个新的州郡,他倒不是特别担心。毕竟吏部还会安排相关的官员前去的。在这些人选上,他再把把关,力增多派一些有能力的官员去任职,那这事也就坏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