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逼上梁山(1 / 1)

加入書籤

成王林渊多年来,一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就想图个平平安安,以保子孙太平。可自从二位皇子之事发之后,他也是担心起来。

在如今整个大虞的皇族里,无论从血脉远近和威望来说,若能对平康帝有所威胁的,那排头号的便是自己了。这事让他也是忧心不已,生怕这个心狠手辣的皇帝啥时候便会对自己下手。

自己已年过半百,倒是无所谓了,可是这一大家子人可咋办?

谁知就在这时,屠炯派人来送信了。打开信一看,他也是大吃一惊。虽然对于屠炯的处境和屠氏一门的遭遇,他也是多有耳闻。可没想到的是,这屠炯还真这么大胆,竟然仅以苍梧之兵,便敢起兵对抗皇帝。

特别是屠炯在信中提到,他本人并无野心,之所以如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求自保。二来,也希望将来大虞能有像成王这样德才兼备之人能执掌大虞。

这可把成王给吓坏了,这不是要把自己给推到风口浪尖,架在火上烤吗?

于是他忙叫来长子林乐,将屠炯之信交给他看了之后,问道:“乐儿,此事你看应当如何回复啊?”

如此大事,林乐自然也是拿不定主意,而是反问道:“父亲,你认为呢?”

成王叹了一口气道:“说实话,为父也是左右为难啊!如今那康王已登基近一年,虽说不上根基已稳,但也是基本掌控住了朝局。屠炯冒着灭门之险意欲起兵对抗,当然他的处境也确是为求自保,否则也难逃一死。可是仅以他苍梧一镇之兵,又如何能与朝庭对抗呢?”

“那以父亲之意,我们是不必理会他吗?”

成王摇了摇头道:“他若真的一起兵,只怕皇帝对我这样的亲王便会更加忌惮。恐怕更会想找法子除之而后快,以消除任何对其皇权有威胁的潜在可能。所以,咱们即便是不参与其中,只怕也日子不好过。而且,屠炯给我来信这事无论我上报与否,都会增加皇帝的猜疑之心。若上报,是为不仁。而皇帝也能看出我对其皇权所存在的威胁。若不上报,一但此事抖出,即便我们不参与。只怕皇帝也会认为我们在暗中勾结,有篡位之心啊!”

林乐一听,也难住了。这左不是,右也不是。好像怎么做,都是一个死局。他不由的叹道:“父亲,即然如此,那要不咱们逃呢?反正不管有没有屠炯这事,咱们也担心皇上不会放过我们。倒不如趁乱,咱们走的远远的!也免得这样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啊!”

“逃?往那里逃啊?这么一大家子人?而且逃亡之后,你和你弟弟将来又会是过着怎样的日子呢?想我林渊,乃大虞皇室嫡亲血脉,岂能如此狼狈苟且!”

“那……那我们该当如何啊?”

成王想了想道:“屠炯有起兵之意,声势如何还不得而知。朝庭又将如何应对,也不知道。这样吧,你先掌控好城中府军,加强戒备,以备应变!我们再看看形势如何,再说。为父也需再多想想!”

“是!孩儿知道了!”

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两日。屠炯于苍梧起兵的消息,以及讨伐暴君的檄文便已传到了长沙。而且檄文中明确提出,因是像成王这样德才兼备之人,方能重振朝纲,振兴大虞。

这一下子,可是把林渊推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了。

这样的檄文让那位皇上看见了,他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而且就算能说清楚,只怕皇上也不会留下他了。

“父亲,如今该如何是好啊!屠炯这么搞,明摆着是强把您拉到他的船上啊!可现在的情形,就怕咱们怎样也解释不清楚了!”

此时的林渊已是陷入到了极端的矛盾之中。若是继续这样等下去,只怕朝庭的平判大军一到,自己全家老小的性命便可就不保了。而若是跟着那屠炯一起反了呢?这双方的力量明显差距太大了啊!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衡阳的梁国公派人前来送信。”

其实几日前,几个外派的皇室官员,都曾派人来过他这里。就是想征求他的意见,看看怎样才能自保。

而当时的林渊还想着,只要大家都能安分守己,不作非份之想。皇帝未必会为难我们,所以最好还是别轻举妄动,先看看再说。

可他也没想到苍梧会发生这样的事啊,而且还硬生生的把自己给推到前边。

他接过来信一看,原来是屠炯所率的大军已至衡阳。衡阳知府、梁国公林悦已开城迎其入城。并且表示支持屠炯的讨伐之举。

林渊一看,这屠炯果然是一代名将啊!这进兵速度也太快了。才数日的时间,兵峰已至衡阳。不管那梁国公是真心,还是被迫的。但确实也已加入了屠炯的讨暴行动之中。衡阳虽只是一乙等州府,兵力并不多。但却是大虞四大金库之一的所在地!有了衡阳的金银库存,那屠炯可就一时不缺钱粮了!

而从衡阳到长沙,快则五日,慢则七八日。屠炯的大军必至。然而朝庭在北,无论是得到消息的时间都会晚上好几天。再加上需调兵遣将,再至长沙,只怕最少也还需十数日以上。更为重要的是,朝庭的大军来了之后,又能怎样呢?放朝庭大军入城?那只怕自己一家老小会就此灭门,就算为了暂时稳定人心,皇帝暂不下手。那之后也会是落得个流放边地,弄不好就和那两皇子一样,在途中便遭人截杀而死于非命!

横坚都是死,成王林渊一咬牙,把心一横。拿出了当年与详嘉帝夺嫡的气势出来。

“参军林乐何在!”

林乐一听,忙上前施礼:“父亲!有何吩咐?”

林渊却喝道:“你叫什么?”

“父……父亲啊?”林乐不明就里的问道。

“你应该叫父王!”

“啊!”林乐一惊。这么多年来,林渊一直警小慎微的。甚至让子女都称他为父亲,而不称父王,就是想息事宁人,低调做人。能保全家平安。而如今却突然让他叫父王,林乐自然十分意外。但他也很快的便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于是忙改口道:“参见父王!”

成王眼中,闪现出了那近二十年都没有过的锋芒。随即令道:“世子林乐听令!令你持我王旗,召令城中募府军立即封禁全城。加强城防戒备。同时令城中捕快、衙役,搜捕缉拿朝中暴君的眼线探子。同时传本王之令,传令治下各县主要官员,三日之内,立即来长沙报道!不得有误。若有不到者,就地免职论罪!”

随后,他又亲自修书几封,分别是给屠炯和尚态度不明的另外几名宗室外派官员。表明自己已忍无可忍,决心与屠炯一道,推翻林嶷这个伪帝。再造大虞乾坤。

随着林渊决心加入,那几位本来还十分犹豫和处于观望的宗室官员,除了南康郡的定安王还没有回复之外,辰州永定候、梅州的长陵候都纷纷表示拥护,并愿意加入。

此事一发,可把郢都的平康帝等人是急坏了,他急忙招集众臣商议对策。

那乔度虽然阴谋诡计确算上乘,可面对这兵家大事,那他也是想不出什么法子来。费光虽然施政能力尚可,但同样也不通兵事。如今南方多地宗室官员,都纷纷加入判军。声势也是越闹越大,若不尽快平定。只怕时间一久,不但容易内外生变。只怕如屠炯的檄文上所说的,他是篡位自立的伪帝,也会让世人当成是真的了!

在他的几名亲信里,严烁年事已高,如今还抱病在家。而这几人都不通兵事,最多只能在政治上出出化解危机的主意。但在军事上,确实还得依靠先帝的老臣。

“乐爱聊!你掌管兵部多年,如今这局势,当如何应对啊?”平康帝不得不向平时他并不待见,甚至有些冷落的兵部尚书乐随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乐随忙一施礼道:“陛下!屠炯与成王等人起兵谋反,如今看起来声势挺大。但其实尚未成火候。虽然他们表面看来,总的兵力多达数万,但都分散于各地。且其中的精锐不过仅是苍梧镇那三万卫军。其余皆是各地的募府军,且半数为近两年新近扩充,战斗力有限。若能迅急发兵征讨,在叛军尚未形成合力之前便各个击破,那是完全有可能尽快结束这场乱局的。”

费光听罢,不由的问道:“那依乐尚书所言,叛军可是弹指可破了哟?”

费光这样的人,虽然有些本事。可也有个缺点,那就是嫉贤妒能。见皇上此时如此器重乐随,心里也是有些不服气。而且他现在还暂代相位之职,更不想让别人压了自己的风头。于是出言带着几分嘲讽之意。

乐随也是为官多年,自然知道费光之意。于是他并未答理他,而是继续向皇上奏道:“如今要想平定叛乱,除去刚才费大人等人所说的安抚好宗室以外,还需对当初在郢都之乱中冤死之大臣进行平反,以稳定人心。另外在军事上……!”

费光一听,立即反驳道:“那些都是跟随前太子谋反之人,何来冤死之说?还让陛下为其平反,那岂不是让陛下给他们认错吗?乐随,你这是何居心?”

“哼!皇室之争,外臣本不该评说,但那日所杀之人,确实……!”

不待乐随说完,平康帝忙打断道:“好啦,两位就别争这些啦!现在想出对策来,才是最重要的!乐大人,你说说在军事上该当如何啊?”当然,他也是怕乐随再说下去,把自己那些做得过火了的事都给抖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