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海匪劫掠(1 / 1)
唐相派来的竟然是相府的长史。林逍遥也觉得有些奇怪,一般送信的话,派个亲信便可以了。干嘛非得派长史亲来的呢?
他有些意外的问道:“唐相来信,为何需要你来送呢?”
长史忙施礼道:“王爷,因为唐相还有些话需要下官带给您。这样吧,您还是先将相爷的信看了我们再说吧!”
原来,唐相的信中说,朝中有一些官员与御史。认为郢王去闽中主理清剿海匪之事,本来可以征调最多五千至一万兵马,趁着海匪在夷州立足未稳。征调民船,渡海征伐,最多也就是三四个月便能解决的,所耗钱粮也不过水师半年之耗费。可却硬要大兴土木,建立水师。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也给了海匪更多的时间。水师日后所费甚巨,且在海匪清剿以后,作用也不大。因而,他们联名上奏,请求皇上下旨,停建水师。并让郢王在三个月内平定海匪。
林逍遥看完信之后,不由的摇了摇头道:“这些人,只知道算钱的账,根本没有长远的目光。”
长史忙道:“郢王之远见,岂非他人能比。此事皇上与相爷硬是将他们的上奏给押了下来。不过那些官员还是在私下说郢王是好大喜功,本来可以简单快速解决的事,非要弄得惊天动地,还耗费国力!所以,相爷让我来转告郢王,朝中之事王爷不必过于担心。有皇上与相爷的支持,那些不同意见之人也翻不起什么浪来。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当初郢王承诺八至十个月解决海匪之患,如今已过去了三个月。如果在十个月内不能平定海匪的话,恐怕他们会借机弹劾王爷。到时候皇上与相爷也不好说什么了。所以,相爷让下官来问问王爷,一边要新建战船、督水师,又需要以此来对付海匪。不知这十个月的时间够否?”
林逍遥想了想道:“请你回复唐相,并请他转呈皇上。八月以前,我定能平定海匪。且随着水师建立之后,从此海匪将不再会对我海上贸易造成大的影响。且能扬威海外,以保障我大虞的贸易畅通及在海外声名与利益不受有心之人的觊觎!”
“郢王真有此把握?”
林逍遥笑道:“我说是八月,其实计划是在七月以前完成的。现在船只的建造、水师的训练都很顺利。虽然短期内还不能打造出一支完备的水师。也还需征调部份民船来征讨海匪,但这些我都已做好准备了。”
“即如此,那下官便将王爷的话带给相爷。若无别的事,那下官就告辞了!”
“那我也不留你了,请替我与水师多谢皇上与相爷在朝中的帮衬。”
送走长史后,林逍遥不由的叹道:“这官场上真是什么有都有,你越想做点事,做的越多,就越有人来挑刺找事。还好有林免和唐相支持,否则想要办点事,特别是相对他们认知里新一点的事,还真不容易啊!”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已到了昌平二年的四月。此时的水师已算有了些雏形。
三艘大型的驱逐船、六艘护卫船都已交付,并马上投入到了训练之中。其中有一艘护卫船还是由姬曲新建的船厂建造的。以当前的进度来看,到六月初,便应该能装备起六艘驱逐船与十几艘护卫船应当不成问题。
这让林逍遥不仅是对清剿海匪,而且是对今后的水师也充满了信心。只是对于今后水师完全建成以后,每年一百多万两的费用,比起正常一卫卫军一年也才耗费不到六十万两,整整高出两倍多。这样的耗费只怕又会让朝中许多人生出非议啊!
于是为了今后水师能正常发展,便又给唐相与林名都分别写信,再次强调水师的重要性与作用。同时还将水师对于今后还具有相当重要的一个作用也告诉了他们。另外出于战略保密的需要,此事只需他们本人知道便可,无论朝中其他人说什么,都不要将此事给说出来。
同时,庞明在夷县的情报站也已经稳固。有关海匪最新的动态,都能通过信鸽及时的传送回来。
目前那边的张庆,这几个月来也一直没闲着。他也在不断的招兵买马,以扩充他的“庆国军!”。同时也在新建船只,以拒抗朝庭可能会派来的水师船队。
当然,他那边由于技术,资金、规模等因素,所能建的船只都只是一些小型船只,就是稍大一点的福船,建造起来不仅慢,而且困难。同时,工艺与质量都不如闽中这边。
除此之外,张庆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虽然他在夷州岛自立为王,可是他实际却依旧只控制住了夷县及周边地区。整个夷州岛的七成,都在他的掌控之外。他对几个部族的挑唆,刚开始也确实起了点效果,并导致有两个部族还因此发生了冲突。
但随着期他部族的调解,他们不但化解了矛盾,而且还查出这事是张庆在暗地里搞的鬼,也对他更加愤恨。于是一些部族便悄悄的联合起来,准备成立自卫军。以对抗张庆可能会派兵来报复。同时还打算派人渡海来,请求朝庭发兵清剿张庆。
对于这些部族联合起来与他作对,张庆自然是十分气愤。可这些部族大多数都生活在山区,只有少数是和从沿海迁来的人一样,是在西部靠海的丘陵平原地区以农耕为生。要对这些部族发起大规模的征讨,张庆也没这样的能力。毕竟这些部族联合起来,所组成的自卫军加起来也有几千人。万一到时朝庭再趁机出兵,那他可就没法抵当了。
当然,他也不会就这样没有动作。因为,目前这些联合起来的部族,还主要都是夷州岛靠近夷县一带,都属于北部地区。而南部的许多部族由于还没有受到他的侵害和影响,暂时还没有什么动作。可是时间一长,让他们都联合起来,那可就是大麻烦了。
于是他便选了位于夷县南边一百二十多里外,处于相对平原地区一个部族做为打击对象。他是想来个杀鸡敬猴,震摄其余的部族。
这个部族约有两千多人,由于位于西部平原地区,与虞国沿海迁来的百姓已杂居数百年,所以这个部族的文化习俗也比较偏中原一点。因为张庆占据夷县自立为王之后,便向他们强征田税、地税,他们自然不愿。于是与其余十来个部族便组成了联盟,共同对抗张庆。族中也选出了四百名青壮组成了自卫军。
张庆选择这个部族做为目标,一是这里比起那些山区的部族来说,攻打起来更为容易。另外这里较这富庶,他现在的队伍扩大了,所需的粮草也更多了。所以在这里也能抢到更多的粮食。
为了不让其他部族得到消息前来救援,于是他便以训练为名,悄悄的调集了三千人马。而这三千人里边,有半数都是他带来的悍匪。这支人马以巡查海防为由,悄悄的南下。趁着夜色,摸到了部族边上。随后于子时,突然向其发起了进攻。
部族里虽然成立了自卫军,可本质上来说,他们还都是农民与渔夫。平时也就农闲时集中到一起简单的训练一下。所使用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刀、枪、斧、木棍、农具都有。
农耕之家,大都又比较分散。半夜时分,海匪们突然杀进来,他们根本没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那些自卫军也是三五一伙,最多的十来人,临时拼凑起来。难以对数量众多的海匪形成威胁。
一时之间,这片本来宁静详和的土地之上,成了一片人间炼狱!妇女的惊叫声、小孩的呼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一些房屋让匪徒们放火点燃,人们四散奔逃。
一夜的屠杀、劫掠,直到清晨方才结束。整个村寨两千多里,有八百多人被杀,其中有相当多的都是老人与小孩。而青壮几乎都是在与海匪的搏斗中被杀死的。近百名妇女被他们劫走,村寨中的家畜、粮食,除一部份被烧毁以外,几乎全让海匪给抢走。至于金银细软这些值钱的东西,他们更不会放过。
由于这里远离夷县,海匪们也不敢久留。于是在贴出警示各部族的告示之后,便带着抢来的东西和女人,撤回夷县了。
当附近几个其他部族,收到逃来人的求救消息后,组织起近两千多人冒死赶来时,已是中午时分了。除了那还冒着烟的残垣断壁、以及散落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上的尸体以外。匪徒们早已不知去向。
幸存都的哀嚎声,赶来求援的人的怒骂声不绝于耳。
此事一出之后,整个夷州岛上都极为震惊。如果说上次一个部族让张庆给血洗了,那是因为他们离着夷县近,人数也少。一千多人口,被杀了近三百人。而这次则是一个两千多人的大部族,还成立了自卫军,都没能防住海匪。
他们是又怕又愤怒。怕的是不知道张庆下一个目标又会是那里,连这么远的地方他们都来了,那那里才是安全的呢?
于是,众多部族的长老、首领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讨论了许久,他们决定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自卫军的规模与组织,并建立巡哨与联防机制。各村寨中,特别是一些大的部族下边会有好多个村子。这些加入自卫军的人须要集中到一处,以便随时能集结起来。否则分散了,便根本没有战斗力。而且还要全天的设立巡哨,以防止海匪突袭。第二就是向南部的部族说明请况,请救他们派点来人支援。以加强自卫的能力。
当然,他们现在也还不敢,也不可能多集结一些人,去攻打张庆。毕竟那是县城,有城墙与城防。而且海匪人数也是上万。他们现在的自卫军加起来,也不过四五千人。而南边虽然还有更多的部族,可他们还没有受到张庆的侵害。让他们中一些来帮忙支援一下还行,可若是真去和海匪拼命,恐怕有许多人都未必愿意。毕竟人性如此,又没伤害到我。我最多同情你,帮帮你。但要我去拼命,恐怕没多少人愿意。而且其中还有许多部族之间,多少还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也是很难形成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