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咱们工人有文化(1 / 1)
医务站的“暗室”,其实就是特意封了窗子、减少采光的普通病房。
昏暗的走廊里,尼德博文手举烛台侧身引路,口中不忘轻声解释道:
“禀少君大人,我们认为,尽量减少瞳孔在光刺激下的剧烈收缩,有助于卡瓦尼先生受损瞳膜的恢复。”
李维上下扫了一眼尼德博文,只觉得有些面熟:
“你,是不是参加过爱蒙塔尔草原的征伐战?”
尼德博文的脸上流露出有些用力过猛的惶恐与荣幸——他到底还是年轻了些——行了一礼:
“蒙少君大人惦念,小的与哥哥尼赫卡文蒙受征召、当时驻扎在二号绿洲。”
“还参与过医院骑士们主持的、解剖库尔特人的工作。”
“对于眼球结构的认知和解剖手法的更新,也得益于当时的……”
“小的别的不敢保证,但这种治疗方式肯定比用所谓‘赐福过的蜂蜜牛奶’洗眼睛要管用……”
尼德博文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有些收不住的趋势。
陪同的白马山医务总倌老巴斯脸都绿了,连连冲尼德博文使着眼色。
可惜光线昏暗,谈兴正浓的“长舌头”并未察觉顶头上司的暗示。
李维倒是很有耐心,时不时地附和着插上几句。
医学本就适合作为移风易俗的突破口,尤其是年轻的医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是李维新思想运动的“抓手”。
对李维来说,肯开口的部下委实比那些闷葫芦要省心得多。
走廊并不长,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卡瓦尼的病房。
这年头普通病人自然是谈不上什么隐私权的,尼德博文径直推开了房门:
“卡瓦尼!少君大人来探望你了。”
“哦,该死的!我说过了,你应该多注意休息,少用眼……”
-----------------
“坐!”
李维嗓音一沉,那熟悉的威严感立刻让原本有些手足无措的卡瓦尼挺直了腰背,坐回了自己的床铺上。
李维的视线这才紧接着扫过整间病房。
这是一间严格按照《卫生条例》建造的普通双人病房,约摸在十五平米左右,干净整洁,一应生活设施俱全。
空气中还飘着一股淡淡的甘菊香味。
“启禀少君大人,建造白马山医院的工程队已经奉命抽调精锐力量奔赴瓦兰城、协助筹建瓦兰城综合医院。”
老巴斯见缝插针地补充了一句。
李维会意地点点头,视线接着游弋——铁架床的床头摆放着方便病人紧急呼叫的摇铃,床尾的病历表上还写着卡瓦尼的名字和一些李维看不懂的奇怪符号。
眼看李维的视线在那病历表上停留,老巴斯当即抢过话茬、唯恐尼德博文再说些有的没的:
“好让少君大人知晓,病历表的空间有限,这些速记符号是药方的缩写。”
“卡瓦尼先生用的是甘菊金盏花的滴眼液,这是一种……”
生产生活资料的昂贵体现在每一个李维想到或者没想过的细节,木制的病历表和炭做的笔,是医倌们结合白马山实际的选择。
李维欣慰地点了点头,目光又转回卡瓦尼,以及他床边因为尼德博文的突然闯入还没来得及收拾的记事本。
作为白马山的中层技术管理人员,卡瓦尼算得上最早一批配备了纸、笔、测量工具等“奢侈品”的人了。
根据安娜整理出的财报显示,白马山单就这一部分的开支,就抵得上一个白马镇去年的总税收了。
收敛思绪,李维冲着身后摆了摆手,老巴斯会意地拉着尼德博文退出了病房。
门缝合掩的“啪嗒”声自脑后传来,李维直视着卡瓦尼仍然有些失焦的瞳孔,组织着语言:
“你这段时间实际使用下来,有没有觉得「石墨笔」有哪些需要改进的缺点?”
卡瓦尼的眉毛和眼睛一齐睁开,脖子也是忍不住向前一抻,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困惑与意外——他想过少君大人很多的开场白,责备他贪功冒进的,嘘寒问暖的,又或者夸赞他的意外发现、叮嘱他注意保密的……
唯独没想到有哪一条会是跟石墨笔有关的!
“呃,”脑海中思绪万千,在白马营捶打出的习惯却使得卡瓦尼下意识脱口而出,“属下认为有以下三点……”
话未说完,卡瓦尼又回过神来,收住话头,请示地看向李维。
“我本来想等到忙完这一阵、等南下的大部队返回,再给白马山的大家伙儿筹备一个思想交流会的。”
李维顿了顿,坦诚地反省道:
“是安娜提醒了我……关于这一点,我该向你们这些伤员道个歉。”
卡瓦尼急得就要站起自陈,却被李维按住了肩头:
“现在是我们白马营内部的交流,不要做那些虚礼。”
“展开说说,你总结的、石墨笔的三个缺点是什么。”
迎着李维鼓励的目光,卡瓦尼深吸了一口气:
“其实最大的问题就一点,书写过程中容易出现颜色深浅不均或断断续续的毛病。”
卡瓦尼说着捧起枕边的记事本,快速向前翻阅着,既是寻找着他过往关于石墨笔的使用感想记录,也是向李维展示证据。
“少爷您请看,”卡瓦尼将记事本递给李维,“这是我在一个月前的书写记录。”
“随着时间推移,石墨线条易晕染,尤其不适合在精细的工程制图中应用。”
“至于握持不便、质地脆硬之类的小问题,在后来的烧制中、根据我们的反馈,已经改善了许多了……”
李维翻看着麻纸上已经有些暗淡的文字记录——上面不仅有卡瓦尼自己的笔迹,还有一些书写风格明显不同的批注。
李维甚至在其中看到了达·芬奇的手书,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往往涉及的都是某项工艺改进的核心。
想来正是卡瓦尼所说、互相交流反馈留下的痕迹。
“你们大概多久开一次这样的交流会?每个项目的负责人都会来吗?”
李维不免好奇地追问了一句——对于他不在的这段日子里,白马山的民主生活,李维自是十分上心的。
“好叫少爷知晓,”随着话题逐渐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卡瓦尼的自信和说话的流畅程度也是一起回归,“除了您要求的、每个月一次的集体交流外,我们还会有不定期的、由某个项目的上下游牵头的……”
“……这些项目关联的交流几乎每个礼拜都会有那么个两三次,少爷您要是去食堂,不管哪天,都可以看到争论的……”
耳边听着卡瓦尼的陈述,李维手上也飞速地翻阅着卡瓦尼的记事本;当翻到最近的一页时,李维的手忍不住微微一顿。
-----------------
「我不能确定是否是我的错觉,但在炸膛的那一刻、白光刺入我的眼睛之前,我似乎看到了一点蓝色的烟雾升腾到了空气之中——此事要记得向约瑟夫大师与少君大人汇报。」
「这一次的白光和之前的几次矿石熔液所迸发的强光不同,我并没有太强烈的痛感,但闭眼之后脑海中出现的是红色的、而非之前几次那种黄色的光斑——这或许可以作为一种鉴定矿石的新方式?——但要在确认石英玻璃的颜色反应之后。」
——《卡瓦尼的工作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