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结局(1 / 1)

加入書籤

摩迦是被孙悟空擒上天庭的;她是在天庭死亡的;

而孙悟空曾展现出连诸天神佛都难以匹敌的战力。

如今他竟已强大到能无声无息地毁灭一位准圣,连地府都查无可查?

“这泼猴……”如来喃喃,声音竟有些发涩,“他不是每日在花果山饮酒赏月、呼呼大睡,醉生梦死吗?怎会……怎会悄然修炼至此等境界?”

他想起当年五行山下,那双桀骜不驯的眼睛;想起孙悟空在天宫任职时,那根搅动三界的金箍棒;想起孙悟空被刁难去做任务时,那看似惫懒实则深藏不露的机变。

原来那不是摆烂,而是蛰伏!

原来,那不是堕落,而是……在暗中窥探天道,积蓄力量,直至能一击灭杀准圣,连魂魄都不留!

如来佛祖缓缓闭上双眼,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忌惮。

他忽然明白,三界的平衡,或许早已在那只猴子的呼吸之间,悄然倾斜。

而他这位佛门至尊,竟直到此刻,才真正意识到——那花果山上的齐天大圣,早已不是他能掌控的存在了。

如来佛祖立于幽冥深处,金身映照着地府幽绿的鬼火,却驱不散心头那层浓重的寒意。

他缓缓合上生死簿,那猩红的抹痕仿佛烙印在他识海深处,挥之不去。

“若鸿钧老祖不出手……”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森罗殿中回荡,竟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这西游大计,真的还能继续吗?”

他脑海中飞速回溯着过往的布局——取经之路,本是他与玉帝、太上老君共议的三界大计:以唐僧为引,借八十一难磨砺众生心性,广传佛法,普渡有缘。

而孙悟空,不过是计划中的一枚“利器”,一个被五行山镇压五百年、理应心性驯服、可供驱策的“护法”。

可如今看来,那猴子根本不是什么被驯服的猛兽,而是一头在暗处悄然觉醒的太古凶神!

他表面顺从,一直在完成各种故意刁难他的任务,实则……是在借此机会淬炼己身?借香火感悟大道?甚至……是在利用这场“西游”,完成某种无人知晓的蜕变?

如来忽然感到一阵荒谬的寒意:自己精心策划的“度化”之路,会不会从一开始,就只是那猴子用来隐藏实力、积蓄力量的遮羞布?

那根曾被自己轻视的定海神针,如今是否已锋芒毕露,足以刺破这三界天穹?

他更不敢想象——若孙悟空不愿再演下去,若他哪一日突然反手一棒,砸碎灵山金顶,那三界之中,还有谁能挡?

玉帝?有心无力,天庭早已腐朽。

诸佛菩萨?不过是依附佛法而存,真遇生死之战,恐怕连自保都难。

便是他自己,贵为佛门之主,号称“万法皆通”,可面对一个能无声无息抹除准圣的存在,又有几分胜算?

“除非……”如来抬眼望向三十三天之上,那缥缈无踪的紫霄宫方向,“鸿钧老祖亲自出手,以天道之力镇压,方能制衡此獠。”

可鸿钧老祖早已超脱,自讲道之后便隐居紫霄,不问三界纷争。他若不愿出世,便是诸圣齐跪,也难请其下凡。

如来佛祖缓缓闭目,心中翻江倒海。

他忽然意识到,这场西游,早已不再是佛门扩张的棋局,而是一场行走在刀锋上的赌局。

而赌注,不只是佛法东传,更是整个灵山,乃至三界秩序的存亡。

“若那猴子真要逆天……”他喃喃道,金身微颤,“我佛慈悲,可面对一个连准圣都能彻底抹杀的存在,慈悲,还能护得住灵山吗?”

幽冥风起,卷动他袈裟一角,仿佛天地也在低语:齐天大圣的传说,或许才刚刚开始。

而如来,第一次在那根金箍棒的阴影下,感到了……无力。

岁月如梭,五百年后……

暮色四合,残阳如血,洒在一座江南小镇的青石板巷口。

老槐树下,一群孩童围坐,仰着小脸,听一位白发苍苍、胡须垂胸的老者讲故事。

他身着粗布麻衣,眼窝深陷,却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时光的尘埃。

“……那鸿钧老祖,本是混沌初开时的魔神所化,”老人声音低沉,带着岁月磨砺的沙哑,“他窃取天道权柄,与天道合为一体,自封为‘道祖’。

从此三界秩序颠倒——修桥补路的善人,反遭天谴,双目失明;杀人放火的恶徒,却享尽荣华,金腰带加身。

高高在上的,永远是那些披着道貌岸然外衣的伪君子!

天道不公,众生如蝼蚁,任其摆布。”

孩子们听得屏息凝神,有胆小的已缩成一团。

“就在万古长夜、无人敢言之时,”老人忽然抬高声音,眼中精光一闪,“齐天大圣孙悟空,横空出世!他自花果山崛起,不拜天,不敬神,手持金箍棒,怒吼一声:‘我命由我不由天!’

他一路杀上紫霄宫,与那鸿钧老祖大战九千九百回合!

天崩地裂,星河倒卷,三十三重天尽数崩塌!

最终大圣以无上法力,一棒轰碎天道枷锁,将鸿钧老祖彻底打灭,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哇——!”孩子们齐声惊呼,眼中满是崇拜。“那一日,”老人望向天际,仿佛在追忆那场惊世之战,“天道重归清明,因果轮回重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据说,正是在那一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大胜,吴魏覆灭,汉室重光,天下归心!”

一名虎头虎脑的孩童跳起来,不服气地嚷道:“老头儿,你肯定吹牛!若那孙悟空真有这般通天彻地之能,为何史书不载?庙宇不供?连我爹娘都从未听过他的名字?”

老人闻言,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那孩子脸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顶。

“陈祎啊陈祎,”他语气温和,却带着洞悉一切的沧桑,“你能有今日——父母健在,兄弟和睦,家宅安宁,夜夜能安睡到天明,不必担忧妖魔作祟、天灾横祸……

这一切太平岁月,都该谢谢他。”

“若非大圣当年一棒砸碎天道桎梏,还天地一个公道,你我早已沦为天道棋子,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哪还有今日这人间烟火?”

那名叫陈祎的孩子被摸得浑身不自在,一把拍开老人的手,小脸涨红:“哼!不理你了!尽说些神神怪怪的话!我娘还等着我回家吃饭呢!”说罢,转身就跑,身影很快消失在巷子尽头。

老人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呵呵笑了一声。

本来按照天命,这陈祎乃是江流儿,也就是取经人唐玄奘。

可孙悟空消灭了鸿钧老祖,所谓的天命也就没有了。

等其他孩子都离开后,老人走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变回了孙悟空的模样。

“如今这三界,天清地明,百姓安居,小娃娃能笑着回家吃饭……”他咧嘴一笑,金箍棒在掌心轻转,“这才是俺老孙想要的‘太平’。”

他腾身而起,脚踏虚空,金光一闪,便消失在夜色之中,只留下一句随风飘散的嘀咕:

“明天干什么呢……还是先去花果山睡个回笼觉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