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结婴(1)(1 / 1)

加入書籤

天高气清,霁日澄明。

蓝天如洗,云影不动,山色沉静,虫鸣俱歇。

白凤峰山脚,一处灵田。

一排排灵麦垂首而立,麦芒泛着淡淡灵辉。

灵麦在日光中不飘不动,宛如凝在画中。

田边草庐之外,一张藤椅斜倚在老树之下。

椅上坐着一名老妪,衣衫素朴,鬓白如霜,双目微阖,神色安宁。

她年已一百三十,是白凤峰峰主宋玉百年前刚入门时的师姐。

百年前一场猎妖,为护师妹,身受重创,丹田尽毁,从此断了修行之路。

宋玉愧疚难安,将她安置于白凤峰山脚灵田,不问宗门俗务,只予她余生清静。

百年来,四季耕织,一年复一年,麦田熟了又青,庐外青石被踏得光滑如镜。

此刻,她怀中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小曾孙女,闭目小憩,享受着这人生中最后的惬意安宁。

忽而,她睁开眼,看向那片麦田,只见田中麦浪起伏,轻轻摇曳。

“灵麦熟了一百回,无风自动第二回……白凤峰,又要出一位结丹修士了。”

老妪若有所思,但随即微微摇头一笑,轻轻抚摸了下怀中的小曾孙女,又闭上了眼睛。

白凤峰山腰,陆远药园。

灵气不知何时开始浮动,风势也渐渐强了起来,已有回旋之意。

梅凝伫立园中,目光微凝,望向那简朴的木屋,心中泛起几分疑惑:

这陆大哥……莫非正在修炼某种大威力功法?这样暴露,真的好嘛?

一旁的慕沛灵却顾不得多想,正忙着施展术法,想稳住药圃中那些灵草。

风越吹越急,灵草伏仰不定,已有数株枝叶断折。

“师姐,快来帮忙!若是这药园毁了,我们可真要折本了。”慕沛灵急声唤道。

“噢,来了。”梅凝回过神来,也催动法力加入其中。

只是不过片刻,两人便已渐显狼狈,法力如细丝,难敌这不知来由的风势。

药圃中灵草摇曳如浪,根本无从护持。

风声呼啸,山中仿若有灵苏醒,天地灵脉微震,白凤峰上空,已隐隐起了异象。

山顶,宋玉早已察觉到山腰灵气翻涌,异象初起时,她只是微微一皱眉。

心中颇感诧异,是谁在她白凤峰中结丹?为何事先没有通报?

落云宗各处,灵气浓郁程度其实不相上下。

除了吕洛与程天坤两位元婴长老的洞府灵脉深厚,余者不过略有浮沉。

白凤峰虽灵气清润,但也谈不上是结丹之地中的必选。

宋玉心念微动,眉头却在下一瞬蹙紧,感觉到不对劲。

她本是天灵根修士,结丹并没有什么瓶颈。

当年突破结丹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平顺得几乎没有涟漪。

所以宋玉对别人结丹过程也没有什么兴趣。

只是,这压迫的气息,却教她呼吸微滞,眉心悸动,怎么有一股莫名的惊悚降到身上?

天地间某种看不见的巨手正徐徐落下,仿佛将整座白凤峰都罩在手掌之间。

那不是结丹该有的威势,而更像是……

宋玉骤然化出一道遁光,衣袂翻飞,划破长空,直掠山腰。

这时,云光翻卷,方圆数十里的灵气被无形之力牵引,向着这里而来。

灵气漩涡不断扩大,竟然扩散至百里开外。

空中灵气翻滚得厉害,几个过来看热闹的筑基、炼气修士,一个踉跄,差点掉了下去。

万丈之上,天穹高处,忽现光霞,丝般垂落,缓缓游移,交织成一片缤纷光海,洒落山门。

云梦山脉各地,修士纷纷仰头望天。

哪怕相距千里之外,亦可感受到那边的天地有些异样不同。

多数修士不明所以,只觉天象壮丽,仿若天开异景,应是修道大吉之兆。

而那极少数识得真意者,却是神色大变,震撼难言。

落云宗主峰深处,一位盘坐如山的白袍长老猛然睁眼,银白长眉颤动,

“……这股波动,并非结丹可成……是谁,在我宗之地结婴?”

他自言喃喃,语气沉重,心绪翻涌,身影化作一道白虹,瞬息已立于主峰巅石之上,目光直指白凤峰。

“宋玉?没可能。这……到底是谁?”

神情复杂,眉头紧锁,刚欲动身查探,远空又有遁光如雷霆破空,一抹耀眼黄光直冲主峰而来,瞬息间便落在他身侧。

黄光一敛,显出一位面色蜡黄的中年修士,“程师兄,你可知这是谁在凝结元婴?”

“吕师弟,我也在纳闷,按理来说,咱们落云宗应该没人能在百年内凝结元婴。”

“一齐过去看看。”

——————

三个月前,陆远隐秘洞府内。

陆远自那寿元果树下,摘下一枚通体莹润的寿元果。

果形圆润,品相俱佳,比那虚天殿中的还要好一些。

陆远盘膝而坐,凝神调息。

片刻后,将寿元果送入口中。

果肉初尝甘甜爽脆,一咬即碎,汁液溢满口腔,瞬间化作一道暖流,直入丹田。

陆远只觉全身一震,一股难以言喻的酥麻流转,五脏六腑仿佛被洗涤过一般,气息由内而外舒张开来,无形的生命之息,浸润到血肉之中。

片刻之后,归于平静,陆远睁眼吐出一口浊气,只觉神清气爽。

寿元,已由原本的十个甲子,增至十一。

整整六百六十年。

此时,自己不过一百三十三岁,相比全部寿元,不过刚过五分之一而已。

修士无论突破小境,还是冲击大关,年岁终归是个讲究。

年纪越轻,底子越新,元气越盛,神魂也愈加灵动。

若是年老时再行突破,气血早衰,神识易滞,便是天资再高,也往往要折去两三分成算。

但像陆远这般年轻就突破元婴的,在原本的几率上还要增加一成成功的可能。

随后,陆远取出那株已催熟至五千年份的九曲灵参。

袖袍一卷,将灵参置入丹炉,调息片刻,运转真火,一寸一寸地熬炼药髓。

足足七日七夜,炉中才升起一道淡紫丹气,一枚晶莹剔透的凝婴丹,缓缓腾起,稳稳悬于丹炉上空。

不急不躁,继续闭目三日,陆远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一切准备妥当,陆远服下凝婴丹。

丹药入腹,须臾之间化作无尽药力,猛然在体内炸开,但却不像当年筑基时那般痛苦。

毕竟,陆远炼体有成,经脉血肉的耐受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修士。

陆远神识内观,只见丹田金丹内,隐约有婴形之相。

陆远深吸一口气,沉入神魂,调动自身灵力与药力之潮,缓缓注入那枚虚婴之影。

整整三月,他一动未动。

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天象异变,风起云涌,百里灵气旋涡盘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