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故意找茬(1 / 1)

加入書籤

现在的农村,父母跟儿女一块住的已经比较少了。

村里大部分人都进城务工,中青年留在村里的比较少,村里留守的那些老人,很少能够进城跟着儿女一块住的。

即使那些没有进城的儿女,也不会跟父母一块儿住,都是分开单过。

陈克勤老两口能跟着大儿子一起住,在村里基本上是比较罕见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个当大官的三儿子。

一个家族当中,如果有某个家族成员特别出类拔萃,比方说特别有钱或者特别有权,那么这个家族就有凝聚力、有向心力,家族中的其他成员表现的也会相对较好。

比方说像陈绍坤这样,对父母比较孝敬。

不过陈绍坤对父母的孝敬,说句不好听的,他真正孝敬的并不是父母,而是孝敬他当大官的三弟。

陈克勤的二儿子陈绍刚,在镇上开粮油店,这些年来一直在镇上住。

但是每次回村来的时候,对父母表现的也是相当孝敬。

同样的道理,也是看在三弟的面子上,必须要表现得像个孝子一样。

至于陈绍信嘛,他对于大伯的孝敬,真正做到了超过了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

根本原因,他孝敬的不是大伯,而是当大官的堂弟陈绍义。

看到陈绍礼提着两个手提袋进来,屋里大多数人都一脸惊愕,没想到他会过来。

两个堂兄弟不知道绍义曾经去果园看过二叔,也不知道绍义两口子给二叔送过年货,更不知道弟媳妇还曾经给陈志介绍对象。

陈克勤倒是知道三儿子去看过他二叔,但他不知道三儿子为什么要改善跟二叔一家的关系。

也问过三儿子,可陈绍义肯定不会把真实原因说出来的。

他能跟父亲说,我就是想改善关系,然后通过陈志打通我往上爬的通道——他绝对不会把这个原因说给任何人听的。

陈绍义只是跟父亲说:“你跟我二叔一共就是兄弟俩,对你们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兄弟们还是太少了。

以前的时候因为我娘和二婶较劲,搞得两家生分了。

这么多年一直就是面和心不和的。

现在想想这是不对的,家不和外人欺,咱们干嘛要窝里斗?

再说了,有多少亲人啊。

以后各家的孩子越来越少,亲情越来越淡,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还是要给下一代带个好头。”

说得还真是冠冕堂皇。

陈克勤听着三儿子说的道理很充足,可他根本就不以为然,觉得三儿子这是多此一举。

可三儿子是家庭的凝聚中心,他说的话那都是对的,家里人不可能跟他反驳。

陈克勤也就姑妄听之。

但绝对不想真的跟二弟一家搞好关系,更不会把这种思想传输给大儿子和三儿子。

所以他把这事憋在心里,陈绍义也还没来得及跟大哥二哥灌输这种思想,导致此刻在座的人当中,只有陈克勤一人知道绍义给他二叔送过年货。

现在一看绍礼提着礼物进来,陈克勤肯定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是克俭打发儿子回礼来了。

于是他主动打招呼:“绍礼来了!来就来吧,到你大爷这里怎么还拿着礼物。

绍刚,赶紧接着你大哥。

绍礼啊,快坐,坐下喝水。”

陈绍刚也是大孝子嘛,平常回老家来对父母都表现得十分孝顺。

可是今天父亲让他站起来接着大堂哥的礼物,陈绍刚坐那儿没动。

对大堂哥完全无视。

不单单是他,老大陈绍坤,包括陈绍礼的亲弟弟陈绍信,对陈绍礼都是完全无视的样子。

别说跟他打招呼让座了,看都不看他。

没别的原因,就是以前的时候关系特别差,现在的关系一如既往。

在前任村长郝强没倒台之前,不但陈绍信跟郝强关系特别好,陈绍坤跟村长的关系也特别好。

关系特别好的原因,就是郝强跟陈绍礼的关系特别差。

陈绍坤为了表示跟陈绍礼划清界限,不要因为堂兄弟关系被陈绍礼连累,他才格外刻意的去巴结村长郝强。

别看他的三弟当大官,可县官不如现管。

何况郝强是黑社会,当大官的三弟不可能每时每刻保护村里的大哥,可村里的黑社会能分分钟让陈绍坤生不如死。

陈绍坤既然巴结郝强,肯定就会跟着郝强一伙欺负陈绍礼。

堂兄弟之间的关系,肯定会十分糟糕。

现在陈绍礼上门,陈绍坤第一感觉就是,陈绍礼肯定是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了,想要求到三弟身上。

想要求三弟,首先就要改善跟大伯的关系,这不就提着两手提袋的礼物过来送礼了嘛。

此时此刻陈绍坤心里暗暗埋怨父亲,你干嘛那么热情招呼这个瘸子——当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瘸子的腿好了。

即使他的腿好了,那也是瘸子。

兄弟几个其实想的一样,那就是屋里所有人都装作没看见陈绍礼,把他干在那儿。

然后实在受不了,他自己就灰溜溜走了。

陈克勤当然知道兄弟几个心里怎么想的,见二儿子坐着没动,也就不再强求。

只是依然热情的招呼绍礼坐下喝水,还拍着自己身边的空位:“绍礼,过来这边,挨着我坐下。”

陈绍礼把两个手提袋靠墙放下,犹豫了一下。

他其实恨不能扔下礼物,扭头就走。

亲弟弟和两个堂兄弟那种对他无视的态度,实在是太侮辱人了。

以前他拉扯着三个没娘孩子,艰难度日的时候,村里不管谁欺负他,谁侮辱他,他都逆来顺受。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但并不代表他天生就是个窝囊废。

在没被谭培梅坑了,没有被打残一条腿之前,他也是意气风发,甚至有点飞扬跋扈的性格。

后来的不得不低头,忍辱偷生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嗷嗷待哺的儿女。

只有让自己活下去,才能把儿女们抚养长大。

可是到了现在,村里欺负他的那些黑社会都已经进去了。

据说郝强不被判死刑,也要把牢底坐穿,而且在被抓之前,已经被陈志踹断一条腿。

当年把自己一条腿打残的,带头的是孙连奎,他现在已经被陈志设计打残了双腿,抓起来了,那混蛋肯定会被判死刑。

另外当年跟着孙连奎一起下手的,下手最狠的马士杰已经被陈志当街捅死,另一个最狠的高振海被陈志打残了。

也就是说,陈绍礼已经走出了矮檐下,他不用低头了,完全可以昂起高傲的头颅。

眼看兄弟几个故意让自己出丑的态度,陈绍礼真是差点扭头就走。

可是陈克勤热情的招呼他坐下,而且陈绍礼也想到,自己过来送礼是为了给绍义回礼,不是为了在座这几个家伙来的。

再说了,自己都五十多的人了,难道连这么一点城府都没有?

于是,他笑着朝大伯点点头,就过去挨着大伯坐下了。

陈克勤算是一家之主,他一直都在坐在最上位的。

陈绍礼挨着他坐下,算是上坐。

这下陈绍坤不干了,冷着脸阴阳怪气的说:“挑着床卖豆腐,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在这屋里,选着你坐在我上面了?”

陈绍坤六十了,比陈绍礼大好几岁。

他这是挑理了,意思是,陈绍礼比自己小,居然坐在自己上手的位置。

其实,这是在陈绍坤家里,陈绍礼算是客人,往上坐也是应该的。

陈绍坤这么挑理,明显就是故意找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