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灵柯江淮灭水妖,大禹功成五帝终(1 / 1)
大禹双手接过三宝,郑重其事,肃然拜道:“弟子谨受恩赐,誓不辱命!”
随即,大禹整装待发,携灵宝、率部众,踏上了千难万险的治水征程。
他以“疏”为核心思路,顺水势、导水流、引洪涌入东海。
在大禹的统筹调度下,百川渐归大海,河道初定,人族的水患问题,开始逐步缓解。
这一段征程,旷日持久、劳苦艰辛。
大禹躬身力行,风餐露宿,始终与百姓同甘共苦,修渠引水,开山凿岩,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只为不负天下人所托,赢得了万民敬仰。
沿途中,他还斩杀了无数阻挠治水的妖魔邪祟。
大禹手中那柄斩妖破魔的长槊,也因战功赫赫,被世人称为——“禹王槊”。
然而,当大禹一众,行至江淮之间时,终于遇上了真正的阻力。
盘踞于淮水之上的妖神无支祁,乃是洪荒有名的水妖,实力强横。
此妖以淮水为域,布下水阵,兴风作浪,断绝河道,生灵涂炭,已然成为人族治水道路上的一大祸患。
其实,在洪荒之中,许多妖族盘踞于山林、湖泽、河海之间,人与水争,便是与妖争。
若要疏导水流,自然绕不过这些妖族的“地盘”,彼此之间矛盾在所难免。
更何况,当年人族三祖曾立下血誓,与妖族不共戴天,彼此之间,早已无从讲道理,唯有刀兵见真章。
在洪荒,拳头大,才是真理。
面对无支祁所布下的浩大水阵,大禹率众数度强攻,但始终未能得胜。
无支祁凭借地利之便,将人族诸将一一击退,数度挫败了治水计划。
正当大禹败退休整,驻营思变之际,一道清风徐来,天地之间法力流转,灵柯自虚空中现身,降临营前。
大禹迎上前,拱手拜道:“老师,江淮水域妖孽作祟,徒儿无能,无法降服,还望老师出手相助。”
灵柯淡然点头,说道:“既如此,便让我亲自与他交涉一番。”
话音落下,灵柯御风而起,直奔淮水上空:“无支祁——速速现身!”
只见淮水中央顿起漩涡,波涛翻涌之间,一道高大身影破水而出,脚踏水柱,浑身妖气冲天,周围水势随之鼓动。
此妖手持一根长棍,立于狂涛之上,眉眼间凶芒毕露,张口便道:
“灵柯,我知你是阐教上仙,可你们人族治水,毁我大阵,坏我修行之地,这是断道之仇!本座岂能退让?”
灵柯面色不变,平淡说道:“你以水布阵,妄图借地脉水运突破瓶颈,实则逆天行事,屠戮水泽生灵,积下无尽业障。
如今大禹奉命治水,顺应天时,你却执迷不悟,当真要以身犯天命?”
“呵呵,”无支祁冷笑着,说道:“我不和你辩论,更不会为了蝼蚁和你辩论。”
灵柯直接点出他的跟脚,说道:“传闻赤尻马猴,乃是混世四猴之一;
其神通,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你在此难路,算得到自己的死期吗?”
“哈哈哈!”无支祁大笑道:
“灵柯,你用不着吓唬我,有本事就来和我斗一斗,本座也很好奇,你这个阐教第一高手的实力。”
灵柯手中掐起剑诀,腰间天地葫芦之中,蕴养的风雷阴阳剑随即杀出,破空而至,剑气浩荡,直指水妖。
“来的好!”
无支祁盘膝淮水,修行已久,自身实力也在大罗金仙,善于控水,此地还有他引导水流的大阵。
地利所在,给了他足够的信心。
阴阳剑携风雷之威,瞬息之间,淮水四散,水柱尽溃;
围绕河道布下的水阵被搅得七零八落。
无支祁见状,挥舞长棍冲出,直取灵柯。
灵柯不紧不慢,祭出素色云界旗护身。
作为先天五方旗之一,素色云界旗有着奇象氤氲、天地皆明、诸邪避退、万法不侵的能力,在抵御无支祁攻击的同时,也将周围的引水大阵完全压制。
“唉,只能送你去轮回了。”
灵柯祭出阴阳镜,镜面光芒闪烁,一道神光轰然射出,直中无支祁眉心,瞬间将其元神泯灭,仅留一缕真灵,送入轮回。
无支祁凄厉一吼,身躯从半空坠入河中,水浪渐息。
与此同时,风雷阴阳剑来回激荡,将他所布引水阵的阵基尽数斩断,水脉流动重新回归自然之势。
片刻后,灵柯收回灵宝,衣袂轻拂,气息内敛,回到大禹身旁,言语平淡:
“无支祁已除,水患大妖既殁,接下来之治水,便可畅行无碍。”
大禹闻言,俯身拜道:“多谢老师相助!”
他身后众人也纷纷下跪,齐声高呼:“拜谢上仙!”
灵柯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远处水势,只见波涛已息,风平浪静,便化光而去,不留一丝痕迹。
没有了无支祁明里暗里的作祟,大禹所率人族部众得以畅通河道,疏导水流,治水工程由此大展拳脚。
在大禹的亲自部署与督导下,原本咆哮暴虐的洪水,逐渐变得平缓温驯,顺势东流,奔入沧海。
昔日水患滔天的山川陆地,也终于显露峥嵘地势;
原本淹没的良田重见天日,被重新开垦;
百姓筑室重居,稼穑繁忙,万民之中一片升平之象。
凭借治水成功所积累下的威望与民心,大禹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舜的禅让,正式继任为人族共主。
在其任内,大禹追忆当年鬼帝组建万族联盟,熔铸万族血脉于鼎中之事,便有所仿效,召集人族各部,熔铜铸鼎,铸成九鼎,分镇九州,利于统御与安民。
每一鼎内蕴人族之血、地脉之金,象征九州之地,并被灌注以镇国之气。
从此,人族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镇压气运之器。
治水立威,铸鼎镇运,两大丰功伟绩使得大禹功德圆满,名扬天地。
在泰山之巅的册封大典上,天降功德金光,灌注大禹周身,使其境界突飞猛进,顺利位列五帝之位。
凭其功绩之深厚,所受功德之丰厚,甚至超越其他四帝,仅次于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