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钱天睿:我不接受(1 / 1)
主要还是炎国军方各种操作,让钱天睿后背发凉。
每次都说是为081机械军工厂“好”。
结果每次081机械军工厂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钱天睿是被谢卫东“坑怕了”。
所以这次一听谢卫东说有好事“益”081机械军工厂,不禁后背发凉。
“谢老,您这是三十六计当中的哪一计?”
钱天睿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此刻的钱天睿慌得一批。
谢卫东先是错愕,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你小子胆子怎么这么小?”
“怕我坑你?”
谢卫东笑着臭骂道。
钱天睿轻声细语的回答:“您老,坑我还少?”
“你说什么?”
“没说啥?”
钱天睿赶紧摆正自己的态度。
谢卫东笑了笑道:“这次算是福利,如果你来晚了,那就没了。”
谢卫东还在“打哑谜”。
而钱天睿则不相信谢卫东所说的的“福利”。
炎国军方能发的出“福利”嘛?
反正在钱天睿这里“打一个”“?”。
穷的叮当响的炎国军方去哪里给钱天睿发放“福利”啊!
肯定又是“麻烦”!
果然,如同钱天睿猜测一般。
“啥?”
“您老来真的?”
“我不接受!”
钱天睿的头像摇浪鼓一般,直接拒绝了谢卫东的“好意”。
这是“福利”?不是“累赘”?
钱天睿:谢老,您也不能把我当“鬼子”坑啊?
谢卫东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语气一转,严肃的说着:“我是那样的人嘛?”
而钱天睿小声嘀咕着:“是!”
“你说啥?”
钱天睿立即反应过来:“没说啥,您老去找别人吧,我们081机械军工厂真的无福消受。”
“难的很啊!”
谢卫东明显不吃钱天睿那一套。
直接把081机械军工厂“赶鸭子上架”。
没钱天睿拒绝的理由。
这是因为上级领导想要让081机械军工厂再次壮大,决定给它“加加担子”。
整个炎国的三线军工厂就081机械军工厂的发展是最好的。
能够赚取源源不断的利润。
虽说炎国军方有“借鸡生蛋”的想法。
但对于081机械军工厂来说,好处也不少,把一部分实力强悍工程师交给它。
还有一些已经开展的武器装备项目研发,也交到081机械军工厂手中。
有着项目已经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只差最后的冲刺!
不过就是缺少后续的资金投入,导致整个项目停滞不前。
所有科研人员都停下来。
……
随后谢卫东跟钱天睿解释为何会让钱天睿前去挑选项目,以及挑选一批科研人员、工程师。
原来炎国对内部的三线军工厂进行深层次、全方面的彻查。
发现一众三线军工厂有着各种问题。
有大有小。
有大问题的,直接处理。
有小问题的,劝勉。
并且把一部分的三线军工厂进行内部优化。
而这就是谢卫东找钱天睿的理由。
除了要出售大型云爆弹的“好处费”之外,还想让081机械军工厂接收一部分工程人才,以及部分项目。
这也是为何谢卫东询问钱天睿何时来回帝都。
谢卫东见钱天睿不识好歹,整个人脾气就上来:“这次由你们081机械军工厂优先挑选,这是上级领导对你们的关爱。”
“其他三线军工厂还想要优先挑选呢?都被拦下来。”
当然,有的“压箱底”的研发,有的十分重要的项目被炎国军方归给有能力的三线军工厂。
钱天睿听完谢卫东的解释之后,内心一阵考量。
虽说炎国军方有“借鸡生蛋”的想法,但对于081机械军工厂来说,不是坏处。
这是双赢的做法!
谢卫东见钱天睿默不出声,便着急的说着:“我不会骗你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你好好想一下吧!”
上级领导十分希望081机械军工厂能够接收一部分的科研项目然后继续投入资金,用于研发。
接收一部分科研人才。
让081机械军工厂继续壮大。
让081机械军工厂继续发展,成为媲美鹰酱的洛克希德公司。
钱天睿见状,便顺着谢卫东给的“台阶”下去。
“谢谢上级领导对我们081机械军工厂的关爱,我们一定不顾众望,继续潜心研发。”
而谢卫东摆了摆手,冷冷一笑:“你小子,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在我面前还装?”
“心里肯定乐开花了!”
“没想到上级领导对你们081机械军工厂那么爱护。”
钱天睿闻言,打算不装了,直接摊牌道:“没办法,我们081机械军工厂实力摆在那里。”
如果081机械军工厂像其他濒临倒闭的三线军工厂,上级领导也同样会把它“拆解”,然后合并到其他三线军工厂当中。
接着钱天睿继续说道:“我大概一个星期之后,便回帝都。”
“等过完春节之后,去一趟毛熊。”
现在炎国——毛熊的倒爷之路越来越重要。
用轻工业货物从毛熊手中赚取重工业技术,武器装备,以及卢布。
这大大的促进了炎国的军工、重工业的发展。
本来钱天睿计划是要春节前三天才回去帝都。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现在有好处“可以捡”,那钱天睿肯定要快点回去帝都,挑选对081机械军工厂有用的科研项目,以及科研人才。
谢卫东见状,整个人哑然失笑。
果然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有好处便极力上前“凑”。
谢卫东,以及炎国的上级领导看的很清楚,要给一众三线军工厂一定的好处,不然谁会帮忙“消化”一部分项目,一部分科研人员。
随着国家把任务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之上。
军费大幅度削减,这使得整个炎国军方对三线军工厂的投入大幅度减少。
这就使得国内的大部分三线军工厂都处于濒临倒闭。
而在081机械军工厂发展起来的时候,炎国便开始对一众三线军工厂进行转型指导。
有的三线军工厂转型成功,存活下来。
但有的半死不活,濒临破产。
而这部分转型不成功的三线军工厂开始陆陆续续的整编。
要么直接倒闭,要么让其他三线军工厂接手。
总之,炎国军方下定决心来整治国内一众三线军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