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所有报纸都卖“爆”了(1 / 1)

加入書籤

确实如同钱天睿说的一样。

港岛的各大报刊都在等着千惠集团一天的营业额。

虽说报道了和记黄埔旗下的百佳超市以及屈臣氏将会开始折扣活动。

并拿千惠超市、081便利店跟百佳超市、屈臣氏做对比。

但消息并不那么劲爆。

如果再加上千惠集团旗下的50家千惠超市,以及400家081便利店的营业额,那就会很劲爆。

这不,没过多久,港岛的各大报刊,从罗霖手中拿到第一手资料。

……

港岛东区柴湾嘉业街18号明报工业中心

此时的金庸跟沈新收到千惠集团发过来的消息之后,两人互相对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不可思议的神色。

一天营收额达到4000万港币。

而明报一年的营收额才8000万港币。

这一对比,真的是大巫见小巫啊!

两者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以前金庸跟沈新知道千惠集团十分赚钱。

但是没想到会这么赚钱啊!

一天销售额达到4000千万港币。

虽说千惠集团搞的会员折扣活动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营业额。

金庸预估千惠集团的利润将会有1500万港币左右。

日赚1500万港币。

这不就是抢钱嘛?

钱天睿:好过抢钱,抢钱是犯法的,这能够光明正大。

千惠集团第一天的销售额就有4000万港币,而这才是会员折扣活动的第一天。

接下来还有13天。

哪怕有百佳超市、屈臣氏跟千惠超市、081便利店竞争。

销售额肯定不会低到那里去的。

“老查,我们低估了超市行业、便利店行业。”

一旁的沈新感慨万千起来。

尤其是千惠集团这般拥有众多饮料品牌,还有复合维生素的企业。

之前千惠集团还对外说出对标鹰酱的沃尔玛超市、可口可乐公司。

有的人认为是它在吹嘘。

沃尔玛超市、可口可乐公司两家公司的市值超过两百亿美刀。

而千惠集团呢?

外界对它的估算只有三十多亿港币。

这根本就没可比性。

一个蚂蚁,一个大象。

现在金庸跟沈新觉得千惠集团的市值被低估了。

千惠集团是亚洲版的沃尔玛超市+可口可乐公司。

金庸苦笑不已:“老沈,搞的我都想要放弃《明报》,去搞超市行业,以及便利店行业。”

“这来钱也太快了吧!”

金庸虽说是《明报》的老板之一。

但千惠集团的一天营业额顶上《明报》半年的销售额。

给谁,谁不羡慕妒忌恨啊!

简直就是在抢钱。

以前金庸以为房地产才是抢钱行业。

小小的超市行业+便利店行业也是抢钱行业。

“老查,千惠集团内部有小道消息传出来,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它要上市。”

沈新接着说出一个更加劲爆的消息。

“上市?”

“千惠集团才成立一年啊?”

顿时金庸恍然大悟起来。

脑中闪烁出一个词语:“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在港岛屡见不鲜。

有的不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通过借助其他公司,然后进行上市。

上市之后的千惠集团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拥有充裕的资金流,那它的发展将会是一日千里。

想要媲美沃尔玛超市跟可口可乐公司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家成长于港岛的巨无霸公司。

金庸跟沈新想想都激动万分。

虽说是内地公司,但它成长在港岛。

这说明港岛的土壤能培养出世界级的企业。

“沈新,我现在想要有种想要采访千惠集团的董事长——钱天睿的冲动。”

金庸紧紧的握了握拳头的说着。

“我帮你约一下,不过不知会不会成功。”

沈新拍了拍胸脯的说着。

……

第二天,天空渐渐泛白起来。

港岛的各大报刊的报纸已经被送到各大报亭内。

等待着一众港岛市民的购买、浏览。

【港岛的土壤也能诞生世界级的超级企业——千惠集团,其昨天一天的营业额达到4000万港币。】

——《明报》

【立足港岛,面向亚洲,走向世界,4000万港币的销售额证明内地企业的优秀。】

——《大公报》

【千惠集团昨天一天销售额为4000万港币,你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百佳超市、屈臣氏。】

——《星岛日报》

【短短一天便从港岛窃取4000万港币,谁是经济小偷,不言而喻!!!】

——《南华早报》

【千惠集团的市值被低估了,只有35亿港币?】

——《天天日报》

港岛的各大报刊都以千惠集团昨天的会员折扣活动的4000万港币的营业额为基础,向外延伸起来。

添加自身对千惠集团的解读。

各大报亭的老板看到各家报刊的报纸之上的内容之后,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4000万港币的销售额啊!

这被千惠集团一天就完成了。

不是说前途未知,动荡不,失业率在不断的上升嘛?

怎么能够爆发出如此庞大的消费力?

所有人都哭穷?

原来只有我是真穷!

一众报亭的老板先是感慨千惠集团昨天的营业额为4000万港币。

但转头一想,这么劲爆的消息,那今天的报纸肯定会大卖特卖。

想到此处之后,一众报亭的老板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有计划的报亭老板,立即在自己的黑板之上写着“劲爆内幕消息”。

“千惠集团与和记黄埔不得不说的爱恨情仇。”

“千惠集团昨天营业额……”

只有你想不到,就没他们做不到的事。

为了增加报亭的生意,一众报亭老板无所不用其极。

只为增加报亭报纸销量。

一众上班族是第一批来到报亭购买报纸的人员。

销量席卷一空!!!

铜锣湾某街

“老陈,来一份《明报》!”

一名身穿白色寸衫的,带着眼睛的中年男人走到报亭,让报亭老板拿一份《明报》。

而报亭老板老陈探出头,见到老熟客,稍稍歉意的说着:“不好意思,没明报报纸,要等半个小时才有明报报纸送过来。”

“啥?没《明报》了?”

那名中年男人闻言,诧异起来。

按照这个时间段来报亭,《明报》的报纸都会有的。

平常都有,为何现在没?

老陈苦笑的说着:“已经全被买光了,真的不好意思。”

“有什么劲爆消息嘛?”

“平常这个时间段还有大把的明报报纸的?”

“千惠集团公布其昨天会员折扣活动的营业额,以及和记黄埔下场跟千惠集团“打擂台”,所以……”

“那其他报纸呢?”

“也没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