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盗梦空间?(1 / 1)

加入書籤

迈尔斯沉默了几秒钟,在快速消化和评估这个突如其来的庞大计划。

作为顶尖经纪人,他一眼便看到其中蕴含的潜力、风险以及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Okay…Okay,赵。我明白了。这很疯狂,但是……God,这如果做成,将会是改变格局的大事!”

“我立刻开始筹备团队做可行性方案和法律评估!”

挂了电话,赵瑞感觉胸腔中那团火燃烧得更加炽烈,他看向马旭东。

少年此刻也正看着他。

那双沉静得有些淡漠的眼睛里,恍若有星辰亮起。

一种难以言喻的光彩在其间流淌。

眼底深处的赤色,也因为情绪的激动而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他放下了手中的蛋糕,小小的身板坐得笔直。

“瑞哥!”

马旭东有些颤抖,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我会努力的!努力训练,努力变强,努力追上你的脚步!”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说出了那句掷地有声的誓言。

“然后,在NBA的赛场上,击败你!”

没有狂妄,没有幼稚,只有一种纯粹到极致的信念。

那双赤色微闪的眼眸,牢牢锁定着赵瑞,仿佛要将这个身影刻进灵魂深处。

赵瑞微微一怔,随即,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感如同电流般窜过他的脊背,让他几乎要战栗起来。

害怕?

不,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棋逢对手、薪火相传的狂喜,是一种看到未来波澜壮阔画卷展开的期待。

这种纯粹的挑战,远比商业运作或者场外绯闻更让他热血沸腾。

“好!”

赵瑞大笑起来,伸出手。

“我等着你!别让我等太久,小子。”

两只手,一大一小,跨越了年龄和成就的差距,在这一刻紧紧握在一起。

…………

波特兰的活动很快结束,赵瑞在多次婉拒之后,最终还是拗不过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盛情邀请,乘坐私人飞机抵达了洛杉矶。

诺兰的助理亲自来接机,态度恭敬至极。

“赵先生,诺兰导演对您之前提出的概念甚是欣赏,您对《盗梦空间》的理解也超出了很多专业影评人。”

助理一边开车一边笑着说道。

“这次首映礼,他特别希望您能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赵瑞笑了笑,心想我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前看了答案。

不过能亲身参与这部神作的首映,尤其是和主创一起,感觉确实非凡。

洛杉矶,好莱坞中国剧院。

星光璀璨,足以照亮整个洛杉矶的夜空。

巨大的《盗梦空间》海报悬挂在剧院最显眼的位置,红毯从街边一直铺到剧院入口。

两侧,挤满了疯狂的影迷和来自全球各大媒体的记者,闪光灯如同永不停歇的雷暴。

当赵瑞那高大的身影从礼宾车上迈下时,红毯区域明显出现了一阵不同于往常的骚动。

尖叫声和快门声瞬间拔高了一个量级!

“ZHAORUI!看这里!”

“MVP!OVERHERE!”

“赵!你和斯嘉丽是真的吗?”

“伊丽莎白会来看首映吗?”

记者们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砸来,保镖们紧张地围拢在赵瑞身边,替他隔开过于激动的人群。

赵瑞身穿量身定制的深蓝色暗纹西装,合体的剪裁完美衬托出他运动员的倒三角身材。

气质沉稳内敛,却又带着巨星特有的强大气场。

他并没有在红毯上过多停留,只是偶尔配合媒体拍几张照片,签名更是寥寥。

这样的名利场,对他来说,还是有点不太适应。

这种低调反而更加引人注目,他就像一头误入霓虹灯丛林的猛兽,与周围浮华喧嚣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奇异地成为全场最吸睛的焦点。

进入剧院内场,气氛相对私密了许多。

诺兰大笑着迎上来,给了他一个有力的拥抱。

“赵!你能来真是太好了!”

赵瑞笑着回应,与诺兰并肩走向主创区域。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玛丽昂·歌迪亚、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等主演纷纷过来打招呼。

他们对赵瑞的出现也感到有些意外,但都表现得非常友好和专业。

尤其是莱昂纳多,作为资深篮球迷,更是拉着赵瑞聊了几句季后赛的趣事。

简单的寒暄后,媒体采访环节开始。

轮到赵瑞时,记者们的问题自然聚焦于他对电影的看法。

《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问道。

“赵先生,作为篮球运动员,您如何理解《盗梦空间》中关于梦境与现实的主题?它是否会让您联想到球场上的某些时刻?”

赵瑞沉吟片刻,拿起话筒,流利的英语沉稳而清晰。

“在我看来,篮球场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造梦空间。”

“教练的战术板就是最初的蓝图,球员们通过跑位、传导、掩护,共同在场上搭建一层又一层的进攻或防守梦境,试图迷惑对手,将球送入篮筐这个最终的目标。”

他顿了顿,继续道,引用了前世的一些经典评论。

“而顶级的球员,或许就像柯布这样的盗梦者,他们拥有极强的意念能力,能在高速对抗中保持清醒,甚至能察觉到对手防守体系中的不稳定,也就是漏洞,并利用它。”

“有时候,一场大逆转,或者一个绝杀球,那一刻肾上腺素飙升、时间仿佛变慢的感觉,确实很像是从一层激烈的梦境中猛然惊醒,回归现实。诺兰导演用惊人的视觉语言,将这种抽象的思维战和心理博弈具象化了,这是最令我着迷的地方。”

这番脱口而出的评论,兼具比喻的巧妙和思维的深度,让在场不少媒体人和电影从业者刮目相看。

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来蹭红毯的体育明星,没想到却能说出如此内行且富有哲理的观点。

《Variety》的记者赶紧追问。

“所以您认为体育竞技和意识探索之间存在某种哲学上的共通性?”

“某种程度上是的。”

赵瑞点点头。

“都关乎极限的突破,对规则的理解与利用,以及个体意志在集体结构中的力量。”

“只是诺兰导演将它推向了形而上的极致。”

这番对话通过现场话筒传开,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许多原本对体育明星涉足文艺圈抱有偏见的人,此刻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来自华夏的巨人。

他似乎并不是一个只有肌肉和荷尔蒙的莽夫。

诺兰在一旁听得满脸笑容,不停地点头,显然对赵瑞的解读极为满意。

这番评论无疑为电影增添了又一层话题性和深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