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203酒桌上吃喝叙旧谈生意四不误(1 / 1)

加入書籤

“《战狼》立项前,我和吕总求爷爷告奶奶,找了几十家影视公司,人家一听我们要拍军事片,都不愿意投钱,怕亏本。现在电影拍出来了,上映后票房怎么样我们心里也没数,这种赔钱货你还想投资吗?”吴景笑眯眯地问道。

杨蜜心里一突,瞅了张锦轩一眼,谨慎道:“小轩轩猴精猴精的,很擅长捞钱,我不信他会投一部赔钱电影,他投了多少钱?”

“兄弟,能说吗?”吴景冲张锦轩杨扬下巴。

“有什么不能说的,又不是什么秘密,电影圈里估计早就传开了。”张锦轩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对杨蜜透露道:“电影开拍前我投了100万,七月初追加了100万,一共投了200万。蜜姐你来晚了,中影、光线、北文入局,剧组已经不缺钱了。”

北文是吕剑民引进来的,他溢价卖了部分投资份额,这是他的权利,其他资方管不了,也不好管,因为吕剑民的钱是借高利贷来的,压力太大了。

《战狼》第一部票房不算太高,主旋律军事片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预期收益难以保证,张锦轩已经拿到景圈入场券和第二部船票,没必要锁死流动性,增加投资风险。

向吕剑民买投资份额,还不如把钱投在野生厨房上。

大家不愿意溢价买,难道还不允许吕剑民卖吗?

杨蜜听到投资方里有中影、光线,暗暗懊悔错过一次赚钱机会,以后得给小轩轩拴条链子,省得他有赚钱的门道都不带自己这位老板玩。

“没事儿,下次有机会再合作吧。”

张锦轩笑容玩味道:“蜜姐你要是钱多没地儿放,可以考虑考虑投资我们公司的新项目。”

杨蜜惊讶道:“你们公司要拍电影了?”

“不是电影,是电视剧。”

吴景问道:“你和蔡主任聊那部军旅爱情剧?”

“对,剧本写完一稿了,叫《亲爱的戎装》。”

吕剑民用纸巾擦擦嘴,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关心道:“蔡主任不是说涉外题材很敏感吗,你们不担心拍了过不了审吗?”

“剧本改了,不拍维和了,虚构一个东南亚小国,看情况,条件符合就在海南拍,出国太麻烦了。”

杨蜜兴致盎然地问道:“投资方有哪些公司?”

“我们野生文化负责摄制,准备拉上南京军艺,电视台要么芒果台要么荔枝台,网播平台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三选一,工作室想投钱,可以给你们百分之十的投资份额。”

“总投资多少?”

“5000万以内。”

“总的几集?”

“不到25集。”

杨蜜无语:“你疯了吧,5000万拍25集,一集制作成本200万,卖给鬼啊?这种搞法一看就是赔钱货,坑钱都坑我头上,你良心不会痛吗?”

“哈哈。”

吴景、吕剑民、谢婻莞尔失笑。

这时,敲门声响起,服务员开门而入。

“老板,打扰一下,给你们上菜。”

“谢谢。”

“您不用客气。”

摆上桌的是冷盘,一带六,黑鸭拼盘、火燎鸭心、芥末鸭掌、盐水鸭肝、水晶鸭舌、拌膀丝、盐水鸭。

张锦轩扫了一眼,继续刚才的话题,“《亲爱的戎装》是军旅剧,有不少大场面枪战戏,对标韩剧、美剧的制作水平,角色人设好,有平台买单,亏也亏不了多少钱,赚就是大赚。”

“头部电视剧的电视台播映权价格已经涨到两三百万一集,网播权一两百万一集,单集两百万的制作成本仍旧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吕剑民帮腔道:“电视台买剧一般看演员阵容、制作班底、题材、投资规模这些,野生文化负责摄制,锦轩演男主,杨小姐演女主,可以提前收回一部分投资,同时还能把演员阵容拉起来,吸引平台、资方下场。其实光靠你们两个,我觉得这部剧就不可能亏钱,可惜春秋时代资金有限,没钱投资了。”

吴景摊手道:“兄弟,我的情况你了解,房子都抵押给银行了,爱莫能助。缺演员说一声,我去友情出演。”

“谢啦景哥。”

听到吕剑民、吴景接连表态,杨蜜的想法有所改变,对张锦轩说道:“我想先看看剧本。”

张锦轩笑道:“不着急,这个项目最快明年才会筹拍,先打磨剧本吧。”

现在杨蜜是当红小花,内娱四小花旦之一,在没发瘟之前,小荧幕实绩很能打的。又有钱,连续好几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排位一年比一年高。

拍电影可以不用考虑,拍电视剧则是比较理想的金主婆备胎。

先通个气,钓着,成不成明年再说。

正当杨蜜打算追问之际,包厢门再次打开,服务员将姗姗来迟的于大爷请进来。

“嚯,大伙儿都到了呀,我来晚了是不是,待会儿罚酒三杯。”于大爷拎高手提袋,轻轻拍了拍,笑道:“我带了一瓶好酒,朋友送的,一直没舍得喝,今儿兄弟姐妹几个难得聚一块儿,吃好的同时还要喝好。”

吴景迫不及待道:“菜都上了,就等于哥你了,赶紧把酒打开,一人一杯满上。”

杨蜜主动打招呼:“于大爷你好,我是杨蜜。”

“你好你好,今儿一堆大明星,我算来着了。”

吕剑民调侃道:“于大爷,您把我的话说了,你们都是大明星,就我一个普通人。”

“您这普通人的门槛可高啊。”

“哈哈。”

六人说笑间,传菜员开始上五道热菜,鸭丝烹掐菜,芝麻鸭方,干烧四鲜,烩鸭四宝,鸭油菜心。

张锦轩招呼道:“饭菜上桌,咱们边吃边聊,大家尝尝野生厨房新推出的全鸭席。”

“全鸭席啊,有些年没吃过了,现在全聚德也不怎么做了,就算做也只做其中几道。听说当年创制了一两百道鸭菜,鸭子浑身上下一点不浪费。”于大爷有些感慨地说道。

服务员帮忙倒酒,六人拿起筷子,开始品尝十二道鸭菜。

杨蜜对火燎鸭心下手,这道菜是她的心头好。

于大爷吃了块盐水鸭肝,满脸享受的神情,对张锦轩比大拇指:“这鸭肝做的绝了,一点也不老,很嫩,跟吃巧克力似地,上下牙一咬,舌头抿一下就化成粉了。”

吴景在南京呆了很长时间,经常吃盐水鸭,赞道:“盐水鸭做的很地道,和我们在南京吃的一模一样,鲜嫩多汁,咸鲜美味,手艺不错。”

张锦轩露出满意的神情,说道:“做菜的厨师是我从南京挖来的,以前一直做南京菜。”

“怪不得。”

谢婻吃了根干烧四鲜里的扁豆,扁豆过油炸到七分熟,再与另外三种食材烹汁烧成,鲜脆爽口,清新不腻,很合她的胃口。

吕剑民吃的芝麻鸭方酿了一层马蹄、虾仁陷儿,鸭方用的是烤鸭胸脯肉,裹上芝麻油炸,外酥里嫩,带着马蹄的清甜味儿、虾仁的鲜味儿和芝麻的香味儿,香味丰富,回味无穷。

随后,罗秀成亲自送上北京烤鸭套餐,持刀为六人表演片烤鸭。张锦轩打声招呼,拿起一块烤鸭饼递给杨蜜。

杨蜜接手里,熟练地撕开,刷上甜面酱,夹上鸭肉和葱丝,一大口咬下去,那双狐狸眼顿时眯了起来,食物塞满口腔,香味儿愉悦了心灵。

好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