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韩非的志向(1 / 1)

加入書籤

行至西边最深处,紫女驻足于垂着茜色帷幔的雅间前。

她轻叩在雕花门扉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宛如玉珠落盘。

檀香自门缝中氤氲而出,隐约可见室内青烟缭绕,宛如仙境。

随后,门扉内传出慵懒的男声,说道:

“请进!“

紫女素手轻推雕花门扉,映入眼帘的是韩非斜倚软榻,左右各偎着位妆容精致的歌姬,案几上散落着琉璃酒盏与果品残核。

氤氲香雾中,这位九公子正将葡萄喂入怀中美人檀口,引得满室娇笑连连。

正欲跨过门槛的张开地骤然顿住身形,苍老面容蒙上阴翳。

廊外穿堂风卷起他霜色胡须,他的眼底满是失望。

这位曾在儒家圣地修身治学的公子,归国后竟这般放浪形骸,较之平衡朝堂的太子韩云、深谙权术的四公子韩宇,实在相差霄壤。

此刻亲眼目睹这位王室贵胄的浪荡形骸,让他不禁对张良口中“刑名大才“的评价产生了动摇。

“相邦大人莅临,有失远迎。“

而韩非看到两人,立刻挥退歌姬,面上轻佻已如朝露遇阳般消散。

他整襟起身,玉冠垂缨随着动作轻晃,倒显出几分端方气度。

张开地冷眼看着两名歌姬抱着七弦琴退至屏风后,雕花地板上遗落的水红披帛。

“九公子倒是逍遥。“

张开地的目光扫过案上翻开的《商君书》,话中带刺。

韩非闻言轻笑,信手将书卷推至一旁。

“让相邦大人见笑了,非不过闲散宗室,总得寻些乐子打发时间,相邦总不会专程来查问非如何挥霍月俸吧?“

侍者适时奉上的茶汤蒸腾起白雾,模糊了张开地的眉间沟壑。

他端起越窑青瓷茶盏,借着氤氲水汽掩去眼底精光。

“若公子有意为社稷分忧,老夫或可向王上进言......“

“相邦说笑了。“

韩非截断话头,指尖摩挲着盏沿描金纹路。

“韩非平生最惧案牍劳形,倒不如在此研习音律。“

随即,韩非忽而敛了笑意,说道:

“相邦素来洁身自好,今日竟踏足紫兰轩这般风月场,想来是为那起震动朝野的鬼兵劫饷案!“

茶盏与沉香木案几相触的脆响中,张开地的指尖轻捻银须,说道:

“哦!公子从何看出来的?。“

他的面色如常,眼角却泄露一丝惊诧。

“自月前鬼兵夜劫十万军饷,新郑城内已暗潮汹涌。“

韩非指尖沿着青瓷茶盏边缘缓缓摩挲,继续说道:

“此案牵涉龙泉、安平两位王叔,纵是父王亦难轻动宗室元老。“

他忽而抬眸,琥珀色瞳孔映着跳动的烛火。

“遍观朝堂,能不惧两位王叔者,除却父王,唯有监国理政的大哥和四哥,再有便是掌兵戈的姬无夜与总揽政务的相邦。“

雕花窗棂透进的夜风掀起韩非素白广袖,他踱至青铜雁鱼灯前。

“然太子仁厚,四哥圆融,大将军与相邦更需维系朝局平衡。“

“诸位既要追回军饷稳固国本,又不愿与两位王叔彻底撕破颜面,故而需要一柄锋芒毕露却无惧反噬的利刃。“

“非师从荀师三载,携小圣贤庄赫赫威名归韩,与两位君侯既无旧怨亦无新仇,自是最好的人选。“

闻言,张开地面色不变,淡淡说道:

“那这一局,九公子可愿入彀?”

闻言,韩非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玉扳指,唇角噙着三分笑意,说道:

“能为相邦分忧是非的荣幸,只是......“

他故意拖长尾音,继续说道:“非尚有个不情之请。“

“公子但说无妨。“

张开地执起茶盏的手顿在半空,青瓷盏沿泛起一圈涟漪。

“待找回军饷,案件水落石出之日,还望相邦能在朝会上举荐非为司寇。“

话音一落,张开地的眉心已聚起褶皱,紫铜香炉腾起的烟霭在他面上投下明灭不定的光影。

灯火在案几上投下暖光,张开地拢着茶盏的手顿了顿,苍老嗓音里带着刻意压制的试探,说道:

“公子身为王族血脉,何须屈就于司法刑名之事?“

他还以为这位沉寂许久的九公子会借机争夺东宫之位。

雕着云纹的窗棂忽然洞开,夜风裹着桂香破窗而入。

韩非霍然离席的动作带起广袖翻飞,庭院里金桂簌簌落着细雪般的花瓣,有几片沾在他泼墨般的发间。

悬在蹀躞带上的玉珏随着转身叮咚作响,韩非抬手将被风吹乱的发丝别至耳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

“当年在兰陵求学时,荀师总说'法者,治之端也'。”

檐角铜铃随风轻晃,韩非转身之际腰间佩玉相触,响起金石相鸣之声。

“如今新郑城中律令废弛,不正需要有人重铸法度么?”

“而且,司寇掌管律法,非在荀夫子门下学了不少东西,自然想将其付出实践。”

韩非漫不经心的道。

闻言,张开地的眼瞳骤然锐利如鹰隼,立刻警惕地说道:

“公子想学申相?要知道申相的结局可不是很好,最后还落得个人亡政息!”

“秦商君变法尚有秦孝公托底,却也落得身死,如今这朝堂......“

未尽之言随叹息散入风中。

听到这话,韩非的面色不变,声线却忽而低沉,说道:

“再不改,韩国没有时间了!”

闻言,张开地也陷入了沉默。

半响,张开地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终是松了口,缓缓开口说道:

“罢了,若是九公子当真能寻回那十万两金的军饷,老臣自当在朝堂之上力荐公子接掌司寇之职。“

话音未落,又添了句,道:

“还望公子三思而行,须知这司寇印绶虽重,却也是烫手山芋啊。“

历经各朝,他如何看不透韩非胸中抱负,可这韩廷看似平静的朝局下,暗潮远比洧水更湍急。

变法之路犹如刀尖起舞,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

以张家为首的百年望族根系庞杂,朝堂文官半数皆出其门;而大将军姬无夜手握重兵权倾朝野,更兼夜幕组织暗影幢幢;

即便是看似垂拱而治的韩王安,又岂能容忍权柄旁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