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通天的决定(1 / 1)
ps:本章未完,请各位稍后再看。
ps:本章未完,请各位稍后再看。
ps:本章未完,请各位稍后再看。
……
ps:本章未完,请各位稍后再看。
ps:本章未完,请各位稍后再看。
ps:本章未完,请各位稍后再看。
……
墨玄离了金鳌岛,并未远遁,而是于东海之上踏波而行,心神却沉入那本玄奥无比的“大道日记”之中。虽说不耐烦听讲,但通天所讲毕竟源自他“提供”的纲要,其中精义,他早已了然于胸,甚至比通天此刻阐述的更为深邃广阔。
“师父以此为基础开讲,为师弟师妹们夯实根基,确是正理。不过,于我而言,却是无需再听。”墨玄心念微动,神识扫过浩瀚东海,“趁着这百年光景,正好探寻一番这东海之秘。龙族虽衰,但祖龙留下的家底,以及洪荒初开时遗落的宝贝,恐怕还有不少连多宝都未曾发觉。”
他身影一晃,化作一道若有若无的清气,融入浩渺烟波之中,神识如网,细细撒向东海深处。凭借大道日记对洪荒轨迹的模糊记载以及对天地气机的敏锐感知,墨玄避开了寻常修士难以察觉的虚空乱流和上古残阵,向着几处气机异常隐晦之地潜行而去。
与此同时,碧游宫内,通天教主讲道已渐入佳境。他并未一味阐述高深法门,而是从最基础的炼气化神讲起,却又能从微末处见真章,将天地法则、万物生化之妙理融入浅显言语之中,听得一众弟子如痴如醉。
赵公明与三霄仙子初化形便得闻大道,只觉得元神清明,以往懵懂之处豁然开朗,自身法力与所获灵宝(定海珠、混元金斗、金蛟剪、碧云珠)之间的联系也愈发清晰,开始自发地吞吐灵气,炼化宝物。他们周身道韵流转,气息稳步提升,显然获益极大。
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虽早已得道,但通天此次讲道侧重于根基重塑与大道梳理,让他们也发现了自身修行中一些曾被忽略的细微瑕疵,纷纷沉心静气,借此良机弥补不足,道境愈发圆融。
孔宣身后五色神光时而隐现,与通天所讲五行生克、万物归源之理相互印证,他对自身神通的领悟更深一层。玄都和小青藤更是听得小脸放光,周身灵气奔涌,修为肉眼可见地精进着。
九天玄女和青鸟初时确觉通天所讲之道与紫霄宫中道祖所传似是而非,似乎更为直白易懂,少了几分玄奥,但听着听着,便觉其中另有一番天地。这大道仿佛褪去了层层迷雾,直指本源,尤其对于神通运用、阵法演变、气机勾连等方面的阐述,竟比道祖所讲更为细致实用,极其契合斗法征战。九天玄女军事大家的元神不由得疯狂推演,只觉得以往许多兵阵难题迎刃而解,甚至对上清仙法的领悟也加深了许多。青鸟亦是如此,对风之法则的掌控更为精妙。
百年时光,对于洪荒修士而言,不过弹指一瞬。碧游宫中,道音渐歇。
当通天教主停下讲道,众弟子仍沉浸在大道余韵之中,周身气息澎湃,显然个个道行大进。
通天目光扫过门下,满意之色溢于言表。尤其是看到赵公明头顶二十四颗定海珠沉浮,与自身气息完美相合;云霄初步炼化了混元金斗,气度愈发雍容;琼霄手持金蛟剪,英气勃发;碧霄把玩着碧云珠,灵动机敏,更是老怀大慰。
“大道漫漫,尔等根基已固,日后勤修不辍,自有功行圆满之日。”通天缓缓开口,将众人从悟道境中唤醒。
“谢师尊传道之恩!”众弟子由衷拜谢,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感激。这一次讲道,对他们每个人的意义都非同寻常。
多宝道人率先笑道:“师尊大道精深,弟子受益匪浅,往日许多修行疑窦,今日豁然开朗。”
金灵圣母和无当圣母也纷纷点头称是,她们感觉自身法力更为凝练,对大罗之道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赵公明和三霄更是激动难言,他们化形便得遇明师,赐下重宝,又闻听无上大道,可谓一步登天,奠定了无比坚实的道基。
就在这时,一道清光自岛外飞来,落入殿中,现出墨玄的身影。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只是出去散了散步,但细心如多宝、孔宣者,却隐约感觉大师兄身上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缥缈道韵,仿佛与整片东海的气机都有了一丝微妙的联系。
“大师兄回来了!”碧霄最是活泼,立刻笑着喊道。
墨玄对通天行了一礼:“师父。”
通天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事情办完了?”
“略有所得。”墨玄微微一笑,并不多言,目光转向赵公明和三霄,点了点头,“看来百年听讲,四位师弟师妹进境神速,可喜可贺。”
赵公明连忙带着三姐妹再次向墨玄行礼:“全赖师尊讲授,大师兄馈赠之功。”
墨玄摆了摆手,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对通天道:“师父,弟子方才在外,偶有所得,觉得我等这金鳌岛乃至海外三仙岛,气象虽佳,然防御之力或可再增强几分。如今师弟师妹们皆在,何不一同演练一番,合力布下一座大阵,既可护持道场,亦可让师弟师妹们熟悉灵宝运用,磨合神通?”
通天教主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墨玄的用意。演练阵法是假,借机让新弟子快速掌握灵宝、提升实战之力才是真。而且,墨玄此言,似乎暗示他在外有所发现,需加强戒备?
“善!”通天当即点头,“墨玄此言大善。尔等便随你们大师兄,于岛外布设大阵,也让为师看看尔等百年听讲之成果。”
“谨遵师命(师尊法旨)!”众弟子齐声应道。
当下,以墨玄为首,多宝、金灵、无当、孔宣、玄都、九天玄女、青鸟、赵公明、三霄,乃至小青藤,一行十余人出了碧游宫,来到金鳌岛外的浩瀚海疆之上。
墨玄立于虚空,神识笼罩四方,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他凭借大道日记和方才的探寻,对东海地脉、水势、乃至星辰牵引之力都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