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天下人都稀罕的物品(1 / 1)
今日的任小鱼面色有些不大好看,因为昨夜当他想起吃前些日子李景隆给他的小丸子时才发现居然已经没了,以至于又回到了曾经的快、准、狠
见此任小鱼衣服闷闷不乐的表情小莲咯咯直笑
“小鱼哥,你至于么,都说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你只是偶尔马有失蹄罢了。”
“哼,”
任小鱼有苦难言,因为他那小丸子一直都是背着小莲吃的,所以他一直都认为小莲不知道
殊不知小莲一直都知道,只是看破不说破
“好啦小鱼哥,赶紧开门吧,时辰已经到了呢。”
玩归玩,闹归闹,即使某些方面不力,但他也不会拿钱袋子开玩笑
一打开门,永乐朱棣第一个进来,其身后还有人抬着两个大箱子
“小鱼,咱可终于等来你了。”
“朱老四你这是干嘛?怎么还抬俩箱子?”
永乐朱棣说道
“小鱼,你忘了今日是白老板提货的日子了?”
好吧,还真是让那事儿给整忘了,紧赶慢赶,赶了三日可不就为了今日交货
“行吧,那咱们去老朱的洪武吧。”
去朱元璋的洪武干嘛,不用说自然是分钱了
说来也巧,此时的朱元璋正在坤宁宫,于是乎任小鱼和永乐朱棣只能抬着两大箱子来到坤宁宫
“小鱼、老四,你们俩来了。”
“你们怎么还抬着两口大箱子,这里面是什么?”
马皇后不知朱元璋可是知晓
“妹子啊,这两口箱子里装着的可是你我都稀罕的物品啊,不止是你我,应该说是这天下人都稀罕的物品才对。”
马皇后疑惑
“全天下人都稀罕的物品?那又是何物?”
“娘,你看过便知道了。”
说着,永乐朱棣便命人打开了箱子
当看到满满当当两箱子银两众人都吸了一口凉气
“这便是你们这三日忙着赶出来的琉璃挣的银两?”
“是啊,娘”
马皇后简直是不敢相信
“单单只是三日便挣了如此之多,这也太夸张了吧?”
任小鱼此时说道
“马娘娘,这还要扣除许多成本呢,诸如原料、人工等等,算起来就没那么多了。”
其实不论是原料也好人工也罢都是不怎么耗成本的,毕竟原料是现开采的,整个大明都是老朱家的谁又敢来收他们银子
至于人工,这些人普遍都是在领另外一份饷银,就连作坊都是老朱家的产业
“老四,你命人把这些银两分成五份吧。”
“小鱼,你来得正好,咱妹子有个事儿想请教你一下,你要是没来咱还得去找你呢。”
任小鱼倒是不解
“马娘娘,不知你找我是为何事?”
“是前面你母亲连同番薯一起送过来那玉米种子的事情。”
原来,是那日马皇后让朱元璋问任小鱼,最后朱元璋忙着琉璃的事情给忘掉了。
“店家,你看一下,这是玉米的嫩芽儿没错吧?”
任小鱼仔细看了一眼
“不错,确实是玉米种子的嫩芽儿没错,马皇后这是给他种出来了啊?”
“店家,那玉米咱种这花盆里可行么?”
任小鱼立马摇头
“当然不行,你这小小一个花盆里便有十数颗嫩芽,等其长起来便会打架,我的建议是把这些玉米种到御花园老朱的番薯地边上去,两株之间间隔最好是在五十公分左右。”
马皇后听得很认真
“店家,五十公分是多远?”
任小鱼拍了拍额头,这会儿说五十公分他们哪听得懂,于是就用手比划了一下
“差不多就这么长,”
“对了,到后面它长出玉米的时候马娘娘你记得只留两条,其他多的把他们掰掉。”
朱元璋立马问道
“小鱼,为何要把多的掰掉只留两条?按道理不是结得越多越好么?”
任小鱼开始解释起来
“当然不是,玉米结多了它需要吸收养分,留多了最后只会是全都长得小,玉米粒儿不饱满,可你只留两条的话就不同了,都能已收到养分,长得大不说,玉米粒儿还饱满。”
朱元璋和马皇后恍然大悟
“小鱼,那要的番薯是不是也需这般?”
任小鱼立马摇头
“当然不是,番薯是长地底下你也拔不了啊。”
这时,永乐朱棣也走了进来
“爹,娘,小鱼,你们在讨论什么呢?”
“没什么,娘在问店家关于这玉米的事情,店家说让娘移到御花园你爹番薯地边上去。”
“娘,那让咱来帮你移吧。”
马皇后赶忙摇头
“不用了老四,你忙你的便好了,娘自己来移就好。”
“没事的娘,政务有高炽呢,咱帮你吧。”
一旁朱元璋哪里还听不出来,自己老四这是和自己一样吧重担全都下放到了太子的头上,看来都是跟自己学的
很快,众人便再次来到了御花园,些许时日没见,前面朱元璋种的那些番薯已然长得十分茂盛。
“老朱,你若是得空可以命人再整一块地出来,然后取一截这番薯藤种上去”
朱元璋眼前一亮
“小鱼,这番薯藤也可?”
“这番薯本来就是靠番薯藤来种植的,先前我让你种的是培育母藤,那通常是长不了大的番薯的。”
永乐朱棣听得分明
“小鱼,那咱取一些藤回去种在咱的御花园里可行否?”
任小鱼没想到永乐朱棣居然也琢磨起自己御花园种植番薯这事儿来了
“当然可以,,,”
很快,永乐朱棣和马皇后便忙着玉米地去了,这边只剩下朱元璋和任小鱼二人
“小鱼,咱和老四一直这么放手让标儿还有高炽顶着压力也不是办法,你说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替标儿还有高炽分担一些?”
任小鱼看了朱元璋一眼
“这还不简单,重新设立左右丞相不就好了?”
朱元璋立马摇头
“那怎么行,咱好不容易才废掉了这两个至于把权利给收回来。”
任小鱼想了一下
“那便只能设置内阁并在内阁的基础上再衍出六部尚书,如此一来既把压力分了出去,又不会让某一个官员手握太大权利。”
朱元璋闻言皱起了眉头
“如同先前朱厚照那般?”
“不错,便是那般,你也看到了,即使朱厚照吃喝玩乐亦照样朝纲不乱,这便是设置内阁的好处之一。”
“可是如此一来那群文官手中权利不就过大了?”
任小鱼只是摇头
“那是朱厚照不懂得权衡,在重用文官的时候武将那边亦不能疏远,必须文武相互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