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僵局(1 / 1)

加入書籤

顾渊作为众人的主心骨,随着明确的前进方向确立,身处末世之中的人们,内心也随之安定了许多。

有了为蓝星持续供能的动能基站,以及蓝星外附的强大机甲,

流浪计划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然全部就绪。

然而,正如顾渊在科研会议上所提及的,

为了确保流浪计划的安全与稳定实施,

尽可能地减少人类与蓝星能源的消耗,能够自由穿梭于宇宙之间的探测舰队的研发,已是刻不容缓。

一艘宇宙探测舰队,绝非仅仅满足宇宙航行条件那么简单。

作为探索星系的先锋,舰队从启程探索到圆满回归,整个周期必须控制在一年以内。

唯有如此,身处环境日益恶化的蓝星之上的人类,方能觅得一线生机。

而蓝星抵达银河系的距离,便有三光年之遥。

更遑论在浩瀚无垠的银河系中,探寻一颗适宜星球所需耗费的时间了。

探测舰队的飞行速度,正是当前顾渊等人科研攻关的关键所在。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

要实现这一技术突破,无疑需要跨越数百年的科学历程。

因此,宇宙探测舰队的研发与成功制造,绝非易事。

所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皆以年为单位计算。

但能力越大,责任亦越重。

这项看似遥不可及的任务,既然由顾渊提出,便唯有他有能力去完成。

会议结束后,顾渊心中藏着沉甸甸的心事。

与周围的科研人员及领导打过招呼后,他独自漫步在返回基地的路上。

视线所及之处,尽是人类社会和谐美好的一面。

“真不知这和平的日子还能延续多久。”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人们仿佛已从地表末日的阴霾中彻底走出。

“像你这样的人,过去是绝无仅有的。”

顾渊回想起首席昔日的谆谆教诲,

心中不禁反问自己,自己真的如此优秀吗?

倘若不是重生获得了系统,仅凭自己的努力,能否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种种疑惑与不确定,在顾渊心头萦绕。

而今这一切成就,皆赖系统之助。

心中踌躇不定的顾渊,终于豁然开朗。

自己依靠系统的力量,这是上天的恩赐。

他自然应当充分发挥系统的作用,不负身上所肩负的使命。

“或许真如古战族远祖所言,自己是被命运选中之人。”

“或许这一切,皆是命中注定。”

“人类注定要经历这场劫难,而自己便是上天选中的救世主。”

顾渊的眼中闪过一抹坚毅,心中的迷茫与不安也随之消散。

他已彻底想通,不再犹豫,深知自己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不就是一艘宇宙探测舰队吗?”

“不就是需要跨越人类百年的科技进程吗?可我顾渊,乃是东大历史上少有的天才!”

流浪计划后续的条件需求,是顾渊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而承受着压力的,又何止顾渊一人?

与此同时,三大警戒区的指挥官也同样背负着沉重的压力。

历经虫族危机、不死人危机、变种人危机,以及外星人入侵等一系列危机之后,

畿都三大警戒区的指挥官,已然成为权力核心的三大巨头。

这一切,不仅因为畿都的特殊地位,更与顾渊的身份息息相关。

顾渊,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却已肩负起人类与蓝星未来的重任。

一步走错,便可能满盘皆输。

因此,顾渊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

他心中所承受的压力,自然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走出会议厅的刘毅北指挥官,向身旁的赵一楠等两位指挥官使了个眼色。

随后,三位警戒区指挥官不动声色地朝着顾渊离去的方向跟了上去。

他们悄悄跟在顾渊身后,并未急于上前。

就这样一路尾随,三位老将与一位青年才俊,画面显得颇为滑稽。

尤其是这三位,还是畿都三大警戒区的指挥官。

顾渊自从想通之后,便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研究上。

因此,尽管身后三人已跟了一路,他却始终未曾察觉。

直至走到一处拐弯处,刘毅北指挥官的一声咳嗽,才引起了顾渊的注意。

顾渊猛然一惊,这才发现了三人的身影。

“刘指挥官,你们跟了我一路?”

顾渊回头一看,便见身后三人面带笑意,不禁吃惊地问道。

他心中暗自纳闷,按理说,有人跟踪自己,自己不该毫无察觉才是。

但一直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他,却真的未曾留意。

“莫非是自己压力太大了?”

顾渊心中不禁反问自己。

见顾渊发现了自己三人,刘毅北等人也不慌乱,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顾渊,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心里藏着什么事儿?”

三人直接切入正题,满心担忧顾渊会因压力过大而烦恼,他们的目的就是帮顾渊舒缓情绪。

毕竟这次的任务,可是关乎全人类的命运,不管放在谁身上,压力都如同一座大山般沉重。

顾渊轻轻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抹苦笑。

三人见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和顾渊并肩而行。

顾渊自从被东大发掘,便为人类创造了无数辉煌成就。

随便一项科技的突破、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能让人类的科技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这些成就,是许多年过半百的科研前辈都未能企及的。

这一切,都当得起顾渊“天才”的称号。

可就是这样厉害、堪称传奇的顾渊,如今却把人类面临的难题都扛在了自己肩上。顾渊终究是人,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自然也会承受无形的压力。

别人可以不管,但作为顾渊曾经的直系上司,刘毅北等人可不能坐视不管。

“顾渊,要是有心事就说出来,咱们现在不谈公事,只聊私事。”

赵一楠指挥官瞧见顾渊眉宇间萦绕着一抹忧虑,自然不相信顾渊口中说的“没事”。

顾渊心里也明白,这三人是真心关心自己。

“我没事,就是有点担心人类下一步该怎么走。”

顾渊的眼神突然变得深邃,目光望向远方。

三人深知顾渊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所以没有再说其他,只是一路陪在顾渊身旁,和他聊起了自己曾经的过往。

“顾渊,你知道我们仨为啥是多年的老友吗?”

刘毅北指挥官突然笑着问顾渊。

“听说指挥官你们以前都在同一个军队服役,后来只是因为工作调动才分开的?”

顾渊试探性地问道。

刘毅北指挥官似笑非笑地点了点头。

“我们三个啊,当年可是同学,从军队里走出来的我们,毕业后就一直扎根在军旅生涯中。”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被分配到了不同的警戒区。”

回忆起过往,三位指挥官的眼神都有些恍惚。

“那时候,我们也像你一样,才二十出头。”

“但我们可没你这样的本事,一遇到点小事和挫折,就哭鼻子想回家。”

“说出来不怕人笑话,那时的我们,就像没长大的孩子。”

三人顿时放声大笑,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警戒区指挥官,此刻也如同普通人一般亲切。

顾渊也被这轻松的氛围带动,放松了许多。

接着,三人又将目光投向顾渊。

“顾渊,你在这么年轻的年纪,就已经成为解决人类难题的英雄,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人类未来的道路确实需要依靠你,但绝不是只靠你一个人。”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众人齐心协力,才能攻克难关,这可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了。”

“作为朋友,我们不希望你太过劳累;作为领导,我们只希望你能尽力而为。”

三位指挥官齐齐拍了拍顾渊的肩膀。

顿时,原本有些消沉的顾渊,在三位指挥官的鼓励下,又重燃了斗志。

“我明白了,三位指挥官,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

在人工智能模拟的生态环境系统中,一缕阳光恰好洒在顾渊坚毅的面庞上,透着一股不屈的力量。

回到工作后的顾渊,肩负着研制探测舰队的任务。

但以顾渊目前的科技积累,还不足以实现科技理论的突破。

顾渊深知,科研之路需稳扎稳打。

2.几天来,顾渊常伴顾念和林梓涵左右,其余时间则埋首于工作台。

密密麻麻的计算稿纸堆叠如山,林梓涵细心整理着被顾渊写满又撕碎的纸张。

在顾渊专注科研的日子里,林梓涵始终悉心照料着顾渊和顾念。

面对理论完备却难以实践的瓶颈,顾渊望着窗外天空思索:“探测舰队需突破光速飞行与持久能源储备两大难题。”

此时,顾念正把玩着顾渊为她打造的智能飞机——这架飞机搭载了AI系统,集雷达、扫描功能于一体,且仅认主顾念。

“呼~呼~飞机飞啦!”

顾念的欢声笑语让顾渊心头一暖,思绪豁然开朗——

“要研发探测舰队,必须确保舰队能达到光速飞行,并具备足够的能源储备以支撑高强度、长时间的运行。”

顾渊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暗自思索。此时,身后的顾念正欢快地玩着顾渊为她制作的小型飞机。这架飞机并非普通模型,而是搭载了人工智能的全自动运行设备,配备了雷达、扫描系统,且认主顾念。

“哈哈,飞机飞咯~”顾念在一旁玩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尽显青春活力。

顾渊见状,心中涌起一阵暖意。他转头看向顾念手中的飞机模型,突然灵光一闪,一个新思路在脑海中浮现……

顾渊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整个人瞬间僵在原地。

眼前的景象仿佛被一层薄雾拨开,原本混沌无序的思绪骤然变得清晰如镜。

四周的一切都透出某种微妙的不同——

“这是……”

顾渊被这突如其来的顿悟感惊得屏住了呼吸。

顾念正专心摆弄着智能飞机,丝毫未察觉顾渊的异样。

“大飞机飞高高!爸爸下次去天上的时候,能带上念念吗?”

“念念保证不捣乱!”

顾念撅着嘴晃了晃顾渊的手臂,却见他双目放空,仿佛沉浸在另一个世界。

“爸爸?爸爸你怎么不说话?”

见顾渊毫无反应,顾念急得小手直拍他的膝盖。

厨房里的林梓涵听到动静,匆匆擦着手跑出来。

“啊……”

顾渊猛然回神,映入眼帘的是顾念泫然欲泣的小脸。

方才脑中翻涌的异象如潮水般退去,现实世界重新变得真实可触。

“爸爸刚才在想事情,念念怎么啦?”

顾渊笑着揉了揉顾念的头发。

“爸爸是不是不喜欢念念了?”

顾念瘪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顾渊的心猛地揪紧——他竟因科研入神,忽略了女儿的感受。

林梓涵蹲下身,温柔地揽住顾念的肩膀:

“念念,哥哥怎么会不喜欢你呢?他每天都在为全人类努力,是大英雄呀!”

“我们要做哥哥的后盾,对不对?”

不愧是心思细腻的女子,三言两语便让顾念破涕为笑。

顾渊长舒一口气,蹲下身与顾念平视:

“念念永远是爸爸最珍贵的宝贝,我们是一家人,永远不分开。”

“那梓涵姐姐也是家人吗?”

顾念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期待地望向顾渊。

顾渊与林梓涵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

“当然!梓涵姐姐也是我们最爱的家人!”

欢声笑语在狭小的房间里荡漾开来。

都说家是心灵的港湾,这间简陋的小屋此刻却充满了暖意。

后来顾渊才明白,那日脑中的异象并非虚幻——

每当研究陷入僵局,那些支离破碎的画面便会突然闪现,指引他突破瓶颈。

“要实现星际航行,飞舰速度必须突破光速。”

顾渊想起萨诺星人的舰队——他们仅用数周便跨越三百光年抵达蓝星。

人类若想迈向宇宙,破解萨诺星人的技术是必经之路。

打定主意后,顾渊直奔畿都科研基地。

迁居地下的科研基地完美复刻了地面原貌,仿佛时空在此凝固。

顾渊找到刘毅北指挥官等人,开门见山道:

“我想研究萨诺星人的舰队,或许能找到突破光速的关键!”

刘毅北等人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赵一楠指挥官更是亲自带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