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委任状(1 / 1)
来的人是一个文书模样的男子,此刻已经在张家小院的大厅等着,张和平不在,陪在旁边的是刘根生,两人各带着两名士兵在等着。
徐婉茹也出来见了一面,不过是女眷,也只是见了面后就回了后堂,把外面的摊子交给刘根生处理。
河边离白云村不远,张和平骑着马很快就回来。
院门大开着,门口还有三名披甲跨刀的士兵,应该是带来的随从。
“东家。”
见张和平到了,立刻就有护卫迎了上来。
张和平微微点头,道:“来了多久了?”
“没一会儿,他们刚到,刘哥就吩咐狗子去寻您和莫老大了。”
大概问了下情况,张和平就走进了院子。
“在下张和平,这位大人有礼了。”张和平进去,一眼就看到了那两名陌生士兵和那中年文士。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张梅花啊,在下邓志明这厢有礼了。”
文士起身抱拳笑道,看向张和平的目光都带着火热,像是看到绝世美女一样。
张和平叹了口气,算了,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吧。
刘根生见了,也是颇有些无奈,这邓志明来了好一会儿,自个儿这里笑脸相迎,人家就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没想到张和平一来,立刻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这倒是不怪刘根生,他们对张和平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有钱、仗义的基础上。
至于文坛这一块,他们这些“大头兵”根本就接触不到,自然不知道张和平在江陵县文坛的影响力。
“邓大人有礼了。”张和平抱拳道。
两人都坐下,邓志明这才道:“早就听闻过张梅花的大名,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一见,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果然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邓某三生有幸啊!”
“邓大人过誉了,些许虚名而已,当不得邓大人如此夸赞。”张和平客气道。
两人寒暄了几句,邓志明就招了招手。
后面的士兵立刻解下背上的行囊,从里面取出一个包裹好的信封。
“张大人,请看这个。”
张和平接过来看了眼,就见里面放着两份文书,前面一份是朝廷的委任文书。
各种绕口的话一堆,归纳一下大概就是鉴于北方形势严峻,所以在凤溪镇外设立军镇,另外将白云、白水、白山、白树四村合为一“屯”,组建民团三百开寨御匪,并委任张和平担任“屯长”一职。
而后面一份,则是地契。
正是张和平看中的那处山坳。
这次可就不是上等良田了,直接以荒山的品类给的他。
大周地广人稀,一般的土地本就不值钱,而这白云山里的,那就更是没人要。
也不知是江云林那边办的,还是说找得更上面的关系。
总之一口气,把那方圆五十里都批给了他。
看得张和平直呼好家伙。
其实,有朝廷的筑寨文书,就不太需要地契,但张和平多了个心眼,反正现在不差钱,直接把地契也给拿了下来。
日后若是真有什么差池,这张地契就是他守住自家产业的最后底牌。
见张和平嘴角露出笑意,邓志明就笑着抱拳道:“这里要恭喜张屯长了。”
“同喜同喜。”
张和平一边还礼,一边不动声色地取出了一张银票递了过去。
“这怎么使得!”
邓志明赶紧推辞。
“邓大人,你这要拒绝,可就是看不起我张和平了。”张和平佯怒,不管邓志明拒绝,硬生生把银票塞进他袖口里,“不说别的,大家这么跑一趟,我总得给点茶水费吧”
邓志明嘿笑,道:“既然张屯长这么说,那我也就不推辞了。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派人到军镇那边寻我,报我的名字即可。”
“一定。”
张和平挽留邓志明吃了午饭再走,不过邓志明却没有答应,军镇那边已经动了起来,每日里事情繁多,要不是为了见张和平一面,他都不见得亲自过来。
见状,张和平也没有多做挽留,不过让赵黑子取了两坛酒过来,一坛白酝酿,一坛桂花酒。
“这就是白酝酿?”邓志明有些吃惊。
张和平微笑道:“正是,领一坛是桂花酒,是我们这边的新品,还没上市,要请大人品鉴一番。”
邓志明咽了口唾沫,眼里都是热切。
文人和武将和还有些不同,武将大部分都好酒,文人嘛……那是全部都好酒。
毕竟酒可是奢侈品,一般武将有几个钱去买酒喝。
但文人不同,就算自己穷点,但可以吃大户啊,办个诗会喝酒不?办茶会喝酒不?逛青楼喝酒不?
但凡文人聚会,就离不开酒。
说句不好听的话,要不喝酒,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张和平的白酝酿,早就已经在大周流行开,不过产量一直有限,所以在外面都被炒到了天价,而且还都有价无市。
不过张和平现在在白云村带着,有国公府、郡王府和军方的三重保护,倒是没什么人敢来寻他麻烦就是。
邓志明也只是偶尔喝过一次白酝酿,也就那么一小杯,就让他惦记了好些日。
今天过来说是看张梅花,但也不乏讨点酒的意思。
见张和平这么有眼力见,邓志明更是觉得张和平实属可结交之人。
一路送邓志明到了村口,他这才带着刘根生等人回去,路上还遇到了正返回的莫弈龙。
“刘哥,你派个人去通知下洪武,让他那边开始招人了。”
刘根生点了点头,迟疑道:“人工方面怎么说?”
张和平沉吟了下,道:“管两顿饭,每天五文钱的工钱,日结。”
“是,我这就安排人去。”刘根生说道。
张和平微微点头,这才看向莫弈龙,道:“另外,人到了,你也别忙着筑城,先安排人搭建一批建议木屋,茅草厚一些,至少保证冬天能顺利过去。若是有工人想在那边住下,就按照每个月十文钱的费用计算。”
“是,东家”莫弈龙领命道。
别看每天只有五文钱,但这个价格其实不低了,冬天没有太多农活,大部分农民都是在家歇着,要不就是去城里务工。
但城里的工作又哪有那么好找,像张和平这样,既给工钱还管饭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在这个年代里,冬天对一般农户来说,可是很难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