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张屯长(1 / 1)
正想着徐婉茹姐妹的事,身后就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
原本是听不见的,但有了炁之后,他的耳目灵敏得自己都害怕,半夜里甚至能听到两姐妹在被窝里的小声嬉闹。
这也弄得张和平好些日子睡不好,要不是修炼出炁后每天只需睡两个时辰就够了,只怕早就弄得神经衰弱。
“二郎。”
徐婉茹坐到张和平身边的椅子上,目光有些闪烁。
见徐婉茹有话要说的样子,张和平轻笑道:“婉茹姐,有什么直接说便是,我们自家人,无需如此。”
徐婉茹看着张和平,好像是鼓起了全部勇气:“我想找些事情做。”
“嗯?”
张和平一怔,然后就暗暗舒了口气。
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别看他面容温和平静,徐婉茹刚才那样子,愣是让他心都漏跳了半拍。
“怎么忽然说这个?”张和平好奇道。
徐婉茹道:“这几个月,我在家里闲着,总觉得心头有些不踏实,想找些事情,就算帮不了二郎你,但总好过成日里无所事事。”
这么一说,张和平就懂了。
劳碌命啊。
不过倒也提醒了张和平,徐婉茹是自家人,许多自己不放心,又找不过到的事情,倒真是可以交给她。
反正家里的事情就这些,真要做砸了也无所谓。
目前为止,除了筑城一事需要盯着外,其他的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那婉茹姐,不如帮我看着酒坊?”
这话一出,徐婉茹神色就僵住了。
她当然知道,自家发家的第一笔金子,就是从酒坊来的。
不夸张的说,现在涨价百分之七十的利润,都是从酒坊过来。
制糖那边也赚钱,但销路还没铺开,产能也有限,每个月虽说也有不少收入,但比起酒坊来说,真是差了不少。
见徐婉茹的神色,张和平拍了拍自己的脸,抱歉道:“婉茹姐,是我没想周到。”
徐婉茹神色有些黯然,低声道:“不怪二郎,是我没用。”
那小模样,看得张和平心头位疼,琢磨了下,忽然想到了什么,道:“婉茹姐,你针线活还在做吗?”
“嗯?”
徐婉茹一怔,之前张和平一直反对她做针线活,说是影响视力。
这也是张和平难得的反对她做的事情,徐婉茹向来性子柔弱顺从,既然张和平不喜欢,那她也就没做了。
之后一段日子闲下来,就开始“折腾”徐思雨。
不过徐思雨开始学武后,几乎是整日里不落屋,徐婉茹想折腾都找不到人。
“倒是……没做了。”
徐婉茹嗫嚅着说了句,低着头,没让张和平看到她微红的脸蛋。
自然不能告诉自家二郎,说她偷偷地在给他缝冬日的衣裳。
“婉茹姐,你可会织布?”
张和平没注意徐婉茹的神色,而是继续问道。
徐婉茹不明白张和平问这干什么,只是点头道:“会,之前去镇上做工的时候,跟人学过。”
张和平听着又是一阵心疼。
当初他刚穿越过来,直接就落到了胡立山的手上,那一幕幕血腥的画面,几乎是瞬间就把他穿越者的自傲给击得粉碎。
整个心底,满是恐惧。
在知道自己逃不掉后,他又开始自暴自弃。
当时,他本身对徐婉茹姐妹也没什么感情,成日里根本就不管这两姐妹。
那段时间,也是徐婉茹姐妹过得最苦的日子。
要面对冷漠的张和平,照顾年幼的妹妹,还要维持家里的生计,当时徐婉茹忙得脚不沾地,好几次都累晕了过去。
但穷人家,又哪里容得下你生病,就算再是不适,第二天依然要去上工。
好在张和平醒悟得快,从胡立山那里要了银子贴补家用,这才让家里慢慢好起来。
张和平想了想,道:“我问过黑牛他们,白山四村里女子不少,不少人的生活都不怎么样,我现在好歹也是屯长,也该做点事情。过几日,我会安排人召集几个村子的里长过来,正好商议下这事。”
徐婉茹当然知道自家二郎拿了官身,虽然只是个屯长,但论品阶,好歹也相当于个九品官。
“你想做什么?”徐婉茹疑惑道。
张和平微微一笑:“织布。”
就在当天里,张和平就安排人去给白云四村的里长送信,让他们三日后过来一趟。
朝廷的文书当然不会只送到张和平这里,白云四村的里长都有收到。
其实半月前就开始有传闻流出,说白云四村地处白云山下,又靠近洛河,位于战区边缘。
为了防备北原铁骑,这边要设“屯”。
几位里长也都有去“活动”了一下,但很明显,这屯长的位置就跟生铁一样,根本活动不开。
那时候,他们就知道,怕是有大人物早就预订了这位置。
之后朝廷一纸委任状下发,他们这才知道,一个叫张和平的被委任为“白云屯”屯长,掌四村的军政大权,并组建团练。
对于张和平的名字,这几位里长都有些耳闻。
赵世仁就不用多说,本就是白云村的人,还见识过张和平的杀伐果断,当然是很清楚。
而另外三位里长,更多的是从村民那里听说,白云村出了能人,兴建厂房招募工匠,给的工薪还不低,白云四村有不少人都在为他办事。
当然,之前也就是听说而已。
直到朝廷的委任下来,几位里长才知道,这位恐怕身后有大背景。
白云四村本就相隔不远,最远的也就是白山村,但步行也就三四个时辰。
第三日一大早,几个村子的里正就过来了,不过没有立刻见着张和平,四人都被安排在了赵世仁的宅院里。
“赵里长,这位张大人是什么来头?”白山村的村长周辰问道。
在收到张和平的传书后,几人都特意找人打听了下,不过得到的小心很有限,大家只知道张和平很年轻,年不及弱冠,很大方,而且似乎在县城那边还很有名气。
村里的人不懂文坛那些事情,两者都不在一个圈子,也就是村里有几个在私塾的孩子,偶尔听自家先生提起过。
这几位里长,自然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今日三位里长早早的就过来,就是想找赵世仁打听一番。
赵世仁是见识过张和平厉害的,当日要不是他服软,指不定现在都没有赵家了。
不知道张和平的意思,他哪里敢乱说话。
“呵呵,三位老哥,来都来了,一会儿见着不就知道了。”赵世仁故作神秘的一笑。
“老赵,你这就不厚道了,哥哥我现在心头没底,你给透露点,那位张大人召我们来,到底是想做什么?”白树村的里长曲康道。
听到这话,赵世仁也只是笑而不语,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不过内心底,却是忍不住吐槽着。
我又哪里知道那位爷想干什么,他就说安排在我家开会,其他一句话也没跟我透露。
赵世仁对张和平,情绪是有些复杂的。
这个眼看着长大的农家子,莫名其妙就一飞冲天了。
和旁人不一样,他是真的派两个儿子去县城打听过张和平的事情。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等两个儿子回来后,他才知道张和平这三个字,到底是代表着什么。
江陵第一才子,几篇诗文震得江陵文坛山崩地裂。
而关系更是通了天,据说跟国公府和郡王都有联系。
那之后,赵世仁就彻底老实了,就算是凤溪镇李家来人,他也都虚以为蛇,根本不搀和他们的事情。
四人没坐多久,外面就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赵世仁顿时站了起来,道:“快,诸位随我一起出去迎接张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