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他怎么做得到(1 / 1)

加入書籤

675

江南拿起激光笔,转身红色的光点精准地落在芯片模型的特定区域。

他没有使用任何夸张的辞藻,没有煽情的语言,从头到尾只有冷静到极致的专业阐述。但偏偏抓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注意力。

“……传统的硅基材料在物理特性上已接近极限,这是我们面临成本高昂和性能瓶颈的核心原因之一。而这次突破的关键,在于我们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复合纳米材料。”

江南放大了一个材料结构图,那是由数种元素以奇异几何形态构成的晶格。

“它并非单一替代材料,而是一种协同作用的‘异质结’系统。外层材料负责极高的电子迁移率,内层核心则专注于优异的散热和稳定性。通过精确控制沉积过程中的原子排列和能带工程,我们实现了在近乎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大面积、低缺陷率的生长,这直接将制造成本压低超过40%。”

最前排有个芯片行业教授忍不住上前一步,眼中精光爆射:“室温制备?低缺陷率?这……这简直是对现有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降维打击!江南,你是如何解决不同材料界面处的晶格失配和应力问题的?”

“通过引入一种自组装的单分子层作为缓冲和过渡,”江南利落得点头回应,随即当场调出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和电镜图像。“它就像智能的‘粘合剂’和‘应力调节器’,不仅能完美适配不同晶格常数,还能主动‘修复’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位错。这部分的具体合成路径和模拟算法,我已经整理在论文附录里。”

那位教授震惊得低语:“光是这项材料技术,就足以单独开辟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领域了,这简直是奇迹……”

回答完这一小插曲,江南继续讲解:“材料是基础,但真正的性能飞跃来自于架构革命。”他切换画面,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芯片内部架构图,“我们彻底摒弃了传统架构,其存算分离的模式在AI计算中已成为最大的能效瓶颈和速度枷锁。”

屏幕上,内存单元和计算单元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以一种极其复杂却又井然有序的方式紧密交融,如同大脑的神经元与突触。

“这是全新的‘异构融合存算一体’架构。”江南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激昂,“我们不再将数据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来回搬运,而是让计算直接在数据存储的位置发生。每一个存储单元,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计算单元。”

他详细阐释了其工作原理:“通过模拟人脑的脉冲神经网络特性,我们设计了一种事件驱动的异步计算模式。只有需要处理数据时,对应的计算单元才会被激活,极大降低了静态功耗。同时我们采用了多核众核的极简化设计,每个核心专精于特定类型的计算操作,通过一种动态可重构的片上网络进行高效互联和任务调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并行计算效率和能效比。”

江南的讲解极其深入,涉及了电路设计、微架构、编译器优化、甚至底层物理机制的创新,专业程度极高但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让即使非本专业的人也能听懂其革命性所在。

台下,无论是记者、学者、还是企业代表全都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一个字。

直播弹幕跑得飞快,清一色全是对江南的夸赞。

“不是,这是我配听的吗?江南真大佬啊。”

“卧槽!刚才提问的那个教授是厦大科学院院长啊,他刚说什么?说这个芯片足够单独开启一个诺贝尔奖领域?”

“这已经不是学霸了,这简直是天才!到底是谁说他考研作弊的,有这实力还要作弊?”

“给大佬跪了!我宣布以后我将奉江南为神!都是大四生他怎么那么牛逼!”

“……”

关容站在会场侧方的嘉宾区,看着台上那个光芒万丈掌控全局的年轻人,心中最后一丝幻想彻底破灭。

她曾经以为可以凭借资源和地位影响拉拢控制江南,但现在,关容不得不承认这条真龙早已挣脱一切束缚翱翔于九天之上,他的才华将会吸引全世界所有人的目光。别说是她,恐怕全球顶尖企业或首富也很难控制江南。

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她黯然地对身边张廷低声说:“我们走吧。”

本以为芯片这事也许她能谈谈合作或者分一杯羹,但现在看来,她远远不够格。

张廷转头看了眼大放异彩得江南,沉默得跟上关容的步伐。

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肖芙戴着口罩和帽子将自己藏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她贪婪地望着台上那个侃侃而谈自信从容的江南,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窒息到喘不过气。江南比她想象的更加优秀耀眼,而她自己却被捆在顾北舟编织的圈套里,连今她出来都是偷偷摸摸生怕被发现。她有预感,今天之后江南和她之间会拉开无法逾越的天堑,他们以后再无可能……

肖芙痴痴得看着江南,酸涩的眼泪一滴滴闷在口罩里。

距离肖芙不远处,江岚的脸色越来越白,手指深深刺入掌心。

她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也无法接受江南竟然真的做到了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不就是个略微优秀些的本科学生吗?怎么会突然做出困扰科研界许久、能引发全行业地震的人工智能芯片!他怎么配?!

江岚忍不住喃喃自语:“我都做不出来的东西,他怎么可能做得到?”

“……是不是吴风止?吴风止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让给他了?或者整个团队都在帮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