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古人看倭国奇葩政治,分层统治,层层架空:套娃界的天花板(1 / 1)
【结果宫女没摔自己摔了,这一摔直接就离开了人世。】
【63代冷泉天皇更是公认的精神病患者,没事就喜欢对着动物、镜子、空气说话,闭着眼睛说话,别人上朝他睡觉,别人睡觉他唱歌。】
【包括近代搞明治维新的明治天皇,一出生就体弱多病,基本上流行什么传染病就能得什么。】
【他一共有十五位子,5个男子10个女子,结果5个男子有4个都在当年怀孕、当年出生、当年天折,只有一个活到成年,结果也是体弱多病,精神不正常。】
【也有过天皇想要改变这一情况,跟臣子们进行了一系列严谨探讨,得出一个逆天结论。】
【既然是天神血脉那肯定和常人血脉不一样,所以频繁天折和患病是天神的旨意。】
【明治天皇时期樱花国终于引进了体检制度,所有皇室成员都进行了大规模体检,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性贫血。】
——“史上最离谱的自作自受,天道好轮回啊兄弟”——“原来是贫血啊,建议多吃点猪肝补补铁[狗头]”一—“近亲婚配的buff叠满了”
——“闭眼说话睡觉唱歌,这不就是现代人日常生活吗?他只是生错了时代”大唐位面。
“魏征,朕观倭国天皇的种种怪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他们这般近亲通婚,就会子嗣不旺、体弱多病。”
李二踱步于御花园26中,目光闪烁。
“陛下所言极是。据臣所知,倭国不仅天皇如此,他们贵族间也多有近亲婚配。”魏征捋着胡须沉吟。
“只是·...”“只是什么?”
“只是臣在想,我大唐宗室姻亲,是否也该有所规制?毕竟陛下也曾纳皇姑为妃.·.·.”李二神色一凛。
“你是说长孙皇后?她虽是我姑姑之女,但···”
“陛下勿怪,臣斗胆一说。您与皇后虽有血缘关系,到底还不似倭国天皇那般近亲。”“况且太子神武聪颖,公主们也都聪慧贤明,这便是最好的明证。”
“如此说来,倭国天皇竟将如此荒谬之事归结于天神血脉,还真是可笑至极。”李二负手而立。
“不过魏征,你方才所言倒是提醒了朕。宗室婚配一事,确实该定下规矩。子孙后代的事,马虎不得。”
“陛下圣明。”大明位面。
“张卿家,这倭国天皇还真是奇特。”
“瞧那位冷泉天皇,对着镜子自言自语,不睡觉唱歌,倒是有几分像朕。”朱翊钧斜倚在龙椅上。
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
张居正站在殿中捋了捋胡须。
“陛下莫要妄自菲薄。您不过是偶尔昼夜颠倒罢了,哪比得上他们...那股失态。”
“朕倒觉得这冷泉有趣,至少他活得畅快。不像朕,日日在这宫里被你们管着,连觉都睡不安生。”
朱翊钧扯了扯衣领。
“但为了看宫女摔倒,在地上撒滑石粉的天皇,最后自己摔死了,这事倒真是讽刺。”“陛下说得是。不过臣更关心的是,他们竟然把频繁夭折说成是天神的旨意。”
“若是我大明朝廷这般糊涂,不知要被言官们弹劾成什么样子。”
“张卿家,你说他们既然已经发现是遗传性贫血,为何不想办法改善?”朱翊钧突然坐直了身子。
“这便是他们的愚昧之处。明明知道是血脉的问题,却偏要冠上神的名义。”“倒让朕想起了祖制。”
朱翊钧摇头叹息。
“这些规矩,有时候真不知是好是坏。”殿外传来了更夫打更的声音。
朱翊钧这才发觉又到了该批阅奏章的时辰。张居正适时地退了出去。
留下朱翊钧一个人。
对着案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发愣。
大唐古人们谈论着天幕上倭国天皇的种种怪事。不少人摇头感叹这般荒诞之事。
竟也能发生在一国之君身上。
“这般说来,我大唐的皇帝倒是英明得多。”
“可不是嘛,听闻他们那边连个太医院都没有,直到明治时期才开始重视医道。”人们谈笑间颇有几分优越感。
毕竟大唐太医署名医云集。
单是《千金方》一书。
就足以让人自豪。
“听说他们那边,权贵之家也是如此近亲通婚,也不知是何道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怕不是为了保住家族血脉。”
【有人可能想知道天皇的地位如何,想必很高吧?】
【但准确来说他们不是统治,而是被统治。】
【自天武天皇开始,一直到明治天皇即位,中间一千多年,真正属于天皇统治的时代满打满算也就三五十年。】
【其余都是将军、幕府、权臣、外戚的统治时间,还可能是分层统治。】
【就拿镰仓时代来说,天皇被幕府将军架空了,将军被北条家族架空了,北条又被嫡系架空了,嫡系又被家臣架空了。】
【这种层层架空的环境又造成十分矛盾的现象,乍一看没有任何一股势力能完全推翻天皇或逼迫天皇退位,但仔细一看任何一股势力又都能坐到天皇头上。】
南宋位面。
赵昺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天幕上的内容让他感触良多。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朕登基时年仅四岁,大权旁落,如今虽已弱冠,却也只是个徒有虚名的天子。”“贾似道掌控朝政,元人在北方虎视耽耽,朕又何尝不是被层层架空?”
“陛下···”
“你且莫劝。倭国天皇连个军队都调动不了,朕这个南宋皇帝,不也是眼睁睁看着贾似道把国库耗空,却无力阻止?”
“贾似道虽然专权,但到底不敢明目张胆地废黜陛下。”
“是啊,就像那幕府将军一样。他们都明白,皇权是块遮羞布,谁也不敢撕破。朕倒宁愿他们干脆些,也好过这般进退维谷。”
赵昺苦笑着摇头。
他知道自己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元军的铁蹄已经越来越近。
这偌大的江山。恐怕保不住了。
【这也导致出现一个叫做‘天皇御谋反’的概念。】
【就比如说一群百姓受不了天皇统治起来造反,结果发现冲在第一的就是天皇,这就有点陛下何故谋反?’、‘锡悦戒严’的味道了。】
【更离谱的是没有武士会听天皇的命令,因为受到幕府管制,没有百姓会听天皇的号召,因为管理他们的是幕府将军。】
【比起将军,天皇离他们太远了,孰轻孰重还是能分清的。】
【所以无论哪个朝代的贵族都会选择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天皇,成为天皇的岳父,然后再理所当然控制皇权。】
【不过这种嫁女儿的方法也从一定程度减少了皇室内部婚配的频率,每次出现权力更迭,天皇都会有一个新岳父。】
【一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明治天皇终于掌握了樱花国的大权,结果刚传两代就出现一个天皇之皇,一个太上皇,于是天皇又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
——“权臣:我的意大利炮已经瞄准了天皇···的岳父位置”
——“这个‘天皇御谋反笑死我了,什么叫自己造自己的反啊233”
——“镰仓时代:套娃界的天花板,熊国看了都说好”
一—“这简直是最强打工皇帝,上面有老板下面没员工”大宋位面。
“秦爱卿,这倭国可真是有趣。他们的天皇,竟比朕这个南迁天子还要窘迫。”赵构摇着羽扇。
眼中带着几分玩味。
“陛下莫要妄自菲薄。我大宋虽暂居临安,但陛下终究掌握着朝廷大权。哪像那国天皇,空有其位。”
秦桧正襟危坐道。
“联倒觉得他们那个‘天皇御谋反十分有趣。一国之君竟要靠造反来表达诉求,这般荒谬之事,也只有倭国才有。”
赵构起身踱步。
“不过他们那个幕府制度··”“陛下是在想岳飞?”
“秦爱卿果然明白朕的心思。朕在想,若是岳飞北伐成功,他会不会也像那幕府将军一样?
赵构停下脚步。凝视着殿外的雨景。
“陛下多虑了。岳飞已经伏法,如今朝野上下,无人不以陛下马首是瞻。”
“话虽如此,但联看那倭国,权臣外戚,一个个都想坐到天皇头上。他们那种层层架空的把戏,倒让朕想起了金人逼迫二圣北狩的时候。”
“陛下,至少我们现在还能主导朝政。您看他们的天皇,连个像样的军队都没有。”
“这倒也是。不过明治天皇倒是厉害,竟能夺回大权。可惜好景不长,又回到了老样子。赵构摇头轻叹。
殿外的雨势渐大。
滴答声敲打着临安行宫的琉璃瓦。赵构望着雨幕。
不知在想些什么。
秦桧适时地退了出去。留下赵构一人。
静静地看着窗外连绵不绝的江南烟雨。
大清位面。
“倭国天皇当真有趣,虚有其名,实无其权。”乾隆放下手中的茶盏。
“朕统领八旗,掌控天下,他们却连个像样的军队都没有。”
“皇上英明。他们那个幕府制度,说到底不过是僭越逆贼,哪比得上我大清的体统。”和珅揣摩着圣意。
“为何这些幕府将军,明明掌握着实权,却从不敢废黜天皇呢?”乾隆的目光透过圆明园的湖面,似乎在思索什么。
“这大约是因027为天皇在他们心中还有几分神性。就像皇上既是天子,又是满蒙回藏的共主一般。”
“这些权臣,一个个都把女儿送进皇宫,倒是打得好算盘。”
乾隆端详着手中的玉如意。
“这般频繁更替岳父,朕还是头一次见。”
“他们那个明治天皇倒是扭转了局面,只可惜··”“可惜什么?”
“可惜到了他孙子手上,又变成了虚位。这般朝令夕改,实在是......”
和珅斟酌着词句。
“这正如汉朝的外戚专权。不过倭国更绝,竟然层层架空,连个军令都发不出去。”乾隆摇了摇头。
“什么‘天皇御谋反’,简直闻所未闻。”古人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天幕。
谈论间都不免带着几分庆幸。生在这大宋朝。
虽说文官势大。
可到底还有个能做主的皇帝。
“这些外戚权臣倒是个个都精明得很。”
“可不是,嫁个女儿就能掌权,这买卖也太划算了。”宋人就爱谈论政事。
此刻更是兴致勃勃。在他们眼中。
这般荒诞的统治方式。简直比话本子还要离奇。虽说大宋朝里外戚也不少。
可至少还轮不到他们直接发号施令。
“听闻他们那边的官员都是世袭的,这不是成了一潭死水?”
“可不是嘛,我们好歹还能靠科举出人头地。”
大明位面。
“李善长,朕看了这倭国天皇的事,倒是想起了以前。”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牙牌。
“陛下的意思是···”
李善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圣颜
“这些权臣外戚,一个个都想着把持朝政。朕打天下的时候,就见过不少这样的人。”朱元璋目光如炬。
“他们那个幕府制度,说到底不过是换了个法子钻营。”刘伯温在一旁接话
“陛下说得是。这些人无非是想着借天皇的名义行事罢了。
“你们可知道朕为何要定下这么多规矩?就是要杜绝这些投机钻营之辈。”朱元璋站起身来
“他们那个天皇,被人架空也就罢了,竟然还要靠自己造反。这是何等的荒唐!”“那明治天皇倒是···
刘伯温话未说完。
突然看见天幕上闪过新的画面。“咦?这不是···”
朱元璋目光一凝。
盯着天幕上浮现的新内容。。
殿内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天幕上金光闪耀。
赫然显示着。
《他,千古逆袭第一人!》朱元璋坐回龙椅。眼中泛起异样的神采。
从一个贫苦孤儿到九五之尊。
这段往事即将重现天幕之上。
作为故事的主角。他要看看这天幕如何讲述自己的传奇人生。
视频标题:【他,千古逆袭第一人!】
【元至正四年四月初六,父亲饿死,四月初九大哥饿死,四月二十二母亲饿死。】
【对元末的汉人来说这种事很常见,还没饿死的重六和重八正面临一个更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