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听壁角(1 / 1)

加入書籤

南宝绑发带的手停了一下,飞快地绑好头发跑到后院,对东宝道:“娘说要去大娘家。”

东宝:“真的?”

正说着,就听见娘在院子里喊:“孩子们,准备下出门了。”

两个孩子面面相觑,今日早食粥还挺稠的,娘又敲了两个鸡蛋,他们还以为娘会像以前一样让他们挺一天再说。

钟小小给孩子擦脸时,发现他们不但衣服破旧,连草鞋都快磨破了。

按照郑氏的说法,原身的娘为了盖新房,给儿子娶媳妇、生大孙子,从她这里占了不少便宜,自己和三个继子却饿得营养不良、四肢水肿。

钟小小思忖,说不定莫战北一去打仗,原身的娘家人就说她一个女人独门独院的护不住这些银钱粮食,让她把粮存放到娘家去,对外就说替她保管。

家里这样子,估计已经拖得挺久了,至少她这次去,肯定能要到粮。

至于能要多少,就看她自己本事了。

*

遥远的玄月关外。

阴云密布,已是朝阳初生的时刻,厚厚的云层却投不进一丝微光。

西金人摘下头盔,他们的头发像鸡冠一样,两侧剃光,中间的发束起,有的喜欢编成小辫缀在脑后。

骑马冲锋的时候西金人喜欢光着膀子,一来盔甲太重,会减缓他们前进穿插的速度,二来显示他们无畏大佑朝骑兵长枪和斩马刀的勇气。

慕容青接过同伴抛来的水囊,抿了一口。

一股热辣直接冲入腹中,大佑朝的粮食酒果然够劲。

他站在尸山上大吼一声:“嘿!都给我认真打扫战场!”

部下们应了一声,在搜罗完死者身上的战利品,扒下他们的盔甲、皮靴、腰带后,再拿起大刀给狠狠地补上一刀。

慕容青喊完,挎着大刀从尸山上走了下来。

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尸山在他踩过之后,微微动了一下。

*

钟小小把小妹放在背篓里,早上还是有些凉,拿了她的小被子给裹上。

钟小小一边给小妹裹被子,一边看着她粉粉的小脸,捏胳膊比东宝南宝结实些。

好好的孩子,可惜是个哑的。

她关于小妹的记忆也很模糊,只有几个不连续的片段,依稀记得莫战北把孩子抱回来时,孩子是有哭声的,后来不知怎么就哑了。

哑分生理性和心理原因造成的,现在也不方便细问,当务之急要先填饱肚子。

原身的娘家离得不远,出了村子往西约莫一刻钟就到了。

一开始说要去外婆家,俩宝还是高兴了一下,不过越是离外婆家近,两人的气压就越低。

东宝抿着唇低头不语,默不吭声地走在她身边。南宝手里拿着了根树叉子,一路的花花草草都遭了灾。

娘家新盖的房子,远远望去青砖黛瓦,在村里一众土坯房里特别醒目。

快到门口时,钟小小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护院的小黑见她带了三个孩子来,摇着尾巴跑出来迎她。

钟小小摸了摸它下巴,随后给孩子招招手,跟着进了院子。

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鸡屎味,一大早院子也没人打理。

院墙上晒着一张破渔网,一辆板车停在墙根下。

冯氏正在灶间里煮鸡蛋。

“这是娶媳妇儿吗?这是娶了个祖宗供着呢……”冯氏嘀嘀咕咕道,“哪家新媳妇儿不是一大早就要起来做早食?就她矫情,说晚上要奶孩子起不来…起不来还要吃红糖鸡蛋水…

有鸡蛋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煮老了也不行……不气不气,我这不是做给她吃的,是做给我大孙子吃的……”

冯氏不知道,此时钟小小正站在灶间外听壁角。

钟小小给两个孩子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东宝南宝脸上的神情,十二分的惊诧,像是从来没有认识过她一样。

娘以前回娘家,都要干很多活。

冯氏不让两个孩子喊她外婆,对他们也是非打即骂。

钟小小没有原身的记忆,她看《乡村爱情》里刘能就很能听壁角,因此收获好些个有用的情报。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听冯氏这么一通嘀咕,看来她用压榨女儿的银钱给儿子娶了个“好”媳妇。

正听着,就听见有人喊了声“大丫回来了啊。”

钟小小回头一看是村里一大娘,正扛着锄头准备下地。

钟小小抬手招呼道:“婶子,早上好啊。”

她不招呼还好,一招呼大娘人一趋趔,好悬没摔一大跟头。

这是钟家那大丫头吗?

大娘细瞧了瞧,这孩子啊命苦,在钟家那是当牛做马。

冯氏使唤她跟使唤牲口似的,从小挑水、下地的重活,这孩子可一样都没少干啊,可大丫是个女娃啊,就这样每次打她家门口路过,都没少听冯氏骂她。

骂得孩子都抬不起头,平时走路都是低头,跟人说话也是,闷不吭声的,也不敢正眼瞧人。

钟小小猛得来这么一下,把她吓一跳,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眼前的钟大丫,笑得那叫一个灿烂,农活干得多皮肤黑,一口白牙亮得晃眼。

仔细一看大丫模样长得挺俊,怪不得能被莫家二郎瞧上,嫁到隔壁村住砖头大房,可惜……

大娘正瞧八卦呢,就听冯氏“嗷”一嗓子:“死丫头知道回来了?

你咋不带着你那三个小崽子死在小墅村,还知道回来回来?”

南宝发誓,在大娘吼出这一嗓子的时候,娘的脸上闪过了一丝杀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