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几分钟内高度骤降几千米,这不是飞机是过山车(1 / 1)

加入書籤

不过很快。

客舱里的乘客们就已经‘嚎’不出来了。

因为这架空客a300客机的机腹撞上了‘死神’无人机机翼。

导致飞机的增压系统等出现了故障。

现在机舱内氧气在短时间内就已经逃逸一空。

客舱里哪还有氧气?

人没有了氧气,就跟鱼没有了水。

哪怕短时间内死不了,也会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再加上机长陆轻舟为了缓解飞机释压带来的威胁。

现在已经向前下压操作杆。

驾驶这架空客a300客机像炮弹一样朝着大海俯冲。

缺氧和飞机高度急速下坠,带来的生理反应是剧烈的。

所以客舱内。

几乎所有乘客都感觉自己的耳膜快炸了。

胸口处似乎压了一座大山。

连气都喘不过来。

哪还有力气‘嚎’?

噗~~~~

座位头顶上氧气面罩大面积脱落。

但是现在几乎没有谁顾得上扣上氧气面罩。

所有人都被急速下坠带来的过载死死的压在座位上,动弹不得!

嘭!

过道上的小推车狠狠的撞在了前舱舱壁上。

推车上的饮料和饮用水瞬间撒得到处都是。

头顶上的行李也纷纷从行李架上滚了出来,砸得到处都是。

如果世界上有末日航班。

那么此时的东方mu539一定会全票通过入选。

不只是乘客。

就连空姐都处于懵逼状态。

这不怪她们不专业。

而是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太突然。

混乱还在持续。

足足过了十多秒。

乘务长孙洁终于从过道上爬了起来。

只见她双手死死的抓着座椅靠背,带着哭腔朝着所有人大声道,“快,快戴好氧气面罩。”

“固定好自己。”

“飞机正在急速下高度。”

“把氧气面罩戴好。”

“带孩子的旅客照顾好孩子~~~”

这时候。

其他空姐也终于反应了过来。

赶忙朝着自己号位的乘客大声呼叫道,“戴好氧气面罩。”

“系扣好安全带。”

“飞机正在急速下高度,固定好自己。”

她们也很怕。

因为现在谁都不知道这架飞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如果再不提醒旅客戴好氧气面罩。

长时间处于缺氧环境是可能造成脑死亡甚至直接死亡的。

换句话说。

氧气面罩大面积脱落就是信号。

作为空乘人员。

他们必须在这个时候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因为飞机释压、缺氧。

是会死人的!

至于飞机释压为什么会对人构成生命威胁?

解释起来挺麻烦的。

用一句话概括

——海拔高的高空空气稀薄,缺少氧气。

但是人类没有氧气是活不了的。

但是飞机,尤其是客机的巡航高度又都是在八千多米到一万一千米左右。

这么高的高度。

哪还有多余的氧气供人类呼吸?

所以如果客机想要长时间在万米高空之上飞行,又对飞机上的人不构成生命安全,那就需要安装增压系统。

增压系统是客机保障飞行安全和乘客舒适度的关键设备,其核心作用就是当飞机升至高空时,维持机舱内适宜的气压和氧气含量。

其原理就是通过发动机压缩段引入空气,经过处理后送入机舱,使得机舱内气压保持在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通常相当于2000米到3000米的气压。)

增压系统又通过控制舱内气压,间接保证了氧气分压,避免乘客和机组人员因为缺氧产生头晕、呼吸困难等生理反应。

如果增压系统出现了故障。

就是飞机释压。

客舱释压超过一定的阀值。

所有座位头顶的氧气面罩就会自动打开脱落。

飞机释压分为快速释压和缓慢释压。

快速释压是增压系统失效或者机体遭到严重损坏。

导致客舱气压失衡和氧气迅速逃逸。

如果客机遭遇快速释压。

需要所有人戴好氧气面罩,同时迅速下高度到3000米左右空域。

机组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迫降。

不过如果飞机遭遇了快速释压,一般都会伴随着其他更严重的机械故障或者事故。

所以快速释压反而可能是最好解决的故障。

至于缓慢释压。

则是增压系统出现故障,所以导致客舱氧气缓慢逃逸。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缓慢释压毫无威胁?

错了!

很多时候飞机遭遇缓慢释压,但是主控系统并没有进行故障提醒。

导致机组和飞机上其他人并没有察觉到氧气减少。

就跟温水煮青蛙似的。

而当有人察觉飞机遭遇缓慢释压时,可能已经晚了。

飞机上的所有人可能都因为缺氧陷入昏迷,甚至死亡了。

2005年塞浦路斯的太阳神航空,就曾因为飞机缓慢释压,酿成了一场惨烈的空难事故。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

——幽灵航班太阳神522号。

东方539航班遭遇的不是缓慢释压,而是快速释压。

所以机长陆轻舟第一时间就有了应对之策。

但是还是那句话。

一般遭遇快速释压的飞机,‘快速释压’反而是最容易解决的故障。

下高度到3000米空域即可。

但是等飞机下到3000米空域。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因为造成飞机快速释压的原因,往往都是增压系统突然失效或者机体遭到严重损坏。

东方539航班恰好就是后者!

此时。

这架空客a330客机的驾驶舱里。

彷佛已经沦为了土味十足的乡镇ktv包房了。

各种故障提示灯一直闪烁不停。

把陆轻舟和赵轩雪白的脸庞都映衬成了血色。

除了故障灯闪烁。

还有刺耳、尖锐的警报声。

Overspeed(超速)、Masterwarning(主警告)和Alttude(高度提升)先后响起。

但是这些警报声都不是最致命的。

当陆轻舟听到了飞控系统接连响起了‘Bankanglebankangle’(角度过大)和‘Don’tsink’(不要下压)的警报声时。

条件反射似的向后上拉操作杆。

滋滋滋~~~滋滋滋~~~

刹那间。

他清晰的听到了一股让人牙酸的金属扭曲的声音。

这是向下俯冲带来的巨大惯性和飞机机体之间的博弈。

好在陆轻舟时机把控的很好。

所以双方的博弈并没有让这架飞机直接就在空中散架。

“高度!”

他朝赵轩厉声道。

“6100米。”赵轩立即回答。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

陆轻舟就驾驶着飞机从一万米高空骤降4000米,来到了6000米空域。

但这远远不够。

距离安全高度还有3000米。

所以陆轻舟咬了咬牙。

马上又向前下压操作杆。

驾驶着飞机开始了第二轮俯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