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长尾显长(1 / 1)

加入書籤

“鄙人长尾新八郎显长、参见远江守庆赖殿下!”一见面,那文士便客客气气的朝林政行了一礼!

“长尾显长?!!”听到这个姓氏,林政直接脱口而出:“越后长尾氏?”

也难怪林政如此激动,实在是越后长尾氏太有存在感了,他们的家督长尾景虎、便是日后的军神——上杉谦信!

不过,出乎预料的是,长尾显长郑重的摇了摇头:

“非也,受古河公方之委任、吾家世代为御料所——下野足利庄之代官,是为足利长尾氏;

不过,家祖长尾景忠与越后长尾氏之祖长尾景恒乃同胞兄弟,是以…两家关系倒也还算密切;

不知…殿下突然问及此事,莫非是有什么故人、出身越后长尾氏?”

足利长尾氏?跟越后长尾氏还是亲戚?

别的不好说,但攀亲戚的本事、这个长尾显长绝对了得!

想想看,足利庄只是镰仓郡下面的一个村庄;按理说,他们就算不叫“下野长尾氏”、也该叫“镰仓长尾氏”才对;

可他们偏偏自称“足利长尾氏”,这换成不知情的,没准还会以为…他们是足利家的一门众呢?

至于跟“越后长尾氏”是亲戚,谁知道是几百年前的亲戚?在这种“父慈子孝”的年代,谁还拿这种亲戚当回事?

可长尾显长却说的理直气壮,还一本正经的反问自己、是不是认识越后长尾氏的人?

若是自己真告诉他某个人名,没准这家伙还能再胡诌一通、继续攀关系来搏自己的好感呢?

思及此处,林政自然不再延伸,只是尬笑着摆摆手、便岔开话题:

“本殿只是一时兴起、随口一问,显长大人莫怪;

话说回来,前日本殿去“策论”赛场处视察时,阁下当时写的文章是…”

“《武家要略》!”

长尾显长立刻从怀中摸出一卷略微发黄的文书,恭恭敬敬的奉到林政面前来:

“这是鄙人昨晚在宿屋重新誊抄的,文稿略带潦草、还望殿下海涵!”

重新誊抄的?难怪这纸张微黄呢?敢情是手头有点紧、买了便宜的纸张进行誊抄?

不过…这态度还是极好的!

比起那揣着稿子直接过来的北野定实,长尾显长明显就稳妥多了:

他参赛的文稿正常上交,那就还有胜出领赏的机会;

而重新誊抄一遍、又可以在自己这儿刷刷好感,又增加了他胜出领赏的概率!

如此看来,十足的官场老油条!

万千思绪闪过,林政还是伸手接过他递来的文稿,缓缓摊开、细细的阅读起来。

开篇部份,与林政之前看到的也是大同小异。

先吹捧土岐氏的辉煌历史,再对照他们的衰败、以此来论证他的论点:现在的土岐氏对幕府“不够忠诚”!

有趣的是,后文里头、他并未用长篇累牍来说明土岐氏应该如何向幕府效忠,反而是强调向幕府效忠能获得何等好处?

首先,自然是恢复土岐氏曾经的“三职七头”之身份,甚至还可以恢复他们在越前跟尾张的守护职!

其次,如果他能匡扶古河公方、让其摆脱后北条家的控制,甚至有机会成为关东侍所所司!

“嗯?”林政差点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古河公方?!!”

反复确认两遍后,林政只觉得感觉自己脑袋尖尖的:这怎么说到古河公方去了?这剧本明显不对啊!

自室町幕府成立之初,由于足利家的大本营就在关东地区,足利尊氏便把关东视为京都幕府的基本盘;

为此,在成立幕府后,他便在同一时期成立了镰仓公方,由弟弟足利直义坐镇关东地区;

后来尊氏与直义兄弟反目,尊氏在杀死弟弟后、便又安排了次子足利基氏出任镰仓公方、继续镇守关东。

然而,在足利尊氏死后,凭借着手中掌握的强大力量,镰仓公方开始尾大不掉、甚至觊觎起京都的将军之位;

到后面,甚至还出现几代镰仓公方千方百计上洛、最终与幕府将军决战于京都的局面!

结果不出预料的,镰仓公方输了,并被迫将居城迁移到古河、成为了古河公方;

这还没完,连他们在关东地区的权柄也被砍掉一半、分给了幕府将军另立的“堀越公方”!

换而言之,此时的古河公方根本代表不了整个关东地区,更别说、美浓本就不属于关东地区…

更致命的是,此时的古河公方已经是后北条家的傀儡了,他又凭什么授予自己关东地区的权柄呢?

“咳…咳咳!”

长尾显长老脸先是微微一红,随即便又清了清嗓子、强撑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

“殿下问得没错,鄙人说的…正是古河的公方殿下!

殿下想想看,土岐氏源出清和、昔日又位列‘三职七头’,乃是足利一门之武家栋梁!

只可惜,自那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上位后,对土岐氏之打击、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以至于土岐氏衰落至此,即便殿下您自己、恐怕也难以助土岐氏再创辉煌吧?”

说到这里,他先是摇头叹气、露出几分遗憾的神色,随即又话锋一转、慷慨陈词道:

“然则…花有重开日!眼下、便是殿下您重振土岐氏的大好机会!

如今公方殿为北条氏所挟持,号令难出居城;关东诸豪如佐竹、里见、宇都宫、结城等又自私自利、不堪大用;

若殿下能念及旧谊、以美浓之力助公方殿重掌权柄,鄙人敢以人头担保、公方殿一定会给您一个幕府重职!

届时,莫说振兴土岐氏、收回越前及尾张两地之守护,便是那关东管领之位,也未尝不可一觊呀?”

好家伙!

见过忽悠的,就没见过这么能忽悠的!

刚刚还只是侍所所司之位,现在连关东管领都敢拿出来吹了?再让他吹下去、怕是要请自己去古河当公方了吧?

林政连忙抬起手来,一把止住他后面的话:

“且慢!显长大人,您只是足利庄的一位代官,您让本殿如何相信…您可以代表古河公方殿下呢?”

“不不不!您…您误会了!”长尾显长连忙摆了摆手、一脸认真回道:

“鄙人不仅是足利庄的代官,还是足利学校的教习,负责指导藤氏殿下学习《诸法度》及儒学经典。”

藤氏殿下?哦!是古河公方足利晴氏的长子——足利藤氏啊!

想到这儿,林政眼珠子顿时又是一转:

没想到,这长尾显长不仅是个大忽悠,还是个学富五车的儒学大佬?还通晓幕府的《诸法度》?

再想想,他区区一个教习,却还不辞辛苦的跑来美浓、替古河公方来游说自己,也算是难得的忠臣了;

而这样一个集忽悠与忠心于一体、又有学识又懂得官场的老油条,可不正是自己最欠缺的人才嘛?

这样的人才,跟着古河公方就太浪费了,还是留下来、为自己的大业发光发热吧!

当即,林政便再度开口:“倒是没想到、显长大人还是学富五车的大儒?实在是失敬失敬!”

“不敢不敢!”长尾显长连忙摆摆手,一脸谦逊的看着林政:“那不知…殿下对鄙人方才所说的?”

“您说得对!这匡扶幕府、协助公方殿下重振幕府威严,乃是我土岐氏不可推辞的重任!”

林政拍了拍胸膛,等长尾显长脸上露出喜色,他才毫不犹豫的、又是话锋一转:

“不过…如今美浓初定、百废待兴,本殿便是有心相助公方殿下、也无力出兵相模;

不如这样,您替本殿修书一封、请公方殿下暂且忍辱负重,待本殿稳住局面、必率大军前往助他,如何?”

“啊?这…这…”长尾显长脸色顿时一僵:“这…那…殿下,您这…美浓的局面、不是稳定下来了吗?”

“稳定下来?不不不!”林政立刻把头摇成拨浪鼓:

“如今的美浓,内有斋藤义龙叛上作乱、外有尾张织田家、越前朝仓家虎视眈眈,可谓是内忧外患;

此外,领内豪族暗流涌动、武士们也各存心思,让本殿处处捉襟见肘、难以作为;

也正因此,本殿才会召开这文武大会,希望能吸引到各项人才、助本殿早日重建秩序…”

说完,林政又将目光投向他、装作一副苦恼的模样:

“只可惜…本殿麾下都是些只知道上阵厮杀的莽夫,却无人能为本殿定下法度、使领地重归安定…”

“定下法度?”长尾显长一听,顿时露出古怪神色:“殿下,您为何不直接采用幕府《诸法度》呢?”

“本殿倒是想啊?可本殿也不知晓、这幕府《诸法度》都有哪些条例…”

林政摇头晃脑一番,猛的、又露出后知后觉的惊喜之色:“等等!显长大人,您方才说…您负责教导儒学跟?”

“《诸法度》。”长尾显长立刻挺直腰板:“若殿下有需要,鄙人可修书一封、从足利学校中着人抄录一份送来。”

“抄录?不不不,这来来回回送信多耽搁时间?便是本殿等得起,公方殿下也等不起啊?”

林政一脸凝重的摇了摇头:“不如这样,便由您…来帮本殿修缮这美浓《诸法度》,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