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新专(1 / 1)

加入書籤

电影结束后,灯光亮了起来,两人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坐在位置上,等其他观众都走了,才慢慢站起来。

“时间不早了,”周子瑜看了看手机,小声说,“我明天早上要飞韩国,得回去收拾东西了。”

沈复的心里突然有点失落,像被什么东西空了一块。他点点头,声音有点低:“好,我送你回去。”

两人走出电影院,凌晨的香港街头已经没什么人了,只有路灯还亮着,映着他们的影子。

路上偶尔有出租车驶过,沈复想拦一辆,却被周子瑜拦住了。“我们走路回去吧,”她说,“我想再和你多待一会儿。”

沈复点点头,和她并肩走在街头。

两人没有说话,只是偶尔会碰一下对方的手,或者看一眼对方,眼里满是不舍。

走到周子瑜住的酒店门口时,两人都停下了脚步。

“我到了,”周子瑜说,声音有点低,“你也要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要回剧组。”

沈复点点头,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小的盒子,递给她:“这个送给你,上车再看。”

周子瑜接过盒子,紧紧握在手里,她抬起头看他,眼睛里满是不舍:“那我走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别熬夜拍戏,记得按时吃饭。”

“你也是,”沈复说,“回韩国后,打歌别太累,记得想我。”

周子瑜点点头,突然伸出手,抱住了他。

她抱得很紧,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声音带着点哽咽:“下次见面,别让我等那么久好不好?”

沈复也紧紧抱住她,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声音有点沙哑:“好,我尽快找机会去看你,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两人抱了很久,才慢慢分开。

周子瑜转身走进酒店,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他一眼,挥了挥手:“再见。”

沈复也挥了挥手,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酒店门口,才慢慢转身离开。

他走了几步,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周子瑜发来的消息:“盒子里的项链我很喜欢,谢谢你。我会一直戴着的,等你来看我。”

沈复笑着拿出手机,回复:“喜欢就好,我也会一直等着和你见面的。”

他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那里戴着一条和周子瑜同款的项链,只是吊坠上刻着彼此的名字缩写——那是他特意定做的,希望能像这条项链一样,把两人紧紧系在一起。

第二天早上,沈复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剧组。

他坐在保姆车里,看着窗外香港的风景,心里满是不舍,却又带着期待。

手机里有周子瑜发来的消息,说她已经上飞机了,还发了一张飞机窗外的照片,配文:“等我回来,我们再一起去迪士尼。”

沈复笑着回复:“好,我等你。”他把手机放进口袋里,摸出那颗周子瑜送的薄荷糖,剥开吃了一颗,清凉的甜味蔓延开来,心里暖暖的。

回到剧组时,张导已经在等着他了,看到他回来,笑着说:“怎么样?领奖的感觉不错吧?庆功宴我已经安排好了,就等你回来。”

沈复笑着点头,拿出手机,给张导看了他和成员们的合照,还有和周子瑜在迪士尼拍的照片(当然,他只给张导看了自己一个人的)。

“这次真的很开心,”他说,“谢谢张导让我去参加颁奖典礼。”

“跟我客气什么,”张导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拍戏,等这部戏拍完了,给你放个长假,让你好好休息一下。”

沈复点点头,心里想着,等放假了,一定要去韩国看周子瑜,带她去吃她喜欢的火锅,带她去逛她想去的地方。

他看着剧本,里面夹着那张和周子瑜在消防通道拍的照片,嘴角忍不住微微上翘。

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但他相信,只要他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他们能站在阳光下,牵手拥抱,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爱情。

夜晚的剧组很安静,沈复坐在化妆间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脖子上的项链闪着微弱的光。

他拿出手机,给周子瑜发了一条消息:“我已经回剧组了,一切都好。你那边怎么样?记得好好休息,别太累。”

没一会儿,手机就亮了,周子瑜回复:“我已经到韩国了,刚回到宿舍。你也要好好拍戏,别太辛苦。等你有空了,我们视频。”

沈复看着回复,笑着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

清晨六点的横店,雾气还没完全散,像一层薄纱裹着整个片场。

道具组的师傅们已经推着板车在铺石子路,板车轱辘压过地面的“咕噜”声,混着远处传来的公鸡打鸣,成了片场最早的闹钟。

沈复到化妆间时,暖光灯刚被打开,橘色的光洒在一排排化妆镜上,映得镜前的胭脂盒、发簪都泛着柔和的光。

“早啊沈复!”化妆间里,负责给他做造型的王姐已经坐在椅子上调粉底,见他进来,笑着递过一杯热豆浆,“张导特意让食堂留的,说你最近赶戏辛苦,多补点热的。”

沈复接过豆浆,指尖触到杯壁的暖意,心里也跟着暖了。

他把背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拉开拉链,露出里面夹满笔记的庆余年剧本——昨晚收工后,他又对着分镜稿标了半宿,哪场戏要注意眼神转换,哪句台词要压低声线,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圈了出来。

“王姐早,”他笑着坐下,把剧本放在化妆台上,“今天要拍范闲和林婉儿大婚那场戏的配角戏,我得提前再顺顺词。”

王姐一边给他涂粉底,一边点头:“我知道,昨天听张导说,最近要加快进度,争取下个月把主要配角的戏份都拍完。你这戏服昨天刚熨过,等会儿穿的时候小心点,别勾到道具。”

她说着,指了指旁边挂着的天青色锦袍——那是沈复饰演的“范思辙”的常服,领口绣着精致的云纹,下摆缀着细碎的银线,是道具组特意根据角色性格定制的。

沈复刚把豆浆喝到一半,化妆间的门就被推开了,张若云穿着一身月白色戏服走进来,头发还没梳,手里攥着半块面包,嘴里还嚼着。

“早啊各位!沈复,你来得挺早,正好,等会儿拍大婚那场戏前,咱们把‘书房议事’的对手戏再顺一遍?我总觉得最后那句‘天下人皆为棋子’的语气还差点意思。”

沈复立刻点头,把豆浆放在桌上,拿起剧本:“好啊,我也正想跟你聊这个!我觉得范思辙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带着点无奈,毕竟他虽然帮范闲,但也不想看到太多人受伤,所以语气里得软一点,不能太硬。”

张若云在他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把面包纸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接过沈复递来的剧本,指着其中一段:“我也是这么想的!昨天跟李吣对戏的时候,她还说,咱们俩这场戏要是能演出‘表面对立,实则共情’的感觉,效果肯定更好。”

他顿了顿,又笑了,“对了,昨天拍你跟林婉儿的对手戏时,你那句‘姑娘可知,这京城最危险的不是皇权,是人心’,说得我都起鸡皮疙瘩了,张导当场就喊‘过’,还夸你入戏快。”

沈复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主要是李吣姐带得好,她跟我对戏的时候,眼神特别有戏,我一下子就能代入进去。”

正说着,李吣也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保温袋,看到他们俩在对剧本,笑着走过来:“聊什么呢这么热闹?是不是在说我坏话?”

她把保温袋放在化妆台上,打开,里面是几杯热姜茶,“昨天听场务说晚上降温,我让助理煮了点姜茶,大家都喝点,预防感冒。”

她给沈复和张若云各递了一杯,又给王姐也塞了一杯:“沈复,你昨天拍夜戏的时候,我看你有点咳嗽,多喝点姜茶,别冻着了。”

沈复接过姜茶,心里暖暖的:“谢谢沁姐,我没事,就是昨天风有点大,呛了几口。”

李吣在他旁边坐下,拿起自己的剧本,翻到“大婚”那场戏的页面:“等会儿拍大婚戏的时候,你要注意站位,别挡到范闲的镜头,毕竟这场戏的主角是他和林婉儿。

不过你的角色虽然是配角,但也是推动剧情的关键,所以眼神一定要到位,让观众能看出你心里的想法。”

沈复认真地点头,把李吣的话记在心里:“我知道了沁姐,昨天我已经跟副导演对过站位了,到时候我会注意的。”

化妆间里的气氛越来越热闹,其他演员也陆续进来,大家一边化妆,一边聊戏,偶尔还会开玩笑,比如张若云模仿张导说话的语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沈复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踏实——庆余年剧组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让他觉得即使赶进度辛苦,也充满了动力。

上午九点,拍摄正式开始。第一场戏是“书房议事”,沈复和张若云站在搭建好的书房里,书架上摆满了道具书,桌上放着一盏青铜灯,灯光昏黄,正好烘托出“议事”的严肃氛围。

“开始!”张导的声音从监视器后传来。

张若云饰演的范闲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神锐利:“范思辙,你说,太后那边会不会对我和婉儿的婚事动手脚?”

沈复站在他对面,双手背在身后,语气平静却带着点担忧:“大人放心,太后虽然不满,但目前还不敢明着动手。

只是……宫里的眼线太多,您和林姑娘大婚那天,一定要多带些人手,以防万一。”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特意压低了声音,眼神里闪过一丝焦虑,正好被监视器捕捉到。

“好!这条过!”张导的声音带着满意,“沈复,刚才那个眼神很到位,把范思辙的‘忠’和‘忧’都演出来了!张若云,你敲桌面的动作再自然点,不用太刻意。”

两人点点头,趁着工作人员调整道具的间隙,张若云走到沈复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刚才你那句‘宫里的眼线太多’,说得我都跟着紧张了,看来你昨晚没白琢磨。”

沈复笑了:“主要是你带得好,跟你对戏,我很容易就能进入状态。”

接下来的几场戏都拍得很顺利,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张导把主要演员和工作人员叫到一起,开了个短会。

“各位,”张导手里拿着进度表,语气严肃却带着鼓励,“现在离原定的杀青时间还有好几个月,但根据投资方的要求,我们得提前半个月完成拍摄,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可能要辛苦大家,多拍几场夜戏,争取把进度赶上来。”

他顿了顿,看了看在场的人:“我知道大家最近都很累,但庆余年是咱们所有人的心血,希望大家能再坚持一下。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剧组会尽量解决。”

张若云第一个点头:“张导放心,我没问题,晚上加戏也可以,只要能赶进度。”

李吣也跟着说:“我也没问题,我已经跟助理说了,最近把其他行程都推了,专心拍庆余年。”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没问题,沈复也举起手:“张导,我也可以!我已经把接下来一周的戏份都顺完了,晚上加戏的话,我提前把台词背熟,保证不耽误拍摄。”

张导看着大家,眼里满是欣慰:“好!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晚上加戏的时候,剧组会准备夜宵和热饮,大家别客气,多吃点,保持体力。”

散会后,沈复拿着进度表,心里算了算时间——如果每天加拍两场夜戏,大概十天就能把自己的戏份拍完。

只是……他突然想起早上泰容发的消息,说NCT的回归筹备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下周就要开始录歌和编舞,他得尽快把庆余年的戏份拍完,才能赶回韩国参加排练。

正想着,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泰容发来的微信:“沈复,你那边拍戏进度怎么样?公司定了,下周三开始录《dynamite》的demo,你能赶回来吗?”

沈复走到片场的角落,回复:“我这边在加快进度,争取下周一拍完我的戏份,应该能赶回来录demo。编舞的话,你们先排,等我回去再补练,没问题吧?”

没过几秒,泰容就回复了:“没问题!我们会把编舞视频拍下来,你先看着熟悉一下。

马克已经把demo的小样发你微信了,你有空听听,熟悉一下旋律。

对了,志晟还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说想跟你一起练rap部分。”

沈复看着消息,忍不住笑了——志晟总是这样,不管什么事都想跟他一起。

他回复:“好,我晚上收工后就听demo。告诉志晟,等我回去,咱们一起练rap,争取一次过。”

放下手机,沈复深吸了口气,心里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他知道,只要自己再加把劲,一定能兼顾好庆余年的拍摄和NCT的回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