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散功(1 / 1)

加入書籤

“呵呵,还望见谅,只是老朽一些善意提醒。”

孙有才笑道,

“这江湖上许多并非正统出身之人,大多就是有什么功法修炼什么功法,师门长辈也不懂其要害。

然而,这功法可不是越多越好,还须讲究契合,此事杜小兄弟可曾听闻?”

“嗯,有所耳闻。”

杜浩点点头,这算是常识,他不明白对方提及此事作甚。

“先前听杜小兄弟所言,此去鄂州乃是为拜师学艺,可这般杜小兄弟最后怕是要打道回府了!”

“此言何意?”

闻言杜浩眉头就是一皱,什么叫打道回府?

“呵呵,情况是这样的,老朽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也算有所见识。”

孙老笑呵呵道,

“听说这内劲提炼源于气血,气血境还好,可到了这内劲层次,差距就凸显出来了。

不同功法层次不同,内劲也是天差地别。

而炼脏巅峰则讲究合劲,也就是将劲力整合,然而不是同出一源的功法,那相互间自然便有冲突。

届时合劲虽也可以合劲,但难度重重。

运气好,两门功法契合度高,那合劲不难。

可运气不好,契合度不高,那合劲难度不仅大,且日后越往后修炼,相互排斥的劲力就会互相抵消。

最终发挥的实力,不增反降。

可能会导致,明明是三劲武夫,可最终仅能发挥出一劲武夫的实力,虽修炼速度还是三劲武夫的速度。

可实力却只是一劲武夫,且最后还无法突破内劲最终关隘。

一般江湖帮派,二流宗门倒也就罢了,门内本就高手稀缺,自然来者不拒。

可小兄弟如此天赋,想来是有心走一遭这无量宗。

无量宗却不缺那拜师求艺之人,自然是宁缺毋滥!”

随着孙老说到这里,杜浩算是明白对方意思了。

可他还是不解道,“在下听闻,只要所修功法,涉及身体部位不同,想来还是契合的。

如此是否只要在下所修功法针对部位不同,那便还算契合?”

“非也!”

孙老摇摇头,“那是气血境倒是无所谓。

气血境主外不主内,且气血境并无多少特性。

而一旦踏入内劲,主内之后,劲力的特性就会展露无遗,此前的矛盾便会随之激增。”

“原来如此,多谢老先生指点!”

杜浩恍然郑重抱拳,心里则是浮现出一抹阴云。

自己修炼的功法确实挺杂的,铁罡腿和云雾掌四海拳,三门功法,铁罡腿因缺乏内劲法门,他后续自然会舍弃。

只是这云雾掌他还真不舍得。

毕竟这可是一门内劲法门,另外自己后续可还想修炼铁衣震岳决。

四海拳千里篇倒是不必多说,但铁衣震岳决要是也有冲突,那他真得哭死。

从对方言语中,杜浩不难听出,想要拜师无量宗,内劲杂不杂是关键。

天赋是其一,内劲也是其一。

无量宗更想要的是一张天赋好的白纸,如此无量宗便可放手雕琢。

“老先生,不知如若是同宗同源功法,除了您此前所言,还有何好处?”

杜浩想要多了解一些。

“唔....”

孙老稍作思忖,这才道,

“就好比老夫,老夫只修一门功法,此功法有三篇。

三种内劲无比契合不分彼此,如此发挥的实力远超寻常江湖客。

当然老夫也可举个清晰明了的例子。”

说着他顿了顿,仔细斟酌了一下言语。

“比如这是一根木棍!”

他拿起地上的一根树枝。

“这代表一股内劲,而如果我修炼的是同宗同源的功法,并且还是三股。

那叠加起来就是三根树木,是实打实增加了。

另外,还可拧成一股,你看是不是相较于之前更难掰断?”

他指了指手里的三根同等粗细的树枝。

“那你再看看,这是一名江湖客修炼的内劲。”

他放下两根,重新拿起一根。

“这是他本来的状态,当他修炼了三股不同相互排斥的内劲后。

他体内的三股内劲就会变成这样。”

说着孙老放下手中木棍,在地上寻觅一番,寻找到三根更细的木棍拿在手中。

“这就是江湖客修炼排斥功法的情况!”

闻言杜浩看着对方手里的三根木棍,不!严格来说是一根树枝。

这根树枝一开始是粗壮的,到了后面就分叉成三根细小的枝丫,相互不关联,且比之前面的木棍纤细太多了。

“这就是其中的道理所在!”

孙老丢掉木棍拍了拍手,

“淬脉还可强行将三股劲拧成一股,排斥不算大,实力不比大宗弟子差。

可一旦淬脉大成,经脉贯通,内劲循环打通。

相互排斥劲力淬炼的不同区域的经脉就会不联通,不仅内循环是个问题。

就连出招时,想要将三股劲揉搓成一起爆发出数倍威能也绝无可能。

甚至还因为强行糅合导致经脉受损,威能打不出什么,反倒伤及自身。

这便是大宗瞧不上江湖客的缘故。

眼下天下看似武道门槛被打通了,可真正通往上层的路可还没通呢!”

说着孙老笑了笑,仿佛最后一句只是在开玩笑。

杜浩则是若有所思,对方所言他都听明白了。

不同功法的内劲一开始还好,越往后,就像是男人随着年纪成长,尿也越来越分叉一样。

最终怕是跟花洒似的,怎么也无法拧成一股绳。

可杜浩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来此一趟就得到这一结果,

“孙老,不知如若我修炼的功法排斥,可有法子解决这一问题?”

“有!当然有!”

闻言杜浩眼睛一亮,只是孙老下一句就让他不禁苦笑。

“散功!”

“孙老可还有别的法子?”

“呵呵,小兄弟你这可就有些贪得无厌了!”

孙老笑着直摇头,

“不过你也无需过于着急。

散功并非是让你全部散尽!

所修排斥功法散掉即可,虽说如此,但此前修炼的气血可还在你体内。

这些气血虽因为你散功后得不到补充会在数月内陆续从你体内逸散。

当然这是你不动武的情况下,如若动武,几天内就得散尽。

但只要你在散功期间,尽快重修新功法,所需时间将会极快。”

说着他上下审视着杜浩,想了想道,

“以小兄弟这么年轻就能踏入三劲,想来天赋不会差。

如此天赋,重修功法,三月便可重新破关。”

闻言杜浩这才放心的点点头。

散功他并不一定会全部散功,只不过他还是要提前问好。

另外,铁罡腿他打算在途中就陆续散掉,转而修炼四海拳千里篇。

不管如何,先让自己体内有两门同宗同源的功法如此拜入无量宗的机会才会更大。

自己虽有魏老的信,想来拜入宗门不难,但他并不想只是个宗门里的边缘人物。

“小兄弟天赋还是可以的,哪怕有劲力排斥,也不妨先试一试。”

孙老指点道,

“以小兄弟三劲实力,无量宗收下成为外门弟子的概率还是颇大。

至于内门弟子.....”

说到这里,孙老不再多言,显然这内门弟子现在不是杜浩所能奢求的。

“多谢孙老指点,不过孙老可知这鄂州乃至无量宗的一些情况?在下远道而来,也不清楚其情况可否为在下解惑?”

对于杜浩的这一要求,孙老倒也不拒绝,他就像是一个热心肠市民,对于路边的一些小友颇有结交攀谈的兴趣。

从孙老的口中,杜浩也得知无量宗的一些情况。

鄂州尚武之风浓厚,主要是得益于无量宗的存在。

而武风浓厚之地,以无量宗所在的鄂州州府江城府为核心,越往鄂州边缘地带武风逐渐凋零。

而江城府则是一副武道百家争鸣,群雄并起姿态。

无量宗就像是一个大家长,而在江城以及其周遭则是散步着大大小小上百家,帮派,二三流宗门,乃至是一些武馆。

无量宗一边为大家抵御住外界的纷纷扰扰,无论是贼匪,叛军,亦或者朝廷官吏军队都不敢在江城以及其附近放肆。

算是为各家抵御住外界的风风雨雨,一方面无量宗又无心管辖下边的各家各派。

如同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我自闭门修行,尔等莫要来此放肆。

只要大家在这块地盘上规规矩矩,那无量宗就如同常年沉睡的山中老神仙,不会过问分毫。

这也让无量宗山脚下的整个江城府一带,各路江湖武道势力疯狂滋生,各种功法,技艺再次碰撞融合。

对于无量宗,孙老似乎越说越起劲,颇有一丝信徒吹捧的感觉。

杜浩也在对方的讲述中,对于鄂州,乃至无量宗的形象逐渐丰富起来。

无量宗所在,就像是一片三不管地带,看似三不管,可也有几条潜在的红线。

这几条红线从未有人提及,但谁都规规矩矩不敢轻易触碰。

而无量宗内部的一些采购买卖,也会下放至山脚下的各方势力。

无量宗就如一个庞然大物,同时也滋养了附近的诸多小势力。

可以说整个江城府都和无量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孙老的描述可谓是让杜浩大开眼界,对于无量宗之行也是愈发期待。

之后几日,众人的行程就加快了许多。

离开忘川谷,可谓是一马平川,鄂州地界水域同样不少,沿途还走了一段时间水路。

江城府是鄂州州府,属于鄂州以北地界,从忘川谷这处鄂州以南再到以北,杜浩本以为会耗费一两月时日。

结果也因为鄂州发达的水运,仅仅过了半月就抵达了鄂州州府江城府。

看着眼前的巍峨城墙,杜浩忍不住长出口气,队伍一众人也都露出笑容。

其实杜浩还以为穿过忘川谷,李韵然,吴有德景泰宝阁一行人就会和他们分道扬镳。

结果一番商议,对方倒是也想来这传闻中的无量宗所走一遭,正好此地也有景泰宝阁一处比较大的分部所在。

只是进入城内,一些分别还是难免发生。

“孙老,此行一路多有叨唠,也是承蒙诸位照拂。

今后我和内人便会在此定居,日后若有缘,自可一并喝酒做客,如此杜某在此也算是有第一位朋友!”

杜浩笑呵呵道,这话还真是出自他真心。

他对别人交心的次数真不多,更何况此前对孙老一行人还颇为戒备。

但随着一路上的经过,他对这行人算是有了改观,尤其是还告诫了许多鄂州的一些忌讳,和风土人情等等事宜。

一行人站在这城门附近倒是并不算扎眼,江城府不愧是无量宗所在,车水如龙,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

沿途各种小贩叫卖不断,也多了许多其他地方都少见的风土人情。

比如不少小摊更是一些卖刀客,他们席地而坐贩卖着一把把家传宝刀,另有各种江湖杂耍表演。

期间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僧侣或道人,亦或者就是一个个背着刀剑的江湖客。

这点完全不是庆安县那种小地方可比,两者就像是两个世界。

城门街道更是宽敞的足够五六辆马车同时通行,可依旧挡不住人流太多。

“杜小兄弟说笑了,只怕今后还真得多加走动了。老朽今后也得和孙女长期定居于此。

日后若有幸遇上,定要好好再聊聊。”

孙老笑着点点头,而站在他身后的女子,这一刻也是罕见的朝杜浩点了点头。

这倒是杜浩有些诧异。

这姑娘从未在他们面前说过一句话,也很少正眼看他,他都怀疑对方是个聋哑人。

“那就一言为定!”

杜浩笑着抱了抱拳。

“自然!”

看着远去的孙老一行人,杜浩脸上露出一抹浅笑。

而这时吴有德也是上前抱了抱拳。

“呵呵杜兄弟,我等也要在此别过了。”

“嗯,杜师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该告辞了。”

李韵然也是郑重点点头。

这一路上她对于杜浩的态度几经变化,经历了怀疑,质疑,再到慢慢的信任,以及如今这一路上也算是成了半个朋友。

加之都是从庆安县来这陌生之地,还别说,倒是有点不舍。

杜浩也是有些动容,对于景泰宝阁这群人他并无太多好感也无多少恶意。

可当来到这千里之外,谁都难免有些感怀。

“不知几位今后可会在此常住?日后若还在此,我等日后倒是可叙叙旧。”杜浩道。

“这....”

吴有德看向李韵然,见此李韵然稍作沉吟摇摇头,

“暂且不好说,我等会先寻求本地我景泰商会之人落脚,兴许会在此驻留一阵子,之后就不太好说了。”

“如此,那就再说。杜某日后会在此常住,如若有缘自会相见!”

“好说!如此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几人郑重抱拳,景泰宝阁一行人有一起抱了抱拳,这才扭头而去。

看着该走的人走了个干净,杜浩莫名有些惆怅。

“夫君!”

许是察觉什么,魏云云伸出小手紧紧捏住杜浩的手掌。

“呵呵,无事,这或许是新的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