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华开集团和新南资本(1 / 1)
深南大道。
时间来到傍晚。
黑色的劳斯莱斯幻影和身后三辆车自深圳湾一号出发,最后从深南大道辅路拐进科技中二路的中洲金融中心大厦。
这座楼刚刚投产不久,整个大楼设计的很是现代化,是周边最高的建筑,如今是招商引资阶段,并没有后世那么热闹。
地面高度61层。
下面是商贸区占地面积凸起了一块,不过商贸区口在西边,科技二中路这边是办公入口,还是十分气派高档的。
三辆车稳稳的停在门廊,外面有人打开门后,陈澈看了眼自己的手腕,现在是下午四点多,随后抬脚走向外面。
此时在门口迎接他的人不少,但主要是杨清华、朱晓、祁宇宸、付铭杰、吴刚以及一众高管,浩浩荡荡差不多在门口围了十多个人,纷纷向他表示着问好。
这是华开集团的管理层,邦恒的办事处其实不在后海这边,不过陈澈为了方便他自己,就让华开集团也搬到了这里。
为了照顾自己的集团,陈澈甚至让艾婧婧把这栋大厦的命名权给买下来。
这件事艾婧婧还在谈,不过大概率可以谈下来,因为这栋大厦本来就不是中洲集团的总部大楼,盖它只是为了挣钱。
“陈董。”
时隔十天再次见到陈澈,刚刚从津门飞过来的杨清华可高兴了。
在杨清华的心里,陈澈已经逐渐成了他的主心骨,非常开心的问好道:
“陈董一路劳累,辛苦了。”
陈澈对几人点点头道:
“你们也不轻松,先进去吧。”
杨清华笑着示意道:
“陈董请。”
陈澈点点头,然后走到个子高大,一件得体修身西装穿在身上,还算俊俏的青中年男人面前,伸手握过去笑道:
“祁总,感觉怎么样啊?可能有些安排的不合适,这段时间还行吧。”
祁宇宸笑道:
“陈董客气,一切都很好。”
陈澈道:
“那就好,进去聊。”
随着行政总监吴刚在前带路,陈澈便一马当先在人行通道中走进大厦里。
挑高十来米的大堂里,一群人的脚步声十分的嘈杂,大堂里的物业和周围的人把目光放在陈澈和他身后一群人,似乎是很少见到这种场景,不由震惊又木讷望着。
望着一群中年人跟在一个自信且帅气的年轻男人身后,每一步都是那么有气场,渐渐的走进了宽大精美的电梯间内。
随即一阵阵小声议论,在大堂的前台进行了起来,其中不乏笑语。
“陈董,请。”
随着电梯门打开,吴刚把最重要的几位领导请进去后,自己最后进入。
电梯内,陈澈看着杨清华几人,示意身旁紧随的艾婧婧,提醒道:
“艾助理,你们应该都见过面了。”
杨清华搭话道:
“是的陈董,艾总能力非凡,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还是艾总安排的比较妥当,让我们搬进来的过程十分的顺利。”
艾婧婧闻言客气道:
“杨总谬赞了,都是陈总的安排。”
看着艾婧婧和其他人握手,陈澈站在电梯的中间,心里还算平静。
今天来,陈澈是主要看看NSC这些天的筹备工作,不过艾婧婧说如今NSC只是一个空壳,只招了一些基本部门。
相比较草台班子的NSC,华开集团这些天可是干的如火如荼非常拼。
又是和相关部门沟通。
又是和银行洽谈。
又是筹备项目部啥的。
华开集团不是搬,完全是重新组建这边的分公司集团,知道陈澈这几天回来,就把最重要的几个部门先筹备了起来。
陈澈要把两个项目在三年内完成主体销售,时间还是相对很紧迫的。
尤其是前海那边的大厦,陈澈已经明确要建599.99米,要知道这个高度你还要相对完善的配置,最少需要5年时间。
而且前期筹备,是建普通住宅楼的双倍时间还要多,单单谈判、勘探包括所有安全措施的准备,都不是动动嘴皮那么简单的,尤其是鹏城有台风,太多不确定性。
不过陈澈也说了,是3年内完成主体销售,在2021年6月之前卖掉60%的物业就算完成任务,而且是尽量缩减建造时间,不是单纯赶工,他强调很多次了。
只是如今不需要陈澈强调了。
因为没有那么着急了。
这倒不是说陈澈不建NSC大楼了,而是因为600米的高度还是被砍了。
上一次龚耀武申请500米高度,被砍到了400米,华开集团这次申请,陈澈可是动用关系了的,但依旧被砍不误。
原因嘛,很简单。
一,前海那边属于填海区,虽然那块地不属于海岸带范围内,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风险,399米真是极限最高了。
二,那块地距离宝安国际机场特别特别的近,距离机场只有20公里,属于飞机降落的高度,600米的高度完全不符合空管要求,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建不了。
飞机降落时如果撞到这栋楼,出了这种事就算是领导人也负责不了。
如今不比龚耀武三年前申请时,现在说实话能保留399米高度,都还是秦雅南托关系搞到的,否则必定300米以下。
没办法。
虽然说有钱有权可以为所欲为,但这里终究是华夏,不是其他国家。
除非陈澈有能量让宝安国际机场搬家,否则600米的高度,压根没得商量。
…
“400米就400米,不纠结。”
会议室里,陈澈坐在主位看着场间的一群人,摆摆手表示无碍道:
“尽快和有关部门签署文件,既然土地纠纷没了,尽早立项是第一任务。”
杨清华闻言点点头。
早在三天前,他们已经和有关部门谈了三次后,向陈澈汇报了这个消息。
如今等的就是陈澈点头。
“高度变了,定位不变,我们主要还是以金融办公为主去设计这栋大厦,不知道祁总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个方案。”
祁宇宸闻言道:
“有了一个方案,请陈董过目。”
说着话。
面积60平米,现代简约风格的会议室里,坐在朱晓右边的祁宇宸示意,随即一群人看着会议桌对面的大屏幕。
祁宇宸,今年36岁。
毕业于香江大学经济专业,并攻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BA学位。
如今担任华开集团(鹏城)的CEO,算是这里除了陈澈和朱晓,最大的职位。
这个人不是陈澈找来的,更不是从内部提拔的,而是秦雅南上次在香江同商会一起参加晚宴,在那边介绍认识的。
祁宇宸此前在恒隆集团当总裁,恒隆早已经被华家收购,秦雅南把他要过来,帮陈澈处理大湾区的地产业务。
因为有期权,祁宇宸就来了。
过来一周了吧,和付铭杰他们磨合的还不错,的确有点东西在身上。
其实陈澈本来想提拔付铭杰当CEO的,担任邦恒集团总裁以来做的都不错,而且和他是老乡,多少亲近一些。
不过秦雅南既然发话了,他自然会听,而且祁宇宸的确更有经验。
等新基银行筹备好,华开集团就可以更容易获得资金,尤其是在大湾区,就需要一个有能力的领导,帮他实施计划。
他未来可是要投资很多制造业的,他是NSC的董事局主席,那他肯定要照顾自己的集团,让华开集团冲锋在前面。
例如,投资新能源汽车。
厂子谁建?
华开集团啊!
陈澈的亲儿子:华开集团!
NSC负责投资控股,华开集团就负责制造投产,以后就是干干干了。
毕竟说实话,NSC背后的股权是华家的对吧,以后NSC就算掌控了新能源车企、无人机、机器人等科技公司,那也是华家在华夏的公司,那些都不是陈澈的。
以后万一西方制裁狮城,华炳耀让NSC干什么,那NSC就得干什么。
NSC股份是秦雅南和恒信的。
管理层也是他们安排的。
陈澈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他最后顶多是在NSC占一些股份。
但他为什么还要极力推荐干,就是因为干的过程中,他能在合理的范围内为自己谋求利益,例如推华开集团上位。
这笔钱让谁赚都是赚,为什么不能是自己的亲儿子赚呢,对吧。
包括新基银行,虽然它如今只是一个工具,可在NSC庞大的资金下,也会逐渐羽翼丰满,慢慢的在银行业站稳脚跟。
未来就算陈澈离开了NSC,那单单拥有华开集团和新基银行。
他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大富翁,都不再是一个任人拿捏、任人践踏的普通人。
未来他不但让华开集团负责地产,还有很多很多东西,其中很大一部分业务都要放在大湾区,这里的管理者很重要。
今年试一试祁宇宸的成色,如果真的令人满意,就可以全盘托出了。
另外中东那边,还有不少房产市场,华开集团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杨清华如今还是华开集团(津门)的地产总裁,之所以今天出现在这里,只是因为知道陈澈要回来,过来汇报情况。
华开集团(鹏城)这边的事,今后将由祁宇宸(CEO)和付铭杰(总裁)负责。
朱晓还是老样子,担任华开集团董事长秘书、董事会秘书,负责管控监制未来的所有分公司,她在集团代表了董事会,更代表了陈澈,所以明面上凌驾所有人之上。
纪景福:集团(鹏城)副总裁。
蓝凯:集团(鹏城)战略发展总监。
任启贤:集团(鹏城)地产总裁。
张玉婷:集团(鹏城)财务总监。
曲伟诚:集团(鹏城)人事总监。
吴刚:集团(鹏城)行政总监。
郭俊峰:集团(鹏城)市场总监。
另,还有两个项目部经理。
这就是目前华开集团(鹏城)的高管了,区别于NSC全都是恒信安排的,华开的管理层大部分都是朱晓和杨清华、江梓耀等人推荐招聘,陈澈和祁宇宸确定。
…
会议室里,祁宇宸的秘书和项目部经理介绍着香江团队的设计。
关于前海的商业大厦,祁宇宸一共是安排找了四个设计公司进行操刀设计。
两家香江的。
一家鹏城的。
还有一家海外的。
这次因为时间局促,只有香江一家设计团队交稿了设计,是个四四方方的设计,因为是按照600米设计的,所以陈澈最后并没有太多意见,没有高兴也没有失望。
他还在鹏城待两天,命令四家团队尽快交一稿后,开始聊其他的事宜。
陈澈待到晚上六点,上次说要给杨清华他们补办庆功宴的,这次没有食言,但在去吃饭之前,他去了一次61层。
这个大厦除了商业楼层以外,办公区每层的面积都是1600平米左右。
华开集团用了49层,原计划把48和50层也占了,但那两层都已经卖出去了,如今集团的市场部正在尝试沟通。
NSC用了60~61两层。
这栋大楼艾婧婧安排的不错,最高的两层都被NSC给买了下来,资金上自然从NSC的账户出,不过却是恒信谈的,从根本上事半功倍,否则压根谈不下来。
“叮。”
随着电梯门打开,陈澈在艾婧婧、哲虎、来熙的陪同下,走进61层。
区别于华开集团直接沿用原本的物业精装修,暂时还没有什么动作。
NSC这边已经开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稍微改变一些装修风格,只不过今天早下班了一些,只有工具却没有工人。
踱步到宽大的办公区,一个男人带着几个人主动迎向他们,带着笑容道:
“艾总。”
随着几人碰面,艾婧婧示意前面的康承俊后,对陈澈恭敬的说道:
“陈总,这位就是康总。”
康承俊看向陈澈,眼睛里透着一点点不可置信,但还是很快主动握上去道:
“主席,我是康承俊。”
陈澈打量着几人,笑着握上康承俊的大手后,点头浅浅的笑道:
“康总不用客气,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和我说,我这个人比较随和。”
康承俊闻言点点头笑道:
“一定,主席,请移步。”
陈澈和其他人点头示意后,跟着身材高挑清瘦的康承俊,边走边聊。
今天是陈澈第一次见康承俊。
是秦雅南推荐的,因为他们去了美国所以没有见过,只是通过电话。
听说陈澈要投资无人机等科技,秦雅南和华炳承在当初,就推荐了康承俊。
康承俊今年才31岁。
很年轻。
不过履历却是十分的丰富,他16岁时就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读完硕士后他没有着急深造,被微软特招开始工作。
后来康承俊去了戴尔(华夏)担任副总裁,做了一年后因为看好无人机,并和在大疆工作的好友创建了无人机品牌。
那个无人机品牌创立于2016年,有了技术但市场不是很多,而因为被恒信的子公司投资过,这才和他们有了渊源。
上次秦雅南要收购这家无人机公司,想给陈澈一份惊喜,唐韵亲自去谈了谈,结果发现康承俊是个人才便发出邀约。
康承俊不但在科技上有独特的见解,前几年还修了伦敦商学院的MBA。
前一个星期,经过秦雅南的首肯,康承俊正式担任NSC的执行副总裁,帮他们处理筛选,科技领域的投资报告。
…
“主席,晚上八点了。”
160平米现代轻奢的办公室里,陈澈和康承俊坐在洽谈区白色沙发上,两个人就这么聊啊聊,聊的茶都凉了。
对于无人机乃至各种科技,陈澈都有独到的见解,他固然不是特别懂技术,不过他知道未来的发展轨迹是什么样的。
康承俊是一个热衷于科技的投资者,短短一个多小时里,他便对陈澈进行了改观,已经决定了留在NSC工作。
其实无人机那家公司,虽然是康承俊第一次创业,不过他更多是一种投资,他的梦想就是上市以后转身投资公司,
只可惜上市很难。
康承俊原本是想着,公司被收购以后他就去投奔小米,他和小米老总聊过几次,私底下也成了朋友,非常看好小米。
结果便被秦雅南截胡,对方的宏伟目标和庞大的资金链,以及唐韵和秦雅南的真诚吸引他留下,但这是一个双向考核。
陈澈考核他适不适合。
康承俊也在考核陈澈适不适合。
如今聊下来,康承俊发现他刚才是以貌取人了,陈澈的见解十分的有感染力,包括对无人机、机器人、Ai等领域。
在AI领域,早在陈澈去美国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了OpenAI这家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命悬一线,由实验室转到公司遇到了各种问题,陈澈已经准备让Kang去接盘这家公司了,等在股市赚了钱立马进行投资。
另外国内的Ai模型和算法,陈澈同样要掌握自己的公司,如今Ai还没有后世那么具象化,是他入场的最好时机,往小了说他是要掌握技术,往大了说他要Ai领域这辈子华夏走在不输于美国的最前列。
陈澈上一世不是一个科技发烧友,但他这个人每天都在了解新东西,毕竟燕京的创业者嘛,多多少少都有这个毛病。
虽然不懂技术。
但你不能不掌握最新消息。
否则以后见了各种各样的人,你能聊什么呢,总不能天天聊洗脚吧。
尤其是陈澈以前参加过各种培训会,里面鬼神云集,会聊真的很加分的。
办公室里,两人相见恨晚。
聊着聊着,艾婧婧不免提醒起来。
六点的时候,陈澈只是说上来看一眼就去吃饭,楼下已经开始问了。
一开始陈澈还没反应过来,八点怎么了个意思,但逐渐反应过来道:
“哦哦哦。”
见陈澈反应过来,艾婧婧松口气,不过他还算是已经习惯了对方的样子。
场间,陈澈转头看向疑惑的康承俊,把茶杯放回去后,直接邀请道:
“康总,华开集团那边因为拍了两块地要开庆功宴,不如一起过去吧。”
康承俊听的云里雾里,他倒是不知道华开集团的存在,但还是拒绝道:
“主席,我就不去了,公司关于几家公司的规划投资,我得再斟酌一下。”
陈澈道:
“已经到饭点了。”
康承俊摇头道:
“主席不用管我了,真的。”
陈澈聊天过程中,也发现康承俊是一个天才的同时也是一个工作狂。
如今康承俊既要负责搭建框架,也要负责帮陈澈提供报告,属实是忙的很。
否则也不会还在装修的时候,就跑到这里安排一切了。
这让陈澈十分的感动,不过华开集团的庆功宴对方去确实不合适,便道:
“那好吧,你负责好自己的身体,也别太辛苦了,明天我就过来帮你。”
康承俊点点头笑道:
“谢谢主席,那您先去吧。”
说到一半,康承俊反应过来这是陈澈的董事长办公室,很快站起身又道:
“主席,请。”
陈澈站起身,看着面前身材清瘦,戴一副眼镜其貌不扬的康承俊伸手道:
“今天很愉快,跟康总聊天让我受益匪浅、十分满意,那我代表新南资本(NSC)董事局主席,正式欢迎康总的加入!”
康承俊也郑重握上去道:
“主席谬赞,很高兴加入N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