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NSC开始实施的第一步(1 / 1)
第二天。
下午三点。
中洲中心大厦顶端,陈澈身着一袭剪裁考究的深灰色阿玛尼定制西装。
笔挺的线条贴合他健硕的身形,彰显着低调而奢华的格调。
白色的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一小片紧实的肌肤,精致的银灰色领带夹在灯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
下身搭配着同色系的西裤,裤线笔直,恰到好处地修饰着他的腿部线条。
脚上的黑色皮鞋被擦拭得锃亮,倒映出窗外雨幕的模糊光影。
陈澈单手插兜又一手拿着手机,静静地伫立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向外望去。
窗外,大雨如注,天地间仿佛挂上了一幅巨大的珠帘,迷迷蒙蒙。
雨滴打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大自然奏响的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透过雨幕,大厦对面就在脚下的鹏城大学在雨雾中影影绰绰。
校园里的建筑轮廓朦胧,教学楼、图书馆的灯光在雨幕中透出微弱光晕。
艾婧婧一身笔挺的粉色时尚西装,静静的站在不远处望着对面。
她见陈澈站在落地窗前望了很久,正准备出声提醒时,对方却好像知道她有动作一般,把手机放到耳边似乎在打电话。
不一会儿,那电话好像通了。
陈澈也终于有了动作,往左边走了两步带着浅浅的笑意,对电话里道:
“顾总你好,冒昧打扰你了。”
燕京,小米集团。
在一间不算大的办公室里,三个男人坐在一起,其中一个年轻一点的,面容称得上俊朗,握着手机看向手中的电话。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他慢慢站起身对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男人示意打电话后,走向旁边的位置,带着一丝疑惑道:
“请问,您是哪位?”
电话里传来年轻男人的淡淡笑声,倒是没有墨迹什么,直接说道:
“我叫陈澈,顾总可能没有听说过我的名字,我也不瞒着顾总,是前不久家里一位长辈把顾总的联系方式给了我。”
顾以鸣皱眉道:
“陈先生打电话是来?”
远在华夏最南端的陈澈道:
“顾总现在还在燕京吧,是这样的,我最近在转型做投资公司,我本身很仰慕顾总的风采,经过家里的介绍也想和顾总交一个朋友,聊一聊、学习一下,我没有恶意,如果顾总后面有时间的话,可以给我反电话。”
顾以鸣沉吟着道:
“不好意思,我最近好像没有时间,以后有机会我会联系陈先生的。”
正当顾以鸣准备挂了这通电话时,陈澈那边似乎知道他的性格,问道:
“顾总最近在忙小米的事情吗?”
顾以鸣皱眉道:
“陈先生还打听了这些?”
陈澈道:
“不不不,是我手上有小米的股份,而且有朋友跟我说过顾总最近的动向,如果让顾总感觉唐突了,希望别见怪。”
顾以鸣闻言回头看向沙发上等待的两个男人,没等说什么电话里陈澈又道:
“顾总,恕我多一句嘴,如今小米集团并不适合入资合作,不过你们如果是朋友的话另当别论,我只是一个建议。”
顾以鸣皱眉语气淡然道:
“谢谢陈先生提醒,先忙了。”
挂了这通电话,对面的中年人见他的脸色不是很好,不禁笑着问道:
“以鸣,这是怎么了?”
顾以鸣摆摆手表示没事,只是皱着眉头看向雷君和林兵,沉吟着道:
“雷总认识一个叫陈澈的人吗?”
雷君沉思着最后摇摇头道:
“没印象,刚才是这个陈澈的电话,好像感觉和我有关呢。”
顾以鸣重新坐下来道:
“他说他手上有小米的股份,估计是买了一些股票,如今在故弄玄虚。”
雷君闻言苦笑一声,提到股票让他有了一丝复杂,但还是保持微笑道:
“哦,既然没事就好。”
顾以鸣低头准备换一口气,突然呢喃着陈澈的名字,突然想到了什么。
是那个陈澈吗?
…
鹏城,中洲中心大厦。
陈澈看着被挂的电话,略有无语的看向窗外的大雨瓢泼,有些无奈。
还真是恃才傲物的一个人啊。
陈澈隐隐感觉自己说错了话,总感觉顾以鸣最后有了一些不耐烦。
但他没说错话啊。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小米集团如今不值得合作,股票正在一路下跌。
而且他的确有小米的股份。
秦雅南的,不就是他的嘛。
他没说错话啊。
艾婧婧似乎看出了陈澈的烦躁,但等了半个小时的她,还是走上前道:
“陈先生,Shein的资料准备好了,如果您确认没问题的话,我们下一步。”
陈澈闻言转身看过去,见艾婧婧怀里抱着的文件夹,伸手拿了过来。
Shein是一家跨国商贸公司。
年底要进行C轮融资,陈澈自己要搞自己的跨境电商,包括其他行业的逻辑也特别简单,投一部分然后自己做一部分。
这家公司的资料陈澈看了几分钟后,直接递给了艾婧婧,说道:
“重新准备一份吧,让康总过目一下,我想参与C轮融资取得头筹,怎么让他们同意我们注资,让康总辛苦一下了,如果他拿不下再跟我说,我亲自去跟他们聊。”
对方要融资。
可不是是钱要就要的。
除了天使轮投资外,很多公司的后续融资基本上都要带着战略资源。
就是你不单要给我钱。
还要给我资源、符合我的战略。
就像酒吧这些娱乐场所里的股东,都是一些爱玩的富二代一样。
不但要投钱,还要投人脉。
你只有钱,人家还不要呢。
NSC是一个初创公司,在资源上面就看康承俊怎么忽悠了,NSC作用一个资本,如今的战略资源确实薄弱了一些。
当然,凡事并无一定的绝对,只要钱到位什么战不战略的都无所谓。
而陈澈之所以这么强调重要性,就是不惜重金,也要获得这次融资的领投。
因为他需要Shein。
倒不是说他看好Shein的发展,这固然是一方面,他想要借鉴供应链和人才也是一方面,大不了他亲自下场和对方老总谈。
Shein未来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状况他十分清楚,毕竟电商啊,他的本业。
他都能把对方忽悠瘸了。
其实主要是他没时间去复刻Shein的经营模式,只能投资对方,好有一个让自己的公司参观学习的机会,合作共赢嘛。
记得,上一世好像是红杉资本领投了这次投资,这次应该会捷足先登吧,
真的是大不了他就亲自下场。
他现在忽悠人没差过。
除了刚才顾以鸣让他感到吃瘪。
“是,陈先生。”
艾婧婧把文件放在办公桌上,然后在陈澈好奇看过来之际,轻声说道:
“我还另外准备了一份。”
陈澈抬手道:
“20分钟后,你让康总过来吧,我亲自和他聊一聊为什么看好这家公司。”
艾婧婧恭敬点头道:
“好的。”
等艾婧婧离开办公室,陈澈走到另一个落地窗前的茶台前,拿起刚刚泡好茶的茶壶倒了一杯,捏在手中往嘴边送去。
而喝着茶,他复盘着刚才的通话。
其实他没着急和顾以鸣见面。
毕竟NSC如今狗屁不是,虽然有庞大的资金链,但这是不能对外人说的秘密,在没有取得信任前,这些不能说。
而不能说,约等于没有。
那如今只有百亿资金的投资公司,对于顾以鸣来说,压根不值得一提。
所以陈澈就没着急见面。
他都想好了,差不多等两个月后,NSC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和顾以鸣在字节跳动公司见面,一起争夺对字节的投资。
到那个时候,陈澈和NSC都有了和顾以鸣平等坐在一起的能力。
那再去聊合作,会更加事半功倍。
顾以鸣如今是DST的合伙人,那成为NSC的合伙人也并非是难事。
陈澈问过了。
老爷子这层关系说好用也好用,说不好用可能反而会适得其反。
顾以鸣的爷爷,是华宗延以前最喜欢的秘书之一,只可惜五十多岁就去世了。
而顾以鸣的爸爸在政府工作,说起来还跟华炳耀有一点点的不对付,不过顾以鸣的叔叔又在华家的拓业集团当高管。
这层关系,真的不好把控。
走华家这条线,说不上行得通又说不上行不通,不算是什么太有用的条件。
而且顾以鸣这个人就是纯粹的天才式青年才俊,有一点点恃才傲物,寻常人压根入不了他的眼,真的挺难办的。
天才只跟天才玩。
陈澈算不上什么天才,也从来没有跟这种人打过交道,是该好好想想的。
…
“康总,请。”
20分钟后。
艾婧婧抱着文件,带着康承俊和助理一起走向董事长的办公室。
走到走廊尽头踏入大厦顶端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巨大的实木双开门,一门到顶,尽显大气与威严。
门缓缓打开,开阔的空间一览无余,160平米的面积被精心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统一。
地面采用进口的大理石地砖,与天花板上的隐藏灯条相互辉映。
办公室里灯光柔和而明亮,营造出多层次的光影效果,让整个空间更具层次。
房间的墙壁采用高档的皮革软包,提升着空间的质感以及良好的隔音效果,
室内还摆放着几盆漂亮的大型绿植,像散尾葵、龟背竹等。
办公区位于房间的中心位置,一张宽大的实木办公桌占据主导,桌面由整块珍稀大理石打造,纹理独特而华丽。
办公桌后是一整排定制的博物架,采用金属与玻璃材质相结合,散发着冷硬而奢华的光泽,上面陈列着一些艺术品、后面会填充一些陈澈真正会看的书籍。
商务洽谈区摆放着一组意大利进口的高级沙发,颜色为低调而奢华的深棕色。
窗边设置了休闲区,摆放着一把太空舱按摩椅,休闲区旁是一个实木深色茶台,周围环绕着古典的四大名著和古书,古色古香的氛围与现代奢华的风格相得益彰。
此外,办公室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办公系统,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实现对灯光、窗帘、空调等设备的远程控制,以及一键式会议安排和文件管理等功能。
整个办公室充满了现代商务轻奢,又简约科技的风格,家居造型充满大气。
“这边请。”
见到茶台处摆弄功夫茶的陈澈,艾婧婧直接领着康承俊过去。
陈澈也听到声音望过去道:
“来了,康总坐吧。”
康承俊闻言坐下来笑道:
“没想到主席还是个懂茶的人。”
陈澈把倒好的茶杯递过去,闻言笑了笑收回手,拿起自己的茶杯道:
“略懂一些,不是什么高手,茶无贵贱适口而珍,康总尝一尝这杯肉桂。”
康承俊接过茶,这杯茶色泽非常红润,隐隐约约有一种血汤的感觉,和陈澈示意了一下后喝进嘴里,点点头轻声道:
“花香浓郁,但这种回甘应该是新茶,不像是去年的茶吧。”
陈澈闻言笑道:
“这些都是艾助理派人准备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新茶旧茶,不过喝着像。”
早在半个月前,秦雅南就已经安排艾婧婧处理中洲中心大厦的物业。
整个董事长办公室,已经经过十多天的准备,到如今真的成了一个领包入住,
虽然时隔半个月,NSC的资源有所变化和不同,不过秦雅南早就准备了NSC这家公司,本来就是给陈澈发展的。
所以这环境嘛,倒是说的过去,只是外面还需要继续动改一些地方。
NSC以后会接纳不少客人,所以装修的工作也是刻不容缓。
康承俊是一个工作狂,并没有太多闲心聊茶,很快放下茶后接过助理的文件,当着陈澈的面翻开来,抬头轻声道:
“主席,刚才我已经看了看这家公司的资料,的确十分具有投资的价值,只是不知道主席有没有更深层的打算。”
陈澈笑道:
“你是说有没有战略目的是吗?”
康承俊点点头,实际上如果不是说陈澈要力争领投,他也不会这么问。
陈澈倒是也不隐瞒道:
“康总你应该知道,NSC的定位不只是一家金融公司,不止是VC与PE,不需要过于注重DPI,相较于IPO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更需要的是长期发展,上次我就已经说过了,康总把自己的定位是一个GP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公司里仍然有一些额外的需求,这点希望康总可以早一点认识,我们是投资管理公司,不是投资公司,战略意义很简单,就是组建自己的科技护城河,在无限中摸索有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无人机、数字计算包括手机等我都要涉猎,正好我五点约了人,是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康总可以在,我们在一起聊聊,不着急。”
康承俊闻言一愣。
他之前已经从各种途径,知道了NSC的规模和野望。
昨天见过陈澈后两人相谈甚欢,言语中他也察觉出来这位董事局主席的野心之大,但他还是觉得低估了对方的野心。
短暂消化了一阵后,康承俊自觉差不多明白陈澈的意思,不确定的道:
“主席还有做手机的需求?”
陈澈笑道:
“我只是一个比喻,未来无限可能,做不做要根据公司的发展而定。”
做手机,如今太晚了。
不过陈澈可以收购啊,他可以在华为卖荣耀的时候买下来。
有人说华为卖荣耀是无奈之举,其实是暗度陈仓、反制裁的一种保留火种。
但陈澈从2024年来,知道这只是一种猜测,其实并不是这样。
华为卖荣耀的确是保留火种,只不过不是为自己保留,而是为华夏保留。
就算美国不制裁华为了,那么荣耀也不会回归华为,手机市场本身就不是华为最重要的业务,荣耀除非自己活不下去了,否则华为不会再花重金把它买回来。
当然了,人家卖不卖又是一回事,所以陈澈说未来无限可能,他不强求。
本身手机这东西,对于陈澈而言也只是完善科技供应链,符合他的供给关系,这么多行业有没有手机,他都可以接受。
相比较手机这东西,AI、云计算、半导体、动力电池、无人机以及新能源汽车,乃至陈澈布局的新零售帝国和生物医疗,才是他近两年对NSC规划的重中之重。
荣耀他能买到手就买,买不到手也无所谓,时间还早着呢不着急。
而投资Shein这家公司,并培养自己电商平台,陈澈是为了自己的零售帝国。
毕竟前面说过了,他需要一个渠道,一个把东西卖给欧美的渠道。
准确来说,是华家在华夏制造产品、在墨西哥制造产品,卖往全球的渠道。
NSC之所以对华家重要,就是因为陈澈在前铺路,能有一个内应。
假使西方制裁狮城,那狮城肯定百分百投靠华夏了啊,但那个时候再去布局就晚了一些,NSC涉及制造业就是为了铺路,可以保证狮城的资本在华夏进行过渡。
例如狮城的芯片企业,完全可以交由华夏进行代工再卖给华夏,包括一些芯片企业从狮城离开,NSC的半导体公司可以接手,不至于让狮城几十万人口失业。
包括生物医疗和数据中心,都算是狮城比较重要的产业了,一旦出事不是华炳耀可以兜底的,所以NSC就是后手。
且重要的是,是华家的后手。
要知道华夏也是很排斥外资的,如果没有NSC这个内应就很麻烦。
而用到内应这个词,好像陈澈是一个叛国的叛徒一样,但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毕竟这是一个双方利好的事。
只是说他这个内应的存在,可以减少双方的隔阂,可以更好的打通合作信任。
当然,西方是不可能制裁狮城的,所以他这个内应估摸着也当不了,华炳耀也是一个长袖善舞的舞者、中立派。
而趁着便宜老丈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在合理的范围内帮自己、帮华夏。
这一点都不过分。
办公室里,时间一点点过去。
艾婧婧很快重新走进办公室,看着交谈的两个人,出声提醒道:
“主席,宋总马上到了。”
陈澈闻言道:
“好,直接把他们带过来吧。”
康承俊知道,是刚才陈澈提过一嘴的新能源汽车,他不禁好奇问道:
“主席真要做新能源汽车吗?。”
陈澈点点头不隐瞒道:
“老康啊,这是我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件事,并且寄予厚望,不但是新能源汽车还包括动力电池,今后NSC都要涉猎。”
康承俊有些不懂了。
投资新能源汽车他没有太多意见,但管理控股新能源汽车,会不会太冒险?
如今没怎么聊有关这方面的事情,陈澈知道老康有顾忌,但也只是会心一笑,这方面他有秘籍,保证可以事半功倍。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不比任何行业,都要卷的一个东西,后世无数厂子倒闭。
不过陈澈不是盲目的去做,他还真的经过深思熟虑要去做的。
除了符合自己的供给需求以外,新能源的未来他看好以外,主要是他有信心。
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是什么?
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第二股东,就是以恒信股份为首的港资基金联盟,占股19.7%。
电机、电控。
吉利汽车第二股东,是大陆的恒信股份旗下子公司,占股12.78%。
不过陈澈不准备完全和这两家合作,他想好了,要交叉式合作。
他要创立两个品牌。
一个主要和吉利合作搞中低端品牌,直接恶趣味的用银河这个名字。
一个主要和宁德时代合作,走高端路线直接用仰望的车企名字。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他都要搞,搞自己的四元电池、无钴电池和短刀电池,尽管投资巨大他也要搞,把他抢过来。
反正,又不花他的钱。
陈澈是真搞,他让恒信的职业经理人,其兄长在吉利当董事的宋亦鹏过来,就是商量让对方安排成立两家车企的事宜。
先不管怎么样,准备着再说。
而且恒信一定会帮他的,因为无论是银河还是仰望,如果以后干成功了都是华家的汽车品牌,算是半个狮城的品牌。
以前恒信不敢控股任何车企。
现在,NSC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