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万星汇购物中心(新城西店)(1 / 1)

加入書籤

“老板,郭总。”

阳妮筱从车里走出来,高跟鞋踩在马路上响起有节奏的敲击声。

站在穿着黑白西装的陈澈两人面前,她性感大气的脸庞上带着一抹微笑。

如果说宋妙瑜是身材性感,龚冰妍是性格性感,那么阳妮筱就是浑然天成的性感,无论是内在、外在都透着性感。

比大气,她胜过宋妙瑜。

比性感,她胜过宋妙瑜。

比玲珑心,她胜过宋妙瑜。

其实她们年龄都差不多,不过无论是龚冰妍还是宋妙瑜都太娇气。

只有阳妮筱称得上懂事和大气。

作为情人模板的阳妮筱,已经逐渐习惯拿捏她和陈澈之间的距离。

在外,她是懂事能干的秘书。

在内,她是随时开干的骚货。

陈澈睡过那么多女人里,阳妮筱不是第一个疯狂榨取他的女人,却是第一个让陈澈被榨取,还觉得有些亏欠的女人。

阳妮筱有一颗玲珑心。

或者说是天生自带魅惑君王的天赋,可她的玲珑心,却用在了正道上。

迄今为止,阳妮筱还没让陈澈失望过、为难过,格外的懂事。

阳妮筱当然不是一个懂事的女人,只是她的表现是那种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从容感,拿捏陈澈的心,拿捏的非常好。

既不让人反感,也不显得随便。

早在第一次见面时,陈澈就知道阳妮筱是一个高手,如果不是有这么多资本压在他的身上,他不一定斗得过对方。

当然,他有这个资本。

所以这辈子,阳妮筱应该没办法反客为主,一辈子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嗨,阳姐。”

场间,见阳妮筱跟自己打招呼,郭景林也是礼貌的抬起手笑着说道:

“半个多月没见,阳姐又漂亮不少,诶阳姐怎么来了津门呢。”

话落,郭景林和阳妮筱的眼睛对上,他才反应过来的看向一旁的陈澈。

阳妮筱出声娇笑道:

“老板有需要,我当然随叫随到了,郭总神清气爽,应该是遇到喜事了吧?”

郭景林道:

“见到阳姐不就是一件开心事嘛,今天晚上我做东,请你尝一尝津门美食。”

郭景林和阳妮筱不是太熟。

不过也见过很多次面。

除了陈澈第一次带着吃饭,认识了程锐等人,后面还见过那么几次。

阳妮筱是华开集团董事长秘书,但这个职务是虚职,甚至都没有任何书面文件,她的税务和文件都在旗胜资本。

而旗胜资本是环客电商第二股东,且双方之间的来往都是阳妮筱带着团队,后期也多次代表陈澈视察工作,所以…

另外,从第一次见面,郭景林就知道两人有些不干净,所以一直都没有只是看成是工作上的合作者,还有私人关系。

弟妹喊不成,喊姐也行。

反正阳妮筱今年21岁,本来就比郭景林大一岁,喊姐姐也不吃亏。

“上车聊。”

附近除了一些车流经过,人行道上并没有太多人,不过陈澈也没有墨迹什么。

他带头坐进双拼色迈巴赫S680,郭景林见状,走到了车门另一边。

从水晶宫到集团大厦,需要50分钟的路程,陈澈期间都在和别人打电话。

时间来到10点半时。

车队拐进了新城西路,陈澈望着外面名为“万星汇”的商场微微舒口气。

这边邦远集团的物业还不少,万星汇旁边就是邦远之前开发的小区,不过整个滨海属于广泰集团的物业要更加多。

广泰集团单单商场就有12个。

华开集团才2个,人家的零头。

万星汇商业购物中心(新城西店)建于2010年,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面积约15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

这个商场的整体面积还是挺大的,还有一条夜市步行街,而且装修新颖很有设计感,就是有种说不出来的怪。

或许是设计太超前了?

“老板,到了。”

车队很快拐进商场的后门道路,前面的阳妮筱不禁轻声提醒一句。

陈澈点点头,没再多说。

一旁的郭景林,却跟着望向外面,带着不解和困惑,轻声询问道:

“我们这是去哪儿,还没到。”

“嘘。”

陈澈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没等郭景林诧异什么,迈巴赫便停了下来。

郭景林向外看去,突然感觉离谱,滚圆的大眼睛眨了眨,十分懵逼。

却见,车外有人帮陈澈打开车门,外面更是齐聚了十多号人。

阳妮筱下车帮郭景林打开车门,然后一起走向陈澈的后面看向一众人。

“陈董。”

一行人的称呼,让郭景林不算太意外,可还是非常好奇的看着。

陈澈没有管郭景林怎么想,看向前面的朱晓、程建辉,直接说道:

“几位辛苦了,用不着客气。”

华开集团是母公司。

华开商业集团是子公司。

而华开商业集团旗下,有一个名为【华开万汇城商用置业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今年35岁的程建辉,就是华开万汇的总裁,负责运营华开的商场。

万星汇之前的团队,集团副总裁李启明和朱晓已经亲自清理过了,如今商场大部分管理层,跟邦远都没什么关系。

如今迎接陈澈的人里面,除了总裁程建辉以外,还有负责新店规划的副总裁付东飞,以及商场内的总经理柳景瑞。

两个月前,这家万星汇是朱晓的树立威信的踏脚石,解决内部的同时,万星汇在暑假期间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半停业整顿。

这次整顿,不但是内部的,根据陈澈的指示和推荐,朱晓还针对装修、营销进行了一次很有显著的改变和优化。

更年轻化、时尚化、便利化、低价化和数字化,确立了超市自建战略,并且商场内不再运营短期的促销活动,而是持续为顾客提供低价商品,并引进知名大品牌。

万星汇商业购物中心的定位是中高档,里面并没有太多的奢侈品大牌,这次也没有引进太多,更多还是港牌、国货。

陈澈不是有一个零售帝国梦嘛。

万星汇对他来说,还挺重要的,以后会不断的扩张脚步。

不过考虑到疫情,怎么扩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肯定不能盲目扩张。

陈澈的初步计划是并购为主,自建为辅助性,万星汇的自建道路必须通过董事会的审核,这是他当初定下的规矩。

燕京小象快送、小象超市都已经成立,只不过都是蛰伏期,并没有太多的扩张战略,如今最重要的是完善供应链体系,为疫情来临的“闪电仓”打下丰厚基础。

疫情一旦来临,小象快送+小象超市就可以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市场。

而小象超市终究是仓储类,陈澈的零售帝国包括电商,实体店也很有份量,到底能不能挣钱他也说不好,但人类不是灭亡了,有些东西是可以提前做准备的。

疫情终将会过去,社区商业化、购物中心化是未来可以获利的趋势,陈澈也在朝着这两方面,打造线下的零售帝国,和线上打配合战,完善零售帝国的完整性。

除此之外,奥特莱斯的模式也是值得小部分借鉴的地方,值得投资。

值得庆幸的是,华开集团两家商场,都是社区商业化和购物中心化的代表。

万星汇(新城西店)自重新开业以来,陈澈还没有来过这边视察过。

他这次是来视察,也是来听好消息的,因为想要得到一些坏消息,压根不需要通知任何人他要来,他通知了就是为了好消息,以及当面指出一些不足的地方。

商场内。

陈澈望着装修新颖,还算高档的内部环境走在中间,身后乌泱泱跟着一群人。

整个商场地面一共是六层,和很多商场一样中间被掏空,只留平台。

自9月1日正式重新开业以来,万星汇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人流量,营销策略最典型的,就是满消费赠送代金券。

这里的代金券不是商场里面的,而是重点装修改造的夜市经济。

仅半个月,代金券就被扔了1351万的面值,其背后代表的是1.3亿营收,平均每天的销售额破了1000万。

说实话,这个成绩不怎么好。

起码在陈澈心里一般般。

一来,万星汇的地理位置虽然不是最好的,可地理位置也不算差,万星汇开业了三年本来就有不少的群众基础。

二来,他这次投入的成本很高,单单代金券就扔了一千多万,更何况是其他的成本,可以说这次没挣到什么钱。

三来,他真的尽力了,他甚至把“夜市经济”这本秘籍都拿了出来,他预计中应该人流量3万+,日销售额2000万+。

但真的尽力了。

这里不算是市中心。

津门也不是沪海等地人均那么高。

更何况,旁边有金箍棒抢生意,那家商场可比万星汇高档多了。

没有奢侈品大牌,平均日销量可以达成1000万,已经是不俗的成绩了。

毕竟这次重新开业促销,用低价吸引、积累的,是半个月后中秋国庆的专场活动,真正的考验是中秋、国庆的成绩。

“卧槽。”

看着商场里,被一群三四十岁的人包围在中央的陈澈,郭景林感觉离谱。

听了一段儿,看了一会儿,他怎么感觉这家商场像是陈澈的呢?

尼玛,是他没睡醒还是咋的。

难道是昨天晚上酒喝多了还没醒?

马上准备开启中秋的活动了,陈澈和朱晓、程建辉听着商场负责的介绍,从商场里出来后,来到了很奇怪的地方。

陈澈之前说新城西这家店设计前卫,是真的有些前卫,外立面有科技感,像是一个破碎的魔方一样,四分五裂了一般。

不过陈澈觉得很怪的原因是,造型虽然具有科技感,可色彩和外立面的选材上,远远不如造型大胆,甚至有些传统。

说回到商场造型,它分为东区和西区,两个商场之间有一条缝,这种设计就很有街区购物中心的感觉。

本来是一座楼,分成了两座楼。

而这条缝就是一条12米左右宽的内部道路,两边有临街商铺。

如今,万星汇已经针对这条专门命名为“星光街”的单车道道路,进行了着重改造,让它更加具有街区购物的感觉。

而这条路陈澈已经封了,他说的夜市经济就放在了这条路上面。

这座商场还是很大的,当初地下预留了足够的停车位,这条路完全没必要通车,人流量多时通车反而会造成拥堵。

历经一个月的改造。

星光街是整个商场变化最大的地方,如今也是人来人往,人虽然不是很多,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在逛街和散步。

尤其是陈澈特别要求的,迎合年轻人打卡拍照的标志性建筑物之前,此时虽不至于像其他商场人头攒动,但有流量。

一个投资10亿的商场。

只是陈澈以后帝国里,尘埃之中的尘埃而已,不过他做什么都很认真,不做就不做,一但做的话也是比较细节的人。

“有才,有才?”

陈澈和商场管理层确认着中秋节的活动策划,和一些着重改进的地方。

零售数字化平台,如今还在燕京开发,内部考核和人事调动都已经没什么问题,万星汇的改变,就看这次中秋了。

从西区到东区,在到交接两座商场天桥下面的星光街,陈澈他们待了一个多小时,算是效率很高的进行了一次视察。

准备离开时,陈澈回头看向围在自己身边乌泱泱的一群人,却没找到郭景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