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陪王志宇走这么一遭(1 / 1)

加入書籤

邺城·铜雀饭店。

陈澈看着刚刚开业不久,外面还放着花篮的饭店,轻轻关上车门。

王志宇在前带路,笑问道:

“三叔搬到这里了,这店怎么样?”

王志宇的三叔,也是陈澈的叔叔,他对这个饭店倒是熟悉一些。

这饭店是王海顺、王海勇两兄弟开的,而且还是村集体占股投资的饭店。

原来王海顺是在镇上开小饭馆,这不是邯郸方特规划到他们村旁边了嘛,所以当初村里就特意开发了道路西侧一片区域。

鼓励民众去开店,村里拿一笔资金,当然也是赚了钱给村里分钱。

道路西侧这一排商铺,都是近两年来新建的,以前都是村里的农田来着。

因为是新建的,所以和东侧那些民宅商铺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看起来特别的新颖,而且灯光什么的晚上也漂亮。

陈澈当然知道这家饭店,不过附近和六年后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起码,那家台球厅如今还没有。

“是吗,我还真不知道。”

陈澈心里知道,但也装作不知道的样子随着王志宇走进了饭店。

饭店里,此时虽然不是人满为患,却也是满堂宾客,当然也是乌烟瘴气的。

“宇哥回来了。”

门口,一个差不多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正在给客人上菜,抬头见到进来的三人,看见为首的王志宇,直接招呼了起来。

王志宇闻言道:

“啊,放学了啊涵涵。”

王乐涵点点头,把菜给客人上完后,看向后面的陈澈和刘子彤两人,眼神打量一番后重新看向王志宇,走回来问道:

“宇哥吃饭还是找我爸呀?”

王志宇走向柜台那边道:

“我拿菜,你妈知道。”

王乐涵在前带着路,只是却时不时跟着其他客人,一起偷偷看向陈澈。

有些人真是格格不入。

陈澈的出现,就挺格格不入的。

不但长的高、长得帅,穿的衣服也是一瞬间就可以拉开差距。

明显,不像是什么农村人。

陈澈见小姑娘看来,打量完周围最后噙着笑意,倒是也没有说什么。

自从去县城上学后,10岁到22岁,陈澈在村里都是十分神秘的一个人。

所有人都知道陈天宏有个儿子叫新新,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见过他。

也不是没见过。

是他经常不在家,有些人不敢认。

更何况他重生回来,变化确实挺大,除非是亲近的人,否则真不好认。

如今13周岁的王乐涵,几乎对陈澈没什么印象,就更加不认识了。

不过陈澈却认识王乐涵,后世过年他经常在这家饭店吃饭,相对就比较熟悉了,他还英雄救美过19岁的王乐涵呢。

如今王乐涵刚读初三,是在铜雀村旁边的公立中学,也是陈澈的母校。

只不过陈澈上学的时候只有小学,如今不但重建、扩建了,还升级了中学部,当然是初中学部,高中部是在县城里。

很快,王志宇便走到了前面柜台,他看向里面忙碌的三十多岁女人笑道:

“三婶,我的菜打包好了吧?”

女人抬起头,笑道:

“我原本准备等你叔做好了,让涵涵给你送过去呢,来的倒是够快的,还差一个菜吧,等会儿,你直接来这吃多好。”

王志宇道:

“下次下次,今儿家里有事。”

女人看向王乐涵道:

“去看看你哥的菜做好了没。”

王乐涵闻言走了,三婶罗云翠抬头看向一旁的陈澈,抬指笑着问道:

“这小孩看着有点眼熟啊。”

陈澈打招呼道:

“婶儿,新店开业生意兴隆啊。”

王志宇看着有点疑惑的罗云翠,不免笑着直接搂住陈澈的胳膊道:

“这是新新啊,三婶这几天只顾着数钱什么都忘了吧,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见王志宇打趣自己,罗云翠翻了一个白眼后重新看向陈澈,突然惊喜道:

“哦~新新啊,你看我这个记性,新新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越来越帅了。”

陈澈淡淡笑道:

“婶儿倒是没怎么变,还是那么的年轻漂亮,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

罗云翠笑得合不拢嘴道:

“看新新你说的,哎哟,把婶儿说的都脸红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陈澈随口道:

“刚回来,听说三叔三婶开业,就过来捧捧场,四爷爷做饭我可是很馋的,吃三叔做的饭虽然少,但想来不会很差。”

陈澈口中的四爷爷,实际上是王志宇的四爷爷,是他曾祖母二弟的大儿子,在他那一辈里排行老四,所以称呼四爷爷。

王志宇爷爷排行老二。

四爷爷建国以后参过军,不过没有打过什么仗,在部队里还当过炊事员,参军回来后就一直从事厨师的工作。

不过四爷爷没开过什么饭店,印象里一直都是跟着别人做大锅饭,比如婚丧嫁娶什么的,那种民间做饭的组织。

这也给他的两个亲儿子,种下了厨师的基本功吧,做的饭相当不错。

不过四爷爷生了一场病不再做饭,好像明年也去世了,生老病死真是无奈。

饭店里。

王志宇看见几个熟人,直接朝着几个餐桌走去,陈澈陪罗云翠乱侃起来。

邯郸有道美食。

叫做鸡蛋皮渣。

算是陈澈很喜欢的一道菜。

王志宇之前点菜时陈澈说随便,但见没点这道菜,他还专门额外点了两份,海顺叔做的这道菜也是一绝,流口水了。

从饭店里出来,已经是15分钟后,陈澈也是第一次和刘子彤说上话。

王志宇这小逼崽子,刚才等菜时,遇到两桌熟人还喝了两口白酒。

来到帕拉梅拉旁边,陈澈看着王志宇应付几个相送的朋友,对刘子彤道:

“嫂子,你和宇哥坐后面吧。”

虽然心里知道,刘子彤不太可能嫁给王志宇,只是目前在谈的女朋友,但对方既然已经带回家了,长辈们对其的称呼可以无所谓,同辈乃至小辈则尽量讲礼数。

这不是什么规矩。

只是体现自己的素质修养。

刘子彤看着打开后排车门的陈澈,然后坐进去接过包装袋,娇声应道:

“好。”

王志宇不久,在几个熟人的见证下坐进了帕拉梅拉,并且扬长而去。

陈澈开着车,直接拐进了前面十字路口前的,算是村子最南侧的水泥路。

这条东西方向的道路,就是普普通通的乡村水泥路,不如前面的沥青路宽敞。

差不多行驶了三分之二后,陈澈的目光看向右侧,然后微微皱眉。

却见前面,在一片村民刚刚收完农作物的土地上,有一座占地2亩的地方,门口和围墙古香古色,牌匾上书陈氏祠堂。

这就是陈澈他们家的祠堂和祖坟,占地面积不算很大,用材也不是很豪华,就是水泥、砖土为主,简单围了一圈。

当然,里面的墓碑也不多。

只有三个墓碑。

分别是曾祖父、曾祖母合葬墓、叔曾祖父的衣冠冢以及三爷爷陈长青的墓。

陈氏祠堂在村外南侧,就是靠近临邺大道和有百亩田地的一侧。

这条路算是村子的边户,在祖坟和水泥路之间,有一条10米长、2米宽石砖小路通往祖坟门口,而在小路和整个祖坟外圈,则栽种了一圈松柏树,用来和田地做缓冲。

铜雀村不单有陈氏祠堂,当初陈天宏还带头捐款建造了一个多姓祠堂,算是村集体所有人的祠堂,位置是在村子里。

对比陈氏祠堂内在用材高级,村用祠堂内外更加豪华,建的跟一座大庙似的,不但有好几个建筑,还搭建了戏台啥的。

后世他们村的联合祠堂,在抖音里出圈火过,算是一个小小的景点。

那些来附近方特游乐园、博物馆、邺城、三台遗址、鬼谷子祠堂旅游的人,有一些顺便把他们村祠堂也打卡了。

因为村集体祠堂不单供奉了祖宗,还有供奉菩萨、关公、月老、土地的地方。

村子里有钱,所以那边也是每天香火不断,还有专门人负责看门,传统节日更是旺盛的不得了,尤其是除夕这种大节。

这些是封建迷信吗?

陈澈倒是觉得,更多是一种文化。

因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只为了吃饭,人不能靠着这些祭祖什么的东西活着,但有些东西有能力时也可以拥有。

不能说自己都要饿死了。

还给祖先或者神仙烧香烧纸。

主要还是以人为本,因为凡是在死人面前做的事情,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就拿祭祖来说,本身就是一件教育后代要“孝”、尊敬长辈的行为。

包括过年时放鞭炮、贴春联什么的,其实真正说起来有意义吗?没有什么意义,主要是看到的人,心里能有什么感受。

有些人就可以通过贴春联、吃团圆饭感受家庭的温暖,而有些人则心里觉得这是什么狗东西,还不如点份外卖来的爽。

也像国家全面提倡科学,但同时也维护寺庙、修地方志、建博物馆、纪念馆、公祭炎帝陵,有些东西都是拿死人做文章,其本身意义就是做给在世活人看的。

“爷,你在这儿干啥呢?”

帕拉梅拉停在小路口,停放了一个电瓶车的旁边,陈澈打开副驾驶车窗,冲着外面准备走向祖坟的陈长州喊了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