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回到从小长大的地方(1 / 1)

加入書籤

“嗡嗡嗡嗡~”

保时捷帕拉梅拉从省道,经过一个彩钢牌楼后,趁着路人让出的道路,直接拐进一条两边都是房子的水泥路。

姨姥姥家是在文南村,要不是后备箱拉着东西,其实压根不用开车。

帕拉梅拉行驶在村子里,陈澈望着这熟悉又陌生的道路,心里也挺感慨的。

上一世他回家都少,更别提是来姨姥姥家了,但他小时候还真是两个村子一直穿梭着,如果从田间小路走的话会更近。

姨姥姥家是在村子中间北侧,南侧则是一个幼儿园,这幼儿园前面是一个小广场,算是村子里的小型活动中心。

也是因为这个小广场,所以家门还是比较好认的,很快帕拉梅拉拐进那条胡同,停在了一家两层小洋楼门前的路边。

这门前虽然不如陈澈家停车方便,但好在路还算宽敞,错车不是问题。

进入胡同后右手第三户,这里是大舅梁志峰的家,也是大表哥梁永鹏结婚的房子,今天他们大部队在这里集合。

帕拉梅拉停在一辆沃尔沃的后面,几乎是刚停的瞬间,那道蓝绿色的大铁门里,便有一个穿着淡蓝色衬衫的男人出来。

他看着停下来的帕拉梅拉,手上夹着一根烟,眼睛里带着一丝好奇。

下一秒,陈澈打开主驾驶车门,看向大门坡道前的男人,笑着喊道:

“光舅,你也回来了啊。”

梁志光抬起头,看见陈澈立马露出笑容走了过来,打量着保时捷问道:

“新新啊,你妈呢?”

陈澈关上门笑道:

“在后排给诺诺穿鞋呢,不知道啥时候偷偷脱了鞋,到了才知道。”

此时和陈澈说话的,正是姨姥姥家里的老二,也就是他的二舅梁志光。

今年好像是34岁,一直在石家庄做生意,后世他们见的次数也更多一些,因为上一世陈天宏他们也在石家庄嘛。

姨姥姥一共有四个孩子。

老大梁志峰,今年48岁。

老二梁巧珍,今年45岁。

老三梁巧悦,今年34岁。

老四梁志光,今年34岁。

值得一提的是,梁巧悦和梁志光也就是陈澈的二姨、二舅是龙凤双胞胎,只不过是姐姐先出生、弟弟这才后出生。

三胎、四胎甚至是五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真的很常见,明明当时是华夏最穷的时候,而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别说是二胎,一胎都没人生,想来也真是神奇。

“哦?”

听陈澈说苏美晴在后排,梁志光下意识看去,可惜这车前后都贴了隐私车窗,看不见里面的情况,他的脚步却没停。

陈澈走到后备箱处,打开后备箱的同时从口袋里拿出九五,递过去一根道:

“光舅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就说前面的车像是你的,也没听说你在家。”

陈澈已经差不多戒烟了,如今就连想事情的时候,都很少抽烟。

不过今天早上周奕给他提了一个醒,这烟他就当作掩盖气味的工具。

沈雨萱就不提了,阳妮筱那个骚蹄子身上更香,也算是一点自保手段,更何况他知道舅舅家几个人抽烟,就带上了。

自己不抽是不抽,在农村里递烟是一种礼节,算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吧。

梁志光手上夹着烟,要是外人他就不接了,不过陈澈的烟必须要,这也是礼节的一种,毕竟这就像是给领导送礼一样。

送礼是一种表示。

收礼其实也是一种表示。

梁志光接过烟,直接夹在耳朵上的同时扔掉自己手上的,笑着说道:

“这不是听说你和你妈回来了嘛,离的又不远,顺便回来看看。”

梁志光以前年轻的时候,在陈天宏手底下干过,后来结婚因为老丈人的缘故,就和妻子在石家庄搞起了生意。

在陈天宏手底下当包工头能挣不少,梁志光特别聪明,当初干的很好。

但怎么说呢。

这成了家以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在工地挣的固然多,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这样梁志光去了他妻子在的城市。

梁志光上了一个大专,妻子却是一个本科生,以前是在石家庄当小学老师,后来和人一起合办了一个私立的幼儿园。

梁志光呢,当初在2010年的时候,经过他老丈人的帮助和靠他自己攒的钱,在石家庄从开手机店开始一步步干。

如今,梁志光在石家庄拥有火锅店、服装店、手机维修店等6家店铺,还不包括妻子的幼儿园,也是一个小富翁。

上一世2024年,陈澈二舅妈的幼儿园濒临倒闭,光舅也转卖了以前很多的店,只留一家火锅店,不过他们家更有钱了。

因为梁志光在石家庄开了一个厂子,当初卖店也是要积攒资金,开了一家塑造厂,就是外卖用的那些一次性餐盒。

固然还是资产百万、千万的小富豪,但在农村里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梁志光也是兄弟姐妹四个中,算是最有出息,也是2024年时最有钱的那个。

上一世,梁志光虽然对陈天宏没什么明显的帮助,不过还算是合格的,起码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买东西给他家。

再者梁志光办厂子没几年,其实也没多少现钱,而那点钱也帮不了陈天宏。

更何况,陈天宏也没让他帮。

陈澈和梁志光的感情很好,后世对方是为数不多,他没主动开口,还主动问他缺不缺钱的长辈,尽管那只是一句客气话,不过他要是借钱,光舅肯定也会借他。

一是因为苏美晴的面子。

二是两人的感情很丰厚。

陈澈可能没什么感觉,毕竟他小时候不记事,长大后梁志光也不怎么在家了,

可陈澈6岁之前,正是梁志光的14~18岁,完全是看着他长大的。

陈澈不记得自己的儿童期,可梁志光记得以前是怎么哄他、陪他、逗他的。

自从陈澈长大后,几乎每一次见面,梁志光都会感慨他小时候的事情,尤其是他露着小丁丁那个年龄段发生的趣事。

时间过的还真快啊。

如今梁志光就已经有这种感慨,他看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陈澈,脸上带着笑意,情不自禁的拍了拍其的胳膊,说道:

“好小子,又长高了是吧?”

陈澈闻言一愣。

半年时间不见,梁志光是句客气话,也可能真的是他这半年长高了。

不过陈澈之所以愣神,是因为他重生回来的三个月,真的长高了2厘米。

陈澈记得他净身高只有1.83米,反正后世是这个数据,可一个月前他去医院体检的时候,医生说他净身高有1.85米。

是特么后世缩了,还是重生回来后因为这两个月吃的多、加上锻炼身体又长的,陈澈也不太清楚,反正他是变高了。

“嘿嘿,还变帅了呢。”

陈澈看着身高1.72米左右,只是普通身高的梁志光,嘴上笑着低下头。

这时,梁志光刚准备打开后排车门,那车门便从里面自己打开。

见到车里的美妇人,梁志光笑呵呵的扶住车门帮忙敞开更多空间,笑道:

“二姐。”

苏美晴不姓梁。

不过陈澈的姨姥爷和姨姥姥都挺好,把她视为己出,家里都挺尊重她的。

梁志光从小就不喊梁巧悦姐姐,一般都是直呼其名,因为两人是双胞胎嘛,年纪相仿没有年龄差,是从小就不喊姐。

自从苏美晴来了后,梁志光为了方便便改称呼梁巧珍为大姐,这边喊二姐。

“诶,啥前到家的啊。”

苏美晴先从车里出来,笑着问了一句后弯腰向车内抱起小丫头。

梁志光探头看,回应道:

“我也刚到家没多久,姐你离家这么近还这么晚,大姐还屋里念叨呢。”

苏美晴抱着诺诺直起身,瞟了眼后备箱后面的陈澈,示意一眼解释道:

“等他呗,刚从县里回来,正好家里来客人了,我也没顾着看时间。”

昨天晚上苏美晴已经来过一次,不过去的是西院那边,且也只是待了一会。

要不是因为简心,她早过来了,不过也没必要提简心给别人听。

而见老妈把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陈澈手上抓着礼品,无辜的抬起头。

“晴姨。”

正在这时,门口出现三个不大的孩子,为首最高的那孩子见到门口的苏美晴,抓着手中的悠悠球,开心的喊了一句。

最高的孩子年约16岁,穿着一身白黑色的运动短套,发型略显张扬。

他是梁巧珍的儿子,叫关浩晨,今年刚在县城里上高一,他上面还有一个24岁的姐姐叫关小琪,今年年初刚结婚。

三人中间,也是身高排第二的孩子,他穿着牛仔水裤和假两件短袖学院风,打扮和长相文质彬彬的,头发十分柔顺。

这是梁志光的儿子,叫梁星渝,今年应该是9岁,个头却是不低。

梁志光也是一儿一女,只不过梁星渝是老大,他下面还有一个5周岁的妹妹,好像是叫梁星菡,小名叫做佑佑。

最旁边那个也是三个孩子里最小的,无论是年龄还是辈分,是梁永鹏的儿子,名字好像是叫梁家劲,今年8岁,他下面也有一个5岁的妹妹,应该是叫梁怡萱。

他穿着牛仔短裤和背心,一头随意的毛刺发型,最标志的是他咧嘴笑时,中间的门牙丢了一颗,看着还挺招笑的。

他个头小小的,大概只有1米出头,只比梁星渝小一岁,却要矮了大半头。

这三个小家伙嬉嬉闹闹着出来,看见门口苏美晴几人老实了,不过脸上和身体都是抑制不住的躁动,正是贪玩的年纪。

梁志光见到三人,立马道:

“别乱跑了,过来搬东西。”

说完这句话,梁志光又指着个头最小、年龄最小、辈分最小的梁家劲道:

“臭,让你爸出来搬东西。”

“哦。”

梁家劲不知感冒了还是怎么,闻言愣了一下,鼻孔里瞬间挤出一个泡泡,而随着他回应一句并抽了抽,泡泡相继消失。

“快去!”

梁家劲都转回头了,关浩晨还吼了他一嗓子,脸蛋红红的有着使不完的牛劲,随后便欢快的走到了后备箱处。

“哥?”

梁星渝最先走到后备箱这边,看见陈澈惊喜的喊了一句,并站在旁边。

陈澈见状摸了摸他的脑袋,然后把比较轻的保健品,递给了对方。

关浩晨跑过来探头看,抬头道:

“哥你怎么在家?”

陈澈把一箱五粮液直接递给好信儿的关浩晨,等对方接过后他才道:

“快去,放进屋里。”

梁志光让苏美晴先进家,这会儿准备搬东西,等看见后备箱时惊诧道:

“嚯,买这么多东西干嘛!!”

不怪梁志光惊诧,属实是帕拉梅拉的后备箱装的满满的,因为这款车的后备箱不是特别的大,所以视觉效果很冲击。

其实不多,就10箱东西。

后备箱确实有点小,只装了一箱酒、4盒保健品又塞了三条烟就装不下了,副驾驶里还有几盒茶礼品和膳食纤维啥的。

其实苏美晴昨天晚上已经来过了,当时已经给二老买过东西。

而今天虽不是逢年过节,不过陈澈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这都是他买的。

其实也没啥特别贵重的。

而且真不多。

两个姨,他都没准备礼物。

是给梁家买的。

姨姥姥、大舅妈、二舅妈这三家,如今是来梁家做客,自然要送都得送。

至于梁永鹏、梁立明两家,虽然他们都结婚有了孩子,但没有事同辈送啥礼啊,真要是送礼也是单独的,哪有捎带的。

这次回来仓促了一些,陈澈确实考虑不周到,而且也没考虑那么多。

来的路上,苏美晴说大姨、二姨他们都要过来,陈澈也是一惊,他属实是没想到他们家没破产前,号召力这么的大。

固然,你没钱的时候,这些实在亲戚不至于真的有那么多落井下石的。

不过有钱和没钱,还真不一样。

陈澈带的这些东西里,最重的就是那箱五粮液了,其他的都算轻盈。

把一些礼品递给梁志光后,他从副驾驶拿出里面的,然后一起走向大门口。

“啥时候换的保时捷啊?”

梁志光等着陈澈,示意着问道。

陈澈笑道:

“刚买没多久,人生第一辆车。”

确实,这辆保时捷帕拉梅拉还真是陈澈这一世拥有的第一辆车。

虽然不是他名下的,也不是他买的,不过从根本上来说,确实是第一辆。

梁志光在前走着,感慨道:

“行啊,你小子也长大了,怎么我听你妈说你以后不去美国上学了。”

陈澈道:

“嗯,重新选了个离家近点的,这外面千好万好其实都不如家好。”

“哈哈。”

梁志光笑了,两人很快踩着门前高坡进入了家里,看见了里面的情况。

整个梁家一共是4套院子。

这个胡同里两套院子,是梁志光(二舅)、梁永鹏(大表哥)的房子。

旁边拐个弯的不远处,在西侧第三户还有1套房子,是梁志峰(大舅)的房子,但主要是姨姥姥、姨姥爷在那边住。

位于村子里的房子就这3套,还有1套要偏僻些,挨着田地且位于村边,是前几年给梁立明(二表哥)结婚盖的房子。

梁家没有苏伟的房子,并不是没有给他准备,而是不需要准备。

一来,早在苏伟结婚的时候,苏美晴就给他在县城买了房,不缺住的地方。

二来,温丽娜其实不是邺县人,而是旁边的磁州人,因为温家只有两个闺女,所以过年的时候他们住那边比较多。

就算苏伟一家来这里住,要么是住陈澈家里,要么住在姨姥姥那边,或者梁志光家里,但基本上对方回家回的少。

苏伟虽然很小就寄养在姨姥姥家,但上完初中后就去了津门。

一直都是跟着苏美晴的。

而且男人嘛,大大咧咧的心不细,尤其是苏伟那德行,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跟姨姥姥这边不如苏美晴他们一家亲近。

“来,进来新新。”

“诶。”

如今陈澈进来的这个家,是表哥梁永鹏的家,这个家非常的大。

这套房占地面积足足有450平米。

这个家还是梁家的祖宅基地,二十年前苏美晴姐弟俩来的就是在这里。

不过那个时候,这套院子还是70年代建造的青砖绿瓦房,且当时梁家还没分家,原来院子更大,占地面积一亩多。

后来因为要给梁志光结婚,于是从这一亩多的老房子里摘出去250平盖了一套房,也就是胡同第二户那个一层的平房。

等到梁永鹏结婚时,又把剩下450平的老房子拆了,盖成了如今这样。

因为盖这套房子时,大舅梁志峰从陈天宏那边拿了钱,所以这套在2010年盖的房子,放到如今乃至后世都不逊色。

虽然比不上他们家的别墅。

不过也是钢筋混凝土,模样还有点欧式造型的小洋楼了,且院子是真大。

这套房占地面积450平还多,之所以分给梁志峰这么大,是因为要一家好几口住,梁志光当时没跟两个侄子争什么。

毕竟他也只比梁永鹏大7岁,他结婚的时候,两个亲侄子一个16岁、一个12岁,都已经到了准备房子的年龄。

不过想象都是美好的,现实很骨感,且涉及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姨姥爷、大舅、梁永鹏,外加一个当时没结婚的梁立明,这么多人挤在一个房子,房间虽然是够的,但三世同堂是一种幸福,其实也有可能是一种矛盾激增器。

梁永鹏的媳妇儿,也就是陈澈表嫂,闹腾了几年后,把人都闹腾走了。

正好,那一年陈澈姨姥爷的娘去世,且办完了三周年,他有个哥哥只有女儿,人家去女儿的城市生活,可能到死都不回来了,姨姥爷他们就住进了那套房子里。

后来梁立明结婚,又给他在村子边缘买了块宅基地盖新房,所以才有了如今的4套房,让梁永鹏占了这么大的院子。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表嫂闹腾时,刚生下梁家劲,又是家里吵吵闹闹,又是离婚什么的。

陈澈当时12岁,还在家里上学,也是让他都记忆犹新的一幕。

这些年乃至后世,表嫂都好多了,以前的事也成了一件被众人掩盖的伤疤。

“诶嘿嘿。”

陈澈跟在梁志光后面,走进这面积足足近两百平,通铺了水泥的院子。

刚通过门楼进入院子,他便在嗡嗡嗡的鼓风机噪音里,听到了惊喜的笑声。

转头看去,却见在这院子中央靠近小菜园的不远处,或坐或站着几个人,他们围在一个铁锅前,锅里热油滋滋作响。

铁锅下面放着小型的电动鼓风机,嗡嗡的转个不停,时不时有火星从锅底冒出,在慢慢暗淡下来的天色中,把周围几个人的脸庞映的微红,像是冬日里的暖阳。

一位身材发胖,圆头圆脸,头发已经白了多半的老人坐在铁锅旁,手上抓着长长的筷子,似在翻动油锅里的东西。

他面容慈祥、笑容和蔼,脸上皮肤算的上整洁,并没有太多的褶皱,除了有些胖以外血色红润,精神更是神采奕奕。

看见陈澈,老人露出最开心的笑容,只是嘴上却是用着埋怨的语气道:

“咋来这么晚呢,不知道早点来。”

听见老人流利且富有感情的话,陈澈走近了一些,鼻子突然一酸。

眼前距离只有四五米,目光望向自己埋怨中还止不住笑意的老人,正是陈澈的姨姥爷,是一个爱笑且大方仁慈的人。

陈澈克制着想哭的冲动,指尖抑制不住微微颤抖着,这是很奇怪的感觉。

记忆里,他见过姨姥爷住院、瘫痪在床日渐消瘦,甚至是死亡身体僵硬、面色发白的样子,可如今却是精神奕奕。

说起来还挺吓人的,不过陈澈这会儿心里更多是高兴,是欣喜。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陈澈的爷爷陈长州是一个相对来说沉默寡言的人,而且脾气还倔,就是老年人群体里的杠精,其实一点都不可爱。

可姨姥爷不一样,爱笑、爱说,而且会疼人、能疼人,也十分疼爱陈澈。

虽然这不是陈澈的亲姥爷,不过从他出生起就是被姨姥爷看着长大的,真要说起来其实不比别人的亲姥爷差什么。

走近的两步,陈澈视野模糊了一瞬、精神恍惚了一瞬,只不过很快被他压制下去,脸上带上真实的笑容,嘴上道:

“在县城里办了点事儿,忙着忙着一天就过去了,没想着能过这么快。”

“嘿嘿。”

老人闻言嘿嘿笑了笑。

这时,围在铁锅周围的一个男人一起走了过来,替梁志光和陈澈拿东西。

“姐夫在家呢。”

走到陈澈面前的是一个1.76米左右、身材消瘦的青年,他年约二十来岁,穿着牛仔裤和Polo衫,五官倒是一般般。

这就是表姐关小琪的丈夫冉文涛,后世因为姨姥爷、因为过年,他们见的次数多一些,不过如今其实他们没见过。

他们是今年年初结婚的,无论是订婚还是结婚,陈澈都没在家里。

所以冉文涛对陈澈压根也没印象,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人。

不过在听见姐夫二字他倒是也没多想,毕竟通过婚纱照等途径知道他长相的方式多了去了,或者靠猜也能猜出来。

而听到姐夫二字,冉文涛倒是挺开心的应了一句,直接接过了所有东西。

陈澈也没太客气,看着他们三人拿着东西走远后,重新看向老人处。

此时坐在铁锅前添火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他身材消瘦不算胖,身高大概只有一米七,模样倒还算是俊俏。

这是陈澈的表哥梁立明,性格温和、不骄不躁,是一个老实孩子。

在铁锅另一边有两个板凳,上面放着大大的瓷盆,里面盛放着白粉状的东西,另外一个不锈钢盆里,则是炸好的食物。

在两个盆中间,则坐着一个年约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她身材匀称略显瘦,穿着宽松的短袖,露出蜡黄发暗的肌肤。

一张经过岁月洗礼的圆脸上有些皱纹,泛黄的头发藏着一些银丝。

这是陈澈的大舅妈王玲芳,身材矮小只有1.55米,是一个性格谦恭,任劳任怨但也会偶尔发点小牢骚的普通农村妇女。

此时院子里还有其他人,但铁锅周围只剩下了三人,陈澈很快走到跟前。

王玲芳主动道:

“新新,暑假咋没回来啊?”

陈澈应道:

“今年我自己试着干了点小买卖,所以就没回来,这不是回来看舅妈了嘛。”

王玲芳手中的动作没停,还在往锅里放东西,油锅滋啦啦作响,她笑着道:

“你这孩子,越长越派气了。”

派气,是北方山河四省一带的词汇,形容一个人外表阳光、气质好,也可以形容场面、为人很大气,很有实力。

“嘿嘿。”

陈澈笑了笑没接大舅妈的话,很快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递给梁立明道:

“明哥,你一直没走哇?”

梁立明点点头。

差不多两个星期前,随着一个婴儿的啼哭声降世,梁立明就当爸爸了。

当时苏美晴虽然还在国内,但已经接到了秦雅南去美国的邀请,再者梁立明是一个侄子,就没有着急回家看孩子。

梁立明今年23岁,比陈澈大3岁,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在邯郸上了一个职业技校,学的是美容美发干理发的。

如今在邯郸一家理发店上班,每个月三四千块钱的样子,勉勉强强。

其实陈天宏那边有大把工作,只不过梁立明性格温和干不了包工头,当工人他又嫌累,做文员吧他又觉得没意思。

梁志光那边也有很多工作,但要么就是服务员也累,可当店长他又不合格。

而且明哥闷闷的,有自己的心思,也从没有要求别人帮他、拉他。

理发师这行业能挣钱的人是少数,明哥有点小帅,但他没什么情商口才是硬伤,后世明哥还是改行了,而且去了工地。

只不过却是室内装修,专贴墙纸,一个月平均下来万把块钱吧。

“咦~”

场间,陈澈递过去一根九五至尊,在梁立明摆手拒绝的时候他还楞了楞。

紧接着他也想起来了,明哥这个时候还没去工地,没学会抽烟呢。

上一世,他们兄弟几个过年坐一起喝过几次酒,明哥吞云吐雾老熟练了。

短短六年,时间真能改变人。

梁立明不抽,陈澈当然不会劝,很自然的把烟重新放进烟盒里。

这时,旁边老头吹胡子瞪眼道:

“诶,你把烟揣口袋干嘛。”

陈澈回头笑道:

“明哥不抽,舅妈也不抽,我总不能硬把烟塞到我哥嘴里吧。”

老头瞪着眼睛笑道:

“我抽啊!”

陈澈摆摆手笑道:

“你还忙着呢,别抽了。”

老头闻言,直接把筷子给扔到了不锈钢的盆里,摊开手故作不高兴道:

“我现在不忙了,你这孩子递烟怎么能落下人呢,这个毛病不好。”

的确,递烟落人不礼貌。

熟悉的人还好,如果是不太熟的人或者是陌生的长辈、领导,要么你就别拿烟,既然拿出来了如果落了人,会被别人视为不尊敬的行为,平白无故惹了别人。

很简单的道理。

别人有,我却没有。

那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啊。

这倒不是说递烟规矩多,是因为递烟本身就是一个加分项,你既然想拿加分,就必须下功夫,眼睛、脑子得在线。

如果觉得繁琐,那就不带烟,你本身不抽烟也不递烟,一般场合也没什么。

陈澈当然知道递烟的规矩了,只是他是故意的,见老头抗议他笑道:

“那也不行,我都放口袋了。”

老头闻言伸手要道:

“你这小子,抽你颗烟还多了。”

陈澈笑道:

“我都戒烟了,你也少抽点吧,还忙着呢抽什么呀,我去屋里找我姥了。”

随着旁边梁立明笑出声,老头看着陈澈真离开的背影,也是被气笑的喊道:

“诶,你这兔崽子,等会赶紧出来,这刚炸好的酥肉,你最喜欢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