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回国后的第一个问题(1 / 1)
“呼。”
听见陈澈在自己耳边吹的一股热气,以及那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秦雅南不禁心底泛起一股柔情蜜意,彻底将她完全包裹,褪去几分疲惫。
然而她褪去了疲惫,怀里的男人却仿佛精神大损,有种很是疲累的感觉,这让她顾不得娇躯的异样,柔声道:
“我也是小澈,不过还是先上车吧,别让其他人等着了,回去再聊。”
“你说得对。”
陈澈爽快答应。
三人随之来到车队前,最后在艾婧婧示意下,他和秦雅南坐进一辆车里。
停着的一排车队里,基本上都是一些百万级豪车,只有一辆特殊。
陈澈坐的就是这辆特殊的MPV,目前售价只有80万港元的长江君临EV。
恒信在汽车领域也有自己的肱股,早在九十年代就涉猎了。
就是经营的不是多么好。
以前很牛逼,但现在已经到了变卖核心资产的阶段,陈澈还记得,长江明年是把最核心的客车等板块卖给了中车。
而新能源汽车领域,恒信涉猎的也比较早一些,2014年就开始了。
但涉猎的早没用。
陈澈知道,它们破产的也早。
关于长江在国内的资源,比如代工这一方面,银河都用的到。
陈澈准备找个时间,好好跟华炳承说一说这个情况,把长江汽车的资产给NSC用一部分、卖一部分、合作一部分。
…
《NSC高新技术管理守约》
不久,车队依次离开机场,在简单交流后陈澈也是直切主题。
艾婧婧顺势把一沓资料递给华炳承,陈澈则是等着对方的疑惑准备解答。
这辆MPV里,后面坐了四个人,此时座椅颠倒刚好面对面。
陈澈和华炳承坐在后面。
秦雅南和艾婧婧坐在前面。
华炳承一边看着只有三页纸的东西,因为是第一次看,眉头一皱。
其实作为投资人,今天陈澈拿出来的这些东西,并不罕见。
不就是禁止插手核心管理嘛。
当然,今天陈澈提的要求更过分,其中有一条意思是只能投钱不能问结果。
华炳承在看。
秦雅南也在静静看着。
陈澈和艾婧婧倒是来的路上,已经把这些东西好好商量了一番,不用再了解,且这些条约本来就是两人一起写的。
不多时,华炳承看完了三页内容,甚至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笑问道:
“阿澈,当初是怎么想的?”
陈澈干脆道:
“叔叔,你知道上世纪华夏造原子弹的故事吗?这是我起初想法的来源。”
华炳承没懂,但也没着急说话,只是瞥了眼同样如此的秦雅南。
陈澈见状解释道:
“我想通过这个故事阐述我和艾总制定《NSC高新技术管理守约》的战略考量和初心,1960年代研制原子弹时,国家给予科学家团队三项承诺:不设盈利指标、不干涉技术路径、不追究阶段失败,正是这种“战略忍耐力“,所以在苏撤援等极端困境下,用5年时间完成从零到核爆的突破,我知道应该尊重资本的专业性,但技术攻坚需要钝感力,所以这份守约不是限制,而是为双方划定一条能走更远的跑道…”
讲完了初心是什么后,陈澈压根没有任何停歇,趁热打铁讲背景:
那就是“科技投资存在的矛盾。”
第三档里的每一项技术研发都具有长周期、高不确定性特征。
为避免因为追求短期回报或过度干预技术路径,导致核心团队失去创新主导权,最终损害项目长期价值。
所以有了这份守约存在的背景。
而《NSC高新技术管理守约》旨在通过制度化约束,双方守约:
平衡资本诉求与技术发展规律,避免因利益博弈导致科技项目偏离本质。
守约三大核心:
一是研发主权隔离机制。
二是风险共担的长周期承诺。
三是战略价值优先原则。
核心内容包括研发自主权保障、结果导向的长期主义、风险共担机制、透明化沟通框架、合规与争议解决等。
这份守约不单是针对恒信,也是最大可能针对研发团队保证陈澈的利益。
陈澈知道,老爷子能杀自己、华炳耀能杀自己,好像谁都能杀他。
他不是很喜欢那种感觉。
而《NSC高新技术管理守约》和他准备成立的“汇新投资”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他可以把自己的命掌握到自己手上。
汇新财富投资后面再说,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怎么签署这份管理守约。
“嗯,我会好好考虑的。”
华炳承来之前,也没想到陈澈这次给他准备了这个,故而不能马上做主。
从机场到中环的一路上,基本上都是陈澈一个人在说,其他人在听。
而陈澈说的那些,华炳承虽然从来没有签署过,但这种事情并不是头一次。
就拿投资来说。
秦雅南在燕京创办的正南投资,就是不插手管理层的理念。
也是认识了陈澈以后,因为其既人脉单薄又总是当甩手掌柜,正南投资才专门开小灶,由秦雅南专门开辟这部分业务。
而这份守约华炳承之所以不能马上答应陈澈,甚至说不能短时间答应。
除了新南资本(NSC)这家公司十分特殊之外,还因为要求苛刻。
尤其是其中一条,一旦列入这项守约的项目,都有不等的沉默期,沉默期里华炳承只能查账,不能给予任何的资料和要求,相当于只能给钱,不但不能干涉还不能有任何盈利和进展上的要求。
单单这一点,就是作为投资人十分被动的要求,能接受的几率很低很低。
华炳承不能说自己是十足的资本家,但华家资助NSC还是为了利益。
华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工业直追第一的超级大国。
华炳耀很看好这里,又想借助秦雅南的力量才选择这里,这是NSC存在的先机条件,也是发展NSC的初衷。
可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
陈澈提出的守约里,核心是让他们放弃短期利益,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对任何人来说,都需要极大的魄力。
华炳承没这个魄力。
也没办法做这么大的主。
因为陈澈要放到守约里的项目,都是几十亿美元上百亿美元烧的项目。
这不单单涉及资金庞大,更涉及到陈澈有没有这个能力让他们放心,陈澈画的饼到底是不是真的,还犹未可知。
“那麻烦叔叔了。”
陈澈就没打算华炳承能当场答应,甚至他不去几趟新加坡压根谈不拢。
而他提出的守约里,就算签署,有几条被同意被削减都犹未可知。
不过,守约的存在并不影响NSC的发展和大部分目标。
不影响为期三天的谈判结果。
华炳承这次回来,就是签字的,毕竟他是恒信股份明面上的主席。
…
时间来到晚上九点。
NSC的大目标是不变的,故而签署协议的过程,并没有任何影响。
等在恒信总部陈澈和华炳承各自签字以后呢,第一期300亿便板上钉钉了。
剩下的就是找新基银行,也就是唐韵亲自签字以后,就可以陆续到账。
正好那时候NSC账上的钱也差不多被占光,资金盘能有补充。
从恒信总部出来时,已经是晚上10点半左右,陈澈再一次坐进红旗车里。
“南姐准备这次待多少天?”
看了眼外面中环的夜景,陈澈抽回手把窗帘重新合上,回头问道。
此时车里,就只有陈澈、秦雅南、安然加上司机,氛围还算是格外轻松。
《NSC高新技术管理守约》之所以不能被马上答应,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上次陈澈提到的保命符。
在华炳耀的规划里,陈澈就是一个吉祥物的存在,顶多是提提建议。
在秦雅南的安排中,陈澈担任NSC的最高领导人,主要还是为了学习。
几乎没有任何人,把他当成可以独自乘风破浪、挥斥方遒的人物。
大家都知道陈澈有小聪明,有毒辣的商业眼光和优秀的画饼能力,其中很多见解就连华炳耀都觉得十分有道理。
可这不代表大家相信,陈澈有能力驾驭NSC这么庞大的资本。
简单说,以前包括现在,陈澈在NSC都是可有可无的吉祥物加参谋。
可一旦签署了这个守约,让陈澈真的按照里面的条约安排项目。
假使那些项目失败了还不怎么。
一旦成功。
陈澈就成了NSC的核心人物。
谁再动他,就要掂量掂量。
针对这种局面,华家能做的就是抽离资金已达到打压他的目的。
可陈澈未来不怕华家抽离资金呢。
这是陈澈可以想到的,估计华炳耀到时候也会想到,所以这个《NSC高新技术管理守约》能不能被答应是未知数。
尤其是华炳耀也需要那些技术,自然不会同意,但未来怎么谈未来再说。
此时再车里,陈澈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抛开工作,聊起了私事。
秦雅南也很快道:
“还不确定,先做完这些工作吧,对了小澈,你和她这些天相处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