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发展事业的必然性和退路(1 / 1)

加入書籤

“不好意思董事长,没想到您今天陪家人的时间,还拿工作打扰您。”

朱晓看着奔向检票口的两个女孩,最后还是对着陈澈说道。

陈澈闻言哈哈笑道:

“朱姐在外面就别客气了,要说不好意思的也应该是我,自从让你进集团帮我以后好像都没给你放过假。”

朱晓淡淡笑道:

“董事长客气了,这些也是我应该做的嘛,我自然不会辜负董事长的一片信任,好在所做的一切,还算是交上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假期是不期望的,不过董事长要是实在给,我当然也愿意去度个假呼吸新鲜空气,换一换脑子。”

陈澈顿时明白了朱晓的意思,这是害怕自己卸磨杀驴以退为进呐,他道:

“朱姐现在委以重任,想随时休假是不太可能了,谁让咱是资本家呢,不过也千万别累到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外物上朱姐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提就好。”

朱晓闻言抿唇微笑着。

陈澈瞥了旁边一眼,又道:

“行了朱姐,咱们之间就别客气了,现在就当是下班,咱们当朋友相处就可以,我也是好不容易回津门一次,两个妹妹非要缠着我出来玩,咱们也就当放松放松。”

昨天来视察工作,的确是他们俩提前就约好的,不是陈澈临时起意。

昨天两人先聊了聊广泰集团,还真没有具体详聊这段时间集团内部的发展。

朱晓也确实不知道陈澈来这里竟然还带着小孩子,故而客气了两句,见对方把目光放在前面,她也逐渐放下心来。

陈澈在朱晓心里,一向是神秘的,有时候既让她看的清又看不清。

无论是解决鹏城的债务,还是后续的拉动资金乃至昨天聊的并购广泰计划,都让朱晓面对这个男人时有了点压力。

所以说,虽然陈澈表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朱晓也不敢托大。

只不过她了解陈澈的脾气,目光放在前面大概明白了什么,倒是没有反驳。

“哥,你回来了。”

前面,杜灵珊拉着诺诺走了过来,二人都带着一丝丝的意犹未尽。

玩了才一个小时,还没尽兴呢。

陈澈张开怀抱,把诺诺抱进怀里,对着疑惑的二女示意朱晓等人道:

“这都是我的同事。”

杜灵珊恍然,摆摆手道:

“你们好。”

陈澈对朱晓道:

“这是我表妹珊珊。”

朱晓轻轻颔首示意,她没主动套近乎表现的亲近,毕竟少做少错嘛,只是看向近在咫尺望着她的小丫头,还是道:

“哇,好可爱的小姑娘。”

陈澈抓着诺诺的小手,道:

“跟姐姐打招呼诺诺。”

小丫头闻言乖巧道:

“姐姐好。”

朱晓今年36岁,这声姐姐有些勉强,但谁让小丫头跟陈澈同一辈呢。

众人没在儿童乐园待多久,便在附近找了一家铜锅涮羊肉的店面。

杜灵珊两人的出现,让朱晓第一次喊了陈澈的名字,这是对方要求的称呼,而她也不是蠢人,并没有太过局促。

陈澈和朱晓,两人是互相成就的,其实身份地位上并没有什么不平等。

其实真说起来,要不是陈澈的能量太过于神秘,放在半年之前,朱晓的身份明显比他这位董事长可有份量多了。

一个副省级城市的财政局秘书长,

当然,那些都是过去式了。

她一点都没有后悔加入华开集团。

对于朱晓这种有野心的同时,还是私营企业更适合她。

假使陈澈没有向她抛橄榄枝,她也会选择这么做,无非是投靠谁,她愿不愿意的问题,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吃香。

而为什么说两人是互相成就。

就是因为陈澈给了朱晓一个完美施展才华的平台,对方给他一份满意答案。

从整合华开商业、到主持谈判,再到成立秘书会,朱晓从来都没让陈澈失望过,可以说他重生以来最得力的助手。

假使没有朱晓,陈澈还想远赴香江学习生活,无疑于痴人说梦。

而对朱晓来说,她在集团不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关键是陈澈还信任她,这对她来说是一份值得感动的知遇之恩。

更重要的是,陈澈做事很有火候,既让她感动又让她不敢动。

陈澈总是支持她、信任她,却也总让她知道一些对方藏着的巨大能量。

朱晓还是知道陈澈一点情况的,她有些时候真不懂,这位董事长背后是什么人,集团的发展总让她感觉如履平地一样,一次是运气,那么多次就不一定了。

对于陈澈表面上的一切,要是换一个不聪明的,怎么着都有一些小心思。

就像杨清华,他虽然没想背刺陈澈,但在集团里结党营私是有的。

可谁让朱晓是一个聪明人呢。

她到现在,都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陈澈的事,所作所为皆坦坦荡荡。

“嗝~”

餐桌前,杜灵珊打了一个饱嗝,丝毫不顾及自己娇娇弱弱的女生形象。

“我吃饱了,吃不下去了。”

放下擦完嘴的餐巾纸,杜灵珊往后一靠瘫坐在椅子上,对着几人示意。

此时饭桌前的人不多,只有陈澈、朱晓、杜灵珊和诺诺,以及秘书会另外的两个秘书,一个小李、一个小孙。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陈澈也和朱晓聊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聊的很杂,但主要是陈澈对“新和新悦”的看法和理念,未来对集团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包括集团的参与程度。

开超市+餐桌为主导的商场,肯定不是说干就干,也不是按传统的去干。

他主要还是想做差异化,从供应链到性价比,再到企业文化都是独特的。

比如供应链,是重中之重。

陈澈要搞的,不是那种建一个建筑,欢迎各大品牌,随大流进货的超市。

他要深挖供应链,要做别人没有的,要做只有自己卖别人想卖也没有的,在这种核心卖点上才能去考虑所谓的性价比。

一味的低价,只会破产的更快。

一味的亲民,时间长了竞争力也会大大下降,因为市场不是死水,你亲民有搞头别人也可以这么搞,分分钟弄死你。

零售最重要的核心。

还是供应链。

而关于供应链,不但是国外进口商品的介入,国内产品也要深深介入。

这也是陈澈要挂靠华开集团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事情没有实力是不行的,在谈判桌上没有实力和筹码更不行。

除了上面的那些,一家商场所谓的营销和策略,和文化、性价比都是一样的,这些都是辅助,真正的核心是供应链。

在这个基础上,再思考怎么更好的服务客户、提高成交率,陈澈不敢说永久,但未来十年里足以让新和新悦做大。

时代在进步,陈澈要搞电商、零售、百货这些东西之前,最该考虑的就是一个“新”字,就像他说过的,未来只是消费降级而不是人类灭亡,有些东西野蛮生长过后自然会按照规律的进入战火纷争时代,最后就算不是大一统也是三分天下。

很多行业不是不挣钱了。

而是老旧派,企图躺在时代洪流和那些准备一招鲜吃遍天的人不挣钱了。

陈澈知道很多高科技非常挣钱,与其费劲搞什么实体行业,不如搞互联网,但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人贵在自知之明。

那些东西陈澈不是没搞。

他搞了。

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在这个轻资产模式被吹成狗的年代,陈澈为什么要大力涉及重资产,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有一个还算充足的认知。

有些东西,他玩不转呀!!

如果一味的把自己的所有放在互联网和高科技上,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反而重资产才是他在外面可以随便浪的底气。

一来重资产可以保证他的后路,二来这些东西他完全可以与时俱进,他可以保证自己有能力后半辈子还能当董事长。

可互联网呢。

陈澈不觉得自己可以看透未来十年、二十年,他归根结底还是不想被淘汰。

实体经济再不行,国家还是会保的,这个国家也离不开这些东西。

陈澈要做的,就是在线上经济搞钱,用来滋补他的后路,一个他可能掌控五十年、上百年,不让自己回归贫穷的后路。

换而言之,陈澈就是借着如今自己可以利用到的一切,来构建一套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商业帝国,一个可以承载自己失误一次、两次乃至十次都不死的帝国。

粗暴点讲,他要搞得就是一个自己一旦觉得力有不逮时,还能保证自己乃至后辈们几辈子都衣食无忧的庞大财团。

其中线上经济肯定是主战场,而线下重资产则是他和后代的退路。

当然,陈澈心里所谓的重资产其实也没多重,毕竟核心还是所谓的“新”字,就算是重资产,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行。

就像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重资产行业不是不挣钱,是一些公司模式有问题。

陈澈需要把控的,就是模式。

相较于线上经济,他还是觉得自己未来没有重生的便利后,还是线下经济更适合他掌控,起码他的胜算会更高一些。

他终究,并不是纯粹的互联网大神,有些地方并不是那么自信,不过他也不是放弃互联网,只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具体未来什么情况,只要到未来才知道,陈澈只是习惯性的,给自己留了一个后路。

就像陈澈的钱包里总会装一些现金,用不到可以,但不能没有。

成立新和新悦并不是偶然的决定,而是华开集团未来发展之中的必然。

陈澈总不能还去发展传统商场,或者直接把商场业务砍去吧。

要是集团没钱,或许真可以砍,但架不住集团如今就是高速发展期,有了小象超市在前,陈澈不得不多考虑那么一层。

传统商场或许还可以继续扩张,但绝不是一味的发展其中一条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