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公道自在人心,利益使然(1 / 1)

加入書籤

温丽娜的美容院。

梁巧悦和关小琪的服装品牌。

杜建勇的建筑装饰公司。

陈澈在美国的几个月里,其实这些亲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因为陈天宏手里也不是很宽裕,所以目前为止并没有给亲戚们投资多少。

也就是三个女人叽叽喳喳搞服装品牌,苏美晴当初拿了200万占股40%,给温丽娜拿了100万发展其他门店。

按照计划,苏美晴已经把自己的个人股份转让给天宏控股,未来再让天宏控股的持有量在各个公司保持在20%以下。

不但是服装品牌,像温丽娜的美容院、杜建勇的装饰公司都是如此。

对于陈澈来说,这些亲戚的公司就算发展的再好,他也是看不上的,所以占一点点股份乐呵乐呵得了,不用太在意。

除了已有的这些公司,其他人要是也想干点什么,陈家都是这种套路。

而且以前老爹和堂叔闹掰的事情,已经在家里立威,所以亲戚借钱这种事,陈天宏已经处理的信手拈来,不算什么难题。

就算是难题,也不归陈澈管。

他没那个时间和精力管这些事情,父母未来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

其实仔细算算,真正让陈澈在意的亲人并没有多少,拢共就那么几个人。

这其中,还有一些特殊人群。

比如说舅舅梁志光。

如今在餐桌前,问问题最多的莫过于梁志光,因为陈澈给他留了一个烂摊子。

陈澈和陈天宏打定主意,不可能让任何亲戚无缘无故进入华开集团。

在外面提供帮助归提供帮助,想进自家的集团,比招聘普通员工还要困难。

同一个岗位。

外人的难度可能是50%。

那么这些亲戚想进去集团工作,应聘的难度直接拔高到80%以上。

华开集团不止是陈天宏和陈澈的,还是往后陈家每一个后代的,父子俩不可能因为一代的情分,制造一些不可控因素。

亲人可以合作,互相帮助。

但尽量还是别在一家公司里面。

因为同样是犯错,对亲人的容忍度肯定是大于外人的,这是人之常情,而七情六欲永远会影响人正常的理智和选择。

为了以后不头疼。

尽量该免的还是免了吧。

就算放亲戚朋友进公司,那也是不重要的岗位,或者是下面的子公司。

然而,陈澈和陈天宏的制定的规矩并不是绝对的,凡事不能死板按规矩办。

如今就有一些亲戚参与到了自家公司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梁志光。

陈澈相信光舅的能力和人品,所以直接安排了新和新悦的工作。

新和新悦这家单位,属于华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等于变相进入了华开集团。

如今梁志光在新和新悦担任的职位还不低,一步登天就当了总裁。

因为新和新悦就是梁志光忙前忙后一点点建立起来的,起初员工只有他一人。

后面虽然集团安排了副总裁,但只是为了工作上的便利和对接。

陈澈是希望梁志光继续担任总裁的,甚至为此给舅舅画了一张大大的饼。

亲戚不能随便用。

但又不能不用。

还是要看有没有那个能力。

因为某些职位,只要能力达标的话,用自己人比用外人更加方便和安全。

比如说,外人做了新和新悦的总裁不一定会上心,乃至竭尽全力,可是梁志光会,而且也不怕他在中间捣什么乱。

新和新悦不是华开集团的主营业务,甚至能不能成功连陈澈都不知道。

可以这么说,如果梁志光不干了,那华开集团就没有必要再发展新和新悦。

新和新悦的定位是高端精品商超,可是它又不能完全高端,里面有很多细节,陈澈不敢把这个位置交给外人。

也不是不敢,是不能。

因为有能力干好这份工作的人非常少,更何况还要听话、尽心和负责等,用一个外人需要支付的成本太高了。

而这种纯创业项目,不是进来镀金或者享受的岗位,用合适的亲人准没错。

新和新悦成功了。

给梁志光一些股份也没关系。

新和新悦失败了。

顶多是损失一些钱,对华开集团本身没有太多影响,甚至没有任何影响。

其实在陈澈心里,新和新悦就是为了梁志光而创造出来的。

所以如今的问题,不是梁志光能不能担不担任总裁,是对方必须担任这个位置,否则就没了发展新和新悦的必要。

华开集团有自己的商场部门,之所以还要发展新和新悦,并没有太多的战略意义,完全是锦上添花的一步棋。

所以新和新悦对负责人的要求格外高,导致这家公司的总裁非梁志光不可。

除了梁志光之外,还有表哥刘世杰重度参与陈家的企业里面。

这家企业,就是宏业建工。

如今三个月过去,宏业建工集团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变动和重组,陈天宏夫妇一次性出让了65%的股份。

不过他们家依旧是宏业建工的大股东,天宏控股在宏业建工占股35%。

宏业建工第二股东是华开集团,出资5000万占股20%的股份。

第三股东是郭启东夫妇,以自身集团公司并购的方式,获得了20%的股份。

第四、第五、第六股东则是由两家公司进行合并重组后,进行了一定的股权认购,打折送了一些股份给公司元老。

其中,表哥刘世杰在公司这次重组中,因为血缘关系,获得了3%股份,并担任集团副总经理,主管投资运营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表哥这个岗位是陈澈钦点的,专门把这个岗位给了刘世杰。

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是未来宏业建工投资运营部门比较特殊,算是一个不需要多少脑子,就可以获得经验和功劳的部门。

因为宏业建工以后,只需要跟着华开集团的脚步就可以了,什么项目能投、什么项目不能投,是陈天宏说了算的。

然而陈天宏卸去了建工董事长的职位,所以投资方面的管理人员一定是听话的人,方便陈澈和陈天宏控制发展节奏。

其二。

如今宏业建工的董事长,已经任命给了郭启东,担任这一届的董事长。

可未来谁是董事长。

需要当前作出长远考虑。

陈天宏不可能再担任董事长,陈澈、郭景林也不会担任董事长。

然而接替郭启东位置的,陈澈不允许是陈家掌控不了的人,所以表哥刘世杰就是储备董事长,当做未来董事长培养。

其三。

宏业建工投资运营部门,是在集团组织架构里比较特殊的部门。

它既可以接触高层又能管控下层,这个位置是既能培养人又能揽功劳。

想要集团良好发展,就不能任人唯亲的太明显,不能涌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风气,所以刘世杰担任什么职务很重要。

陈澈思来想去,就把投资运营部门给了表哥,希望表哥不会让他们失望。

刚好这个部门因为华开集团,其实并不会无意义的忙碌,可以腾出时间让表哥学习更多东西,为竞争董事长职位打基础。

家里的情况,差不多就这些。

如今陈澈和陈天宏能安排的,尽量都安排好了,尽量把每一个人都安排进了合适的位置,既保证他们也保证陈家的利益。

比如说姨夫杜建勇,当初想进宏业建工集团里面,被陈天宏给否了。

并非是杜建勇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二姨夫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有野心其实不可怕。

可怕的是,对方的能力完全配不上他的野心,代表他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

对于这种人,陈家的处理方式就是资助他们自己当老板,别来沾边。

也是在一次次商量之中,杜建勇人生第一次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且一次性成立了四家公司。

当初知道姨夫的操作,陈澈很无语,但也庆幸没让对方进入宏业建工集团。

杜建勇分别在津门和邯郸,各成立了两家公司,分别是工程和装饰。

如今的陈家太有钱了,而说起来杜建勇只是一个姨夫和妹夫。

更重要的是,梁巧悦漂亮就算了,如今也要搞自己的事业,为了不长期分居,杜建勇把邯郸的公司交给自己弟弟打理。

他则全面负责津门的公司。

无论是邯郸还是津门,华开集团能给他们的项目太多了,只要招标通过,这些项目给了对方完全没有问题。

今天在餐桌前,算是正式商量好了,由天宏控股出资1500万,分别占股杜建勇在津门的两家公司各50%的股份。

根据和亲戚们提前说好的,等他们公司挣钱以后,会让他们出钱回购股份,天宏控股只需要保持20%以下即可。

如今华开集团最缺的,就是建筑公司,帮助杜建勇完全是顺手的事。

对于一些隐患,陈澈能做的都做了,包括在天宏控股的公司章程里,在他们签下的文件里,有写强制回购股份。

虽然陈澈不想看见有那么一天,但陈家有做可以随时踢他们出局的准备。

天宏控股就是给他们分钱的,但万一谁不识相,那钱就别分了。

而且天宏控股未来的投资,除了宏业建工集团以外,不会再入股什么大集团,发展局限于这些亲戚们的产业。

也就是说,天宏控股能赚多少钱,取决于他们自己的生意有多好。

如果这些亲戚们都是一群白眼狼,那陈澈直接让银行给陈天宏搞一张债务清偿单,天宏控股直接申请破产就行了。

既然不想玩。

那就都别玩了。

而天宏控股这家公司的破产,无论是华开集团还是陈澈的汇新财富…

那是毛的影响都没有。

就算是对陈天宏乃至陈家来说,除了情感之外,经济上的伤害微乎其微。

当然,陈澈相信不会有那么一天的,并不是他说大话,而是人活一辈子,并不是所有人都爱财如命、野心勃勃。

有些人就是胆小。

有些人就是在乎亲情。

有些人在乎面子。

像那些背后捅人一刀的小人,永远属于一小部分,否则大家都是小人,那小人还算什么贬义词,到那时好人反而有罪。

陈家是不可能被亲戚背后捅一刀,如果非要说未来可能反目成仇的方式,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个别人目光短浅。

比如说,大舅的大儿子。

大舅和大舅妈,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挑陈家的毛病,更别提背叛了。

然而架不住他们的后代,有些人看不清自己的能力和位置,在后面煽风点火。

对于这种情况,不提“公道自在人心”这些话,单单利益使然,就用不着陈澈他们家出手,有人会摆平这些事情。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永远不是坏人,而是又蠢又坏的人。

对于这种人,除了远离没有别的办法,因为老天爷霹雷都容易误伤自己。

好在如今这些都只是往坏了想的一个推演而已,并没有发生的迹象。

且就算发生了。

也不管陈澈鸟事。

陈澈也是一个年轻人,对于亲情没有上一代那么看重,真要是失去父母轮到他独当一面时,他可要比父母狠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