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震撼(中)(1 / 1)

加入書籤

轰隆隆!~

就在孙开明惊叹于这技术之际,忽的地面开始剧烈震颤。

紧接着他就看着地面一阵颤动之后,整个开始徐徐向下降去。

这竟然是一个大型升降平台,停靠在上的大型空降机开始一点点跟随平台下降。

众人这下完全是看的一愣一愣的,科幻太科幻了。

对于这一幕,孙开明倒是没太多感受,这种结构设计,他之前在不少基地都见过。

毕竟许多基地都是地下工事,这些工事外出执行任务都需要升降平台。

只不过像是这么大的,需要动用的工程量可不低。

但很快他就明白这是因为什么了,随着升降机下降,他也看到了一片硕大的地下空间。

看着两侧四周的水泥与金属结合的墙面上,他看到一具具依附在墙壁上宛如蚂蚁在辛勤劳作的工程机器人。

有的在焊接,有的在吐出水泥,如同3D打印一般不断加固修缮这里的工事。

砰!

随着地面又是一颤,此时平台已经下降到地下一层。

这里其实刚好与之前固安市遗留下来的第一层刚好连通,这里则是一片全新开拓的空间。

这时,这里的管理人员开始让他们按照指示前往一片区域。

孙开明回头看去,就见刚刚搭载他们的巨型空降机开始一点点移动起来。

这时他才发现,先前空降机降落的位置不是胡乱降落的,轮轨的区域刚好和地面上的轨道连接在一起。

没错这时他才发现,这个升降平台上有一排排的轨道,轨道又能和地下的接洽平台刚好无缝衔接接。

就见空降机最终自动挪动至,旁边的整备区。

而且有着一个个金属走廊,如同一根根金属筷子,当空降机挪动过来时,这些展开的金属廊道开始与空降机对接。

紧接着一些工程机械人开始快速进入空降机内部进行检查,乃至保养和填充能源。

同时还有一条伸缩式自动在传送带直接伸入空降机舱内,随后就见成堆的物资开始运入机舱内,里面有工程机器人开始负责对物资进行整齐的排序整理。

效率之快,让孙开明看的瞠目结舌,这里几乎完成了全流程的自动化。

那这样一来,还需要他们这些人干什么?

他有些迷茫和费解,仅仅半个多小时,这架大型空降机就完成了整备。

而完成整备后,附近的警示灯方才亮起了绿灯,同时轨道再度自动推动着空降机滑行来到升降平台上。

有人员也陆续开始进入机舱,不出意外的话,这架空降机马上又要去执行任务了。

惊叹!震惊!

其实这种智能化自动化,在灾变前并不罕见,一些军事基地,为了追求效率,就得要这么强的执行率。

但军事基地有些关节是必须要人为操作的。

但灾变前的一些物流公司,完全能做到现在这样的自动化。

这让孙开明一时间有些恍惚。

一路跟着大部队有序前进,一路上孙开明还看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这里似乎还在不断地扩大这里的地下空间,而且这里的区域划分虽然明确,但有些拥挤了。

比如刚刚那片区域属于航空准备区和维修区检查区。

而紧接着附近就是一片自动化组装区,能看到大量机械臂在不断组装着什么,也有机械在自动化对一些金属零件进行焊接,切割。

一些环节也有一些工程机器人在参与。

整体井然有序,继续往前走,孙开明就知道这片区域在生产什么了。

这竟然是在生产组装一台台工程机器人。

随后他还看到了无人机生产组装线,不过孙开明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奇怪了,这样一个体系成熟的基地,为什么空间这么紧张?而且还在继续开拓空间....

难道基地建立之初,没有考虑这些吗?”

而且他还发现,远处一些区域还在不断扩建挖掘,对地下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扩容,只不过几乎没有看到任何大型工程机器。

比如,巨型隧道掘进机,深地层钻爆设备,大型地下渣土运输系统,巨型液压模架系统,巨型智能混凝土喷射机械臂,等等

这些巨型建筑设备,在灾变初期,是建造各大基地的主力军。

然而这里却只能看到一些中小型的建筑机械。

而且孙开明发现这些中小型的建筑设备,似乎成色很新,似乎是才组装好没多久一样。

“总不可能这个基地是短短时间内开始扩建成这规模吧?”

孙开明越想越觉得好笑,如果是这个原因,那这些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但哪里有这种可能性。

这样一个体系健全,几乎具备全体系生产力的基地,往往配套设施都十分齐全。

队伍继续前进,就在这时,孙开明等人总算是看到了活人。

就见几十个带着安全帽的男男女女正扎堆聚集在一起,有的手里拿着图纸,有的在比比划划着什么,一群人争论的面红耳赤。

而他们这一群人这一路上看到的大多都是冰冷冷的机械,要不就是身穿动力装甲被包裹严实的武装人员。

但现在好不容易看到活人,他们反而不敢上前搭话,这种心态十分诡异,但也很符合大家心态。

不过孙开明倒是对这些人感兴趣,不由脱离队伍上前询问。

负责维持秩序的智械兵器顿时双眼泛着红光,正欲出手很快双眼红光收敛。

因为此时孙开明开口了,智械兵器并不会胡乱杀人,而是会根据危险性以及结合当时的情况进行合理判断。

“请问你们是在讨论什么?是关于地下防御工事的建设方案吗?”

“嗯?你是谁?你懂这个?”

这群头戴安全帽的男男女女好奇的看了眼浑身脏兮兮的孙开明,就他这身打扮,很显然是才来公司没多久的外来户。

不过孙开明发现大家对他并没任何戒备,心中狐疑。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大家之所以不排斥不戒备,因为他们加入公司也没多久。

他们之中大多都是来自巨石城,以及洛谷避难所。

当然这里面绝大多数还是来自洛谷避难所,巨石城毕竟就是草台班子组成的势力,人才极少。

相比之下洛谷避难所里面还是有一些专业人才。

“哦,我不懂这个,我只是好奇你们讨论什么。”

孙开明笑着摆摆手。

“哦,我们也不是讨论你说的那个,公司要我们协调工程机械人,配合图纸,组装一台大型盾构机。

不过我们之中虽然有这方面专业的,但还真没搞过这个。

毕竟盾构机这玩意....灾变后基本上就很少有用得上的。”

为首的一名中年人说着无奈的摊了摊手。

闻言孙开明也不由点点头,这点倒是没错。

基地建设之初就考虑到需要使用百年乃至数百年以上的时间,甚至更久远。

这样一开始的质量就极高,在这种情况下,当年老一辈的土木老哥干完这一票后,也就彻底失业了。

除了一些超大型基地,比如联邦,那种考虑到后续维修,加固,乃至扩建需求,还会保留相关人才之外,余下的基地,这类人才早就断档了。

“这样啊....盾构机我了解过,能让我看看图纸吗?”

孙开明谦虚道,他还真懂一些。

这些年他待过的基地太多了,放在灾变前的学术圈,他这相当于在各个科研所分别实习考研。

说是全方面人才也不为过。

“你真懂?”

有人狐疑,但公司这里对于技术人员十分宽松,大家相互也十分平等,还是将图纸给了孙开明。

“不错啊!咦,你们这设计很先进啊!如果按照这个刀盘按照你们这个数值设计,貌似可以让滚刀承受的压力极大减小。

咦,你们要做这么大的?这样主轴承的极限就很难搞了啊,不过咦,你们还有这种材料,真的可以有这种数值的材料?

如果有这材料,打造的主轴承还真能扛住这么大的压力。

孙开明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惊叹连连。

啥玩意?你还真会啊!

众人一听都懵了,这家伙一张口,傻子都知道专业。

“呵呵,业余了解了一些,不过你们这执行起来确实有些够呛。

对了,公司的配套生产线有吗?全面吗?

比如设计图纸上的十八米的刀盘,这玩意估计重量就有五百吨,至少需要万吨级的液压机整体锻造。

机床的平面误差还不能超过0.1mm!”

孙开明询问道,他现在有些喜欢这里了。

听着这一长串的话,众人挠挠头,感觉这还真是个人才啊,对方看了图纸才多久,就看出了这么多东西。

“呃,这个首席执政官女士已经安排工程机器人开始组装第一台万吨级液压机。

现在属于公司大肆扩展的初级阶段,所以许多超大型设备还在陆续组装制造之中,所以....”

有人无奈道。

闻言孙开明就是一愣。

“等等,你说什么?公司在扩展初期阶段?这什么意思?”

“嗯?就是字面意思。”

为首的中年人不明所以道。

“呃...我问个事...”孙开明揉了揉眉心,总感觉事情哪里不对劲,

“公司的人...哦,我说的人口一共有多少?”

“人口?哦,这个的话不多,也就几万人而已。”

“几万....”

孙开明差点咬到自己舌头,他是被吓的。

因为这特么什么离谱事情?

这么一个似乎什么都能造的公司,结果才几万人。

“那公司目前可容纳多少人?研发人才占比多少?”

“可容纳....大概十万人左右吧....研发人才的话....可能是一百个?”

随着这个回答出来,孙开明彻底傻眼。

“等等!你们说你们才一百个左右的研发人才,然后你们有了各种各样的设计图纸以及制造原理数据库。

你们觉得这可能吗?”

“这....”

众人一阵面面相觑,旋即都尴尬的摇摇头。

最终一个耿直老哥挠挠头苦笑道,

“这个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也是才来一个月左右啊!”

“什么?!”

“呃,你刚来可能不知道,我们这儿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最近一两个月陆续加入公司的。

至于之前公司几个人,可能是十个?还是一百个...那我们就不清楚了。”

众人的这一回答再度让孙开明惊掉了下巴。

他一时间脑袋晕乎乎的。

怎么也想不通,这到底是什么畸形产物。

一个最初不足百人的公司,然后拥有几乎各个基地都很难掌握的尖端技术。

就他刚刚看到的巨型盾构机的设计图纸以及相关资料。

对方如果真能造出来,那其中所涉及的技术可不止几百种。

甚至孙开明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全人类各个基地,除了联邦,谁都没有独立制造巨型盾构机的能力。

“那公司的技术是哪里来的?”

“这...不知道!”

众人摇摇头。

“公司的图纸又是哪里来的?”

“不知道!”

众人再度摇头。

“那公司的智械兵器技术是哪里来的?”

“也不知道。”

众人再度摇头,见此为首的中年人有些看不下去了,叹道,

“老先生你别问了,问了也是白问。

这点我们无法给你答案,就算是你在这里工作几个月,估计你也无法得到答案。

但我有个美好的猜想。”

“什么猜想?”

孙开明狐疑。

就见中年人笑着指了指上方,

“你看我们公司名字叫方舟科技,方舟,神话中这是神赐予的救世之舟。

我觉得我们方舟科技公司,也是神赐予了我们各种技术和资料,让我们武装自己武装公司,打造出能够抵御一艘真正能抵御末日的方舟。

所以你看啊,这样一来,技术资料还有图纸这些是哪里来的,还重要吗?”

“呃....”

孙开明一时间无言以对。

不过仔细想来,他也能理解对方的心态。

如果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知识,他愿意每天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对于研究人员而言,最怕的不是研究不出成果,而是无论你如何努力,技术始终卡死在那里,似乎进入了理论上的技术上限。

而这里,孙开明感觉哪怕是以他的技术储备,对于这里的技术,他也要吸收一段时间才行。

“我看你们对盾构机不是很懂的样子,那公司让你们协调组装盾构机,你们要怎么协调?”

孙开明对此不理解。

很快就有人摇摇头,

“呃...这个其实不要我们多专业的,只要我们制定一个组装顺序计划就行。

这些工程机械人本身就储存了组装技术,知道组装流程,它们会全程代劳。”

“什么?!”

孙开明再度震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