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驸马兄,今晚咱们玩点新奇的!(1 / 1)

加入書籤

第224章驸马兄,今晚咱们玩点新奇的!

太后不发一言,只是慢慢的闭上了双眼。

“哎呀老嫂子,你就说嘛,我实在是好奇!”

“你也知道我的性格,如果你不说,那我肯定会自己去查。”

“只要我这边有所动作,皇帝那边必然也会知道,就他现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态,要是知道韩易这小子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大侄子,鬼知道他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太后幽幽一叹,终于开口,她说:“其实,她的娘亲,你们都知道。”

李玄晔愣了一下,随后一拍大腿,吆喝出声:“唉呀!老嫂子你这招可真是高啊!”

“原来这小子的亲娘,就是礼部尚书,韩世昌的发妻!”

而李玄晔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打破砂锅问到底。

他很清楚,以太后的手段,隐藏楚王和韩易生母的关系,并不麻烦。

而且,恐怕整件事情不仅仅是旁人,就连韩世昌自己应当也是蒙在鼓里,全然未知。

而太后把这件事情告知李玄晔,其实也有着她的目的。

她说:“既然此事你已知晓,那阻止皇帝公布韩易身份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李玄晔本来不过只是一个吃瓜群众,这瓜吃着吃着,事情就落到他自己的头上了,李玄晔嘿然一笑。

身为老王爷,尽管年纪轻的时候,杀人无数,威名远扬。

但随着年岁渐长,同时也厌倦了朝堂纷争,他才没有那个心思掺和到这件事情当中来。

李玄晔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反而笑着说:“老嫂子,正所谓从善如流,防堵不如疏。”

“皇帝的心性,老嫂子应该是再清楚不过。”

“小弟我现在做一个假设,假设哈。”

“假设一,皇帝不清楚韩易的身份,误以为这孩子是他和女帝所生,而女帝实际上还是处子之身。”

“说明皇帝当年被女帝做了局,误以为彼此发生了关系。”

“如果这时候过分的去阻止此事发生,反而会让皇帝不断地猜疑。”

“一旦他真的知道自己被曾经所爱的人欺骗,那他又当如何呢?”

李玄晔这么一说,太后的脸色明显发生了变化。

正所谓知子莫若母。

皇帝李世庭是太后从小看着长大的,她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性。

假如他真的对此事全然无知,当事情被捅破的时候,恐怕将会迎来山崩海啸般的反应。

首先最重要的是,韩易的性命必定不保,哪怕韩易是他的侄子。

虽然说,他们大乾国皇室祖上有禁令,禁止手足相残。

同时,也不允许任何一个皇帝,以任何理由残害同宗同族,还有他的子嗣。

也就是说,在大乾国,无论是皇子犯下多么严重的罪,可以被关押在皇宫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一辈子,但绝对不允许见血。

可是,残害皇子这件事情,李世庭干了,而且不止一次。

他也是大乾国二百多年历史当中,对自己兄弟同宗下手最狠的皇帝。

原先他们祖宗留下来的那些禁令在他这里,通通无效。

但与之相应的,如今的大乾国国力,也是九州四海各国当中最强的。

皇帝的手段,太后当然知道,这也是为何太后一直在暗中保护韩易的原因。

只是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哪怕身为太后,她也无法一直保护韩易。

毕竟,这其中就涉及到当年的秘辛。

一直以来,太后也好,李玄晔也罢,哪怕是先帝,都有一个疑惑。

那就是李世庭到底有没有杀死楚王?

如果没有,那楚王又是怎么死的?

老皇帝在临死之前,他用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询问李世庭,但是李世庭并没有对这个提问予以回答。

这件事情也成了太后的一个心结,因此他们母子关系也没有如民间所传的那般和谐。

而太后在短暂的迟疑之后,又对着李玄晔询问:“方才你说还有第二种可能那是什么?”

李玄晔嘿嘿一笑,他说:“这第二种可能,就有点意思了。”

“我是说,如果皇帝从头到尾都知道这件事情,他知道韩易的真实身份。”

“他知道当年女帝对他设了局,而他自己以身入局。”

“在明知韩易是自己侄子的同时,故意对外宣扬他的身份。”

“然后再借助这孩子,反手打入大周国的内部,借着这个机会统一两国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大周国在女帝的统治之下,如今也是国力强盛,而且未来的继承人武令玥这个小丫头,也着实让人不可小觑。”

“就现在咱们大乾国那几个皇子,他们哪个会是武令玥的对手?”

“别到时候无法蚕食大周国,反而被人家给吃了。”

太后当下只是听着沉默不语,但是从她微微闪烁的眼神不难看出,她听进去了。

因为对自己儿子的了解。

她也猜测到皇帝做出这种事情的可能性,的确很高。

李玄晔接着又说:“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便是只要皇帝当众承认韩易是他的儿子。”

“无论真实血缘如何,只要没人跳出来硬着反驳说不是,那么从今往后,韩易就是真正的皇室子弟,是遗落在民间的皇子。”

“他可以没有封号,也可以不入宗祠族谱,但只要皇帝承认了,那么他的身份就定下来了。”

“这孩子今后在朝堂的分量,也会变得更重几分,相比起来,也会更安全一些。”

“至于今后的路会怎么走,咱们虽说老了,但还应当是能够看得见的。”

“再说,孩子本身也不俗,自然有他应对的方法,我们只管看着,不也挺好。”

太后短暂沉默之后,徐徐点头:“既然如此,那此事就此作罢,一切就顺由事态发展下去吧。”

……

夜色如墨,初上的华灯如夜空里的星星一般,斑斑点点。

一辆接一辆华丽的马车,在皇宫门口停下。

一个接一个身穿绫罗绸缎,左右互相簇拥的权贵们,兴高采烈地进入宫殿。

而身为今天晚上众人所关注的角儿韩易和薛攸绍两人,却是在距离城门口不远处的茶馆里。

一边喝着茶水嗑着瓜子,一边瞧着从马车上下来的这些权贵们。

薛攸绍这时特意开口询问韩易:“韩兄,你说今天晚上这文比,咱们要如何处理?”

“难不成,还像平时那样比一比辞赋,赛一赛诗文?”

一听到又要比诗词歌赋,韩易连忙摆了摆手,一脸嫌弃地说:“那可不行,这玩意儿实在太无趣了。”

韩易这话当场就赢得了薛攸绍的称赞。

他竖起大拇指,连连开口:“不愧是韩兄,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年年赛诗赛文会,年年比诗词歌赋。”

“比来比去,哪有什么新意,一直都是在炒冷饭,无趣死了。”

“但毕竟晚上是在皇宫啊,咱们两个肯定会被这些权贵们推到台面上来。”

“我呢,毕竟现在代表的是大周国的脸面,哪怕是输,也不能输得太难看吧。”

“那比的内容,多少也得来个高大上的,不然回去之后,我恐怕连家门都进不去。”

“不仅会被我爹扫地出门,没准女帝一个不高兴,就把我给咔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