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画图猜诗(1 / 1)

加入書籤

宋洋话音刚落,直播间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居然又换新题型了,这次是画图猜诗,感觉难度比之前还要大。”

“确实,而且还是从千人团里挑选一个观众画图,万一没怎么画画功底不就完了。”

“这个环节难道是考核意境这么来看,比刚才的飞花令还要难!”

“飞花令还只是单纯的考核各个选手的知识积累,到了这里就要考察他们的理解能力了。”

“这种题目我感觉林清应该会比林舟更厉害吧,毕竟林清的意境感悟能力一向很强。”

“那可不好说,至今为止还没有能够难倒林舟的题。”

这个题型的确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题型,直播间里不少人都感到很惊讶。

单纯难度,这比之前的飞花令其实要简单一些,毕竟飞花令也只是考核一个人的诗词积累能力。

背的越多答的越快。

但这种题目最难的地方在于它需要千人团的配合,谁也不知道千人团里画画出来的会是怎样的一副模样。

如果是一副鬼画符。

谁有把握能猜出这是什么诗词呢?

舞台上,当屏幕的转盘开始转动,灯光在千人里自动挑选角色时,李魁也不由得握住了手心。

上台之前他还对自己颇有自信,觉得自己再怎么也能撑过这一轮。

可上一轮的飞花令连续输给了林清和林舟,已经让他有些紧张。

若是在这里再输一次,他可就要淘汰了。

“不知道会抽到哪位助力团的成员,希望是个画画高手!”

“林舟队已经领先这么多了,这一轮会不会继续保持优势呢?”

“李魁队和林清队得加油了,再不追分就真的没机会了。”

就在观众们热烈讨论的同时,画面定格在了一位年轻女孩的头像上。

“恭喜这位ID为‘小鹿’的助力团成员成为本轮挑战者!”

宋洋微笑着宣布,“请小鹿做好准备,我们马上开始。”

话音落下,不仅仅是直播间前的观众,还有李魁林清他们时刻都有些紧张,正紧紧盯着大屏幕。

挑战者的画呈现在他们的面前。

一片辽阔的江面上,船帆在风中飘扬,天空和江水的交界处添上了几笔淡淡的云彩。

这是一幅极为简单的简笔画。

节目预留给挑战者的时间并不多。

挑战者只能用2~3分钟内快速地勾勒出诗句中的重点项,从而让选手猜测这个诗句。

“这是什么呀?我怎么感觉很多诗句都能符合这个意向呢?”

“小船和江水,我一眼看过去也就只能看出这两个属性,可是满足这个属性的诗词有很多。”

“没有其他的提示吗?就这么答的话很容易答错吧。”

看着屏幕里展现出来的画,直播间里的人们一脸茫然。

他们能够快速的想到和江水甚至帆船相关的诗句,但这些诗句与挑战者所画出来的画像似乎都有所不同。

不过就在他们犹豫沉思之际。

宋洋的声音已经响起。

“挑战者作画完毕,接下来请选手作答”

出人意料的是,第一个秒摁下按钮并非林舟,而是李逵。

李魁已经要被淘汰了。

现在即使猜不出这些诗词是什么,他也要搏一搏,毕竟答错不会扣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回答错误,其他选手继续抢答。”回应他的是宋扬冰冷的声音。

“答案肯定不是这个呀,千帆过肯定就不仅仅只有一个帆船,而且也没有病树。”

“感觉李魁有些慌了,看来上一轮积分太低,对他的影响很大,他现在有点想拼的感觉。”

“不会吧,我本来觉得李魁赢面还很大,难道他的这一轮就要被淘汰了吗?”

“我还想看林舟的表现呢,林舟不都是秒抢秒答的,这个时候怎么还没有动?”

直播间的气氛因为李魁的失误变得更加紧张。

观众们纷纷猜测林舟为何没有第一时间抢答,难道这道题真的很难?

“林舟怎么还没动静?难道他也被难住了?”

“不可能吧,林舟一向反应超快,这次怎么犹豫了?”

“或许他在仔细分析画面,毕竟这画看起来简单,但意境可能很深。”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林舟终于按下了抢答键。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林舟的声音平静而自信。

宋洋微微一笑,点头道:“回答正确!”

然后他解释道,“这幅画虽然简单,但恰好捕捉到了诗中的意境,尤其是孤帆和江水的元素,与诗句中的意象高度契合。”

“没想到是这句。”

“天哪,这句诗我已经想到了前一句,唯独后面的一直在脑海里徘徊,就是答不上来。”

“谁能想到是这句啊,就靠着这么几个小信息点答题。”

结果公布直播间的不少人都惊呼这题太难了,本来他们还以为这个题目会比飞花令简单,但现在公布了以后才知道这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现在林舟队暂时领先一分,剩下的两队选手也要继续努力。

电脑的大屏幕继续转动,再一次在千人团里挑选新的挑战者。

这一次出现的画是一幅山水画,挑战者画了一个简单的山峰,山峰上面还有一些许云彩,而在旁边有溪流和松树。

“这幅画的意境很深啊,孤峰、云雾、小溪和松树,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感觉很有诗意。”

“问题是这个是什么诗呀?难度好大!”

不少人的大脑都已经一片空白。

让他们根据关键词来答诗句还可以,可根据意境来答却难倒了大多数。

李魁这次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他的脑海里闪过了不少诗句,但直觉告诉他这些都不对。

就在他们还在思考的时候,林舟拍下了正确答案。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林舟的声音沉稳而自信,仿佛早已洞悉了这幅画背后的诗意。

宋洋微笑着点头:“回答正确!”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幅画虽然简单,但恰好捕捉到了诗中的意境。孤峰、云雾、小溪和松树,这些元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意象高度契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