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二甲(求订阅)(1 / 1)

加入書籤

现场,不仅一众新科进士内心疑惑不解,就连殿内的十二位读卷官也都互相对视,迷惑之时。

等了约有几分钟时间,都未有人上前走入殿内,周围站着的文武百官也都跟着疑惑了,这啥情况?

还有人不要状元之名?

负责唱榜的鸿胪寺官员更懵了,自己这没有念错啊,怎么没有人呢?

就在所有人疑惑的时候,龙椅上的永乐大帝微笑着轻声说道:

“此李骐即李马也。”

我靠,老子还以为自己念错了,要背锅,没想到是这你这皇上给改名了,唱榜的鸿胪寺官员内心吐槽着某人。

随后接下永乐大帝的旨意,让一名鸿胪寺官员跑出去通传。

站在殿外丹墀上的鸿胪寺官员知道原因后,马上走下台阶,来到新科进士前,小声道:

“李骐即李马也。

谁是李马,赶快出列。”

随即,站在董璘身后的一位四五十岁的新科进士激动的走出来,哆哆嗦嗦的问道:

“大人,这状元吾李马?”

“不然呢!

赶紧跟本官入殿,皇上还等着呢。”

鸿胪寺官员也没管那么多,连忙拉着让其入殿。

李骐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迷茫的走入殿内,接受诏书。

完成一遍流程后,永乐大帝赐纱帽、银带朝服,方才进行下面的唱榜。

随即,胡广旁边的鸿胪寺官员继续唱榜,和之前一样的流程,把一甲另外两名,榜眼、探花连着宣布三遍。

“永乐十六年戊戌科殿试一甲第二名,直隶江宁刘江,赐榜眼及第......”

然后一位鸿胪寺的官员走下台阶,领着刘江走出队列,和李骐一样跪下谢恩,领旨赏赐。

杨为先看到是刘江拿了榜眼,心中为其欢喜一番。

“看来这名次有变化,三鼎甲可能拿不到了。

应该是被放在了二甲,等吧,应该快到自己了。”

刘江完成流程后,继续唱榜:

“永乐十六年戊戌科殿试一甲第三名,直隶扬州董璘,赐探花及第......”

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刘江和董璘还是前三名,没啥大变化,也是可喜之处。

杨为先看着好友们拿到不错的名次,为其骄傲。

状元、榜眼、探花出来后,接下来轮到唱二甲之人。

这时就不会再唱三遍了,唱三遍是只有一甲才有的荣誉,是皇上对其的看重。

随着鸿胪寺官员继续唱榜,二甲分别是第一名邓珍、第二名周叙、第三名杨珙。

唱到这个时候,杨为先紧张死了,突然有些害怕。

自己这不会出事了?

这都到第六名。

怎么还没有自己?

激动、紧张,忐忑不安之时,又听到传来一位熟悉的人名——褚思敬,二甲第四名。

不会真完了吧?

面试的十人已经唱了七名,还剩下三人,会不会有自己?

杨为先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惶惶不安,内心七上八下,闭着双眼不敢看前方。

突然之间,一句既惊喜又熟悉的文字传来:

“二甲第五名——杨为先,赐进士出身。”

哈哈哈,这终于来了!

轮到哥了,轮到哥了!

杨为先瞬间睁开眼睛,一刹那之间笑了下,脸色马上变的从容不迫、淡定自若,大步走出队伍,往前方走去。

看着身旁同年们投来的羡慕、不解、祝福眼光,而杨为先则默默回了一笑。

陈询和杨为先对视了一眼,赶忙提醒道:

“兴弟,你怎么出来了,赶紧回去队伍。”

杨为先瞬间懵了,不是要出列拜见永乐大帝嘛?

这怎么还要回去队伍?

连忙看了下四周,发现自己前面几名都没有人动,是自己搞错了。

太尴尬了,杨为先连忙小跑回自己原先的位置。

周围之人也都笑了笑,没有说啥。

要是换成自己,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说不定都惊喜倒地。

这个小插曲未曾影响唱榜,依然进行着二甲三甲数百人的名次宣读。

二甲第五名,也不错。

自己这十八岁考中进士,已经不容易了,有没有三鼎甲也无所谓。

反正大明也没有规定说,一定要三鼎甲才能当重臣,之后努力能进翰林就行。

杨为先一边听着唱榜,一边沐浴在阳光之中,看着周围宫殿的风景,内心又是一种不同的感受。

自己寒窗苦读六年,终于等到这一天,自己的美好生活又前进了一步。

一声又一声,大概半个多时辰,方才结束传胪大典,二百五十名新科进士的名次已出。

随后,金榜交给礼部,李骐、刘江、董璘和一众新科进士谢过永乐大帝,礼乐再奏,文武百官恭送永乐大帝,此金殿传胪正式结束。

紧接着,殿试放榜最重要,也是新科进士最有面子的一项特殊仪式,游街夸官正式开始。

其实应该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最有面子的时候。

更应该说是状元最牛气的时候,皆因要他骑着最为神俊的高头骏马,领着榜眼、探花等新科进士游街接受万民朝贺。

等李骐、刘江、董璘三人换好新的冠服。

便由吏部、礼部、鸿胪寺官员,捧着金榜,走在队伍前方,敲锣打鼓开道。

一甲三人走在中间,二三甲进士走在最后面,跟着前方的开道官员,出奉天门,过内金水桥。

来到午门时,众人所走的路就变了。

李骐、刘江、董璘三人走午门的正门,而杨为先等新科进士和前方的开道官员则走侧门。

能走这午门正门,这也是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最有面子之一。

平时这正门,只有皇帝可以出入,然后在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可以走一次。

走的门不同,不代表未来的道路就会怎样!

三鼎甲,也不见得就不一定可以入阁。

只要能入翰林,拼的还是年纪、能力,以及会讨好那人。

杨为先看着前方的三人,只有默默祝福他们,但却没有过多的羡慕。

和身旁一众新科进士不同,未有对这至高荣誉存有啥羡慕之感。

走出午门,回到队伍,杨为先倒是看到前方的李骐哭的稀里哗啦,激动的泪水唰唰唰往下流,后面的刘江和董璘二人稍微好一点点。

人家李骐这样子,也正常。

这才是寒窗苦读数十年,四十多岁考中状元,多不容易。

听说要不是会试考了亚元,那就要三元及第,这不知甩了多少人几条街。

而且人家同母异父的大哥马铎,也是状元,一门两状元,这才是牛。

后面的新科进士们,也就只能羡慕人家,哪敢笑话。

队伍汇合之后,前方也跟着多了很多鼓乐仪仗,瞬间道路上锣鼓喧天。

过端门、承天门,大队人马继续前行,去往目的地长安街。

走过承天门的“T”形广场、外金水桥后,队伍便来到长安左门临时搭起的“龙棚”旁,礼部官员上前进行张挂金榜。

金黄色的黄纸书写众人的名次,盖上皇上的大印,俗称金榜题名。

杨为先等人看着这一幕,都激动的默默流下了眼泪,读书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嘛!

人生最大的四件喜事,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一件——金榜题名时。

乡试有龙虎榜之称,这殿试自然也有。

因在长安左门高挂金榜,有“鲤鱼跃龙门”的意思。

那这自然长安左门就被称作“龙门”,对应长安右门则被称作“虎门”。

金榜上写着某年某科,以及二百五十名进士姓名和名次。

在此处张贴三日,然后会将金榜送到内阁,由内阁转送到国子监。

根据新科进士的姓名籍贯等刻碑,金榜还会被保管在国子监内,以供后人查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